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工信部點名的問題APP,是怎麼「傷害」了你?

2020-12-22 和訊科技

誰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誰在過度索取權限?

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15款APP名單,智慧樹、納米盒、悟飯遊戲廳等APP被點名。

這並非工信部就APP問題的第一次曝光,自2019年12月以來,工信部就開始通報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截至7月3日,工信部已通報了4批APP名單,累計87個APP「上榜」,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權限、帳號註銷難等8大類問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累計四批名單中,60.92%的APP都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這說明涉及用戶隱私的行為成為了APP被通報的「重災區」。此外,相比2019年第一批通報名單,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兩個問題的出現頻率有所下降,說明帳號註銷和強制使用問題得到了改善。

超六成被點名APP私自收集個人信息

工信部將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所涉問題分為八大類,包括: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註銷難、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權限、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權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發現,上述8類問題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頻繁的問題,累計出現53次,也就是說,被工信部點名的APP中超過六成都存在此類問題。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中的解釋,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指「APP未明確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獲得用戶同意前,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去年年底,網信辦、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對於如何界定APP明確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給出了詳細的解釋。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有關專家曾對該認定方法進行過解讀,他舉例稱,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的情況包括未逐一列出APP (包括委託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目前絕大多數APP會在首次安裝打開後彈窗的隱私政策中寫出收集信息的範圍,不過不同APP對收集信息的詳細程度描述不一樣,這可能是導致工信部判斷APP是否侵害用戶權益的關鍵點。

例如此次被通報的APP納米盒在隱私政策中表示,其可能通過cookies等收集如用戶IP位址等信息,但仍然被認為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行為。

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有關專家解讀稱,APP和APP中嵌入代碼的第三方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都需要採取適當方式通知用戶。「我們曾使用檢測工具檢測到一款APP中嵌入了54個SDK,這麼多SDK有沒有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這些都要提。目前有一些APP在整改後就做得很到位,有些專門列出了SDK的列表,甚至把第三方共享的接收方都列出來了,如果把明示工作做到這個程度,相信用戶也會對APP的信任度有很大的提升。

此外,根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APP若未逐一列出有關收集使用規則,或者內容晦澀難懂、冗長繁瑣,用戶難以理解,如使用大量專業術語等,仍然會被認為是「私自收集信息」。

超95%問題APP按時整改 帳號註銷難問題改善最多

工信部每曝出一批問題APP名單,也會給相關APP規定整改期限,如對於7月3日公布的APP名單,工信部要求在7月14日之前完成整改。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下載上述APP發現,一些APP目前仍然未完成整改,如樂教樂學1.0.216版存在不給權限不讓用的問題。7月6日,記者下載樂教樂學打開發現,該應用彈窗提示要訪問設備照片、媒體內容和文件,若記者點擊禁止則會彈出「沒有獲得存儲權限,將無法正常使用」的提示,對其訪問文件的彈窗只有點擊「始終允許」,才能正常使用該APP。

但也有一些APP因版本更新「提前」完善了一些老版本需要整改的問題。如工信部7月3日公布的名單中,遊民星空5.5.23版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與帳號註銷難被點名,但記者瀏覽應用商店發現,該APP在7月1日就已經更新至5.5.24版本,其中更新內容之一就是「完善了註銷用戶流程」。

對於超過期限仍未整改問題的,工信部會對相關APP予以下架處理。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在工信部曝光的前三批已過整改時間的72款APP中,只有人人視頻4.3.3/4.3.4版、春雨計步器2.5.4版、微唱-原創音樂1.1.0版3款APP曾因未能按時完成整改於1月3日遭到下架處理,其餘95.83%的APP都按時完成了整改。

貝殼財經記者1月3日時曾在華為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上述APP,發現其確實遭到下架,7月5日,記者再次搜索後發現,人人視頻、微唱兩款APP在更新版本後再次出現在了華為手機應用商店中。

