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歐文是現役後衛裡「得分技巧最全面」的球員,這點應該沒什麼懸念。即便是把「現役」兩字去掉,能和歐文競爭這個頭銜的後衛也不多,數來數去也就喬、科二人而已,巧的是,喬丹、科比和歐文正好是「杜蘭特私人珍藏錄像帶三人組」成員。
歐文的打法觀賞性極佳,這賦予了他超高的人氣,他的球感可能是史上最好的,他那需要一幀一幀、反覆回看才能讀懂他做了些什麼的手活兒,讓你驚嘆之餘也能明白,有些東西不是光靠後天練習就能做到的。
歐文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有過非常奪目的演出,NBA歷史上只有70年的張伯倫和16年的歐文做到過以7成以上的命中率砍下40+。最近三個賽季,他的真實命中率都在59%以上,這個賽季能在使用率、助攻率和真實命中率都超過他的,只有哈登一個人。
嗯,你再怎麼吹,還不是在騎士帶隊狀元,在綠軍首輪就被淘汰,來了籃網缺陣的時候球隊勝率反而更高?
帶隊能力是衡量一個球員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評判的唯一標準。
.
雖然不是唯一標準,但談到歐文時你很難繞開這個話題。
在讓隊友參與進來這件事上,可能是歐文做的不如庫裡、利拉德——兩個經常被拿來和他比較的攻擊型控衛的地方。需要指出的是,「讓隊友參與」不單是指給隊友傳球,畢竟這三個人的生涯場均助攻數差值很小,還需要用到小數點。
「讓隊友參與」指的是在一個進攻回合裡儘可能多的和隊友產生互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增加他們在進攻端的存在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
這個有多重要呢?勇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勇士的傳切體系和分享球的理念是為了讓更多的球員都能在進攻的時候觸碰到球。可以看下18年西決,勇士對陣紅隊的第7場裡貝爾和庫裡的這次配合:
庫裡通過這種多一次的傳球和更多的跑動,把拖累空間的貝爾拉了進來,讓他也能參與到進攻中去,找到了自己在場上的價值。
如果這個球把庫裡換成歐文會怎麼解?很可能是貝爾擴出來給歐文掛一個掩護,然後他突進去用一個中距離完成攻擊,貝爾在一旁準備好搶籃板。你說這兩種用法,哪一種會讓角色球員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而且歐文的中距離解法雖然強大,但穩定性上又和杜蘭特這種存在差距。尤其是空間不好的情況下,進攻端會受到更多的協防幹擾,手感的波動會更加劇烈。
這兩年爭冠球隊的核心簡單劃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像杜蘭特、倫納德這種個人攻堅能力極強、穩定性很高的單體攻防怪,隊友手感不好的時候,可以靠著一個又一個爆種的中遠距離把比賽的懸念維持下去,一直等到隊友找到手感;一種是像詹姆斯、庫裡這種可以盡力周全每名隊友的體系支撐者,有他們在,進攻端有缺陷的球員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湖人敢長時間擺前場三大的陣容,除了戴維斯是個BUG外,還因為詹姆斯能給霍華德、麥基吊傳、跨半場長傳、擋拆給擊地,能通過大範圍轉移球調動防線、擴大縱深、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而勇士呢,你說進攻端是庫裡對追夢的依賴大,還是追夢對庫裡的依賴大?那肯定是後者,沒有庫裡這種擅長無球、也願意參與配合的球員,像格林這種毫無遠射能力的四號位在強調空間的現在,恐怕不好生存。
歐文的隊友,有時候像是站在場上觀看比賽的觀眾,並不時的發出感嘆:哇,這個人真是太厲害了;
庫裡的隊友,則更像是一起參與戰鬥的兄弟,有時候他們可能會覺得:哇,我原來可以和庫裡一樣厲害,又或者甚至是:哇,庫裡在我的幫助下,居然可以變得如此厲害
這當然是個段子,但又不只是個段子,因為一向自信的追夢格林說不定就是這麼想的。
而籃網的球員和歐文一起比賽時,總是給人一種拘謹的感覺,在阿倫身上體現的比較明顯。
歐文的核心力量和對抗很強,但身高、臂展這些只是一般,速度、爆發力和威斯布魯克這種有差距,這個都增加了他得分的難度,而那些眼花繚亂的得分方式在幫助他砍分的同時,也加重了他身體的負擔,這可能是他受傷頻繁的原因,進而影響了他帶隊的成績。
歐文需要簡化一下自己處理球的方式,減少對自己身體的過度消耗,讓隊友更多的參與進來。
這種球當然很好看,但也是真的費勁,在分值上這和他借掩護出來接球扔一個中距離一樣都是兩分,但膝蓋和腳踝的反應卻是不一樣的。我每次看到這種球,眼前都會閃現出十幾年前一個叫麥克格雷迪的傢伙,經常經由腰腹發力、藉助腿部的爆發力,不加節制的做出幹拔這種動作。
上帝給你的每. 都在.
