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排前四的姓氏:一姓沒出過皇帝,一姓出了66位,聽著耳熟

2020-12-11 琅琊講武堂

在2019年公安部發表的新「百家姓」排名中,新的四大姓是「王李張劉」。他們佔據了中國姓氏的頭把交椅。據說這四大姓已經佔據中國總人口的23%。而為何會如此,與歷史上還是有些原因的。

帝王后裔——王

在說到這個姓之前,先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都說姓氏姓氏,但是在春秋之前,姓和氏是分開的。姓在那時候是指的主宗,而氏是值得一個血脈繁衍下來的諸多支。在那時候能繼承姓的一半都是嫡系血脈,而庶出血脈在成年以後就會被分封發配。

比如你如果主宗姓秦,那麼你是庶出,成年以後被發配自己有了一個氏之後,你的氏是師字,那麼你會被稱為秦姓師氏。所以在那個時候,姓代表著血脈,而氏確實表現得地位的尊卑。

而在秦朝時期,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之後採用中央集權制,取消分封制。姓氏就沒有什麼很大的用處了,於是很多人便以氏為姓。由於有許多帝王的庶出後代以王為姓,從黃帝時期一直到商周時期。代代積累下來,又發展了這麼多年,所以王姓便成為了大姓。

國姓爺——李

這個姓氏之所以人多還要從「國姓爺」這個詞說起。「國姓爺」就是因為有功而被當時的皇族賜為國姓。自十六國時期開始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李姓皇帝足足有37位。因著被賜姓的有功之臣愈來愈多,再加上當時的人們也秉承著多子多福的思想,那麼李姓人口越來越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宰輔之後——張

如果說王姓氏帝王后代,而李姓就是因為皇朝長久,皇帝多。那麼張姓這個姓發展到如今規模卻一位皇帝都沒有出過是因為什麼呢?其實張姓的人口增加與當時的九品中正制有關,也就是門閥制度。

張姓雖然沒有出現過皇帝,但是他卻出現了大量的宰相,門閥。每一個門閥背後都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這些家族之間相互聯姻。憑藉著各自身後的特權,建立了龐大的望族體系。名門望族名門望族就是這樣,門楣興盛嗎,自然也就人丁興旺。

皇室賜姓——劉

劉姓人口繁多的理由與李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據歷史記載,劉姓統治的共有27個帝國,66個皇帝。所以當時的人們便有一句順口溜叫做:「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在如此之多的劉姓王朝掌權的時光中,劉姓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便就在情理之中了。

小結

除了這四個大的姓氏,中國的姓氏足足又萬數之多。而「王李張劉」之所以人口眾多,是與以前的封建政權有著很大關係的。但是幾乎每個姓都有著自己的起源史,作為姓氏文化的傳承者,我們也可以將自己的姓氏發揚光大!

那麼你的姓氏又有什麼特殊的歷史呢?