兩款APP曾經被通報的問題已經在更新的版本中得到了整改,如人人視頻4.3.3/4.3.4版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權問題。7月5日,記者下載了人人視頻4.8.4版後發現,其在隱私政策中列出了收集個人信息的詳細用途,並列出了所有第三方公司的SDK名單,公布了使用目的,同時除了基本設備權限外僅彈窗提示了索取了地理位置信息(但用戶可選擇拒絕),完成了整改。

而微唱-原創音樂1.1.0版被工信部點名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過度索權和帳戶註銷難問題;7月5日,記者下載了微唱1.1.7版安裝後打開發現,該APP除了基本的設備權限外沒有索取任何額外權限,且在安裝初始就有了完善的隱私協議。記者註冊用戶帳號後發現,在顯眼處就有註銷選項,也完成了整改。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整理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問題APP名單發現,帳號註銷難以及不給權限不讓用兩個問題的改進最為明顯,其中第一批名單有36.59%的APP帳號註銷難,而最新一批名單中只有13.33%的APP帳號註銷難;不給權限不讓用問題的出現頻率也從2019年12月的26.83%下降至目前的13.33%。

延展

解決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難點在哪?

根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對於工信部通報的四批問題APP名單,除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出現53次數量最多外,過度索取權限問題累計出現31次,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問題累計出現30次,是排行第二第三的問題,可以發現,佔據排行榜前三名的問題全部與用戶隱私信息相關。

對此,騰訊公司法務部數據及隱私中心負責人黃曉林認為,APP獲取用戶權限過多、過度的問題由來已久,有些APP超出必要範圍獲取用戶的敏感權限很不應該。但這些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在於,其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可能遠遠小於可以獲得的商業利益。

有監管層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企業收集用戶隱私信息可以用來作為用戶畫像,便於發送廣告,合理的廣告訴求應該予以理解,「一些小微企業的收入來源就是APP中的廣告,如果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完全禁止發廣告,一些APP就無法生存,但從用戶的直觀角度考慮,有可能認為自己的隱私信息遭到了竊取,此時監管部門需要綜合考慮用戶與企業雙方的需求。」

