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為什麼對「紙片人」感興趣?不是幼稚,而是真愛

2020-12-23 擊碎次元壁的小韻

當屏幕上的二次元女神那一臉羞澀的對你深情表白,你被萌哭而滿床打滾高呼「我可以」時。

當屏幕上毒舌男神李懟懟一臉傲嬌,對你表達關心時,你噴湧而出的鼻血和快要衝出胸膛的劇烈心跳,拼命點頭時。

當萬年三無的綾波麗對著屏幕前的你,綻放笑容時,你無處可藏的害羞和臉紅,讓你捂臉瘋狂傻笑時。

你周圍的人是不是都對你這個反應:

不是二次元愛好者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維護對一個紙片人的感情。

為什麼,大家明明知道紙片人是虛構的、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大家還願意拼命去維護ta,對其持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很多人吐槽這種行為很幼稚,不過仔細了解後你發現這才是真愛。

對此,今天筆者就來好好給大家解讀一下,為什麼二次元愛好者會對紙片人擁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01紙片人的定義

紙片人是一個網絡熱詞,顧名思義,就是平面的人,生活在紙張(或者手機、電腦屏幕)上的人。這個詞原意是指動漫或者遊戲中的人物,因為這些二次元人物都是二維的,在三維世界的我們看來就像是紙片一樣。所以,這些動漫或是遊戲人物被稱為紙片人。

02受眾群體

可能一想到紙片人的受眾群體,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足不出戶、不善言辭的御宅族,但是隨著二次元文化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御宅族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改變,不再是貶義詞,而是所有喜歡二次元文化的人都可以用來自稱的形容詞。

甚至,你可能想不到曾經的AKB女神渡邊麻友,也是御宅族一員。

對於紙片人的喜歡達到了一定程度後,都可以被冠以「御宅族」這個光榮無比的稱呼。

御宅族,雖然是一個用來自嘲和調侃的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一部分人,對三次元存在的人類完全不感興趣,而是喜歡虛構的二次元紙片人。

03紙片人的魅力點

首先,當然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紙片人都非常非常的好看。

是的,你看這圓圓的、無辜的大眼睛,小巧而精緻的臉,再配上聲優的完美聲線,簡直分分鐘要了御宅族的老命。

這可絕對不是簡單的顏控,這代表了大家對美的嚮往,承認自己喜歡美好的事物,是很誠實的一種行為!

其次,紙片人的人設。

不同於三次元偶像隨時都可能崩塌的人設,紙片人的人設永遠不會崩塌,比如洛天依的吃貨+天然呆屬性,超級索尼子的呆萌可愛屬性,她們永遠不會人設坍塌,也永遠不會老去。

無論過去多久,只要還有人記得這個紙片人,那麼ta就是存在的。因為ta們不具備實質性的肉體,所以就不會出現肉體消滅的情況。

虛擬的人物,沒有了肉體這道束縛,所以時間根本對ta們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會歷久彌新。

再次,紙片人的人格魅力。

我們在看漫畫、動漫的時候,總能根據情節得到人格魅力的一次次加深。一部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那麼它就不再屬於作者的掌控之中了。畢竟,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雖然是小說中虛擬的人物,沒有特定的人物形象,但是也勉強能算進紙片人範圍內。哈姆雷特在不同的人眼中,都有不同的人物形象,這種獨特性就是紙片人最大的魅力所在。

紙片人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在我們自己的個人解讀加持下,ta們具有了更加特殊的含義。

04紙片人受歡迎折射出的社會現狀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年輕人處於生活高壓下,別說談戀愛了,連交個朋友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人是善變又善於隱藏自己真實想法的生物,我們無法揣測對方的真實想法。很容易導致誤會的發生。

談戀愛時,守護關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離得太近容易導致矛盾的產生,離得太遠又會導致分手。對於彼此之間的「喜歡」,有時候會成為加強彼此聯繫的最大阻礙,因為太過在乎對方而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是太過小心翼翼的維持感情,怕對方離開自己。