歐文有試著去做一名領袖,但他可能真的做不來,他的性格有些古怪,說話也很直接,但你要因此說他不能做一個好隊友就是過度妖魔化了。塔圖姆在12月份接受採訪時說:歐文是一個很好的人,他在場上場下都幫了我很多。上賽季戰績不佳每個人都有責任,我覺得他受到了很多指責、很多不該背負的指責。
布朗、斯瑪特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球員囿於過去的成長經歷,處理問題的方式,對比賽的理解上都會有不同,歐文這幾個賽季一直有在學著調整,結果的呈現需要一個過程,也可能最後還是難如人願,但他願意改變的心是有的,絕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自大型人格。
好消息是,下個賽季杜蘭特的復出會讓歐文面對的防守壓力減輕不少,籃網有能力做到保護歐文、減小消耗的情況下打進季後賽,然後在需要破冰的階段,給他創造出一對一的機會,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歐文也許不能勝任爭冠球隊的領袖一職,但在相知相識多年的杜蘭特身邊,他願意為自己的兄弟扮演好小弟的角色。
杜蘭特和喬丹身上最像的地方是什麼?大概就是他們雖然都擁有豐富的得分手段和強力的單挑能力,卻並不會過度使用吧。尤其是技藝大成、領略過總決賽的味道後,打球越來越化繁入簡,在一個賽季裡的大部分比賽中的大部分時刻,他只需要幾次小的微操就能尋覓到得分的機會。
空切被預判到了,退回來接球,晃動都沒做完就直接投了
打坦普爾直接抗一下,接轉身的後仰
半轉身接金雞獨立
面對小卡不作調整直接投
繞掩護的中距離
這些就如同蕭峰手裡的太祖長拳一樣,招式實在平平無奇,但靠著強大的武學天賦、身經百戰積累的實戰經驗、對招式異於常人的理解、恰到好處的運用、後發先至的預判和實力,就是可以做到返璞歸真、以不變應萬變。
當你面對90%的防守,都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化解的時候,進攻在你眼中就是另一種遊戲。
這就像第二個三連冠時期的喬丹,基本上只靠刷快攻、繞掩護、空切一場比賽就能拿到20+了,剩下的看情況再決定怎麼攻。
天賦很重要,後天的比賽經驗積累和領悟也很重要。
這些大概就是為什麼杜蘭特跟腱斷裂後,還有人相信他依然有強大得分能力的原因,絕對的身高和臂展,錘鍊的手感和積累的經驗,這些都不會隨著傷病而消失,有這些在,得分還是有保底。
兩個偏重得分的核心走到一起,很容易被質疑球隊的化學反應,但當你的球隊有兩個無差別進攻高手時,組織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尤其是很強調和依賴球星個體攻防的季後賽。
而且籃網雖然沒有正統組織出身的球員,但場上能處理球的點並不少:
歐文這兩個賽季的助攻率都超過了33%,能做到這個的後衛並不多,歐文有時候是有點粘球,但不是不會傳球,他的傳球可以像他的運球一樣充滿靈性,而且歐文生涯有一點做的一直都非常好,就是控制失誤的能力,一直是控衛屆的翹楚;
從MVP賽季到現在,在杜蘭特身上最容易被忽視的,其實是他組織方面的表現,來到勇士後他在這些方面做的更好了,一是不停球直接中轉出現機會的隊友:
空切中接到球不停直接分另一側的利文斯頓
庫裡先分給外線的KD,然後借克萊的掩護兜出來,再接傳球命中三分
中轉站
還有這種在對方的夾擊形成前,快速準確的出球能力:
在防線收縮的瞬間,分給插入的隊友
還有這種在反擊快攻中的迅速上球:
以及在兩側45°或者低位的進攻支點作用:
這個是上賽季勇士陣地戰最常使用的戰術之一,而且越是季後賽,使用的頻率越高。
論組織能力,在鋒線這個位置,除了和其他球員都不在一個層面的勒布朗,除了已經劃到後場的東契奇,也就該到杜蘭特了,字母哥、小卡、濃眉、喬治的傳球,客觀的講,比起杜蘭特還是存在差距的。
