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古代後宮裡娘娘們手上戴的護指套可大有講究了

2021-01-19 騰訊網

清宮戲裡妃嬪戴的長指套是護甲用的,叫護指套。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一般來說,蓄一根一寸長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這種細長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就是人們俗稱為護指的器物。除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外,其餘各指都可以戴這種護指,既可以對稱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飾。

護指套是滿族貴族女性中的時尚,只局限於皇家的女人,開始是作為保護指甲的裝飾品,後來隨著發展演變成為一種獨立的手上的裝飾品,並且發展的越來越奢華考究,製作的原料也更加貴重,完全演變成奢侈的裝飾品!不僅是身份的象徵,後宮上至皇后妃嬪下到管事嬤嬤宮女的戒指都有嚴格的規定。

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瑯等多種材料,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自然流暢,背面基本上是鏤空的,很少封死,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

被皇帝臨幸過的和沒有被臨幸的宮女所佩帶佩帶戒指是不一樣的,產過皇子的和沒有產過皇子的也不一樣。 指甲長了容易彎,長成彎勾的樣子就成女鬼了。指套可以修正長指甲,並且起到保護指甲作用。長指甲也是身份的象徵,慈禧逃亡時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還把長指甲給剪了。

相關焦點

  • 後宮佳麗三千,每天都是勾心鬥角麼?怎麼可能娘娘們可沒那個時間
    總之怎麼看,娘娘們自進宮後就像遊戲開局一樣,一路打怪升級,沒有別的事能夠影響他們,但是真正的歷史真是如此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了!其實妃子們也是人,也是需要正常作息的,只不過因為生活在那麼個特殊的地方,所以她們的生活,可要比平常人說頭更加要多,他們不僅要圍繞皇帝一人轉而已,而且她們更是每天和皇帝的生活作息時間是相對應的。
  • 慈禧手上的護指套長有七八寸,講究還挺多,既要美觀,還顯身份
    那麼,清宮女子為何喜歡留長指甲,帶著的指甲套又有什麼講究呢?說起來蓄甲之風並不是清宮女子的專利,據說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代。留長指甲有何深意,唐代女詩人晁採給出的答案是「寄相思」。且看她在《子夜歌十八首》中的詩句: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當攜手行。由此可見,唐代的婦女將長指甲作為情感的信物。
  • 老照片,冷知識:清朝達官貴族女子為什麼喜歡佩戴護指套?
    在一些清宮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皇宮裡的嬪妃、娘娘們,會在手指頭上戴著一種又長又尖的東西,它們被稱之為「護指套」或「護甲套」。【圖2】做工精美的護指套,上面還鐫刻著花紋。中國古代女子喜歡蓄甲並佩戴護指套的歷史由來已久。
  • 十二生肖的宮鬥,地支相衝的3個梯隊,猶如後宮娘娘們爭寵
    最近又重翻命理典籍,開始從基礎方面重新梳理一番,想通過比較形象的方式把苦澀難以理解記憶的命理學知識,記述出來。在看到地支衝剋章節的時候,想到古代皇帝後宮嬪妃們的狀況,因而嘗試著把地支帶入後宮進行梳理記憶。
  • 清宮女子手上帶的指甲套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原來還能用來防身
    在一些影視劇或者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宮廷女子手上會帶著一些指甲套,就有朋友好奇清宮女子手上帶著的這個叫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就叫「指甲套」,作用就是保護嬪妃等貴婦的指甲,為此也稱為「護指」。一般在古代只有皇宮中的貴婦等人才能使用,清宮女子帶指甲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末掌握大權的慈禧。
  • 為什麼古代妃嬪的手上要戴手指套呢?其原因很簡單,看看手就知道
    在這段時間裡,相信大家對於宮廷劇的觀看已經是愛不釋手了,像什麼《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都是最近熱播的大劇。而正是因為這些宮廷劇讓現在很多的人對於裡面女性的打扮非常的上心,像什麼頭簪髮飾,以及穿衣打扮等等都是人們討論的熱題,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這些飾品!
  • 戒指的前世與今生:在古代,戴戒指竟是妃子月事來臨的信號
    文/趣趣戒指是一種戴在手上做紀念或裝飾用的小環,材料一般是金屬或者是玉石,現代生活中多用於訂婚的信物。戒指一物究竟屬於哪國發明創造,還無定論。不過在中國,戒指的使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帝王后宮中,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皇帝每天都會選妃陪伴,若是後宮中的妃子們來了月事,卻又被皇帝選中了,那便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搞不好是要滿門抄斬的,但是古代大多數對於月事是羞於啟齒的,那只能用某種物件作為月事的信號了。
  • 為什麼很多人會將黃金手鐲戴在左手,而不是右手呢?漲知識了
