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奧運模擬賽告別了單項賽,已經來到團體賽階段。國乒隊員們為廣大球迷奉獻出一場場精彩的比賽,在這精彩的背後,第六人覺得有些問題還是值得總結的。
這次,我們就說說國乒一哥馬龍的比賽經歷,據此來觀察並給出一些啟發。
膝蓋的毛病剛好,脖子又亮紅燈了,這是咋了,龍隊。。
經歷一:突發傷病退賽
眾所周知,馬龍在單打首秀並沒有如約而至,據悉在賽前的熱身賽上,他不小心扭傷了脖子,在經過隊醫的診斷治療後,建議他放棄單打比賽。就這樣,馬龍跟侯英超的攻削大戰因傷退而告吹。
經歷二:團體首秀髮球遮擋被判2分
經過積極的康復,馬龍在團體賽第一輪比賽中亮相,對陣小將曾蓓勳,過程打得還算正常,不過裁判判了他兩個發球遮擋,馬龍對此提出鷹眼挑戰,結果均以失敗告終。值得一提的是,賽後央視桌球記者李武軍專門針對這兩個判罰跟馬龍進行了交流。其中,當問他判發球對他造成了什麼影響時,他回答到:「對我造成了不能發那個發球的影響。」
此段子一出,立馬走紅網絡,球迷們對馬龍的龍式幽默表示讚許。
第六人有話說:
從傷病到發球遮擋被判,看似問題不大,實則不然。要知道,這次模擬賽對標的就是奧運會,幾乎達到了全程模擬的程度。馬龍作為國乒的絕對主力和隊裡的精神支柱,其在奧運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試想,如果奧運會馬龍也扭傷了脖子,那單打比賽也要取消嗎?取消意味著單打金牌丟失的概率大增,不取消如果單打加重了傷病,那團體賽的風險驟增。由此可見,奧運會如果主力突發傷病,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對於單打或者團體的影響甚大,頗有一種「牽一髮動全身」的味道。
再說發球遮擋被判,這個問題如果放到奧運會,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相當大。例如,倫敦奧運會丁寧在女單決賽對陣李曉霞那場球,球迷們應該記憶猶新,丁寧被判了好幾個發球不符合規範,最終心態受到影響,方寸大亂,導致競技水平發揮大打折扣,被判發球成為輸球的因素之一。
第六人想說的是,對於球員的發球判罰,已經成為常態化的現象。尤其這次模擬賽,被判發球的太多了,原因主要是發球高度不夠、發球存在遮擋、發球存在回拋現象等等,而且有很多挑戰都以失敗告終。這就為我們國球敲響了警鐘,比賽發球不合規範,跟平時的訓練關係密切。所以發球還要從日程的訓練重視起來。
像是馬龍這樣的超一流選手,上個賽季就因發球遮擋被裁判罰過分,這次團體賽,一盤比賽被判了2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龍隊是時候引起注意了。
第六人認為,老將的傷病問題如秦志戩教練所說,屬於備戰奧運會的一部分,因此如何管控和預防主力的傷病問題將成為重中之重。另外,鷹眼的存在對於運動員的發球判罰是把雙刃劍,裁判判罰,你可以挑戰,數據會給出客觀的判斷,所以裁判的判罰未必百發百中,不過如果確實發球存在問題,那就無計可施了。
傷病和發球問題成為模擬賽暴露出來的2大隱患,國乒教練員和運動員應該引以為戒,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