這樣下去,不僅自己會累,對方也會很累,兩個人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疏遠,如果再加上兩個人接觸的環境不同,那麼新的矛盾和隔閡會不斷產生。最終,導致兩人只能分手。

如果是喜歡紙片人,那麼完全就沒有這個煩惱。因為對紙片人的感情究其根本,都只是自己的幻想。

因為紙片人跟現實存在的人是不同的,紙片人不會像活生生的人一樣,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紙片人在御宅族的濾鏡加持下,可以成為自己的「唯一」。

紙片人也不會像真實存在的人一樣,給予我們感情回應。就算是在遊戲中對紙片人表達自己的心意,那得到的回應也不過是程序猿們提前設定好的回答。

不過這對於御宅族來說,得不到回應又怎樣?現實裡得到的回應就一定是真心實意的嗎?

而且紙片人不會因為你的身材、長相、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而對你區別對待。事實上,ta們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回應——這取決於程序猿們的設定,跟御宅族的個人情況無關。

這樣的優越性,導致御宅族的群體不斷壯大,畢竟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和他人的喜歡,大家都在努力維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這種行為實際上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不斷地勉強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紙片人無需你做出任何勉強自己的事情,無論你做出怎樣的回應,ta都會站在那裡,對你的回應不增也不減。

而且,我們有時候會不得不接受,本來要好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生道路的選擇而漸行漸遠。那些曾經相愛的人,因為分手而漸漸消失在彼此的視野裡。人是善變的生物,無論是自己改變,或是對方改變都是非常正常的,這樣的改變會讓雙方的關係也隨之發生改變。

而紙片人完全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紙片人永遠不會發生改變,會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這就意味著主動權永遠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所以無需在意紙片人的感受,我們可以喜歡同時很多很多的紙片人,也可以隨時隨地不再喜歡ta,這樣的行為根本不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負罪感。這樣脫離了道德約束的關係,會讓人無比愜意。

