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0月17日至20日,第七屆全國職業院校「人衛杯」檢驗技能競賽暨第二屆「華教杯」形態學在線大賽在四川自貢舉行。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生在比賽中憑紮實的基本功榮獲本科組個人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本科組團隊一等獎。

  據了解,該校醫學檢驗學院依據現代產業鏈的需求,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創建了醫學檢驗應用型人才「2+1+1」培養模式,實施兩年「醫學基礎+工學基礎」專業基礎教育,一年專業發展教育,一年崗位體驗教育,與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共同開發校企合作課程,聯合舉辦檢驗技能大賽,實現與行業的無縫對接。

  植根中原沃土,勇立時代潮頭。三全學院緊扣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緊盯社會產業資源,緊貼區域發展實際,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根據「合作一個企業,建設一個集群,打造一個模式,創造一個品牌」的發展策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三全特色」、中原風格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理念:聚焦轉型發展

  追求高水平有特色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總是矚目那些跑出第一棒的人。辦教育、育人才也是同樣的道理。

  2014年2月,國務院作出「引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戰略部署。2015年,教育部提出:「地方高校要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

  事實上,更早時候,三全學院就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方向。他們遵循辦學規律,堅持「三個全面」,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發展戰略——建設地方性、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的新型高等醫學院校。

  三全學院院長胡仕坤說,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把創新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深化醫教協同、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升學校對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和健康中原建設的貢獻度。

  為此,學校建設3所附屬醫院、5個全過程教學校區、121個實習實訓基地,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擁有省內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國際護理培訓中心,建成生物與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護理實訓中心兩個河南省示範性實驗教學中心,數碼互動醫學形態學實驗室、影像實訓中心、康復實訓中心等均處於省內一流水平。

  平臺:成立區域聯盟構建基層衛生事業共同體

  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醫學類獨立學院,三全學院是面向基層醫療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超過60%的畢業生走入基層,助力醫療衛生精準扶貧,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貢獻。為打破基層醫院發展困境,近幾年來,三全學院積極奔走,聯絡和服務省內各縣級醫院,推動成立基層衛生人才發展共同體。

  2019年12月13日,學校聯合登封市人民醫院等26家基層醫療單位,成立河南基層衛生人才醫教協同發展聯盟,推動河南各地的基層醫院和政府部門、高校專家定期商討合作,有效解決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問題。活動被《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光明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聯盟圍繞人才供給、科研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緊密型合作,積極推進校院、院院醫學教育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的相融共生,共同培養高素質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依託聯盟,胡仕坤教授申報的《產教融合視角下醫教協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獲批2020年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

  學校參與組建中原基層康復專科聯盟,在河南省健康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構建醫教協同、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深化高等醫學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健康中原建設戰略,合力推進國家和中原醫療衛生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

  實踐:深化產教融合開闢實踐育人新天地

  「現在近視的群體越來越多,大家愛眼、護眼的意識也在提升,我學習的眼視光學專業在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就業、創業都沒有問題。」在三全學院光明眼科學院,大學生們對未來的工作前景胸有成竹。

  基於我國近視人口不斷增多的現狀及國家對眼健康行業的日漸重視,光明眼科學院深入開展行業背景調研,制訂科學人才培養方案,分析職業能力及工作崗位,引入行業標準,創新和實踐「技能型人才雙證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連續3年驗光員與定配工的通過率為100%,與深圳光靚醫院集團籤訂合作協議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與天津歐普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建視覺訓練實訓室,參與《雙眼視覺學》課程建設;與豪雅(上海)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設「兒童驗配師」「漸進驗配師」培訓班;與大連板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建接觸鏡實訓室。

  良好的就業氛圍和政策,使光明眼科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創新高。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就已經被用人單位預定,與河南省人民醫院、寧波眼病

  中心醫院、河南寶視達眼鏡有限公司等眼視光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醫院籤約。部分學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實現了個人的創業夢想。

  實習學生表現好,有機會直接留在企業工作。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有了產教融合,教學更貼近實踐,而企業也有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輸入,並且減少了員工培訓等成本,畢業生一畢業即可上崗,短時間便能獨當一面。

  學校與企業、行業共建光明眼科學院、康復醫學院、口腔技術學院3個行業學院;與多家知名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共建近20門應用型課程;與省內外多家企業聯合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近20項……

