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公安部發表的新「百家姓」排名中,新的四大姓是「王李張劉」。他們佔據了中國姓氏的頭把交椅。據說這四大姓已經佔據中國總人口的23%。而為何會如此,與歷史上還是有些原因的。
帝王后裔——王
在說到這個姓之前,先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都說姓氏姓氏,但是在春秋之前,姓和氏是分開的。姓在那時候是指的主宗,而氏是值得一個血脈繁衍下來的諸多支。在那時候能繼承姓的一半都是嫡系血脈,而庶出血脈在成年以後就會被分封發配。
比如你如果主宗姓秦,那麼你是庶出,成年以後被發配自己有了一個氏之後,你的氏是師字,那麼你會被稱為秦姓師氏。所以在那個時候,姓代表著血脈,而氏確實表現得地位的尊卑。
而在秦朝時期,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之後採用中央集權制,取消分封制。姓氏就沒有什麼很大的用處了,於是很多人便以氏為姓。由於有許多帝王的庶出後代以王為姓,從黃帝時期一直到商周時期。代代積累下來,又發展了這麼多年,所以王姓便成為了大姓。
國姓爺——李
這個姓氏之所以人多還要從「國姓爺」這個詞說起。「國姓爺」就是因為有功而被當時的皇族賜為國姓。自十六國時期開始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李姓皇帝足足有37位。因著被賜姓的有功之臣愈來愈多,再加上當時的人們也秉承著多子多福的思想,那麼李姓人口越來越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宰輔之後——張
如果說王姓氏帝王后代,而李姓就是因為皇朝長久,皇帝多。那麼張姓這個姓發展到如今規模卻一位皇帝都沒有出過是因為什麼呢?其實張姓的人口增加與當時的九品中正制有關,也就是門閥制度。
張姓雖然沒有出現過皇帝,但是他卻出現了大量的宰相,門閥。每一個門閥背後都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這些家族之間相互聯姻。憑藉著各自身後的特權,建立了龐大的望族體系。名門望族名門望族就是這樣,門楣興盛嗎,自然也就人丁興旺。
皇室賜姓——劉
劉姓人口繁多的理由與李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據歷史記載,劉姓統治的共有27個帝國,66個皇帝。所以當時的人們便有一句順口溜叫做:「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在如此之多的劉姓王朝掌權的時光中,劉姓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便就在情理之中了。
小結
除了這四個大的姓氏,中國的姓氏足足又萬數之多。而「王李張劉」之所以人口眾多,是與以前的封建政權有著很大關係的。但是幾乎每個姓都有著自己的起源史,作為姓氏文化的傳承者,我們也可以將自己的姓氏發揚光大!
那麼你的姓氏又有什麼特殊的歷史呢?
更多姓氏起源,盡在這本《中華姓氏起源通史》之中,原價99現價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