更多姓氏起源,盡在這本《中華姓氏起源通史》之中,原價99現價68.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一姓出過69位皇帝,另一個卻沒出過一位
    姓氏是我國的文化傳承之一,其起源來自於原始社會時期,當時的母系社會制度,女性的地位要高上許多,姓代表了母系來源,到了男性社會制度時,男性地位上升,氏則代表了父系來源。到了秦漢時期,姓氏開始合二為一,以前的氏都成為了姓,姓氏沒有了區別,所以出現了許多的姓氏。
  • 我國人口最多的2大姓,一姓沒出過皇帝,一姓出了69位,是你的嗎
    2020-12-30 17:21:11 來源: 小王子說歷史 舉報   2019年顯示,中國姓氏人口排行榜中
  • 中國四大姓氏:李姓人口最多,張姓沒出一個皇帝,劉姓出了66位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李姓是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在第二位的是王姓,第一、第二位之間人口相差一千多萬。然後,在2014年統計數據中,王姓人口已經超越了李姓人口,成為全國第一大姓,第二名則成了李姓。後面依次跟隨的有張姓和劉姓。
  • 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其中一姓怎麼也不出皇帝,一姓卻出了92位
    現今人們不難找到姓「王」、姓「趙」等姓氏的人,就是課本上舉例都還有:「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據統計,我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分別是張姓、李姓、王姓和劉姓,其中李姓已達到9500多萬人數,王姓達到9468萬人數,劉姓達7000萬人數。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張姓沒出一個皇帝,此姓卻出了66位
    文/一度歷史觀V據《2014年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已經達到了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排在其後的是李姓、張姓、劉姓。所以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氏便是:王姓、李姓、張姓、劉姓!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張氏從未生過皇帝,其中一姓卻出了70位
    也正因為姓是賜的,再加上與皇帝同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政策傾斜。縱觀歷史,然而,所有皇帝的姓氏最終都成為今天最著名的姓氏。比如漢代的劉姓,唐朝的李姓,宋朝的趙姓,而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清則不然。中國姓氏發展到今天,已有文獻收錄的姓氏多達5662個,尚有數萬個稀有姓氏未被收錄。在浩如煙海的姓氏中,最興盛的是第一大姓李。
  • 我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有一個姓氏出了66個皇帝,相當厲害
    我們從小就知道百家姓,而且對於百家姓裡面的每一個姓氏都會有一定的了解。相信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會有很多小夥伴開玩笑說自己的這個姓氏有多少多少的名人,曾經有過多少位皇帝。那既然是這樣,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氏,其中有一個姓氏出了66個皇帝,但有一個姓卻沒有說過任何一個皇帝。王這一個姓氏其實相當的霸氣,但是也會給人一種不太優雅的感覺。雖然說在秦始皇那一個時代最高統治者就以王自稱,但我們看到稍微近代一點的電視劇上也有這樣的片段那就是一個土匪窩他們的頭領也叫做王。
  • 中國最牛姓氏:不姓劉也不姓李,人口不足3萬卻出了15位皇帝
    在中國的整個姓氏體系中,有的姓氏人口特別多、有的姓氏特別少;例如一句諺語:「張王李趙,遍地劉」。而周姓也是由元朝至今的十大姓氏之一。在這些百家姓之中,除了靠在百家姓前面的姓氏,其他的姓氏我們就不能做到朗朗上口了,這其中也與各姓氏人口的有折一定的關係。
  • 這個姓氏2000年前就有,如今人口不足3萬,卻先後出了15位帝王
    依據統計分析,咱們姓氏總數達到5662個,在其中一個字姓3484個,兩字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在中國二千年的封建社會,不算割據一方的小國,一共有四百多位真正在籍皇帝,在其中劉姓皇帝數量最多,出了52位皇帝。民間有句俗語「張王李趙滿地劉」,大家都知道,這幾個姓氏人口數量極多,但「五大姓氏」之一的張姓古代歷史卻一個皇帝也沒有。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中,姓張的沒出1個皇帝,此姓出了92位皇帝!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中,姓張的沒出1個皇帝,此姓出了92位皇帝! 李姓。李姓人口數量將近1億,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姓。李姓最早起源於嬴姓,血緣先祖是皋陶,皋陶曾被舜任命為大理,掌管刑法,所以,後人就稱理氏,「理」「李」古字相通,遂又稱為「李氏」。