在這個物慾橫流、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紙片人的出現滿足了我們對感情的需要,滿足了我們精神上的空缺感,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逃離現實生活的壓力,為我們後續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一個避風的港灣。這樣的逃避並不是完全消極的行為,而是一種應對方式。有時候放鬆一下,給自己充滿電再去解決問題,比起和問題死磕到底,能夠更快解決問題。所以在虛擬世界有一個精神寄託,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會對「紙片人」產生興趣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導語:現在二次元文化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二次元,喜歡動漫,而隨著喜歡的群體變多,二次元文化逐漸融入到主流文化中,成為現在大多數人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文/速遞君現在有很多小夥伴對於二次元中的角色十分迷戀,甚至有過某種衝動或者是欲望,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對二次元中的角色產生「某種欲望(衝動)」呢?
  • 兒子為什麼沉迷「紙片人」,老爸看完動漫版喬碧蘿後,終於懂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在宅文化的傳播和影響下,喜歡二次元文化的孩子們也變得越來越多,動漫和遊戲中的「紙片人」更是成了許多年輕人喜愛的事物,特別是不少90後和00後甚至出現沉迷紙片人,發展到與其戀愛、乃至結婚的地步,在許多長輩眼裡這簡直是最不可理喻的事情!
  • 我們為何會對「紙片人」感興趣,它們如何闖進了我們的生活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情趣也在逐漸提高,在日常的消磨時間內,我們逐漸從一個活潑的少年轉變為了一個「宅男」更是對老一輩口中的「紙片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為何?難道這些紙片人真的能夠讓我們陶醉?
  • 男人這樣回你微信,不是忙,而是對你不感興趣
    第一,女人要知道男人是否真的對自己沒有興趣,自己可以通過與男人的接觸,來判斷對方有沒有愛情。當然,判斷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看對方回覆你微信的態度。這是因為,對你感興趣的人,在回你微信的時候,怕不夠多說,讓你無話可說。
  • 杜拉斯:我感興趣的,不是性,而是欲望
    杜拉斯說:我感興趣的不是性,我感興趣的是處於情色源頭的那樣東西——欲望。這是一樣我們不能或許也不該因為性就得到滿足的東西。我想到了《金瓶梅》,它寫出了每個人物的深層次的真實欲望。作者當該是要勸誡吧,人不能為所欲為,用一個為所欲為的不堪的結果,來規勸世人,收斂點吧。正應了那句古語: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人瘋狂。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這依然是個假設。
  • 喜歡「紙片人」是種病?「紙性戀」患者花重金與初音舉行婚禮
    什麼叫「紙片人」?早期的「紙片人」是形容人纖細苗條,像紙片一樣輕,多用於三次元。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盛行,現在網友們口中的「紙片人」多為ACG動漫中的女性角色,是虛擬不存在的。現在喜歡「紙片人」的人數不勝數,很多人也用「紙片人」這個詞調侃喜歡二次元的宅男們:不要沉迷於虛擬世界,趕緊在現實中找個女友。所以說,喜歡「紙片人」是有病嗎?如果只是輕度喜歡「紙片人」,沒有沉迷其中,對生活還有興趣的人,大可不必擔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 世上哪有什麼鵲橋相會,只有紙片人才是真愛
    哪怕在七夕節這個情侶成雙入對出沒的日子裡,想要在大街上精準捕捉一隻真正的單身狗,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有的人看似形單影隻,但他/她卻並不孤獨。尤其當他/她打開手機,看到紙片人老婆/老公(可能還不只一個)的完美面龐,以及發來的節日問候,那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明顯透露出五個字——正在熱戀中。
  • 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其實很幼稚
    如果你還是那麼喜歡攀比,喜歡炫耀,只會被人看不起,讓人覺得你特別的幼稚。時間長了,試問誰還會和你交往?人緣越來越差,成為他人的笑柄。所以說,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很有面子,其實顯得很幼稚,甚至讓人覺得反感。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的人,試問將來又怎麼可能成就大事呢?更別說功成名就了。
  • 沉睡魔咒:真愛不是王子,而是教母?
    大家好,我是新月說動漫,歡迎大家的到來!大家都看過童話《睡美人》的故事,而《沉睡魔咒》是根據《睡美人》的故事改編的,它的新穎之處便是關於真愛而產生的分歧。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真愛之吻」呢?公主沉睡了,拯救她的人是王子嗎?
  • 不是愛情保質期太短,而是你錯把喜歡當真愛,差了三種感覺
