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首輪被淘汰,小弟卻拿到冠軍,高曉攀到底是應該高興還是尷尬?當初參加歡樂喜劇人,高曉攀認為自己被淘汰,不是自己實力的原因,而是因為自己不是德雲社的演員所以吃虧。
但如今《歡樂喜劇人》第6季結束,金霏陳曦作為嘻哈包袱鋪的成員,在去年被淘汰後,今年在舞臺上通過自己精湛的演技和作品重新改變命運,獲得了最終的冠軍。自己被淘汰,把原因歸咎於自己不是德雲社的演員。如今拿到冠軍的卻是嘻哈包袱鋪的演員,不知道高曉攀在高興之餘,有沒有後悔之前的話說得有點太早了呢。
其實不然,一句簡簡單單的「德雲歡樂喜劇人」,把高曉攀送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但與此同時德雲社和節目組也被大家死死地盯住了。如果真的是德雲社得了冠軍,那就印證了這句話,那以後《歡樂喜劇人》還辦不辦了?臉往哪兒放?德雲社也絕對不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然後就有了金菲陳曦的奪冠。這樣一來,高曉攀的這句話不就被推翻了嗎?高曉攀助力金菲陳曦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其實他這句話明裡暗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之前嶽雲鵬奪冠之後足足被罵了許久。本來就看不慣德雲社的人抓住這個點不放,一天到晚批評「黑幕」。即便是路人也會因為郭德綱的主持人身份而質疑嶽雲鵬這個冠軍拿的是不是有水分。如此一來,對德雲社肯定會產生一定影響。
但是郭德綱現在基本混主持界混得還不錯,《歡樂喜劇人》也沒有換主持人的意思,這麼好的一個平臺,德雲社又不可能放棄,那怎麼辦?不拿冠軍不就得了,反正參賽名氣也能打出去了,是不是冠軍也沒多大意義。畢竟德雲社選手來參加這個節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知名度,名次對他們來說都是浮雲。借著決賽還能宣傳宣傳那些不太知名的演員,簡直是太划算的買賣了。
德雲社近幾年是越來越火了,能撐起專場的角兒也是越來越多,到哪兒都是滿坑滿谷,靠的是啥,就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換來一個曝光的機會。那些演員常說的一句話說得好:「我們不遺憾,只要我們在這個舞臺上盡力演出了我們想要的作品,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高曉攀還是有點手腕的,最起碼前些年把嘻哈包袱鋪搞得也還可以,在相聲社團裡也算是有一號,很多人都說高曉攀情商高,搞關係有一套,但是成也是搞關係,敗也是搞關係,你會發現高曉攀跟姜昆那邊,郭德綱那邊關係都不錯,誰也不得罪,老好人一個。
他在小品中說自己是「沒粉絲沒流量沒超話沒上不了熱搜還自以為很紅」的相聲演員,與其說是自嘲倒不如說是現實。對「德雲歡樂喜劇人」這個詞理解,其實就是馬太效應,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簡單說兩極分化。
不過還是希望有許許多多類似「德雲社」的團體逐步壯大,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除了基本功和演出技巧,也許高曉攀還有很多需要繼續學習。他剛30多歲,振作起來,未來的路還很長。
高曉攀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嘻哈包袱鋪也有金霏陳曦這樣的中堅力量,頭兩天他們還獲得了《歡樂喜劇人》第六期的冠軍。也算是給嘻哈包袱鋪長臉了,當然這也不能少了高曉攀的綠葉襯託,這樣就挺好的了,就誰也別嘲笑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