  三全學院立足新鄉,輻射中原,主動服務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圍繞現代醫療服務、現代醫療裝備與技術、生物醫藥、養老與康復、現代健康與醫療管理5個學科專業集群,先後與近百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創新:激發教育「洪荒之力」釋放開發新技術新動能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基於大健康產業下的大小腿假肢、截癱行走矯形器、脊柱側彎矯形器,到教學用模擬CT系統,再到基於SERS的腦卒中快速檢測、預測技術、肌電生物反饋腦卒中康復設備……三全學院著眼於技術前沿、立足於區域發展需求,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助推產教融合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學校與多家企業共建河南省山楂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新鄉市智能醫學虛擬重點實驗室、新鄉市藥物及其關鍵中間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科研創新平臺,與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單位共建河南省智能康復設備創新中心。

  科研創新與專業建設密不可分。學校的護理學為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

  建設點,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等7個專業為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護理學、生物技術2個專業為省民辦高校學科專業資助項目,臨床醫學、眼視光學等4個專業為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生物製藥、假肢矯形工程、智能醫學工程等7個專業為國家特設專業。這些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研究平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平臺、現代生物工程及藥物製劑研究平臺、新興科技研究平臺,校企共建了多個產學研合作育人平臺,為科研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2019年,三全學院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為提升創新水平、建設應用型學科碩士點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成績:夯實人才培養質量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

  三全學院黨委書記楊捷說,學校堅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創新實施「雙院制」育人模式,打造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構建系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圍繞立德樹人,夯實專業教育質量。光明眼科學院,建一流專業育英才;康復醫學院,集成育人天地寬;口腔技術學院,開啟口腔CAD/CAM數位化特色方向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藥學院,聚焦藥物分析合成和藥物關鍵中間體生產工藝改進與提升方向,服務社會見擔當;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產教融

  合全方位,申請專利5個……各教學院(系、部)立足專業優勢,緊密對接行業企業,產教融合工作各有千秋。

  學校充分發揮社會服務職能,與河南省衛健委共建全國最大的省級醫學教育考試中心,承擔全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核、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考核、規培評估專家培訓考核等重要任務,被中國醫師協會指定為「全國規培基地抽考指定考點」。學校在全國獨立學院中首家獲批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資質,針對基層醫療單位開展12個醫學類專業本專科層次的繼續教育,為河南省醫教協同和醫療衛生綜合改革提供了堅實保障。

  春華秋實何尋常,凌雲健筆著華章。三全學院緊隨時代的步伐,學校、院系和書院齊抓共管,協同育人。經過不斷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行業和社會的普遍認可。

  武書連2019中國高校排行榜、「金平果」2020年中國獨立學院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學校居河南省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第一名、全國醫藥類獨立學院第一名。放眼全國,同類院校200餘所,三全學院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可見學校的綜合實力。

  就業數據顯示:每年從這裡走出的數千名畢業生,或進入國內重點醫院、企事業單位,並快速成為業務骨幹,或投入創新創業熱潮,三五年便身家數百萬元。他們的奮鬥故事,書寫了地方高校的傳奇——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

  科研成果的「集散地」,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搖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如今,三全學院正以其崇高的教育追求、不懈的探索實踐、卓越的發展成就、良好的社會聲譽,昂首闊步在高等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大路上。

