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3》裡,張紀中在草草誇獎完李夢的「表演很自然」後,就直接給出了一個致命的評價:
聽說有點難搞,這個人(李夢)」。
01「難搞」的女演員
傳聞中的李夢到底有多難搞?
跟她合作過《隱秘的角落》的張頌文舉了個例子:
當初有一場戲,李夢即興表演削蘋果,導演覺得效果很好,就想換個角度再拍一遍。
但李夢卻要求再拿個一模一樣的蘋果出來。道具老師左換一個蘋果不滿意,右換一個蘋果不滿意,連拿3個蘋果都被拒絕了。
李夢對此解釋說,因為和第一次試戲那個蘋果不一樣,所以找不到感覺。
為此,道具老師不得不在半夜12點半衝出去給她找蘋果,卻依然沒有找到「一模一樣」的蘋果。最後,道具老師被導演罵了個狗血淋頭。
很多人對此的態度是:
至於嘛,為了一個蘋果,鬧得大家人仰馬翻的。」
但其實,李夢的性格已經算收斂了不少了。
早前,李夢在《老腔》劇組遲到、罷演、撒潑,讓整個劇組都非常頭疼。
據說在拍戲時,因為李夢想要進入更好的狀態,就摸了自己的頭髮足足15分鐘,而整個劇組也跟著等了15分鐘。
後來,製片人放出了李夢在片場撒潑的視頻,隱約可以聽到有人抱怨說「什麼毛病啊」之類的話。
而《老腔》電影發布會,李夢也並沒有參加。
但存在感極強:
她不僅被當場控訴經常無故失聯,還讓導演淚灑現場,直言她太難搞。
從此之後,李夢和「難搞」漸漸劃上了等號,在圈裡盛傳開來。
02坎坷的從藝之路
1992年出生的李夢,表面上看起來是個性格潑辣的湘妹子,但其實內心十分壓抑。
大概因為很小就離開父母出去留學的緣故,她的性格中總是帶著一份疏離、孤獨和憂鬱的氣質。
李夢曾經形容自己說,是一個自閉了18年的人。
12歲,處於自閉期的李夢,不管三七二十一放棄了留學生活,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偶然的一天,李夢看了一部《亂世佳人》,從此,她把演員夢深埋在了心中。
17歲,李夢瞞著家人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演員之夢,好像觸手可及了。
18歲,李夢在機場被《白鹿原》的製片人一眼選中,參演白靈一角。
剛大一就能參演大製作,命運好像很垂青這個女孩子。
如果沒有後來那些遭遇,《白鹿原》應該是屬於她最好的成人禮。
但令人遺憾的是,彼時《白鹿原》的導演王全安還和我們現在的張雨綺琪琪子你儂我儂,電影才拍完,王全安和張雨綺結婚了。
而本該圍繞「白靈」來塑造的電影最後被生生剪成了一部《田小娥傳》。
可想而知,這對剛剛進入演藝圈的李夢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
但峰迴路轉的是,李夢得到了原著作者陳忠實的欽點,又飾演了電視劇版《白鹿原》裡的白靈一角。
但是在拍攝了兩個月之後,李夢卻還是被換掉了。換成了一個跟原著並不那麼符合的孫銥。
而且聽說李夢走了之後,電視劇劇組的人都很開心。
要知道,中途換角,耽誤的不僅是進度,損失更多的還是精力和金錢。
能夠讓劇組做出這種事情來,大概,李夢的「折騰」性格「功不可沒」。
如此執拗、一身戾氣的李夢,屢屢受挫,卻為了年少時確立的夢想,依舊年年在娛樂圈裡繼續摸爬滾打著。
其實,細數李夢飾演過的角色還真不少。
她曾搭檔過比如賈樟柯、姜文、管虎、陸川、許鞍華、劉偉強等大導演。
她也搭檔過張涵予、張豐毅、廖凡、胡軍、劉燁、黃渤、王千源、段奕宏、劉德華、吳亦凡、王俊凱、黃子韜等各個或實力或流量的大咖。
客觀上來講,李夢的業務能力算很強的,比得上很多沒有演技的花瓶和小鮮肉。
她,是《明天會更好》裡神秘漂亮的紫薇,是每個人記憶中都會存在的那種校園女神,清冷又美好。
在天台抽菸的側顏,好像訴說著我們都不了解的隱秘往事。
她,是《天註定》裡,外表清楚,內心卻很荒涼的夜總會小姐。
可愛的朝你一笑之後,對你說:
你知道我有個3歲的孩子嗎?你知道以後還能接受我嗎?」
她,是在《少年巴比倫》的白藍,人群中逆行而來,仿佛在尋找著什麼,像極了在人群裡孤獨行走的自己。
她,也是《解救吾先生》 中悍匪華子的女朋友,叛逆冷傲,在華子被捕後,她只雲淡風輕地問了一句:「孩子生下來姓什麼」
李夢說,表演是可以帶來自由的東西。
或許,只有在表演中體驗的各種角色和情緒,才可以讓她釋放出一直以來的那份壓抑。
其實,李夢年少時也是一個名人,屬於深圳考上北電的第一人。
因為家裡的父輩都是農村的,所以她也從父親那裡遺傳到了強烈的自尊感。
自尊心強,孤獨人格,嚮往自由。
李夢本以為在做了演員之後可以無所顧忌的做自己,追求自由,卻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變得更加情緒化了。
過了很久之後,李夢才明白:能力強並不代表會被認可、被人喜歡。
如果把演員定義為獨立藝術家的話,性格有缺陷,不影響一個人成為很好的藝術家。
但如果把演員定義為工作者的話,性格上的缺陷,會使之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工作者。
因為一項工作有很多工作者,工作者之間需要互相協調和配合。
因為性格缺陷失去工作機會的人很多,顯然,李夢也承擔了後果。
03未知的前路
張國榮電影裡的兩句臺詞:
不瘋魔不成活,一輩子就是一輩子,差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或許有人會說,李夢也只是一個執著認真的夢想家。
但她錯就錯在——把自己的這份執著用錯了地方。
就像張頌文舉蘋果的例子。
雖然他是好心想幫李夢解釋,讓大家看到,李夢在拍戲過程中較真的狀態,從而理解她,包容她。
但作為幾個旁觀者,以及觀眾的我們,卻只能面露疑惑:
旁觀者之一的章子怡直接無語。
耿直的郝蕾則表示「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蘋果」,演員的認真絕對不是和蘋果較勁。
而張紀中更加直接:「這樣的演員我是不會用的。」
確實,對藝術的執著應該更多體現在跟自己較勁,而不是跟別人較勁。
只有把這份偏執和執著用在自己身上,才是令人敬佩的人。
結語:
真心希望李夢能堅持自己演員的信念,在真正演活幾個角色的同時,學會自我認同,與自我和解。
人的一生都在成長。
而李夢也早已從自己的人生中,吸取了應有的教訓。
在明白了自己的人格缺陷之後,努力去克服,戰勝自己的同時,也能贏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
期待未來的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