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級的修養,從培養耐心開始

2020-12-26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作者:託馬斯 M. 斯特納,36氪經授權發布。

不知何時,「快」已經成為當代人的人生信條,仿佛只有做事快,才是有能力的表現,但凡慢了一步,整個過程便失去「價值」。

於是,別人的訴求,我們聽幾句就煩,拿起一本書,翻幾頁就放一邊;不停地催促自己吸收新知識,結果什麼都沒記住;幹什麼都匆匆忙忙,可越匆忙越出錯……

大家似乎被什麼東西追趕著,拼了命地往前跑,要求自己快,要求別人更快。這背後,一方面是為了所謂的「節省時間」,而另一方面,是我們正逐漸丟失的「耐心」和專注力。

耐心到底都去哪了?怎樣才能培養耐心,提升專注力?以下,Enjoy:

01 培養耐心的2個步驟

你肯定會注意到,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有耐心時,生活看起來就是美好的,不會與焦慮聯繫起來。但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件事情不耐煩時,體驗肯定迥然不同。

體驗到不耐煩,是你的思緒沒有放到當前這一刻、沒有放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沒有保持以過程為導向的最早的跡象之一。

我們總是從「現在」退出,讓思緒帶領著自己從一種完全不相干的討論跳到另一種。它提醒我明天會和某個人進行一次艱難的面談,想著某個人昨天激怒我的時候,我本應當如何機智地反擊,等等。

這種持續不斷的內心獨白和聊天,會隨一種緊迫感和不耐煩的感覺而來,思緒任意飄散,但就是沒有聚集於我們當時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你迫使思緒停留在當前這一刻,並且停留在自己正在做事情的過程,我保證,你的許多問題都將煙消雲散。

1.通向耐心的第一步——意識到你的內心獨白什麼時候開始瘋狂奔走,並且拖著你一路狂奔。

你必須退一步思考,關注真正的你,也就是當這一幕正在上演時,在一旁靜靜地觀看的「觀察者」。

你在練習著將思緒停留在當前這一刻時,會更加清醒地知道真正的你和你的自我內心獨白之間的差別。它會自動地將思緒留在當前以及留在你做事情的過程之中。

2.培養耐心的第二步——理解和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不論什麼事情,都不會盡善盡美。

關注一下你覺得創造完美生活需要做的一些事情,並且在腦海中思考一遍。

也許你想要更多的錢,也許你覺得那將讓你快樂。那正是人類長期陷入的最大謊言。

對每個人來講,他究竟要富有到什麼地步,才算有了足夠多的錢呢?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們也只想變得更富有,而且擔心失去他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這種思維方式之中,絕對沒有平和。

「某件事情發生,我將會幸福」的這種感覺,除了給你帶來不滿足,再不能帶給你其他。

生活的特點是無窮無盡,延綿不絕。問題是,我們每天的體驗使我們偏離了這個視角:

廣告不停地「轟炸」我們,它們全都在承諾,購買了某些產品,我們便能產生成就感,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們需要放下這種認為幸福就在某個地方的徒勞想法。

02 培養耐心的4「S」法

所謂的4「S」方法,是指四個以「S」開頭的英文字母,它們是:

簡化(simplify)

細分(small)

縮短(short)

放慢(slow)

1.簡化

當你致力於完成某個特定的項目時,將它們細分為一些組成部分,來使之簡化。

不要設定太遙遠以至於自己達不到的目標。不切實際的目標會導致挫敗感和失利,如此一來,你將懷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精神疲憊。

成功地達到每個簡單的目標,將使你產生強大的動力。

2.細分

在清楚了自己的總體目標後,記得將它作為一個遙遠的燈塔,使你能保持處在正確的航線上。

但要將總體目標細分成一些較小的部分,以便你能夠用適當的專注度來實現它們。

你會發現,專注於細分的目標,比起專注於總體任務更容易一些,而且能讓你反覆體驗成功的滋味。

和其他方法一樣,細分不僅僅適用於特別的努力,而且適用於普通的日常生活。

面對一個健身計劃的時候,可以採用細分的方法,同時,面對打掃房間這樣的任務,也可以採用細分的方法。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打掃房間是一項值得整體上一拖再拖的任務。但完成了這個任務時,請你回過頭再來審視一下自己對這項任務的感覺。

你會發現,你往往從整個任務的角度來觀察在這項任務中必須付出的努力。這種觀點會讓你帶有許多主觀判斷和負面情緒:

「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是應當繼續做這件事,還是應當放棄?我是不是還需要做那件事情?

