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
父之父為祖,
祖父之父為曾祖,
曾祖之父為高祖,
高祖之父為天祖,
天祖之父為烈祖,
烈祖之父為太祖,
太祖之父為遠祖,
遠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書中說: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
子之子為孫,
孫之子為曾孫,
曾孫之子為玄孫,
玄孫之子為來孫,
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
晜孫之子為仍孫,
仍孫之子為雲孫,
雲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書中說: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目聞之也。
直系 血統關係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生父、父親、爸爸、爹 、爹爹 阿爹、兒、女
生母、母親、媽媽、娘、媽媽、姆嬤、兒、女
後父、繼父、晚爹、阿伯、阿爹、兒、女
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
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爺爺、阿爺、娘娘、阿娘、孫、孫女
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
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
妻、夫人、老人(讀如寧)、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
夫之父、公、阿公、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
夫之母、婆、阿婆
旁系 血統關係 稱謂 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媽、嬸娘、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叔伯、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妯娌、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親家、親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稱,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舊呼大爹、二爹、大伯,現呼大爸爸、二爸爸、內侄、內侄女
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母系 血統關係 稱謂 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外孫、外孫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 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 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 妻之父母、嶽父、嶽母、丈人、丈母 面稱隨妻 阿爹、姆媽、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內兄弟、內兄嫂、內弟媳、阿舅、舅嫂 面稱隨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內姐、內妹、姨娘 面稱隨妻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連襟、連襟 以哥、弟相稱或呼其名哥、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嶽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嶽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文化中國書畫裝裱中心簡介:
文化中國書畫裝裱培訓中心位於北京方莊「文化中國藝術會館」,本中心根據十幾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快速實用的裝裱解決方案--手工機裱,使字畫裝裱變得是十分輕鬆簡單。既解決了傳統裝裱的速度慢問題,也解決了現代機裱的揭裱問題。新華網等上百家媒體對此新技術給予報導。(百度百科:「裝裱師」,「手工機裱」據可檢索到)
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可查看「招生簡章」。「手工機裱」傳承人培訓熱線:1520124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