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曾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在最為慘烈的二戰中,說到邪惡軸心國中的德國和日本,人們普遍都會想到其殘酷冷血的士兵,和讓多個同盟國無法招架的強大戰力,然而義大利作為日本和德國的盟友,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和日德兩國大相逕庭。總結來看,義大利軍隊仿佛就是這場戰爭中唯一的「搞笑擔當」,甚至在面對已經沒什麼戰鬥力的法國軍隊,或者是兵力和武器規模都要遜於義大利軍隊的希臘,都是義大利軍隊無法輕鬆取勝的對手,而且還多次戰線失守連連失利,讓德軍在進行侵略擴張時還要抽調兵力來援助義大利,雖然義大利軍隊在戰爭中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但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並不低,只是對於他們而言,想要激發意軍的戰鬥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包括了歐洲戰場、亞洲戰場等幾大戰場,而北非戰場也是其中之一,在阻止德軍南下,防止他們的侵略版圖進一步擴大上起著重要作用。只是德軍在擴張之初忽視了北非戰場在戰爭中的意義,因此攻佔北非的兵力僅有三個德軍師和義大利軍隊,這就導致在北非戰場中,義大利軍隊成了法西斯勢力的主要戰力。然而義大利軍隊卻連連失利,英軍在戰役之初長期處在上風,而且非常看不起這支法西斯軍隊,對於當時的英軍而言,德國派遣的那三個師才是他們的主要對手。其實從一戰開始,義大利人就非常不喜歡打仗,義大利麵和紅酒才是能引起他們關注的事物,因此義大利整個軍隊都是松松垮垮的,這就使得他們在戰場上輕易的放棄抵抗。
據史料記載,在歷史上的1941年11月,義大利軍隊「阿里埃特」裝甲師,也叫「公羊座」裝甲師接到了一個防守命令,他們即將面對的是英軍第7裝甲師的攻擊,雖然義大利的這支裝甲師的戰力在整個意軍中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也是德軍方面十分看好的一支軍隊,然而這支軍隊卻缺少了戰士作戰的強大意志力,他們的對手也是英軍中的佼佼者,但和「阿里埃特」裝甲師相比,英軍第7師的綜合戰力更強,尤其是裝備上還好得多,「阿里埃特」裝甲師的指揮官感覺打不贏,又想到戰事失利就會面臨上級的責罰,但若是和英軍真刀真槍的打起來,自己的小命不保怎麼辦?因此這支裝甲師也走上了投降的道路。然而英軍第7裝甲師卻拒絕受降,決心要殲滅這支意軍裝甲師,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去邀功,但讓人意外的是,「阿里埃特」裝甲師見自己已經無路可走,於是非常氣憤,便一鼓作氣對英軍第7裝甲師發起了進攻,兩個小時後,英軍第7裝甲師就戰敗撤退,人們對此感到非常無語,也是非常搞笑。
縱觀二戰發展全過程就可以知道,義大利軍隊屢次投降就是因為骨子裡沒有好戰情緒,雖然法西斯思想在義大利被強行普及開來,但這些義大利人就是沒有被洗腦,而上文的戰鬥說明,如果義大利人真的決心要打,其戰力也不容小覷,再怎麼說這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是羅馬精神的繼承者,只是要激發他們的戰力似乎並不容易,當時的意軍領導以及德國費盡心思都沒做成的事,卻因為英軍拒絕受降而取得了他們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