整個房間裡一團糟,打掃起來要花很多時間,耗費很多精力,而且要在我忙完一星期的工作之後,又來做出許多我不喜歡的決定。我只想放鬆一下。」

所有的這些內心獨白與打掃房間沒有任何關聯,卻讓你感到精疲力竭。

將它細分為較小的部分時,你便大幅簡化了工作任務,比如:

「我先從這個角落開始收拾,並且只擦一下窗戶。就是這些。我不擔心其他的地方。現在我只關注這個角落,把這個角落收拾出來便行了。」

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是一項較小的任務,它並不會讓你產生要打掃整個房間的這種無可抗拒的心理。

3.縮短

現在,你可以把任務的時間縮短,比如:

「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每天花20分鐘的時間來打掃房間,直到把它徹底清理乾淨。」

不論是做什麼,只做20分鐘,總是可以忍受的。在20分鐘的時間裡,你一定要只打掃房間的某個角落,那樣的話,這一天下來,就能把這個角落清理出來。

你掐著表來計算時間,20分鐘一到,便放下手中的活,如此一來,你會有一種控制的感覺,並且對自己離清理房間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感到滿意。

這時的你,不會有挫敗感。你已經將任務細分成較小的步驟,並且讓自己只在較短的時間內保持專注,從而簡化了任務。

4.放慢

這裡所說的放慢,意思是要讓自己內心平和,關注你正在做的事情。

這種平和,將依你的個性特點以及要完成的任務的不同而各異。

放慢的悖論在於,由於沒有浪費自己的精力,你會發現,你反而能比平時更快、更輕鬆地完成任務。

另一個有趣的方面在於,它改變了你對時間流逝速度的感知。由於你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你便失去了對時間流逝的感覺。

你可能發現,這四個要素是同一個過程的所有組成部分。每個要素都需要並創造了另一個要素。

我用一個練習來試著以這種心態開始一天的生活——緩慢地刷牙。

這聽起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當你嘗試著每次刷牙時都放慢自己的節奏,你會發現這很難做到。

我們在太多的事情上都是自動去做的。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僅僅由於這些活動太過自動,並且幾乎不需要怎麼思考,所以我們沒有在這些活動中保持專注。

放慢刷牙的速度,要求你提高注意力,並迫使自己專注於當前這一刻,它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幾次的事情,這有助於我們使這种放慢的心態形成一種習慣。

03 小結

當你致力於運用這些方法時,它們起初看起來有些難。那僅僅是由於你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形成了一種不以這種方式來工作的習慣,而且我們的文化並不鼓勵這種方式。

當你開始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並且開始將這種視角融入自己的思維方式中去時,你將放棄我們的文化一直在教你的一切。

記住,你可以將這些簡單的規則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你開始在這一領域逐漸提高,你內心的觀察者將變得越來越明顯。

你將開始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怎麼過的,將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什麼時候生活在當前這一刻並專注於做事情的過程,什麼時候卻相反。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任何時候都可以控制自己。