該人士表示,目前其查到一些APP存在侵權問題時,會直接與APP運營企業聯繫要求對方進行整改,對於比較容易整改的問題,如APP註銷難等,企業可以很快出臺註銷方式,用戶也能簡單地發現這一改變,因此關於註銷難的整改易於推進;但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就較為複雜,如一些APP出於使用目的不得不收集必要的個人信息,此時如何判斷什麼屬於「私自收集」往往較麻煩,這可能就是四批APP通報名單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始終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頭部APP也「不講武德」?工信部點名批評63款侵害用戶權益App
    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APP也有不講武德的存在,工信部今天通報了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總計多達63款。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騰訊、京東的產品也赫然在列。先不談那些十八線或者三十六線的小軟體,QQ瀏覽器、騰訊新聞、京東究竟有哪些地方被點名批評了呢?
  • 4家頭部公募APP遭工信部點名
    基金公司回應:正積極和工信部溝通 今日,工信部通報稱,該部門近期組織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同時,該公司表示會高度關注工信部網站披露的相關信息,並將主動聯繫工信部,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對上架APP嚴格審核,保障投資者利益不受侵害。 何以被點名? 對於多家頭部公募旗下APP被工信部點名侵害用戶權益行為,一位金融機構從事IT的人士認為,「上述所列問題比較籠統,並不能看出具體是出於什麼原因。
  • 微信電話本等60餘款APP違規被點名,工信部限期整改
    12月3日,工信部在官網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六批)》。通報顯示,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工信部點名25家問題車企,為什麼比亞迪成了靶子?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由於被檢查出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產品,北汽、廣汽、吉利等25家車企均被工信部點名。12月8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已經約談上述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並作出了處理決定。
  • 土巴兔APP被工信部點名通報;德國唯寶集團裁員200人
    土巴兔裝修APP侵害用戶權益 被工信部點名通報! 近日,工信部對外通報今年第四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應用軟體名單,土巴兔裝修App榜上有名。通報稱,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騰訊旗下多款APP遭工信部點名通報:騰訊新聞被指「欺騙誤導用戶...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12月21日訊(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通報2020年第七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騰訊旗下QQ瀏覽器和騰訊新聞等63款APP在列。通報稱,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工信部表示,此次檢測發現,APP未經用戶同意,私自收集設備MAC地址信息;將用戶個人信息發送給第三方SDK的問題較多。部分頭部企業APP檢測仍發現問題,且未按工信部要求時限整改完成。
  • 工信部通報58款侵害用戶權益APP 房多多五大違規問題再次被點名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7月24日訊(記者 蘇暢)工信部今日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三批)》,58款APP被點名。房多多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和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等五大違規行為再次被點名。
  • 工信部通報第六批侵害用戶權益APP 秒拍、VIP陪練等60款應用被點名
    中國網科技12月3日訊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12月3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六批),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高鐵管家、秒拍和VIP陪練等知名應用被點名。
  • 小鵝花錢、加油寶等金融類APP遭工信部通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小鵝花錢、加油寶等金融類APP遭工信部通報中國網財經7月28日訊 (記者 楊暢)近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三批),共58款APP被點名,其中「小鵝花錢
  • 金融APP洩漏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 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
    原標題:金融APP正在洩漏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 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 摘要 【金融APP正在洩漏你的信息?
  • 侵害用戶權益且未完成整改 63款APP被工信部「點名」
    據悉,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按照《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0〕164號)工作部署,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咪咕愛看、QQ瀏覽器等App侵害用戶權益被工信部點名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3款App未完成整改,包括QQ瀏覽器、咪咕愛看,工信部要求上述App應在12月28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此次檢測發現,App未經用戶同意,私自收集設備MAC地址信息;將用戶個人信息發送給第三方SDK的問題較多。
  • 工信部通報58款App!捷豹路虎在列 成名單中唯一車企
    不過,捷豹路虎如今不是因為「降價」受到了關注,而是因為App違規,被工信部點名通報。這也著實讓人意外,捷豹路虎會在這方面翻車。要知道,能「上榜」的一般都為網際網路公司,靠著App吃飯的,而捷豹路虎的App「路虎」,本質上是服務車主的,想不到也會有違規之處。
  • 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公司開發的卡友地帶被工信部點名
    工信部微信公號12月3日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六批)》。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按照《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0〕164號)工作部署,我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
  • 工信部通報60家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 114票務網等遭改名
    工信部通報60家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 114票務網等遭改名 2020-12-04 15:54:30 來源:手機中國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用戶的隱私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工信部通報58款APP,去哪兒網:帳戶註銷可即刻生效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7月24日,工信部通報了2020年第三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天弘基金、訊飛有聲、麥咭TV、去哪兒網、華夏基金管家、VISTA看天下、賓果消消消、世紀佳緣、迅雷直播、和訊財經、B612咔嘰、快狗打車、加油寶等58款APP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帳號註銷難、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被點名。
  • 工信部就App數據洩露問題約談新浪微博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工信部官網消息,3月21日,針對媒體報導的新浪微博因用戶查詢接口被惡意調用導致App數據洩露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要求其按照《網絡安全法》《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對照工信部等四部門制定的
  • 飛常準、山航掌尚飛被點名!這些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不過,山東財經報導發現,此次通報的24款移動應用中,有14款是涉及購票、航空公司、旅遊類app。3家航空公司被點名山東財經報導看到,《深圳航空》(版本5.3.1)的app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隱私信息,涉嫌隱私不合規。
  • 洩露你的信息?!又有58款APP被點名,多家基金、銀行產品上榜
    你手機裡的APP,真的安全嗎? 工信部要求,此次被點名的APP應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也即,整改時間已不足一周。 7月24日,工信部再次下發《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專項整治時間至12月10日,將有更多問題APP無從遁形。
  • 工信部:已責令1336款違規APP整改,將繼續開展專項加強APP個人信息...
    中國日報11月28日電(記者 馬思)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11月27日召開的全國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會上表示,工信部開展的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企業的一把手重視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