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後浪》刷屏。
近日,B臺與各大主流媒體聯合推出「為年輕人發聲」視頻《後浪》,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獻上。
視頻播出後,立即引起廣泛關注,但更多的是一些質疑的聲音。
在《後浪》刷屏的同時,有網友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朋友圈中,80後和90後更傾向於轉發視頻,而B站的主要客戶95後和00後很少在微信圈內轉發。
在《後浪》飽受讚美爭議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後浪》太直白了「討好」,這讓錢浪和年輕人疏遠了。很多人甚至評論「看完不僅沒有心潮澎湃,巨浪滔天,反而變成了一朵尷尬的浪花。」
總之,它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怎奈壓力如山大,渾身是浪不敢浪!」
在《後浪》中,它說:
一。你擁有我們曾經夢想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2。許多人在童年時就進入了不惑之年,對自己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並不感到困惑。
三。軟弱的人習慣於嘲笑和否認;
四。內心堅強的人從不吝嗇和鼓勵。
5個。一個國家最好的風景是它的年輕人。
6。你很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時代,但這個時代更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你。不要像我們想的那樣生活,想像力的我們這一代不足以想像你的未來。
7號。如果你還需要我們的祝福,那就趕緊,好啦!我們在同一條洶湧的河流裡!
這是前波和後波之間的轉換宣言。
在今天的時代碎片化中,當思維支離破碎,努力犯錯時,我們更容易會被一些負面的聲音所吸引,從而否定整個群體,特別是年青人,因為一些個別的現象。
《後浪》是前浪和後浪之間保持溝通的紐帶,這意味著到2020年,新舊浪潮將開始交替,而我們這一代人們必須把這個時代交給年青人。
作為千郎,最讓人羨慕的是:
後浪人有選擇權,這是前浪夢寐以求的。
然而《後浪》產生的分離感,確實讓很多年輕人意識到,原來年輕人的生活真的可以這樣!
一。整個網絡的後波是什麼?
中央電視臺播放了b臺為新一代《後浪》獻身的青年宣傳片,也進入了《新聞聯播》的黃金前期。
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在臺上激情致辭,伴隨著激情澎湃的背景音樂,播出量1800萬,彈幕20萬。剛播出時,觀眾們鼓掌叫喊:「衝!後浪。」
但「後郎」原本指的是所有年輕人的當代「眼中有火,心中有光」,但視頻中很偏頗代表了年輕人這一群體具有最優越的物質條件。
他們有虎眼和藍色的衣服。他們生氣勃勃,腰圍很長。他們可以跳傘,他們可以Cosplay,他們喜歡漢服,他們喜歡攝影,他們甚至喜歡深海潛水,他們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他們可以在城市燈光下遊泳。
這顯然不代表所有的年輕人,至少不是我。因為我36歲了,我沒有坐飛機或潛水。真正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這個社會上的年輕人更膽怯地看著遠方的夢想,為迷茫的未來嘗試各種未知,常常會打破他們的頭腦,永遠不說。
他們看到的是更冷的街道,半夜寂寞的路燈,商業失敗的文案,以及反覆提交和拒絕的稿件。
他們在視頻中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找不到能讓他們感同身受的東西。不可避免地會有一種「日出江花紅勝火,怎奈火紅不是我」悲傷,一種無助和被忽視的憤怒。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成功的《後浪》?
秀格認為《後浪》達到了許多宣傳片無法達到的效果,就像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一樣,在特定的語境中令人興奮,讓人在觀看後感到澎湃和高潮。
就其本身的審美趣味而言,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滄海桑田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不再吃這種老一套激情的演講,因為它更像是一場勝利。
更何況《後浪》本身更多的是羌郎人對後郎生活的猜想甚至猜想。他們沒有的光鮮亮麗似乎是時代進步給了厚郎的,但他們沒有看到厚郎肩上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2。《後浪》爭論實質上是用舊思想鼓勵新青年。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痛罵《後浪》的刻板印象,這意味著視頻的內容是高端和高檔的,視頻的任務是低調和奢華的,但與我無關。
很多人只能困惑地問:我為什麼要趕?「這是奔湧吧,後浪!還是嫉妒吧,後浪?」
「人類積累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知識,智慧和藝術,就像是專門為你準備的禮物。」
何冰為我們享受的權力歡呼,這是沒什麼,但語氣很奇怪,好像父母在喊:「你的年齡太好了,你什麼都有,看著自己奮鬥吧。」
錢浪很少讓自己了解侯浪的生活環境,所以侯浪更善於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個高度讚揚的評論說:
「我從來都不是那種年輕人視頻。我從未如此帥。為了做得更好,我必須仔細分配我的時間。我的激情常常溢於言表,這使我不得不理性地生活。」
視頻中數以百萬計的up主持人展示了享受自由生活的權利,美好生活給人們帶來快樂,但他們並不能反映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現狀。演講中使用的形象過於片面,更多的人實際上是在掙扎,仍然處於享受生活的境地,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更多的別提享受生活。
放眼望去,羌郎人看到,幾乎每一種工作單位都有年輕人。他們願意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生活上,而不是享受生活。
大多數年輕人,一開始大都是一無所有,偶爾抬頭看月亮,仍然彎下腰屈膝,伸手在地上撿六便士。
後浪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激動,而是對時代和前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為了真實。
三。新時代新歌詞需要更分散注意力。
前浪的宣傳片已經變成了空中樓閣或是少數人的狂歡節,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生活理性和生活自己的樣子,不一定像視頻中的那樣。
《後浪》的效果正在迅速下降,這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整個抒情的商業娛樂嗎?
顯然,兩者都不是。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上是不夠的,但也有詩意的世界。我們的精神世界仍然需要引導,仍然等待外部刺激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