    導語:為什麼很多人會將黃金手鐲戴在左手,而不是右手呢?漲知識了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在數千年來一直都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然而這數千年來人們對於黃金已經研究得比較透徹了,同時黃金也一直被製作成為各種工藝品,甚至被人用在衣服上或者是刺繡在一些織物上,使黃金在許多地方都可以得到發揮。
  • 講究太多,主要為了方便皇帝
    ——《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近幾年來,我們時常會在電視上看到一些清宮戲,尤其後宮女人們的勾心鬥角讓無數網友為之感嘆,甚至還有不少人調侃如果自己生在古代絕對活不過第二集。我們都知道,後宮女人們的戰場也是非常殘酷的,一點也不亞於真正的戰場,各宮娘娘們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地裡卻耍盡陰謀,有的為了自己的兒子爭皇位,有的為了登上皇后的寶座,為了名利地位大家都開始變得不再單純。這些年有不少清宮劇火遍大江南北,備受觀眾的歡迎,長時間下來,人們對清朝的服飾及妝容都有了很深的了解。
  • 古代妃子遇到皇上臨幸,可恰好來「例假」怎麼辦?處理方法很隱晦
    古代社會,女子以丈夫為尊,對於丈夫的要求,女子又哪能說不呢?特別是在後宮裡面,那些爭寵的嬪妃每天最盼望的,就是皇上能夠來寵幸自己。可妃子們也有特殊時期,那就是來「例假」,在此期間是不能和皇上恩愛的,那麼尷尬的是,古代妃子遇到皇上臨幸,可恰好來「例假」了,該怎麼辦?
  • 影視劇裡那些後宮美人兒的歷史原型,原來真實的後宮是這樣的
    宮廷劇一直是經久不衰讓人慾罷不能的劇目,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宮裡的美人們一舉一動總是能牽動觀眾的心,那麼,電視劇裡那些經典古代美人在歷史上的原型又是誰?她們又是否真的像影視劇裡那樣傳奇?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影視劇中那些後宮美人的歷史原型,滿足各位看官的獵奇心。
  • 敬門神和貼春聯是有大講究的!
    但是貼好、貼對,真正起到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作用,可是大有講究哦!  什麼時候貼春聯、敬門神最講究呢?  民諺有句「二十四,寫大字」,意思是到臘月二十四之後,就可以寫春聯、貼春聯、敬門神了。春聯倒貼有學問。貼春聯的時候,有的人習慣把『財』字倒貼,寓意「財到」的意思。
  • 演唱會上,原來歌手耳朵裡戴的不是「耳機」,看完漲知識了!
    這種設備有一個學名,叫做耳返。這種設備不光是唱歌的歌手戴,就是主持人在主持晚會的時候也會戴的,那麼這種設備的作用是什麼呢? 還有就是在現場裡人比較多,有粉絲的尖叫聲,這樣就會聽不清楚自己的聲音。
  • 戴貔貅手鍊有什麼講究?貔貅手鍊的講究!
    相信大家都有佩戴貔貅手鍊的經歷,但是你知道嗎在佩戴貔貅手鍊的時候是有講究的。
  • 為何清朝妃嬪手上要戴手指套?不會不方便嗎?事實有點「慌」!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人們對此多少知道一二,看過不少清宮劇裡妃子們的打扮,衣著華麗腳穿花盆鞋,梳著造型各異的華麗旗頭,手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再戴上各式項鍊耳環,走起路來似是風擺柳的好看!可為何妃子們的手上要戴著指甲套,又長又笨重做起事來不方便,她們不嫌棄嗎?別小看了這指甲套,這小玩意有大作用的第一點來說是迎合皇上的喜好,不然那三寸金蓮是如何出現的?這女子的手也是又白又嫩,再加上有指甲套的修飾更顯修長,皇上寵幸那麼多妃子自然是挑花眼的!
  • 手鐲應該戴在哪只手上?手鐲戴哪個手好?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中國人歷來講求五行和風水,大到住房喬遷要看方位、講擺設,小到隨身佩戴飾物也要有佩戴的方法和講講究。手鐲是中國歷來的傳統飾物,自古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人們情感交流的信物,所以手鐲應該戴在哪只手上?歷來是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那究竟手鐲應該戴在哪只手上好呢?
  • 招財神獸貔貅和金蟾佩戴大有講究!你戴對了嗎?
    學習翡翠知識,自己做專家▲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翡翠界的招財神獸貔貅、金蟾招財又闢邪備受大家喜愛,不過你知道這些佩戴講究嗎
  • 古代女人不能侍寢怎麼辦?戴上這個東西,皇帝一看就明白了...
    女人戴戒指,說明無法侍寢從秦朝開始,戒指就在後宮裡擔任要職,不過那時它只被稱為「指環」。這件事,在多本古籍裡均有詳細記載——經期或有身孕的嬪妃左手佩戴金指環(寓意「經戒止」),暗示皇帝無法侍寢;而可以侍寢的妃子,則會在右手戴銀指環:
  • 古代頭衣:平民穿戴的頭巾,都有什麼講究?
    從一些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古代在進入奴隸制社會之前,便對穿衣頗為講究了。古代衣物古代服飾的區分意義到了奴隸制的巔峰期——西周王朝,各種禮樂文化制度已經頗為完善。西周貴族為了維護自身統治,也劃分出了國人、奴隸與貴族,並通過各種要求來區分不同人群。
  • 《甄嬛傳》裡的華妃娘娘: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物麼?
    提到《甄嬛傳》,在眾多人物中,絕對繞不開那個鋒芒畢露、寵冠六宮的華妃娘娘。在電視劇的前半部分中,她幾乎是後宮中的第一反派。賣官鬻爵被發現痛殺淳兒,見不得眉姐姐受寵就誣陷眉莊假孕,至於嬛嬛那更是華妃娘娘的眼中釘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