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什麼?
最好的友誼總是珍貴的,卻往往容易弄丟,不經意間就能傷它而不自知。
我和朋友認識七年了,也有過走散的時候。似乎越成長,眼前的世界就越複雜,越迷茫。
朋友之間吵架好像總是這樣,最後的結果不是冷戰時等著某一方的主動求和而和好如初,就是就此成為陌生人甚至是冤家。
爭執後,我總是忙忙碌碌,忙於工作,忙於生活,我們的友情就在這不經意間偷偷跑掉了。
再拿起被遺忘在角落裡的《螢火蟲小巷》時,我已經不知道距離那次爭執到底有多久了。
原來是疲憊了,回過頭,恍然才發覺自己忙碌之後錯過了什麼。
《螢火蟲小巷》是朋友送給我的第一個禮物
翻開折有痕跡的那一頁,曾經被我用鮮紅的色號筆標記出來的那段話還好好的躺在這扉頁裡:
好朋友就是這樣,像姐妹和媽媽一樣,總是能惹你火大、哭泣、心碎,即便如此,當你遭遇困難,她們仍會守在你身邊,在最黑暗的時刻逗你笑。
我有點詫異,當年這麼鍾意的一句話竟然這麼輕易地就被忙碌的時光抹去了,在我和朋友發生爭執後我居然絲毫沒有想起過,哪怕是想起這本書,想起和他待過的日子。
有點羞愧,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要守住卻太難。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同事,他曾經和他的好兄弟也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爭執。
後來我問過他,他和他的兄弟怎麼樣了?他只是苦笑:「能怎麼樣?已經好久沒有聯繫了。」
他說當初吵完架之後就各忙各的,忙來忙去已經不記得他們吵架的那件事了,偶爾想起來了要去聯繫對方,卻發現什麼話也說不出口,畢竟已經冷戰很久了,哪怕再重新說起那件事也是徒增尷尬,就算是說開了也回不到從前了。
所以同事選擇了妥協,他說:「就這樣吧。」
幸好
之前有一句不知哪來的名言「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刷爆了整個網絡。
還好我和朋友的結局不是這樣,我們都沒有選擇不了了之,當雙方都想要挽回的時候,結局就不同了。
我們恰好都還記得放慢自己生活的腳步,回去看看對方,畢竟那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忙碌和疲憊佔據了生活,可以讓人來不及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錯過了什麼。
成年人終歸是比不上少年了,當初那種為了珍惜一段真情不究因果的勇氣和活力都漸漸地不在了,會被歲月打磨之後成了遺忘和妥協。
如果沒有遺忘,沒有妥協,那應該慶幸,你們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螢火蟲小巷》裡的友誼
《螢火蟲小巷》講述的是兩個女孩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女孩的14歲講到了41歲。
正如書中所說:
凱蒂和塔莉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她們認識之前,彼此的生活天差地別。一個乖巧溫柔,一個美麗叛逆,而原本這兩條互不幹擾的平行線就在螢火蟲小巷相交了。她們一起走過了青春期,叛逆期,直到長大後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才奔向了各自的人生軌道。可無論彼此生活有多麼不同,相距多少米,她們唯一不變的是那份肝膽相照的友誼。從十四歲到四十多歲,是凱蒂把愛帶給了塔莉,讓塔莉知道了「家」是什麼,而塔莉也豐富了凱蒂的人生,讓凱蒂體會到了生命的各種精彩。她們一路相伴,走過了嫉妒,憤怒,傷害,憎恨和重歸於好,讓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複雜而又持久的友誼。
《螢火蟲小巷》的故事如今還歷歷在目,邂逅過凱蒂和塔莉,也走過她們的心路歷程,我知道每一種守護的背後都有如此不盡的辛酸和付出,每一段跨越了家庭,工作,時間和空間的友誼是如此讓人欣羨。
有時候,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猝不及防就讓無效社交囤積在了我們的生活裡,最初那份自己最珍視的友情,就在這個時候慢慢地淡出自己的世界,回想過來的時候,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了。
那麼當初的友誼到哪去了?是否在我們迷失自己的同時也隨之漸行漸遠?
當我們走進《螢火蟲小巷》的世界時,我想它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一個如何守住友誼的答案。
好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愛情是兩個靈魂一個身體,友情是兩個身體一個靈魂。
這就像《螢火蟲小巷》裡說的一樣:
人生是一段孤獨旅程,但我遇見了你。你不是我,卻又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回過頭來看看,那些讓友誼日漸變得脆弱的事物真的算不上什麼?有時候矛盾讓友誼的牆更加堅固,能挺得過生活消磨的友誼會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
誰要在這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有了朋友,生命才能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好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很簡單,他們不是你的至親家人,將來也不會成為你的家人,卻還是可以像家人一樣守護你,愛著你。
我們成長的路途越來越遠,有時候也需要放慢腳步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還在身邊。
#我是好書星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