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活動話題#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其實,捷徑就在身邊,那就是勤於積累,腳踏實地,積極肯幹。
古語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人生每一步路都是用腳來丈量的。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老子用生活經驗向我們闡釋,積累源於足下。
真正了不起的人,看準了的事情,不論何種情況都能腳踏實地去做,就有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功。
上世紀50年代,袁隆平最初從事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
幾十年如一日,袁隆平深耕田疇,勤勤懇懇,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改革先鋒」等稱號,並獲得共和國勳章。
快90歲了,袁隆平幾乎每天都要去試驗田「打卡」,觀察雜交水稻的長勢。
今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袁隆平啟程來北京前,還去田裡觀看了稻田長勢。參加完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當天就返回湖南,「明天還要到田裡去。」他有自己的任務表單:今年向畝產1200公斤衝刺。「如果沒有特大的自然災害,有九成把握可以實現。」
當記者採訪時,袁隆平坦言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很激動,同時他更把這個榮譽當成一個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成功無一不是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努力的結果。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
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文西,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斯,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
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從此,達·文西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所有的大目標都是由一個個小目標堆砌而來的,只有腳踏實地,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世界撐杆跳高名將布勃卡有個雅號「一釐米王」,因為在重大比賽中每次都能將自己保持的紀錄提高一釐米。當他成功越過6.25米時,不無感慨地說:「如果當初我就把訓練目標定在6.25米,那我絕對達不到今天這個高度。」
任何人都不能一步登天。布勃卡正是由於腳踏實地,不過高看待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一點點超越自己,才取得今日的成績。既要腳踏實地,看清自己的真實情況,又要仰望星空,給自己一些偉大目標,不讓自己停止前進的步伐,你才會一步步走向輝煌。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想,要壯志凌雲;幹,要腳踏實地。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這世界上沒有優秀的理念,只有腳踏實地的結果。
如果不是在海市蜃樓中求勝,那就必須腳踏實地去跋涉。
《韓非子·喻老》中寫道:「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腳踏實地是清淨自守、勤勤懇懇的品質,腳踏實地是篤定堅持、風雨不改的決心。
仰望星空,星空便是我們的嚮往和方向。
腳踏實地,為個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正如李大釗所言:「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
路在前方,更在腳下,只有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行穩致遠,不至於迷失自我。
所以,真正聰明者,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
最幸福的人是這樣的:既有敏感的靈魂又有粗糙的神經,既有滾燙的血液又有沉靜的眼神,既有深邃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詩意又有腳踏實地的堅定。
沒有任何通往成功的捷徑。保持熱情、堅持一絲不苟、腳踏實地的努力。這種無比愚鈍的方法,正是通往成功的正道。
從現在開始,做一個不動聲色腳踏實地的人!
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做最真實的自己!此生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