我們都知道,養的豬都是有尾巴的,特別是紅燒豬尾是很多人的最愛。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市場上賣的豬,有的卻沒有尾巴,那又是怎麼回事了。
小吳第一次見到沒有尾巴的豬非常的詫異,以為是天生就沒有尾巴的,後來才知,原來是養殖場的老闆們特意割斷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把豬的尾巴割掉呢?
原來把豬的尾巴割掉有4個好處,很多的養豬老闆都不知道。下面且聽小吳給大家分享一下。
給仔豬斷尾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增肥長膘,不過大多是專業養豬場的人才幹的,一般在農村的散養戶都沒有割尾的習慣。畢竟豬尾巴也是一道難得的美食哦!
仔豬斷尾第一個好處是增肥省料
養豬最大的成本就是飼料,節省飼料就是減少成本,豬的尾巴雖然不大,但是我們知道,豬的尾巴整天都是在不停的擺動的,它一天活動下來,會消耗掉很大的能量,如果我們把豬的尾巴割掉的話,那麼它的尾巴就不再搖了,就不會消耗那麼多的能量,有助於睡眠,同時豬也長得快,最主要的好處是節省飼料,減少成本。
仔豬斷尾第二個好處是減少豬的感染
養豬最大的擔心就是怕豬得病感染,如果一頭豬有病的話就會感染到其它的豬,給養殖場帶來一定的損失。養的豬多的話,一欄都要關好幾頭豬,那麼豬與豬之間就會互樣的咬對方的尾巴,吵鬧,如果不把豬的尾巴割掉的話,豬之間的互咬,很容易把尾巴咬破造成病菌感染,有的還會感染破傷風或者豬蹄疫等疾病,因此,一般情況下,在小豬仔的時候就要進行剪尾,最好是出生三天左右最佳。宜早不宜遲。
仔豬斷尾第三個好處是健康衛生
豬吃拉都是在一個豬欄內,有的豬講衛生的話還好,在一邊吃東西,在另一邊拉便,有的不講衛生的到處亂拉便便,欄內臟髒的,特別是它的尾巴一旦發生腹瀉拉稀的時候,豬的尾巴那裡髒髒的,對豬的生長極為不利,既不衛生也不健康。割掉尾巴後,豬的肛門一般不易外露,排出的糞便和尿液就不會沾染在尾巴上,豬整體看起來要相對整潔乾淨許多。
仔豬斷尾第四個好處是改善肉的品質
據調查數據顯示,割掉尾巴的生豬肋間脂肪沉積增多,肌肉纖維變得細膩,咀嚼阻率降低,適口性增強,尤其是生豬長到可以宰殺的時候,整個豬的胴體品種得到極大改善,宰殺率要提高5%左右。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豬肉的品質,減少飼料,降低成本,減少疾病的發生傳染,建議在仔豬出生的3-7天內把豬尾巴割掉,這個時候割掉,它的恢復能力相對要好,傷口癒合容易。還有最好是請專業的人員來操作,艱免造成意外,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