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缺名校的高考大省 迎來北京985|大學|中科大|北大|北京理工...

2020-12-12 網易教育

河北衡水中學舉國聞名

河北省的大學鮮為人道

北京理工大學

河北衡水中學舉國聞名,河北省的大學鮮為人道,這個高考大省太缺名校。

北京名校雲集,有限的地皮讓擴招後的985們難伸拳腳,乃向郊區乃至河北轉移。

今年適逢北京理工大學建校80周年,日前懷來校區開工儀式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舉行。

在京985落地河北,令河南、山西、江西等「難兄難弟」豔羨不已。

北京太「飽和」

早在2016年初,一則關於北京多所高校將遷往河北的消息曾引爆網絡,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6校牽涉其中。

消息不真,各相關高校隨即接連否認,謠言澄清,一場「虛驚」。

這回千真萬確。為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理工大學早於2018年3月,就在河北省懷來縣小南辛堡鎮規劃建設懷來校區。

2016年北京市教委宣布「十三五」期間,北京將不再擴大教育辦學規模,在京高校不再新增佔地面積、不再校內擴建,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屬高校通過整體搬遷、辦分校、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向郊區或河北、天津轉移疏解。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於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的985高校。

北京理工大學這樣的985,河北省沒有,北京並不缺。北京擁有最豐富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不過名校扎堆也是負擔。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張,北京高校首先面臨校區土地、建築面積嚴重不足的困境。北京大學前校長林建華曾提到,燕園承載的師生規模、建築、宿舍樓等都超標40%。

2018年7月28日,一篇題為「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20萬」的文章在社交媒體熱傳。當年有45%的專業碩士研究生新生,無法依慣例入住北京大學萬柳公寓,學生需自行解決住宿問題。

同在7月,北京師範大學由於主校區空間資源有限,校方未提前徵求學生意見便通知將2018級博士新生搬到位於昌平區的沙河新校區,這一決定在博士新生群體中引發爭議。

在研究生擴招與博士生延遲畢業等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下,北京985高校已無法安居主城區。北京大學不斷拆舊蓋新,被戲稱「北京工地大學」。

為踐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戰略,7月23日北京吉利學院遷出北京,原校址移交北大使用,大大緩解了北大的辦學壓力。

  河北多「貧瘠」

如果較真一點兒,河北既無985,也無211。

東北大學是遼寧瀋陽的一所985,河北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不過血統不太「純」。分校的前身是1976年冶金工業部籌建的「7·21」大學,1987年東北大學的前身東北工學院將其接收。

華北電力大學是北京的一所211,於1970年遷到了河北保定,結果2005年學校校部由設在保定變更為設在北京,到嘴的鴨子又飛了。

河北工業大學隸屬於河北省,算是河北本土根正苗紅的211,地址卻在天津。

河北還有一所老牌名校燕山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重型裝備製造行業院校,今年迎來「建校溯源百周年」的時刻,正全力衝擊「雙一流」。

河北在高教資源分布上的窘境,為不少中西部省份所共有。137所「雙一流」大學,中西部合計不到50所,中部地區的河南、山西、江西等地更是重點大學的窪地。

如今北京理工大學落地河北,河北多多少少有點「久旱逢甘霖」的味道,前景也讓河南、山西、江西等「難兄難弟」豔羨。

上世紀我國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京校外遷,196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3所院校遷出北京。

為了尋找新校址,中科大曾經前往湖北、江西、河南等地考察,但均以閉門羹收場,安徽則對中科大的到來表達了熱情。

在當年電力不足的情況下,中科大被保障為優先於政府的供電單位。合肥冬天寒冷但不集中供暖,中科大卻有專門開放暖氣的待遇。

投桃報李,擁有中科大的合肥,如今一躍成為科教名城,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之一。

 高校勤「遷徙」

相比當年的被迫出走,如今高校更多是主動出走。人往高處走,為了發展的高校也一樣。

改革開放後,中科大紮根安徽,同樣留在地方的北京建築工業學院成為武漢理工大學,北京水利水電學院成為河南的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不過大多高校又返回北京復校,發展為今天的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則實行外地與北京兩地辦學模式。

中科大多次申請回京但沒成功,後來校方做出將中科大搬至上海、蘇州的打算,也未被接收。

時代變遷,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變得比大學本身更重要。城市、學校、專業是擺在考生面前的三大靈魂叩問,選擇哪個城市往往居於首位。

相對上海、蘇州,合肥對中科大來說發展空間不太夠。相應的,深居內陸的蘭大、遠在東北的哈工大等,若不出走,眼看昔日的光環日漸黯淡。

哈工大搶先出走,今年建校10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南下沿海的山東和廣東,形成哈爾濱、威海、深圳「一校三區」的格局。