    有些感情撐不過一個月,有些人總是戀愛三個月後就開始感到厭煩,有些人在結婚後漸漸失去了對伴侶的興趣。其實不是愛情的保質期太短,而是我們搞錯了喜歡和愛情。在愛情三角理論中,社會心理學家從各種愛情中提取出三個主要的共同要素:親密、激情和承諾。我們理想的愛情是這三種因素在感情中所佔比例是均衡的,這樣的愛情被稱之為完美的浪漫之愛。
  • 喜歡心理學和哲學的人在生活中為什麼顯得幼稚?
    喜歡心理學和哲學的人在境界上顯得深邃,但在生活中為什麼顯得幼稚?這是網友的一個熱門提問,也成功勾起了我的興趣,我會想: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題主想表達的疑問是:對於喜歡心理學、哲學的人來說,當談論到比較深的問題時,他們會展示出淵博的學識與獨到的見解,但哲學與心理學並沒有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甚至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他們顯得比較幼稚。這是為什麼?這裡的「幼稚」不帶貶義。
  • 為什么女人年紀越大對男人越不感興趣,她們的心理你懂嗎?
    很多人判斷女人是否還需要男人都喜歡從女人的生理需求進行分析,俗話說「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只要女人過了如狼虎的年紀,便不需要男人了。這個觀點是特別片面的,女人始終是情感需求高於生理需求的。有許多女人即使常年忍受著無性的婚姻,為了那份心中割捨不下的感情,也可以跟男人過一輩子。
  • 「紙片人」的美妙你想像不到,不單單只是可愛,我們還喜歡這些
    伴隨著宅男群體的壯大,一個讓圈外人很疑惑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紙片人」呢?明明都是假的而已,那麼今天就來我們強行分析一下,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喜歡動漫女孩子吧。首先,也就是最關鍵的一點,紙片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非常好看,我們喜歡紙片人可不是一個低俗的愛好,而是我們很誠實地展現了我們的本質,對於美好事物的天然的嚮往,而作為紙片人的動漫女孩,各個都畫得十分可愛,對於這種美好的事物,我們怎麼能夠摒棄本性說出不喜歡的話語呢?我們喜歡紙片人只是展現了我們的誠實。
  •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對愛情沒興趣?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年齡越大越對愛情沒興趣了。大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人是一直到30多歲了,還是單身的狀態,其實也並不是他們不期待愛情,也不期望愛情,只不過是因為遇不到可以跟自己心意相通的人。
  • 為什麼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沒了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有人說:「興趣永遠不能成為職業,興趣只能是業餘的。」還有人說:「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除了我的工作。」……如果有人從事了自己興趣愛好的行業還能有成就的,那簡直太幸運了!
  • 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興趣!
    在去年熱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主角的兩個女兒吉塔、巴比塔在開始學習摔跤時的抗爭、排斥、認定自己不是那塊料的表現,相信每個家長都經歷過。但是這個父親馬哈維亞不一樣,在兩個女兒排斥、反抗、厭棄的情況下,他沒半點猶豫:跑!一直跑!給我跑下去!
  • 最有「童心」的星座女,熱愛自由,真誠坦率,不是幼稚,而是真誠
    有位智者曾經說過:「保持童心,不是拒絕生長。」我們每個人都會長大,而有些人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有些人依舊保持著自己天真直率的一面。當我們完全步入成年人的世界開始,天真童趣仿佛已經不見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功利,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保持著童心未泯,想要用晶瑩剔透去擁抱整個世界。人生的路太漫長,每前進一步,我們都會得到一些東西,也會丟失一些東西,而最珍貴的就是我們最初的童心。不是童心,不是我們對世界的善意,而是對自己最佳的獎賞和慷慨。
  • 避免成為「紙片人」穿搭要有層次感,身材婀娜才能彰顯魅力!
    哈嘍,大家好!感謝每位粉絲對我的厚愛謝謝你們的支持!愛美是每一位女孩子的天性,有很多美麗的衣服等著愛美身材又好的女孩子來穿,穿搭一身精神幹練又時尚的服飾,走在大街上將會是眾人眼裡最美的風景。學習穿搭時尚,關注老叔!
  • 其實,兩個人結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適合
    這更加堅定了青青一定要找到真愛的決心,她無法想像自己和一個不愛的人,將就著過完一生的場景。身邊的很多過來人都勸她,婚姻其實就是生活,沒有那麼多的浪漫,也沒有那麼多的愛情,只要兩個人合適,一樣可以把日子過得很好。後來她還是執拗地和一個小自己5歲的男生結了婚。
  • 為啥男生戀愛後會變得幼稚?是因為愛,你相信嗎?
    但這是說正常的情況下,一個陷入愛河的男生也會像女生一樣變得幼稚起來。好似變得傻了起來,甚至乎弱智的感覺,這當然不是真傻,一個成年人的智商是不會輕易後退的。這裡說的智商下降是針對在自己的愛人面前,說話做事似乎不夠理智,容易感情用事,甚至有的男生還學會了在女生面前撒嬌。在大部分的觀念裡,男生應該是成熟穩重,這樣才能撐起一個家庭的重任,撒嬌、幼稚、任性似乎成了女生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