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學者發表題為《面對疫情,我們絕不能忘記中非關係》文章...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3日訊 據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官微消息,2020年4月20日,奈及利亞學者阿瑞姆在尼主流媒體《每日信報》發表題為《面對疫情,我們絕不能忘記中非關係》的評論文章,強調現在是尼民眾團結一心、共同戰疫的關鍵時刻,質疑誹謗中國援助、炒熱中國話題絕非明智之舉,呼籲尼各界排除荒謬言論幹擾,繼續推動非中關係向前發展。

文章說,關於近期中國廣東防疫措施涉非洲人境況問題,尼外長奧尼亞馬準確地指出,有關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溝通不暢。請不要忘記,非中友誼歷史悠久,合作是雙方關係不變的主基調。正如非洲與中國合作終結了殖民主義、種族隔離,並共同戰勝了伊波拉疫情一樣,雙方唯有團結一致才能取得戰疫勝利。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奈及利亞學者:中國「兩會」為中非友好關係發展提供了保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日訊 據中國駐奈及利亞使館官微消息,2020年6月1日,奈及利亞國際問題評論家薩勒在尼主流媒體《人民報》發表題為《中國「兩會」及其對非影響》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經濟韌勁十足,會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
  • 奈及利亞媒體:王毅新年非洲五國行意義重大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奈及利亞《民族報》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外長在尼進行為期兩天正式訪問》的報導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正在奈及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奈及利亞外交部發言人費迪南德·恩沃涅表示,王毅於1月4日至5日訪問阿布賈。
  • 奈及利亞主流媒體刊發我駐尼使館臨時代辦署名文章
    人民網阿布賈11月25日電(記者姜宣)近日,奈及利亞《每日信報》、《領導者報》、《太陽報》、《新電訊報》、《先鋒報》、《人民報》、《黎明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先後刊發駐奈及利亞使館臨時代辦趙勇題為《攜手開啟中非關係新篇章》署名文章。
  • 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 習近平這樣闡述中非關係
    20年來,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幟。中非雙方始終秉持團結合作精神,共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學習繪本》為您梳理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中非關係的重要論述。
  • 非洲輿論積極評價中國推進抗疫合作:中非團結抗疫展現兄弟情誼
    近日,非洲多國主流媒體持續大篇幅報導中國推進援非抗疫舉措,並發表社評或刊發學者評論文章。非洲輿論普遍認為,中非團結抗疫展現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必將為非洲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奈及利亞國際問題評論家薩勒在尼《領導者報》刊文,認為非中在疫情面前相互聲援,並肩戰鬥,將非中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礎上的傳統友誼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賴比瑞亞大學教授努塔在《非中觀察》網站刊文強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堅持」和一系列援非慷慨承諾,進一步指明了中非合作未來發展方向,擘畫了中非共同打造衛生健康共同體和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宏偉藍圖。
  • 尼學者:中國經濟韌勁十足 繼續在世界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網阿布賈6月2日電(記者 姜宣)1日,奈及利亞國際問題評論家薩勒在尼主流媒體《人民報》發表題為《中國兩會及其對非影響》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經濟韌勁十足,會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援助,非中關係定會在團結抗疫、合作共贏道路上繼續蓬勃發展。
  • 國際社會評價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意義重大
    (抗擊新冠肺炎)國際社會評價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意義重大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多國政要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多國媒體評價此次特別峰會意義重大,有利於進一步凝聚中非團結合作、攜手抗擊疫情的共識。多國人士評價峰會意義重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相信此次峰會將推動發展更為有力的中非合作關係。
  • 王毅談疫情下的中非關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目前非洲疫情形勢嚴峻,中方將如何幫助非洲抗擊疫情?是否會減免非洲國家的債務?對此,王毅表示,非洲同中國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好兄弟,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在當年抗擊伊波拉疫情的合作當中,我們更是命運與共,所以我完全贊成非盟委員會主席講的一句話,他說中非是朋友,更是戰友,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改變和損害中非友好關係。
