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最近有點忙 密集外交活動涉及7個東協國家

2020-12-22 看看新聞Knews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從10月11日起,開啟東協五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泰國、新加坡)之行,首站訪問柬埔寨。

此前,根據外交部消息,10月9日和10日,王毅分別與前來訪華的印尼總統特使、伊朗外長和菲律賓外長舉行會談。

在短短的數天內,王毅進行了密集的外交活動,其中涉及七個東協國家。這突出體現出中國政府對東協國家對高度重視。因為,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東協國家對華的重要性正在快速增加。

首先,東協是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穩固「朋友圈」的重要目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宣稱大國政治重新回歸國際舞臺,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一個必須正視的事實是美國確實在積極構建和謀劃針對中國的國際聯盟。最直接和最新的表現就是10月6日,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在東京召開「四國外長會」,即第二屆四國安全對話(QUAD)。

儘管本次會後並未公布任何聯合聲明,但是根據事前和事後各方的反應來看,中國議題是該對話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一直在加大在南海地區的政治、外交與軍事投入,甚至有在東南亞地區擴大「四國安全對話」機制的打算,中美兩國在該地區的博弈呈現高度敏感狀態。

客觀而言,中國跟多個東協成員國在南海問題上也確實存在主權和主權權益爭端。在中美博弈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南海局勢越發緊張。因此,王毅針對東協國家展開的密集外交有助於穩固中國和東協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緩和地區局勢,維護地區安全和化解外部壓力。

其次,東協已經歷史性的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9月27日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8月,中國與東協(ASEAN)貿易總值達到4,16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目前,中國和東協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之風依然興盛之際,中國和東協之間的經貿關係逆勢上揚,正在成為維護世界多邊主義經貿格局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力量。此外,中國積極支持和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2019年底已經完成談判,但是各國的法律文本審核程序仍然在進行。

在日美、日歐、歐越等國家和地區不斷達成高水平自貿協定的國際大背景下,RCEP所面臨的壓力確實在增加,而且前景也越發受到挑戰。在印度公開表態不加入之後,日本的態度也出現反覆:先是表示追隨印度不加入,但又在今年7月6日至8日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四次貿易政策審議會議期間表示,日本將爭取在今年底前籤署該協定。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想像,王毅此次訪問東協多個國家的重要目的之一肯定包括進一步加強雙邊的經貿關係,特別是敦促RCEP的法律進程,為年內如期籤署協定奠定基礎。據悉,王毅訪問期間將代表中國政府與柬埔寨籤署自由貿易協定。所以,穩固和加強經貿關係是王毅東協之行的重要內容。

2020年的下半場已經走完一半,但並不意味著「黑天鵝事件」不會再出現。無論是地緣經濟角度,還是地緣政治角度,中國都需要堅定地維護多邊主義,營造對我有利的外部環境,東協正在成為中國營造外部環境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根據外媒報導,王毅因此推遲了原定於10月的訪問日本和韓國的日程。從這個角度來看,王毅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期依然擠出時間訪問東協多個成員國,不但格外凸顯東協的重要性,而且充分體現出中國深化同東協國家友好感情的真誠意願和堅定決心。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相關焦點

