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叕出事了!
12月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9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28批次產品不合格,包括三款塗料產品在內,PPG金裝超純淨五合一內牆乳膠漆赫然在不合格之列。
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進口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信譽都是非常好的,有人甚至認為外資的品牌優勢就是比國內品牌要強,因此願意多花八倍十倍的高價購買進口產品,也應了一句老話: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宣偉、PPG、芬琳、舒納沃恩、德愛威,到巴斯夫、立邦、佐敦、蔻蒂、都芳等,為什麼進口塗料質量不合格層出不窮?在國人心目中似乎代表著「質量可靠」、「性能環保」的進口塗料為何屢登質量黑榜?你還會選擇進口塗料嗎?
01
從PPG內牆漆不合格說起
12月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2020年第2批機制砂等9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28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通告》,通告了包括機制砂、新型牆體材料、建築內外牆膩子、合成樹脂乳液內牆塗料、建築用外牆塗料等9種產品在內的357家(次)企業生產(銷售)的363批次產品抽檢結果。
在28批次不合格產品中,共有三家塗料企業產品不合格。除河南省大名塗料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外牆漆,鄭州三一塗料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內牆高級乳膠漆對比率不合格外,大師金裝超純淨五合一內牆乳膠漆也在不合格之列。
通告資料宣示,這款由鄭州市鄭東新區辰星建材商行銷售、標稱由龐貝捷塗料(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大師金裝超純淨五合一內牆乳膠漆(白色),對比率(白色和淺色)項目實測值為0.94,未達到不小於0.95的標準規定的優等品等級。
除質量不合格外,PPG還曾經偷稅漏稅。2018年4月,上海浦江海關公布了龐貝捷塗料(崑山)有限公司申報不實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顯示,2016年6月3日至2016年9月21日,PPG先後3次向海關申報進口聚酯改性環氧樹脂21000千克,漏繳稅款13673.77元。
作為營收僅次於宣偉、全球排名第二的國際知名塗料企業,質量不合格,還偷稅漏稅,不能不讓人望而卻步,退避三舍。
02
宣偉、芬琳等兒童漆不合格
2020年3月11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了15款兒童漆產品在上海的測評結果曝光,宣偉、芬琳、舒納沃恩等品牌紛紛中招。
據悉,上海市消保委模擬普通消費者,從大型裝飾材料專賣店及線上綜合電商平臺等渠道,購買了15件標稱兒童漆或宣稱適用於裝飾兒童房的塗料商品,其中線下6件,線上9件,樣品顏色統一為淺藍色。
樣品涵蓋了三棵樹、華潤漆、嘉寶莉、巴德士、美塗士、立邦、多樂士、PPG大師漆等15款市場主流品牌,售價從375.15元/桶至2060元/桶不等。
對比實驗結果顯示:宣偉兒童漆APEO含量超標106倍,芬琳、舒納沃恩兒童漆的耐玷汙能力居然為零。
其中,標稱由上海連年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Interior Latex(內牆塗料)【標稱商標:Harmony(環康),標稱生產/經銷單位:美國宣偉公司】,其APEO含量達到10724mg/kg,是國家標準限量要求的107倍。
標稱由迪古裡拉(中國)塗料有限公司生產/經銷的芬琳童畫內牆漆(標稱商標:TIKKURILA;標稱規格型號:FL-03,3.37kg)與標稱由舒納沃恩(成都)家居有限公司生產/經銷的舒納沃恩極地斑斕牆面漆(標稱商標:Polarweiss;標稱規格型號:5L),耐沾汙綜合能力(≥45)均為0。
舒納沃恩漆總部位於德國明斯特,1783年誕生,在歐洲保持了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其白色牆面漆在德國塗料市場佔比約為16.8%,預調色漆佔比約為29.6%。舒納沃恩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
在2018年京東618基礎建材品類排行榜中,舒納沃恩僅次於多樂士、立邦,排名第三,當天銷售額超達到208萬元,從而在中國市場上嶄露頭角。
但就是這樣一個品牌,其兒童漆耐沾汙綜合能力竟然為0,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宣偉、芬琳、舒納沃恩是國際知名品牌,標榜產品環保一直是這幾家企業對外界和消費者的最大說辭,但兒童漆質量不合格或者說是差強人意,無異於是赤裸裸地打臉進口塗料。
03
德愛威內牆塗料不合格
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9月10日消息,2020年第二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生產領域內牆塗料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13批次樣品。其中,僅有1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而這1批次不合格產品竟然是德愛威雲(廣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
據披露,本次抽查的依據是GB/T 9756-2018《合成樹脂乳液內牆塗料》、GB 18582-2008《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牆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兩項國家標準,對13批次內牆塗料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總和、游離甲醛、重金屬、容器中狀態、施工性、低溫穩定性、低溫成膜性、塗膜外觀、乾燥時間、耐鹼性、對比率、耐洗刷性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在13批次樣品中,僅「德愛威雲(廣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型號為「5L/桶(調色後)」的「尚潮CT800(8合1)(內牆塗料)」因低溫穩定性不達標而被判定為不合格。
