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0月17日至20日,第七屆全國職業院校「人衛杯」檢驗技能競賽暨第二屆「華教杯」形態學在線大賽在四川自貢舉行。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生在比賽中憑借紮實的基本功榮獲本科組個人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本科組團隊一等獎。
據了解,該校醫學檢驗學院依據現代產業鏈的需求,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創建了醫學檢驗應用型人才「2+1+1」培養模式,實施兩年「醫學基礎+工學基礎」專業基礎教育,一年專業發展教育,一年崗位體驗教育,與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共同開發校企合作課程,聯合舉辦檢驗技能大賽,實現與行業的無縫對接。
植根中原沃土,勇立時代潮頭。三全學院緊扣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緊盯社會產業資源,緊貼區域發展實際,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根據「合作一個企業,建設一個集群,打造一個模式,創造一個品牌」的發展策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三全特色」、中原風格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理念:聚焦轉型發展
追求高水平有特色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總是矚目那些跑出第一棒的人。辦教育、育人才也是同樣的道理。
2014年2月,國務院作出「引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戰略部署。2015年,教育部提出:「地方高校要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
事實上,更早時候,三全學院就敏感地意識到了這一方向。他們遵循辦學規律,堅持「三個全面」,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發展戰略——建設地方性、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的新型高等醫學院校。
三全學院院長胡仕坤說,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把創新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深化醫教協同、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升學校對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和健康中原建設的貢獻度。
為此,學校建設3所附屬醫院、5個全過程教學校區、121個實習實訓基地,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擁有省內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國際護理培訓中心,建成生物與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護理實訓中心兩個河南省示範性實驗教學中心,數碼互動醫學形態學實驗室、影像實訓中心、康復實訓中心等均處於省內一流水平。
平臺:成立區域聯盟構建基層衛生事業共同體
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醫學類獨立學院,三全學院是面向基層醫療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超過60%的畢業生走入基層,助力醫療衛生精準扶貧,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貢獻。為打破基層醫院發展困境,近幾年來,三全學院積極奔走,聯絡和服務省內各縣級醫院,推動成立基層衛生人才發展共同體。
2019年12月13日,學校聯合登封市人民醫院等26家基層醫療單位,成立河南基層衛生人才醫教協同發展聯盟,推動河南各地的基層醫院和政府部門、高校專家定期商討合作,有效解決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問題。活動被《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光明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聯盟圍繞人才供給、科研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緊密型合作,積極推進校院、院院醫學教育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的相融共生,共同培養高素質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依託聯盟,胡仕坤教授申報的《產教融合視角下醫教協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獲批2020年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
學校參與組建中原基層康復專科聯盟,在河南省健康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構建醫教協同、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深化高等醫學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健康中原建設戰略,合力推進國家和中原醫療衛生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
實踐:深化產教融合開闢實踐育人新天地
「現在近視的群體越來越多,大家愛眼、護眼的意識也在提升,我學習的眼視光學專業在未來可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就業、創業都沒有問題。」在三全學院光明眼科學院,大學生們對未來的工作前景胸有成竹。
基於我國近視人口不斷增多的現狀及國家對眼健康行業的日漸重視,光明眼科學院深入開展行業背景調研,制訂科學人才培養方案,分析職業能力及工作崗位,引入行業標準,創新和實踐「技能型人才雙證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連續3年驗光員與定配工的通過率為100%,與深圳光靚醫院集團籤訂合作協議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與天津歐普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建視覺訓練實訓室,參與《雙眼視覺學》課程建設;與豪雅(上海)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設「兒童驗配師」「漸進驗配師」培訓班;與大連板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建接觸鏡實訓室。
良好的就業氛圍和政策,使光明眼科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創新高。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就已經被用人單位預定,與河南省人民醫院、寧波眼病
中心醫院、河南寶視達眼鏡有限公司等眼視光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醫院籤約。部分學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實現了個人的創業夢想。
實習學生表現好,有機會直接留在企業工作。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有了產教融合,教學更貼近實踐,而企業也有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輸入,並且減少了員工培訓等成本,畢業生一畢業即可上崗,短時間便能獨當一面。
學校與企業、行業共建光明眼科學院、康復醫學院、口腔技術學院3個行業學院;與多家知名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共建近20門應用型課程;與省內外多家企業聯合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近20項……
三全學院立足新鄉,輻射中原,主動服務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圍繞現代醫療服務、現代醫療裝備與技術、生物醫藥、養老與康復、現代健康與醫療管理5個學科專業集群,先後與近百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創新:激發教育「洪荒之力」釋放開發新技術新動能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基於大健康產業下的大小腿假肢、截癱行走矯形器、脊柱側彎矯形器,到教學用模擬CT系統,再到基於SERS的腦卒中快速檢測、預測技術、肌電生物反饋腦卒中康復設備……三全學院著眼於技術前沿、立足於區域發展需求,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助推產教融合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學校與多家企業共建河南省山楂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新鄉市智能醫學虛擬重點實驗室、新鄉市藥物及其關鍵中間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科研創新平臺,與河南翔宇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單位共建河南省智能康復設備創新中心。
科研創新與專業建設密不可分。學校的護理學為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
建設點,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等7個專業為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護理學、生物技術2個專業為省民辦高校學科專業資助項目,臨床醫學、眼視光學等4個專業為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生物製藥、假肢矯形工程、智能醫學工程等7個專業為國家特設專業。這些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研究平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平臺、現代生物工程及藥物製劑研究平臺、新興科技研究平臺,校企共建了多個產學研合作育人平臺,為科研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2019年,三全學院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為提升創新水平、建設應用型學科碩士點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成績:夯實人才培養質量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
三全學院黨委書記楊捷說,學校堅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創新實施「雙院制」育人模式,打造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構建系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圍繞立德樹人,夯實專業教育質量。光明眼科學院,建一流專業育英才;康復醫學院,集成育人天地寬;口腔技術學院,開啟口腔CAD/CAM數位化特色方向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藥學院,聚焦藥物分析合成和藥物關鍵中間體生產工藝改進與提升方向,服務社會見擔當;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產教融
合全方位,申請專利5個……各教學院(系、部)立足專業優勢,緊密對接行業企業,產教融合工作各有千秋。
學校充分發揮社會服務職能,與河南省衛健委共建全國最大的省級醫學教育考試中心,承擔全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核、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考核、規培評估專家培訓考核等重要任務,被中國醫師協會指定為「全國規培基地抽考指定考點」。學校在全國獨立學院中首家獲批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資質,針對基層醫療單位開展12個醫學類專業本專科層次的繼續教育,為河南省醫教協同和醫療衛生綜合改革提供了堅實保障。
春華秋實何尋常,凌雲健筆著華章。三全學院緊隨時代的步伐,學校、院系和書院齊抓共管,協同育人。經過不斷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行業和社會的普遍認可。
武書連2019中國高校排行榜、「金平果」2020年中國獨立學院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學校居河南省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第一名、全國醫藥類獨立學院第一名。放眼全國,同類院校200餘所,三全學院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可見學校的綜合實力。
就業數據顯示:每年從這裡走出的數千名畢業生,或進入國內重點醫院、企事業單位,並快速成為業務骨幹,或投入創新創業熱潮,三五年便身家數百萬元。他們的奮鬥故事,書寫了地方高校的傳奇——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
科研成果的「集散地」,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搖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如今,三全學院正以其崇高的教育追求、不懈的探索實踐、卓越的發展成就、良好的社會聲譽,昂首闊步在高等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大路上。
(文章來源:新鄉日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