  • 剛訪非歸來,王毅又將訪問東南亞四國 中國外長開年密集出訪引關注
    中國外長開年第一個月密集出訪引發關注。香港《南華早報》11日稱,「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即將上任並預期轉變政策之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一開始本年度的首次亞洲之行,繼續他的魅力攻勢」。俄羅斯衛星新聞網稱,中國外長對4個東南亞國家的訪問,既有其各自特點,又有其共同特徵。  《南華早報》稱,北京高級外交官將緬甸作為亞洲訪問的第一站。11日,緬甸總統溫敏在內比都會見王毅。
  • 外媒關注:王毅開啟東協四國之旅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據路透社1月11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抵達緬甸,與緬方討論了加強合作問題,並承諾為緬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緬甸是王毅為期六天的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報導稱,王毅會見了緬甸總統溫敏和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翁山蘇姬。
  • 外交部就王毅訪問東協四國、蓬佩奧批評中國政策等答問
    他的最大所謂「遺產」就是「謊言外交」。他不僅策劃實施「謊言外交」,還惡意製造傳播「政治病毒」,並為「麥卡錫主義」復闢招魂。蓬佩奧對美國同其他國家關係、對美國國家形象和聲譽所造成的損害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都要多。  中國的發展,關鍵在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 王毅:凡是有利於維護東協中心地位的事情,我們就支持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當地時間1月1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斯裡巴加灣同汶萊外交事務部長艾瑞萬、首相府部長兼財經事務部長劉光明舉行會談並共同主持中文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王毅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文雙方在兩國元首指導下同舟共濟、相互馳援,共同率先走出疫情陰霾,在這場大考中向各自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今年是中文建交和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又恰逢汶萊出任東協輪值主席國。
  • 王毅開啟東協四國之旅,外媒關注什麼
    來源:參考消息網據路透社1月11日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抵達緬甸,與緬方討論了加強合作問題,並承諾為緬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緬甸是王毅為期六天的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報導稱,王毅會見了緬甸總統溫敏和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翁山蘇姬。
  • 王毅會見東協秘書長林玉輝
    中國日報1月15日電(記者 張隕璧)當地時間1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斯裡巴加灣會見東協秘書長林玉輝。王毅表示,中國-東協關係是東協同各對話夥伴關係中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一對關係,已成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重要支柱。
  • 王毅與汶萊外交事務主管部長艾瑞萬共同主持中文政府間聯合指導...
    原標題:王毅與汶萊外交事務主管部長艾瑞萬共同主持中文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首次會議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成欣)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1日在京與汶萊外交事務主管部長艾瑞萬共同主持中文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首次會議。 王毅說,成立聯合指導委員會是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契合雙邊關係提升的需要。
  •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王毅: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確實造成了一些影響,但都是暫時的,也是局部的。從整體和長遠看,經過疫情的考驗,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將更加牢固,動力將更加充沛,前景將更加廣闊。「一帶一路」的基礎來自於為各國人民帶來的切身利益。合作啟動7年來,中國同138個國家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開了2000多個項目,解決了成千上萬人的就業。
  • 解讀 | 中美在東協角力 美國為何落敗?俄媒:東協做出聰明抉擇
    此次馬尼拉「東協周」的主角非中國外長王毅莫屬。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談到了兩國聯合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即朝鮮暫停所有核導開發活動,美韓暫停針對朝鮮的大規模聯合軍演。然而,外交問題只能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加以解決。如此一來,亞洲的緊張衝突策源地將繼續存在,倘若這也算得上是美國的戰果的話。然而,美國並未獲得來自東協國家的令人振奮的支持,沒有一個國家這樣做。《華盛頓郵報》在文末寫道,東協會議也提及了地區的其他問題。通常,當美國人顧左右而言他時,這意味著其意圖遠未達成。
  • 王毅:中國和東協國家相互支持、共克時艱,走在全球抗擊疫情和疫後...
    本文轉自【外交小靈通】;2020年9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中國—東協(10+1)外長視頻會,東協10國外長與會。王毅表示,面對疫情,中國和東協國家再次相互支持、共克時艱,走在了全球抗擊疫情和疫後復甦的前列。中國和東協領導人保持密切溝通,舉行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特別會議、中國—東協特別外長會,共同引領地區抗疫合作。我們分享抗疫經驗和診療技術,相互支援防疫物資和醫療設備,共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應有作用,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作出了積極貢獻。
  • 外交部: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出席11月27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等活動。   總臺央視記者:外交部今天發布了習近平主席將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楊潔篪主任將出席開幕式的消息。我們注意到,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在上述活動上發表致辭。
  • 剛出訪5國,又收4國邀請,1月11日起王毅連續有活動,信號強烈
    根據我國外交部方面給出的消息,我國外交部長王毅根據我國的外交傳統在今年年初選擇出訪了,奈及利亞、坦尚尼亞、剛果(金)、波札那和塞席爾這5個非洲國家,而在結束了非洲之行之後,我國外長王毅又收到了汶萊、印尼、緬甸和菲律賓4國外長的邀請準備對以上4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而王毅的外長的此次出行也向外界傳遞了十分強烈的信號
  • 王毅會見東協十國駐華使節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8日晚在北京會見東協十國駐華使節。  王毅表示,中國外長同東協十國駐華大使每年開展交流是雙方堅持多年的好傳統。今年以來,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和東協國家保持了密切交往合作。
  • 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中英雙語)
    大量閱讀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臺央廣記者:我們注意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2020年8月以來已同8個東南亞國家外長舉行了線下外交活動,此次出訪又涉及4個東南亞國家,能否介紹此訪考慮?中方對此訪有何評價和期待?
  • 新年才剛剛開始,王毅就密集出訪5國,有四個目標,意義不同尋常
    中國作為世界強國之一,一向秉持著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在對外交流中尊重他國利益和主權,和發展中國家互相幫助,形成良好的循環,帶動了欠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非洲諸國一直都是中國的好「兄弟」,在中國發展迅猛的現在,也依然沒有忘記幫助過中國的其他國家。
  • 王毅:習近平以體育外交為今年外交開篇 形式新穎
    ——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新華網俄羅斯索契2月8日電 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6日至8日赴俄羅斯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訪問結束時,外交部長王毅介紹了有關情況。王毅說,在全國人民歡度馬年新春佳節之際,習近平主席不遠萬裡前往俄羅斯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抵達後,習近平主席馬不停蹄,連續工作,在短短43個小時裡出席了12場雙、多邊活動,隨即風塵僕僕回國。這種短、平、快的「點穴式」訪問開創了我國國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先河。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張隕璧)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我們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積極同周邊國家開展抗疫和務實合作,深化利益交融和民心相通,命運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日本新政府成立後,習近平主席同菅義偉首相就持續改善發展中日關係達成新的重要共識,雙方將切實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中方同印方保持戰略溝通,堅定穩妥處理中印邊界爭端,努力把握中印關係的正確方向。
  • 駐東協大使鄧錫軍出席首屆中國—東協友好合作主題短視頻大賽頒獎...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東協副秘書長德尼、菲律賓常駐東協代表諾埃爾大使、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中國和東協獲獎選手代表通過連線方式出席並致辭。中國外文局中國報導社、蘇州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現場出席活動並致辭。
  • 100分鐘回答23個問題,王毅最平靜的語氣說最硬氣的話!
    這場記者會共持續1小時40分鐘,期間王毅共回答了23個問題,問題涉及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中非關係等大國關係,以及朝鮮半島問題、涉港、涉臺等熱點地區問題,還有中方疫情應對以及對世衛組織評價等。從2014年至今,王毅共參加7場兩會期間的記者會,此次記者會回答了23個問題,再次創下新高。
  •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就2020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 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
    我們以科技護航,開展了最大規模的「雲上」抗疫交流,組織了上百場跨國視頻專家會議,開設了向所有國家開放的新冠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迄今已發布8版診療方案、7版防控方案,毫無保留地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  我們雪中送炭,發起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向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向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相關機制提供資金援助,同各國人民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我們盡力盡責,發揮了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迄今已經向各國提供了2200多億隻口罩、22.5億件防護服、10.2億份檢測試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