位於中部省份的武漢大學,本也打算在深圳設立分校區,但隨著教育部對高校異地辦學採取收緊態勢,武漢大學深圳校區最終黃了。

無法異地申請設置本科學校,蘭大抓住所剩不多的機會,今年在深圳和上海設置了研究院。


高校若不主動出走,遲早要面臨生源用腳投票的殘酷。2019年哈工大僅有不到12%的畢業生留在黑龍江就業,19.5%的畢業生從北到南跨越整個中國前往廣東。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

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意味著學生能夠獲得的就業機會、眼界格局、人脈資源,更重要的是爭取發展機會時公平公正的環境。

眼下河北的學子們不用考慮那麼遠,隨著北京985的落地,日後若能多給河北學子們傾斜一點招生名額,才是真的久旱逢甘霖。

激烈的高考競爭,已經讓河北的衡水中學聞名全國。今年河北高考600分以上考生超過了3萬人,700分以上106人,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俞楊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綜合 責任編輯:於彩虹_NBJ11060

相關焦點

  • 西安電子科大VS大連理工,一所985大學一所211大學,你會選哪個
    大學專業特別是名校的專業對於一個人來說具有非常大影響,可能會影響一個人未來幾十年中所從事的行業,職業和發展,對於高分考生來說,雖然可選擇的學校和專業很廣,但同時也意味著選擇太多可能導致的不確定性,所以如何精準的選擇大學和專業對於考生來說非常重要。
  • 155所各省「明星大學」公布,北京5所全是985,12省僅1所211大學
    臨近高考,考生們除了關心自己到底能不能考好,也關心自己到底應該報考什麼樣的大學。每到6月,各種大學排行榜都會陸續公布,最近,人民日報也公布了31個省市區最好的155所大學。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人民日報的大學排行榜。有什麼樣的特點?
  • 2020年高考省文科狀元,卻無緣清華北大,只能報考普通985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高考中的省狀元含金量無疑是最高的,清華北大每年也想方設法地去得到這些狀元們。甚至提前屏蔽掉他們的成績,然後「謊稱」可能上也可能上不了,需要提前籤訂一個協議才能保證錄取,而不被對面(清華或者北大)搶走,可見清北對於狀元的重視!
  • 初三高一高二可跳級直升985!清華北大中科大西交大!
    自主招生在線指導按:每年1000萬高考考生參加高考競爭異常激烈,而清華、北大、復旦、上交、西交、哈工大、中科大、南大、浙大C9名校一年總共才招5萬左右。進這些常青藤大學比登天還難,需要全省排名前千分之五才有希望。
  • 這個城市把全國一流名校盡攬懷中,清華北大國科大等12所名校入駐
    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再往後,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大學合作建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也獲得教育部批准籌建。四、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也進展順利。可能對於一般的城市,有這麼多名校就已經足矣,但是對深圳來說,這些卻遠遠不夠,深圳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精英,讓深圳的經濟再一次騰飛。
  • 我國最難考的985大學,除清北外,由三部分組成,錄取分數至少640
    中國「最難考」的985大學,當然首推清華北大了。考取清華北大的難度有多大呢?只能說是可遇不可求。在我們這個偏僻的小縣城,建校50多年來,一共出了7個清華北大。每當出一個清華北大,大家都激動地歡呼雀躍,離現在最近的,我校考取的北大學生是2018屆學生。
  • 北京的大學南京都有,實力不比北京差!網友:還是北京更強
    這2900多所高校中包含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高校,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等,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專科院校及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等等。而在高校建設中,其實模式也是大同小異,簡單來說,高校的建設無外乎就是工農商理醫等幾方面。舉例來說,幾乎每個省都有對應的師範大學,也都有理工大學、農業大學、醫科大學等等。這種情況源於高校的建設模式,是以每個省市的高校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無外乎就是學校的「姓」不同。
  • 想考入北京的985、211大學最低要什麼水平?
    此文僅探討北京的學生想留京去一所985、211大學最低需要什麼水平。地處北京的985院校共有8所,分別是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北航、北理工、中國農大和中央民大。以往在京錄取最低分的京內985院校是中央民族大學,2019年在京理科630分,全市4298名,文科618分,全市1129名。
  • 初三高一高二可跳級直升985!清華北大科大西交大!
    少年班信息平臺按:每年1000萬高考考生參加高考競爭異常激烈,而清華、北大、復旦、上交、西交、哈工大、中科大、南大、浙大C9名校一年總共才招5萬左右。進這些常青藤大學比登天還難,需要全省排名前千分之五才有希望。
  • 北京「退步」最厲害的大學,曾排名僅次於清華北大,如今默默無聞
    北京,大家都比較熟知。作為首都,北京的高等教育實力傲視群雄,國內沒有任何城市可以與之比肩。北京的好大學雲集,除了清華北大,還有人民大學,北航,北理工,北師大等一些知名高校。北京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北京是許多人夢想的城市,很多北京一般的高校分數線都是水漲船高,可以說北京的高校生源質量沒得說。
