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是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那一年她才16歲,是復旦附中的一名高一學生。
時隔兩年多後,武亦姝再次以高考成績613(上海滿分660)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從而又一次上了熱搜轟動一時。
人們都看到武亦姝的才氣,也看到武亦姝頭上的光環,但卻並不知道她背後的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
如果說武亦姝才華橫溢,才氣逼人,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那麼她背後的家庭環境就是這個學霸成長的沃土。
武亦姝的媽媽是老師,父親武雷是律師,而且武亦姝的爸爸獲過全國十五大優秀律師稱號。
書香家庭,書香環境,父母的感染和薰陶,給武亦姝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武亦姝的父母對其管教是非常嚴格的,武亦姝還在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就給她制定了嚴格的日常計劃,放學後的所有空餘,都被背詩、繪畫之類的愛好所填滿。
武亦姝的父母在培育孩子的歷程中,其實也遇到過困惑和糾結,武亦姝也曾經在父母的強制管教下,也出現過叛逆和厭學。
好在武亦姝的父母總是在不斷地反思和改進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從之前的強制管教到後來的榜樣示範,帶領引領。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武亦姝的父母特別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也特別重視溫暖和諧家庭氛圍的營造。
但是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卻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為了培育孩子閱讀興趣,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武亦姝的父母想了很多辦法,最終還是從父母以身示範,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入手,全家人聚在一起讀書,有了這樣一個氛圍,孩子不喜歡讀書都很難。
為了讓她養成讀書的習慣,她的爸爸每天下午按時關機,陪孩子一起讀書,而且一直堅持下來。這也影響了武亦姝,她慢慢地也養成了一回家就關掉手機的習慣,專心讀書。
良好的家庭氛圍,培育出武亦姝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的以身作則,躬耕示範,潛移默化,愛和鼓勵,培育出武亦姝踏實、努力、勤奮、上進的品格。
良好的天資,加上良好的成長環境,再加上後天的努力和勤奮,武亦姝的成功就是必然的。
武亦姝的老師表示,高考成績,對她而言,也只是成長過程中階段性的一個符號,是對她階段性學習的一個肯定。「她的家庭教育如果單一隻看重分數本身,只看重考試成績,肯定發展不出武亦姝。」
武亦姝的父母重視孩子綜合素能的培育,重視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育,重視孩子文化的積澱,這可能是他們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我們都羨慕武亦姝的光環和成功,但也必須知道,武亦姝成功背後是有必然因素的,她有天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同時她自己還特別的勤奮、努力和自律。「在她身上,你仿佛就看到那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