(文章來源:新鄉日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國家產教融合青島基地...
    他指出,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致力於打造「啤酒之城」「影視之都」「音樂之島」「會展之濱」四張國際名片,深入推進落實青島「時尚之城」建設攻勢,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新途徑,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扶持包括影視產業、時尚產業、海洋產業等推進產教融合深度發展。
  • 「政校行企協」聯動助推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
    會上,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該聯盟由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組建,於今年入選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批建設的省產教融合聯盟,成為唯一一個由高職院校牽頭的產教融合聯盟。  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的建設目標是到2023年,培育1個國家級產教融合項目,建立1個多元主體共建的國家級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8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5個產業學院,實施20個以上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成為在全國具有廣泛知名度、美譽度的「浙江樣板」旅遊產教融合聯盟,成為旅遊教育「中國服務」、「中國品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搖籃,成為助推浙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政府智庫
  • 陳存根: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產教融合,他也分享了對高等教育發展進程的寶貴見解:一,促進產教融合,是堅持正確育人方向的重要舉措。教育要培養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能夠為社會進步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要避免年輕人眼高手低、會說不會做、有知識缺技術、難以適應實際工作的現象發生。
  • 修文:做好「產」的文章 高質量發展開新局
    「十三五」期間,修文縣搶抓貴陽市實現「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產業願景的新機遇,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全面做好「產」的文章,奮力跑出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據悉,這五年,修文縣持之以恆做好「近、水、文、產、旅」五篇文章。在「產」的文章方面,修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做大城市規模,做強實體經濟,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九通一平」要求,先後投入近90億元資金配套建設工業園區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以商招商引進恆大新能源汽車(貴州)有限公司、貴陽農產品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優強企業入駐。
  • 李婧:推進楊凌農科品牌與電商融合發展打造示範區經濟發展新引擎
    2月21日上午,楊凌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示範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婧來到示範區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楊凌農科智慧供應鏈中心,調研電商企業復產復工及示範區電商產業發展情況。李婧強調,要著眼疫情對群眾生活帶來的顯著影響,積極幫助電商企業解決物流、用工等實際困難,推動電商企業落實防護措施,全面復產復工,滿足群眾網上購物需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緊緊圍繞履行國家使命和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的總體目標,以電商發展推動新經濟要素流動,加速涉農一二三產融合,使「楊凌農科+電商」的數字經濟應用融合發展成為打造示範區發展升級版的新引擎。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在職業教育從求量向求質轉變的今天,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強化產教融合,正是高職院校謀求發展的動力所在。校企雙方整合優質資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 高質量發展看濰坊市濰城區:深化校地合作 打造科教產業新城
    圍繞濰坊市「規劃建設人才科教小鎮」的部署要求,濰城區將深化校地合作、打造科教新城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賦能創新創業,傾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通過校企合作,我們將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培養新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建產學研實訓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共建共享省市級研發平臺,加快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著力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精準匹配,不斷推進我們智邁德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的新發展。"智邁德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椿介紹道。
  • 上項目 注活水 增後勁 宜賓三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長朱萬權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宜賓三江新區的信息交流和會商,實現信貸政策與推薦項目精準對接;以項目為合作載體,聚焦宜賓市委、市政府關注的重大項目,實行專人專班負責制,共同做好各項工作,提高申貸辦貸效率;進一步建立完善財政金融互動機制,共同打造合作新典範,創造新模式,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和深度合作。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以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以創新驅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一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回望「十三五」,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全面推進富裕新堆龍建設,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位造強區、質量強區、網絡強區、數字強區,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深化改革開放,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構建現代經濟體系。
  • 「小語種+」跨境電商產教融合聯盟揭牌成立
    1月15日下午,中國(寧波)「小語種+」跨境電商產教融合聯盟啟動儀式在寧波外事學校舉行。聯盟由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是寧波首個將「小語種」切入產教融合的聯盟。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建國說,寧波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和職業教育在全國均在第一梯隊,做好寧波自身「強產業和強教育」的強強融合,為跨境電商產教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希望聯盟不斷創新合作新機制,深化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全力提升聯盟合作的新時效,高起點謀劃,高格局定位,成為全國校企合作的一張靚麗名片。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以「鏈全球資源、創技轉高地;數聚科教城、智繪新園區」為主題,旨在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發展動能,聚力建設「六個新高地」,致力打造「五個區」,推動科教城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活動中,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發布,一批智慧科教城平臺合作單位籤約。
  •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高新樣本」
    原標題: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高新樣本」   二十七載風雨兼程,二十七載砥礪奮進。
  • 2020年「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在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此論壇由全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聯盟主辦,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河南交院」)承辦,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提供指導和支持 。  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時駿指出,交通強國建設是立足國情、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國家戰略決策,離不開產教融合的助力和推動。
  • 大創小鎮打造錢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作為新區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之一,近年來大創小鎮以打造杭州科學城為目標,堅持高端引領、以用為本,依託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等三個國家級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引育以及校友經濟發展工作,持之以恆厚植錢塘新區發展的人才優勢。
  • 打造實時3D人才培養最佳樣板, Unity的產教融合之路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
  • 2020年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在河南交院舉行
    他指出,交通強國建設是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賦予交通人的歷史使命和新時代做好交通運輸工作的總抓手,離不開產教融合的助力和推動。作為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的第5個全國性職業教育集團,全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聯盟為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 打造智能時代新引擎電信5G+天翼雲+AI融合發展
    ;中國信通院曾發布《「5G+雲+AI」: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引擎》報告;近期,華為也多次表示,5G+雲+AI是新型基礎設施的三要素,已成為智能時代發展的新引擎。2020年初,「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布局5G、AI、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特高壓、高鐵與城市軌道交通七大領域。隨後,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進行了明確, 5G、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分屬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新基建之首是5G、新基建之基是數據中心、新基建之智則是AI,三者是相生相成的關係。
  • 山西:校企合作開新局 產教融合促發展
    黃河會長希望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緊跟水利行業發展形勢,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校企深度融合發展,在推進和服務水利職業教育發展中取得新成效,共同譜寫水利職業教育全面發展的新華章。集團的成立,是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山西省促進產教融合實施方案》、《山西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行動計劃》等有關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
  • 2020智能汽車+產教融合高端論壇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他指出,交通強國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賦予交通人的歷史使命和新時代做好交通運輸工作的總抓手,離不開產教融合的助力和推動。作為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的第5個全國性職業教育集團,全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聯盟為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