  • 上985大學有多難?看看高考大省2019年的招生人數及位次就明白
    上985大學有多難?看看高考大省2019年的招生人數及位次就明白高考之後填報志願,不少考生都眼盯著985全國重點大學,有的考生甚至發誓非985大學不上。有這種勇氣和志向固然好,但是,要知道我國985院校只有39所,這39所985大學的招生人數畢竟有限,要考上985大學確實不易。不過,985大學在各省的錄取率不盡相同。有的省份考生人數少,985錄取率又比較高,相對來說還好考些。比如:天津市985大學的錄取率超過了5%,而天津市考生也就五六萬人,考上985不算難。北京、上海等地亦是如此。
  • ...高考錄取最低分排名25省版隆重推出!2019與2020漲跌對比一覽無餘
    吸取了去年的教訓,中大今年將農學放入提前批,但是各省分數卻非常低迷,除個別票倉省以外,大多數省份的分數線均萎靡不振。在主場廣東表現正常,但理科最低分被川大歷史性地追到只差一分,而文科更是史無前例地被川大超過一分,讓被稱為「廣橫走」的中大分外尷尬。不過中大確實是亂象叢生的中九中最清澈的一股清流:既不玩提前批,也不玩超短裙、大類打包,本本分分、老老實實做人,能硬扛到這個水準讓人欽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省錄取分數,頂級985大學,超越中堅九校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大學的排名了,特別是高考完以後,考生們和家長們對大學的排名都特別關注,長時間以來國內頂級大學,清華和北大經常被作為獨一檔的存在,但是這種情況在近年來卻發生了一些變化。
  • 北京交通大學錄取分為何比一些985高?真是能上985就不上211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考生及家長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並不夠透徹,在此筆者以部分個人的觀點來解釋這個問題。只要家裡有過高考生,而且成績相對還算不錯,但又不屬於絕對頂尖的群體的話,在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比很多成績一般的考生還要糾結,那就是在學校與專業之間的選擇上,左右都覺得虧,無論怎樣填報都不是很釋然的狀態。
  • 名校錄取竟出現斷檔!又有人要撿漏上985/211了……
    但是,名校的數量是有限的,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過千萬,想要考上一所985大學,簡直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河北、河南、江西等省份,七八十個學生裡差不多才有一個有機會考上985大學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中國大學組合排名,論實力哪個更強?
    、西交大、哈工大),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清華北大兩校已經成為超一流的明星大學了,所以他們已經漸漸不太與後面7個為伍了,這個聯盟實際已經非常鬆散了。這個「前C2」,依然位居「兵器譜」前兩位,感覺上清華在工科略佔上風、北大在文科和理科上比較佔優勢,綜合來看還是旗鼓相當的。 二、「華五人」—— 復旦、上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和人大、國科大 即:華東五校+人大+國科大,C9裡面中間的「C5」,也就位於華東的五所名校,比起頭尾各去2個的C9緊密得多。
  • 「懶得考北大清華」而考入科大少年班的女孩冼奇琪不是自大是自信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今年的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其中就有這位女孩。這位女孩名叫冼奇琪,來自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年僅16歲的高二女生她就以663分的高考分數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冼奇琪確實沒有機會考北大清華,因為她不會經歷高三,不需要參加全國高考。
  • 高考:考不上清華北大,考生們也可考慮這2大梯隊的985大學
    在清華北大之後的便是「華東五校」,指代的是我國華東地區5所綜合實力頂尖的985大學,分別是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對於考生而言,考取清華北大和「華東五校」的難度頗高,這8所985大學為國內一流大學,錄取分數線非常高,只有成績優異的考生能夠考上。
  • 2020國內985工程大學排名:華中科大第七,華東五校全部進入前八
    2020國內985工程大學排名:華中科大第七,華東五校全部進入前八今年的高考在各種不利條件下終於落下了帷幕,目前各省考生也基本完成了填報志願的工作,接下來就是靜靜地等待高校錄取的結果!而貴州534分的考生居然也能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河北也出現520分的考生成功「撿漏」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這些考生真是幸運兒!大家知道,985高校是中國高校綜合水平的代表,其科研水平和學術研究都處於國內的頂尖位置,每年的985院校社會排名也一直引起廣泛關注。最近,2020年的985院校校友會排名出來了,先讓我們先睹為快!
  • 39所「985高校」被分成五檔:武漢大學無緣第二檔,第三檔爭議很大
    文/阿蒙聊教育在中國,能考上985高校,意味著前途一片光明,多少學子搶破頭要進,哪怕是冷門專業,不過,985各個高校之間,實力大不同,也分三六九等。985高校新分檔第一檔: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學校多年來,一直是中國高校圈的「一哥」,不管是什麼大學排行榜,都是TOP2,其他高校很難超越,高考錄取分數線也是相當高,舉個例子,高考大省河南,今年700分的考生,有的沒能考進清華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