  • 這條推送引起網友熱議,一起來體會中非諺語大碰撞!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崔可欣)2020年末,我們推送了一條題為《這個比喻絕了!看非洲人怎麼說「雪中送炭」「孤掌難鳴」》的文章,幾個非洲姑娘和小夥子用家鄉特有的諺語表達了對中非友誼的願望和期許。他們當中有在西非國家多哥、剛果(布)的孔子學院學習漢語的學生,也有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讀博士的奈及利亞男孩,還有新華社駐肯亞分社的當地僱員,非洲朋友們秀起中文來真是毫不遜色。還沒看過的朋友們請戳以下視頻:這篇文章在「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和新華社客戶端同時推送,引起了國內網友的熱情回應,大家紛紛留言寫下自己的想法。
  • 駐奈及利亞大使周平劍:感謝伊查、吉達這樣的奈及利亞朋友,他們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阿布賈5月12日訊(記者 朱曉航)據中國駐奈及利亞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1日,奈及利亞《今日報》、《每日信報》、《衛報》、《人民報》發表駐奈及利亞大使周平劍題為《團結合作攜手抗疫》署名文章。《領導者報》、《領航報》、《高級時報》10日發表該文。
  • 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2020-06-29 | 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譜寫中非關係的新篇章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中非團結抗疫、共克時艱的特殊年份,註定在中非關係史上鐫刻不平凡的一頁
  • 外交部:挑撥離間中非友好合作關係只會自取其辱
    (原標題:外交部:非洲人民心中有一桿秤,挑撥離間只會自取其辱) 5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了一份題為
  • 奈及利亞學者:尼個別媒體煽風點火毫無意義,中國對非重要性不言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3日訊 據中國駐奈及利亞使館官微「中尼夢之橋」消息,2020年5月12日,奈及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奧努奈居在尼主流媒體《藍圖報》以讀者來信方式發表文章,批駁尼個別媒體的失實社論,強調非中友好合作關係豈能因一時一事受到幹擾破壞,呼籲尼媒體秉持客觀公正精神
  • 奈及利亞學者:中國抗疫取得成功是不爭事實,「濫訴」行為實屬倒行...
    【環球時報駐奈及利亞記者 姜宣】 20日,奈及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奧努奈居在尼主流媒體《人民報》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疫情:起訴中國緣何是倒行逆施》的評論文章,認為個別人就新冠肺炎疫情起訴中國純屬無稽之談,中國的抗疫行動公開透明,中國抗疫取得的成功是不爭事實,國際社會在抗疫面前應團結一致
  • 「疫情背景下中阿及中非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專題研討會舉行
    蘇丹駐華大使加法爾在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詞,並向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贈送了數部由他撰寫的學術專著。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金銓也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詞,並且主持了開幕式和主旨發言。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韓志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外籍專家安瓦爾等先後作主旨發言。
  • 【中國新聞網】中非科學家揭示非洲家犬祖先為灰狼
    【中國新聞網】中非科學家揭示非洲家犬祖先為灰狼 2016-12-01 中國新聞網 張素 【字體:大 中 小】   相關成果發表在《遺傳學和基因組學雜誌》,文章第一作者是昆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來自奈及利亞的Adeniyi C.Adeola。  零星的考古學證據表明,家犬在距今8000年前出現在非洲,但其來源一直是未解之謎。非洲大陸具有古老而獨特的犬種,非洲家犬群體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度和複雜的遺傳結構。
  • 愚君看天下|中非關係——接受時代檢驗,共謀友好未來
    在新冠疫情襲擊全球,非洲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中國可以為非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新貢獻。一不久前網上有文章說,坦尚尼亞某位部長呼籲中國免除非洲國家對中國的債務。國內外媒體一時議論紛紛。許多人擔心,中國與坦尚尼亞的傳統友誼是不是出了問題,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盟友與夥伴關係,能不能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可以非常肯定地說,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大變局,國際戰略格局在變,力量對比關係在變,國與國的關係乃至人與人的交往方式,也都在變。但人類社會是個密不可分的統一體,萬變不離其宗,萬變不離本性。
  • 塞內加爾外長艾莎塔發表署名文章 紀念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
    根據中國駐塞內加爾使館官方帳號消息,近日塞內加爾第一大紙媒、官方報紙《太陽報》及《日報》等媒體刊發塞外交和海外僑民部長艾莎塔·薩勒署名文章,紀念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艾莎塔指出,非中關係歷史悠久、根基深厚,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於2000年10月,是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共贏基礎上的政治對話平臺和南南合作多邊機制。20年來,非中雙方在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框架下一路攜手前行,達到理念相近、利益共融。
  • 外交部:「中非是朋友,更是戰友」 挑撥中非友好關係在非洲沒有市場
    華春瑩(資料圖)記者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以及其私營企業為非洲提供非常有限(modest)的捐贈。中方會利用疫情推進在非洲不透明借貸,使非洲國家背上沉重債務。美方對此表示關切。中方對此有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