那種有誘惑力的心態,源於你滑落到「完美」的心態之中,它在對你說:「只有當我能夠時刻做到這一點,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接受這樣一些事實:這是一種終生的努力,不論你當前處在成長與進步的哪個階段,在每一個時刻,你都是完美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最高級的修養,從培養孩子的耐心開始!家長們快收藏~
    這背後,一方面是為了所謂的「節省時間」,而另一方面,是我們正逐漸丟失的「耐心」和專注力。耐心到底都去哪了?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耐心,提升他們專注力?因為耐心是堅強意志磨練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鍊孩子的耐心。要鼓勵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做好一件事要經過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一件事時,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強化其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 培養耐心慢慢來
    耐心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和修養。它會讓你變得細膩,善於思考,會適時地調節自身情緒,做一個開朗、快樂的人。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 最高級的修養,就是尊重他人與自己的不一樣
    世界上本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兩個相同的人,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一樣,才是最高級的修養。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一樣,就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生活方式的不同紀錄片《紀實72小時》的第一集,有位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位老人大約50多歲,每天都會來茶館喝茶,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總是喜歡一個人坐在角落。
  • 耐心等待,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養
    我閒來無事,就開始玩手機,多數人跟我一樣。但是有的人明顯地煩躁不安,一會兒看看手機上的時間,一會兒看看辦事窗口叫到了幾號,一會兒又去問工作人員怎麼還不到自己……總之,表現出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有的人坐一會兒,就去到窗口後面等著,準備隨時插隊,不過一次次被工作人員勸了回來;大多數人或者看看報紙,或者玩玩手機,偶爾抬起頭看看叫號的顯示板上的號碼。
  • 老祖宗智慧: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修養,是一個人個人魅力的綜合體現。人之所以為貴,貴在有修養有涵養。為人處世,也最講究掌控分寸,不口無遮攔,不惡語相加,待人以寬容,以尊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也是處世的大智慧。我認識的一對夫妻朋友,剛開始結婚的時候,夫妻關係還挺和諧,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可是男主人脾氣很暴躁,在單位裡跟同事領導關係處不好,工作上很不順心,回到家裡就拿老婆孩子撒氣。後來被單位炒了以後,變得憤世嫉俗,走到哪裡都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了也幹不好,因為很難相處。結果就是生活越來越不如意,對人生越來越悲觀,越來越窩囊。
  • 如何培養耐心?
    再指望把耐心凝聚出來踏踏實實做點事情,真的是難上加難。(一)耐心為什麼重要?耐心是非常能夠滋養我們的生命的,耐心有點像種莊稼的時候施的肥料,我們施肥了之後,莊稼不會馬上有什麼反應,第二天去看,還是沒什麼反應,第三天,第四天.......都看不出有什麼反應。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
    缺乏耐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缺乏耐心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培養耐心。這幾種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參考:
  • 耐心培養,靜待花開
    有人說教育是培養人的過程,當我第一次接觸孩子們時,對於我來說他們是一張空白的紙,但是在接下來的相知相處的過程中,從孩子們對於一件事情的處理行為和與同學們相處的舉止言行,甚至對於學習的態度等等構建出了我對於孩子個人的最初印象。配以和家長們的溝通交流,我著手開始慢慢對孩子們不良行為的引導和糾正。
  • 「快」文化下,如何培養自己的耐心?
    耐心也可能會取代我們許多人從購物和消費中獲得的淺薄的滿足感。Schnitker說「我認為,今年的疫情和政治形勢都表明,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耐心。 對於培養耐心,確實有一些科學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1. 什麼是耐心? 需要耐心的情形通常有三種。
  • 關於培養耐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財商隨筆
    關於培養耐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 銷售心態:銷售員如何培養自己的耐心?
    很多人做銷售,喜歡急功近利,但是往往事倍功半,銷售跟所有的工作一樣,都是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可能你為了快速出單,是增加了拜訪量,但是卻忽略了客戶質量和談判細節,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那麼作為銷售,我們應該怎麼培養自己的耐心呢?
  • 《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
    根據詞典上的定義,耐心是一種「安靜的毅力」,還包含了一種平和的品德。無論遇上了堵車、和某個心情不好的人交談,還是致力於理解書中某段晦澀難懂的段落,我們為什麼難以做到有耐心呢?通向耐心的第一步是意識到你的內心獨白什麼時候開始瘋狂奔走,並且拖著你一路狂奔。你的想像帶著你從一個局面跳躍到另一個局面,同時,當你在對腦海中閃現的每個問題做出反應時,你的內心會冒出不同的情緒。
  • 培養耐心的關鍵
    在李笑來老師最近的一次公開講座中,結尾時他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比耐心,有誰比得過李笑來嗎? 這句平淡的話,背後是絕對的實力體現。因為早已經財富自由,於是有資本一直不下牌桌,同時在過往的豐富投資經歷中已經掌握了和時間做朋友,等待趨勢發生神力的心法。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缺錢而不得不在某一刻套現,於是總是迫不得已地被自己打敗。
  • 《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為什麼我們在學習新技能時總是缺乏耐心?為什麼我們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為什麼我們在練習時無法做到專注?為什麼我們總是焦慮不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本好書——《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本書的作者斯特納是一位傑出的鋼琴技師和爵士樂鋼琴家,他深入研究過東西方哲學和現代體育心理學。
  • 多多熊:我們不負責培養畫家 而是通過英式教育培養具有藝術修養的...
    「多多熊以修養、創造力、團隊智慧作為孩子的核心培養目標。我們不培養畫家,而是培養新一代創新型少年CEO人才,培養讓世界驕傲的孩子!」這是多多熊的創始人鍾靖靖創立品牌的初衷。與中國式教育以培養學霸為目的不同,英式教育以培養「精英」、「紳士」為目標,更加注重培養個人修養和自由發揮,拓展思維、提高綜合素質等特點也逐步符合家長對兒童教育的思維定位。正是看到了這點,在英國留學多年的鐘靖靖於2013年和幾位創始人共同創建了「多多熊藝術家園」
  • 止修的方法,培養耐心和包容心
    止修的方法, 修行時就是把心安住於善所緣境, 所緣不一定是有形的, 如佛像或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等, 可經由止修在心中培養; 也可能是緣有規律的呼吸法, 來調伏內心的散亂, 令意識清明, 不加分析。 運用這方法, 令我們對於所緣行相會不斷增進。
  • 自我提升,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耐心就是燈塔,專注就是力量,自律就是自由「練習心態的法則」,我們分別從,培養耐心、專注與自律這三個優秀的品質方面展開說。要有耐心持續地練習;有目標,要專注;有意識,要自律無論我們做什麼都要有耐心,耐心需要意志和涵養,耐心讓你積極思維,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克服困難,度過挫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更要耐心,沉重,冷靜,耐心做人,耐心做事,更要耐心生活。如何培養耐心呢,首先。要把耐心看成一種值得培養的美德。
  • 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理論、知識、藝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水平,也指養成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一個有修養的人會表現出以下的好品格和品質:愛心、喜樂、耐心、安靜、善良、溫和、守時、自製和信念等。
  • 王陽明:情緒不好是因為智慧不夠,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在王陽明看來,穩定的情緒不是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而能夠做到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高的修養。如何去擁有這種和智慧和修養?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