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獲悉,經過專家評審,路橋區土壤治理修復工作——安溶涇及其匯流區河道底泥處置試點工程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據了解,該項目是台州首個河道底泥修復工程,位於路橋區峰江街道安溶村、路西村附近,起於安溶村,至安溶廟入南官河。由於過去周邊存在大量的拆解業工廠,其拆解後的廢水排放或與雨水匯流進入河道,部分拆解垃圾也被丟入河道,長期積累導致河道底泥受汙染。安溶涇是路西村土壤修復項目的主要灌溉水源,開展河道底泥處置工作也是峰江綜合防控土壤汙染的重要舉措。
該項目由浙江博世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建設範圍為路橋區安溶涇河道,其中試點服務段位於河道上遊K0+000-K0+436段,試點工程河道清汙量約2040立方,加上2017年清汙汙泥約1000立方,合計3040立方。修復包括河道清汙疏浚、汙泥無害化處置、河道汙泥資源化利用、二次汙染防治等工作。
在安溶涇河道兩岸,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在濱岸生態屏障的頂部鋪設透水免燒磚作為人行道,同時在斜坡上鋪設生態防護毯以穩固種植土。
「河道兩岸濱岸生態屏障回填土就是來源於河道底泥,機械挖出的汙泥經過淋洗,在汙染物含量降低後,再進一步處理便可用於濱岸生態屏障回填。」據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可有效驗證清汙工藝是否能滿足汙染治理、恢復河道生態、美化環境等要求,為後續項目提供經驗借鑑。
(圖片由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提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