丁威迪是籃網這個賽季的進攻推動器,表現有目共睹,勒維爾做的要差一點,但也在同位置平均水準以上。
籃網這種攻擊點和能處理球的人比較多的球隊,常規賽通常都需要更長時間磨合,戰績會出現波動和起伏。如何給每個球員設定戰術,需要教練去費一番思量。但到了季後賽,永遠是絕對強悍的攻堅能力最為重要,籃網有杜蘭特、歐文壓陣,還有丁威迪這樣一個多次證明過自己關鍵球能力的球員,這是他們強大的優勢。
如果說籃網的後場是「幸福的煩惱」,那4號位上的資源貧瘠就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如果要競爭本賽季籃網最令人失望的球員,我絕對投普林斯一票,小喬丹雖然打的很懶散,但他過去幾個賽季一直是這鬼樣子,早習慣了,而且以結果而論,皇叔在場的時候,籃網的籃下防守還是很出色的,對手的攻框效率明顯受到了遏制。
但普林斯呢?攻防兩端都讓人無比失望。在四號位上他的機動性優勢沒看出來,但身高和對抗的劣勢卻一直在循環播放。他的防守真實正負值只有-0.74,在100個被劃分到四號位的球員裡,排第82,他後邊的球員沒一個出場數超過他。
更讓人不解的是他的三分。17-18賽季,他在82場比賽裡場均出手5.6個三分,命中率38.5%,其中兩側底角命中率達到了48%;18-19賽季,他在55場比賽裡場均出手5.7次三分,命中率39%,底角的三分命中率依然高達44%。
這產量、這效率,再配上他半獸人兄弟的髮型和稜角分明的臉龐,儼然一副優質3D的模樣。
然而D怎麼樣上邊看到了,本賽季的三分命中率也遭遇了滑鐵盧,本賽季只有33.9%,底角更是只有32%,這個真的是懸崖式下跌。
讓他的交易價值再打折扣的是他下賽季的薪水——1394萬,嗯,丁威迪是1145萬。如果不能在剩下來的比賽尤其是季後賽裡證明一下自己,籃網還有的忙。
錢德勒作為一個拿著底薪的老將,本來也就是4號位上湊數的,這個賽季的表現還可以,對他的要求不能太高。庫魯茲和穆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成長起來,反倒是哈裡斯有時候挪到4號位上,防守還不錯,他的下盤很有勁。
現在各個球隊最夢寐以求的四號位是那種先發可以打4、小球時又可以充當5號位,或者先發打3,小球的時候能搖擺到4號位的複合型人才,站在這種類型金字塔頂峰的就是戴維斯和字母哥,再往下是西亞卡姆、塔圖姆、小薩博尼斯、英格拉姆、熱火的阿德巴約這種漸漸打出名氣的青年才俊,其中鶯哥的話,目前防守四號位還是個不小的劣勢及;再往下有即戰力很強的塔克、科溫頓、米爾薩普(下賽季自由球員)、伊巴卡(下賽季自由球員)、哈克裡斯,也有上升勢頭極強的比如魔術的艾薩克、老鷹的柯林斯、猛龍的阿努諾比,以及打出優異表現但剛剛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克裡斯蒂安伍德。
格蘭特的話本賽季看數據還可以,但影響力的數據不如在雷霆時。幾個可選的窮人版,比如騎士的小南斯,比如猛龍的布歇,這個球隊囤積培養了這麼多的鋒線也是小卡離開後戰績還能保持穩定的原因。
這個只是個大概的梳理,過過嘴癮罷了,很多下賽季都有合同在身,這個得看雙方有沒有互相心動的籌碼;或者下賽季合同到期也有很多球隊會搶,比如米爾薩普和伊巴卡,如果錢太高,性價比很低,而且籃網也要不起;再者就是像塔圖姆這種球隊的非賣品,暫時看不到有任何離開母隊的可能性。
對於籃網來說,如果能用手裡的籌碼交易來中意的球員固然好,如果休賽期沒有合適的,倒不如等到下賽季磨合一下在賽季中期再做決定。目前最重要的,其實是如何在季後賽打出有說服力的表現,你只有證明自己的能力,再把奪冠的大旗豎起來,才會有人望風來投。這樣一來,那些追求曝光度的球員,或者渴望冠軍的老將才會願意降低身價加盟,畢竟,哪個爭冠球隊沒有幾份可以吃紅利的合同呢?
兩篇加起來有一萬字了,如果你們還滿意,歡迎分享到相關的球迷群,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