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新科進士賜宴時,在宮城外的杏園,其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
早在唐中宗神龍年間,凡新科進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園遊宴,然後登臨大雁塔,並題名塔壁留念。時人稱進士為「杏園客」。唐宣宗時劉滄在《及第後宴曲江》中提到:「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杏園」在唐代指的便是新科進士遊宴之地,「杏園遊宴」是唐代文人的雅趣活動之一。
後來「杏園」便被賦予了慶賀金榜題名的含義。
「杏林」是中醫界常用的一個詞彙,該詞產生於漢末。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醫術高超的醫生。
據傳東漢時期福建籍醫生董奉,與張仲景、華佗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董奉醫術高明,視錢財如糞土,為人治病,從不取人錢物,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被治癒之後,如果願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診所附近栽種五棵杏樹,輕者就栽種一棵杏樹。十年過去之後,董奉的診所附近就有了十萬餘株杏樹,鬱鬱蔥蔥,蔚然成林,成為當地一景。杏果成熟後,董奉又將杏果賣出,換來糧食周濟廬山附近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達兩萬餘人。在董奉去世後,廬山一帶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董奉。
後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往往喜歡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一類的話語來讚美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大夫。
相傳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講學論經於杏林之下。
孔子周遊列國,未能得到重用,回到魯國後,仍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乾脆不再想做官的事,每天在杏壇談琴論道,向弟子們講述「詩、禮、樂、易」。時人為了激勵後輩努力學習儒家文化、感悟儒家思想,在杏園的槐蔭樹下建築了杏壇,所以杏壇便被尊為孔子授學立教的第一聖地。
北宋時,孔子後代又在曲阜祖廟築壇,環植杏樹,遂以「杏壇」名之。杏壇就成為人們追求知識和理想的代稱。由於杏壇是孔子當年講學之處,後來便以其指正統入學,也泛指教育工作者講學的場所。
全年【常識時政熱點專項課】
串講國內外大事件
綜合講解公考重要知識點
熱點專題重點精講
常識時政熱點專項突破
免費領
👇
聯繫考蟲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四六級考蟲 | 考蟲考研 | 考蟲公考
考蟲烤鴨 | 考蟲教師 | 考蟲口語
官方抖音
考蟲官方 | 單詞天天背
三年二班放學別走 | 考蟲留學
官方小程序
單詞天天背 | 考蟲精聽
官方網站
www.kaochong.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免費領取《常識時政專項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