  • 壹點探泉|臥雲鋪村「五口泉」:一姓一個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卓琪 程凌潤8月2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跟隨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工作人員來到萊蕪區茶業口鎮臥雲鋪村,探訪了該村一姓一個泉的五口泉。村裡有句古老的諺語——「一姓一個泉,一姓一盤碾,一姓地一片」。說的是,這七大姓氏的村民,各自擁有一口泉水井,一個碾糧食的石碾,還有一片可以耕種的土地。「說是一姓一泉子一盤碾,是指平時大家使用方便。如果一姓的泉子和石碾子閒著,其他姓氏的村民照樣可以用。大家都相互謙讓,從不會為了吃水用碾子吵架拌嘴。」
  • 中國最有貴族氣息的一個姓氏,人口超過了七千萬,出了66位皇帝!
    百家姓是幼兒啟蒙教材,但很多小夥伴都誤以為中國的姓氏僅僅只有一百個,其實不然,中國的姓氏大概有兩百多個,前一百個姓氏的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七,前十七個姓氏的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這十七個分別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姓。
  • 我國有一 姓氏,不姓李也不姓王,人口還不到3萬,卻出了15位皇帝
    但是到了秦漢之後,姓氏又重新的融合,也就是說從前的氏都變成了獨立的姓,因此統稱為姓氏。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有這麼多的姓氏。其中有的姓氏是人口眾多的大姓,而有些姓氏卻是瀕臨滅絕的小姓了。
  • 中國有一姓氏:全國人口不足3萬,出過15位皇帝,是您的姓氏嗎?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自認功勞高過三皇五帝,自稱皇帝,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名姓嬴名政,「嬴」這個姓氏自從秦朝滅亡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皇帝,讓其他姓氏的人坐上皇帝的寶座。
  • 中國第一大姓,人口近一億,卻從未出過皇帝!你是這個姓氏嗎?
    中國第一大姓,人口近一億,卻從未出過皇帝!你是這個姓氏嗎? 中國姓氏有很多,提起百家姓,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分別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9%、7.4%和7.1%。
  • 我國最簡單的三個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三個沒幾個人能讀對
    但是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中國的簡單姓氏你知道哪些?筆畫只有寥寥數筆,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三個沒幾個人能讀對。第一、筆畫最少的姓氏,「一姓」的起源歷史「一」又可以寫作大寫的「壹」,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姓氏,據《魏書》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這個姓氏便已經出現。只不過是由北朝時期的北魏人,即鮮卑族人最早姓這個姓氏而已。
  • 中國姓氏當中筆畫最少的是哪個?
    姓氏筆畫排序,大家會經常看到丁姓排在首位,很多人誤以為,丁姓是筆畫最少的姓氏,只有兩畫,事實上,兩畫的姓氏還有很多,如卜姓、刁姓、刀姓、乜姓、力姓、七姓、八姓等等,筆畫最少的為一畫,有乙姓、一姓。先說說丁姓,丁姓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宋代位列一百七十七位,現代為四十八位,人口約四百七十多萬。丁姓來源眾多,其一源自商朝王族子姓,諸侯丁侯的後裔;春秋時期的宋國,第四任國君宋丁公,後裔以其諡號為姓氏。
  • 【每日一姓】澹臺姓:源自澹山
    澹臺氏如今並不多見,許多澹臺氏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澹氏、臺氏了。    源流二    源於党項族,出自宋朝時期西夏政權皇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澹臺氏一族中,有出自古代党項民族者,以漢姓澹臺為姓氏,後融合於漢族之中。党項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群體,源出古代羌族的一個分支,史稱党項羌。而西夏國的開國君主李元昊則自稱是鮮卑族拓拔氏的後代。
  • 中國這4個古老的姓氏,意境都很唯美,卻常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
    《史記》中就提到過兩位複姓新垣的名人,一位戰國時期魏國將軍新垣衍,一位是西漢文帝時期方士新垣平。新垣最早起源於姬姓,屬於皇族姓氏。《姓氏詞典》記載「周文王子畢公高封於新垣。」 畢公高是周文王第15子,封地在新垣,後人便以地為姓。到戰國時期,秦國曾在國內分封小國,有人又以「新垣」國名為姓。
  • 此姓氏5千年沒出過皇帝,建國後卻有一人,私刻玉璽設置後宮被捕
    據2017年全國性姓氏人口調研,現階段總人數排在全國性前三的姓氏分別是李姓、孫姓、張姓。筆者將給大伙兒詳細介紹這三個姓氏中張姓的小故事。張姓始於古代,和大家使用的弓弩有很緊密的關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述:「軒轅皇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後代賜姓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