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湖北省轄地級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遊平原腹地。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1949年以後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1983年襄陽地區併入地級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為襄陽市。轄3個區(襄州、襄城、樊城)、3個縣級市(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南漳、保康、谷城)和3個開發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97萬平方公裡。
襄陽市區——鹿門山
在襄陽境內,以動物命名的山有很多,初步統計如下:
襄陽市區分別是:虎頭山、龜山、鳳凰山、臥龍山、白馬山、伏龍山、鹿門山、鶴子山、馬鞍山(望楚山)。
宜城市分別是:蚌山、雞鳴山、黃鶯山、天龍山、牛心山、鳳凰山、龍山、臥牛山、臥虎巖、馬頭山、古羊岡、走馬岡、黃牛山。
南漳縣:鳳凰山、老鴉山、如珠山、九龍山、康狼山、雞頭山、羊角山、白虎山、回龍山、馬鞍山、青龍山、伏龍山(水池嶺)、雞鳴山、獅子山、猴子山。
棗陽市——臥虎山
棗陽市:臥虎山、鴉兒山、馬鞍山(華陽山)、聖龍山、獅子山、石虎山、虎尾山、金牛山(八萬山)。
穀城縣:金牛山、老鴉山、五龍山、白虎山、鳳凰山、馬鞍山、倒驢山。
老河口市:馬窿山(馬頭山)、龍拱山、牛頭山(麒麟山)、土雞嶺(山)、金雞山、黑虎山、白虎山、伏牛山、馬衝(山)、白鶴崗、臥龍崗、跑馬嶺(山)、黃龍廟(山)。
保康縣:九龍觀、老龍觀梁子、公雞坡、牛角梁子、獅子山、鹿池寨(山)、猴兒嶺(馬橋北)、猴兒嶺(清溪河東南)、馬鞍山、螯頭山、盤龍寨、黑虎刨、鳳凰山(清溪河南部)、雙牛尖、鞍子寨、老虎洞(山)、羊胡山、聚龍山、羊角尖、鳳凰山(龍坪中部)、龍虎山、猴子巖、羊子尖、鳳凰尖(兩峪東部)、雙龍觀、龍山、天鵝山、白虎山、馬鬃嶺、象龍山、老虎嶺、馬鞍寨、香龍觀、羊角山、龍家山、貓兒埡、馬槽埡子。
保康縣——鳳凰山
從山名上看,可以分為四類:
1、 牲畜類:如,馬(16座山)、牛(9座山)、羊(6座山)、驢(1座山)、貓(1座山)等命名的山;
2、 家禽類:家禽類比較少就一個雞(5座山),金雞山、土雞嶺、公雞坡、雞頭山、雞鳴山等命名的山;
3、 飛禽走獸類:如老虎(16座山)、獅子(3座山)、大象(1座山)、猴子(4座山)、鹿(2座山)、狼(1座山)、鳳凰(7座山)、烏鴉(3座山)、天鵝(2座山)、鶴(2座山)、鶯(1座山)、等命名的山;
4、 水產類:如蚌(1座山)、龍(22座山)、螯(1座山)、龜(1座山)、珍珠(1座山)等命名的山。
老河口:孫金福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