德愛威雲(廣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原名廣州德尚捷節能牆體技術有限公司)由DAW Asia公司於2013年投資設立,而DAW Asia公司由DAW SE集團與東方雨虹於2016 年12月在香港合資成立。
依託德國DAW SE集團在技術、產品、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德愛威(中國)集中經營Caparol和Alpina兩個品牌,以及品牌所涉及各系列建築裝飾塗料的製造和銷售。
正是因為DAW和東方雨虹的背書,以及中國消費者對德國品牌的固有形象,德愛威進入中國市場後發展神速。此次尚潮CT800(8合1)內牆塗料不合格,無疑為策馬揚鞭的德愛威收緊了韁繩。
04
四年被罰5次巴斯夫屢上「黑名單」
2019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工業塗裝行業塗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了深圳市流通領域14家受檢單位的20批次工業塗裝行業塗料產品,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其中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等工業塗料產品被發現不合格。
而這已經是最近四年來,巴斯夫在中國市場上因為產品質量不合格或環境不達標5次被罰。
05
佐敦塗料在港珠澳大橋出現質量問題
佐敦塗料也曾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中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文件港珠澳橋工【2014】185號文件《關於對佐敦塗料有關問題的處理通報》顯示,2014年9月CB01標項目經理部發現佐敦塗料(張家港)有限公司提供的塗料出現重量不足及存在色差等問題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SB01標總監辦、CB01項目經理部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查找原因並予以整改。
事件發生後,佐敦塗料發布通知稱,由於兩個人為低級錯誤,嚴重辜負了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監視單位及總單位對塗料的一貫信任。並對給各方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表示道歉。一句輕描淡寫的道歉便讓整個事件畫上了句號。港珠澳大橋依然成為了佐敦在中國市場大肆炒作的資本。
06
蔻帝塗料違法造假接連被罰
2018年12月,上海長寧區工商局與楊浦區工商局在執法過程中,發覺蔻彩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有違法造假行為,因「商品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問題被數次罰款。蔻彩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藝術塗料品牌歐洲著名環保科技企業荷蘭蔻帝(COLDEC)公司在亞太地區授權的總部。
雖然後來蔻帝官方回應「造假被罰」傳聞,說不存在造假及產品質量問題,系競爭對手惡意抹黑,但無風不起浪,涉嫌違反廣告法虛假宣傳則確有其事。
07
都芳、芬琳被檢不合格
2019年4月3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2018年第三季度建築裝飾裝修塗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94家企業生產銷售的500批次產品,檢驗出不合格樣品29批次,結果顯示:
梅菲特(北京)塗料有限公司2018年5年8日生產的「都芳藍衛士高級外牆底漆」(5升/桶,合格品),被抽查出遊離甲醛項目不合格。
迪古裡拉(中國)塗料有限公司2018年1年17日生產的芬琳外牆封閉底漆(17.5kg/桶,白色,合格品),被抽查出在游離甲醛項目不合格。
08
立邦屢上質量黑榜卻視而不見
2018年4月23日,廣東省質監局官網發布2017年廣東省防水塗料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質量結果。本次抽查了廣州市17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防水塗料產品。經檢驗,一款標稱生產者為「廣州立邦塗料有限公司」、規格型為「18kg/桶」、生產日期或批次為「2017-08-02」的「快塗寶柔性防水漿料S-18KG」因拉伸強度不達標而被判定不合格。
2018年6月,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1項室內裝潢裝修材料商品的檢測結果,油漆塗料等28批次商品檢測不合格,其中,立邦金裝全效星級版5合1內牆乳膠漆、潔麗雅金裝全效優質牆面漆在列。主要存在乳膠漆耐鹼性、耐洗刷性、對照率、游離甲醛項目不合格。
像這樣質量不合格事件還有很多,不一一盡列。可以說,立邦一直是產品質量黑榜上的「常客」。而立邦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很多時候已視之為無物。
09
進口塗料那些事兒
一直以來,原裝進口的概念在中國市場上可謂大行其道,從汽車、奶粉到塗料,仿佛國外的月亮都比中國圓。
或許一些正宗原裝進口產品質量的確可能更有保證一些,價格稍稍比國產產品貴一點也情有可原,但如果貴得離譜,甚至達到了該產品在國外銷售價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就太過份了。
比如進口車,在國外生產的運到中國來售賣,價格往往都比較貴,但是它們其實在本國銷售的時候並不貴,甚至還比國內同等級的車還要便宜一些,但是進入到國內以後,就變得非常昂貴了。
一輛同等級的車子,進口車要比國內車高出40%左右。一些大排量的超跑,在國外賣100多萬,到國內就變成幾百萬了。除了「稅」的原因外,和國內消費者的崇洋媚因素也不無關係。
塗料產品也是如此,有的產品在國外價格只30幾元/L,但是到中國後價格就翻了8倍多。
PPG兒童漆同款產品國內外價格對比
有些塗料產品在歐洲市場價格也就三十幾歐元/L,相當於人民幣不到300元,但是到了中國市場,價格搖身一變翻了6.5倍。
芬琳皇冠約克國內外同款產品價格對比
這些所謂的進口塗料真的值得花這麼大價錢去購買嗎?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中國塗料產品的環保性能和產品質量已經不輸於進口產品,在某些方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還有必要花三倍五倍、十倍八倍的高價去買所謂的進品產品嗎?如果再買到一些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進口產品,那就更加當冤大頭了。
對於進口塗料來說,也一定要把質量視為立足中國市場的根本,正所謂,「言為心聲,無信不立;誠信之道,立身之本」,若只會用高價來炒作,不重視產品質量和中國市場,未來必將失去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