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售臺無人機強化美臺聯合作戰能力?

2020-12-23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蔡裕明 (臺灣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學部副教授)

但美國打算出售無人機系統給於臺灣,一來顯示美國想搶佔全球無人機的市場,二來也表示美國對於大陸的軍事戰略將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三來也表示美國將通過軍售強化臺灣防衛能力,並促進共同的安全利益。

「海洋衛士」基本性能與用途

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所研發的海洋衛士無人航空系統(unmanned aerial system, UAS)載重可達2155公斤,屬於《飛彈技術管制協議》(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當中的1A類。

該系列的MQ-9無人航空系統具有以優勢:更長的續航時間(可達40個小時或更長)、更經濟的價格、所需的佔地面積更小、自動導航與起降、可在低空或高空((500至40000英尺)飛行以及更為有效的操作方式,並且可以在高度風險環境下使用,且不用擔憂機組人員的損失。該款無人機系統並安裝專門的海上雷達與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可用於辨識海上目標物。

MQ-9可在高度威脅環境當中執行多項任務,包括海上監控、反潛戰(Anti-Submarine Warfare, ASW)、電子戰(Electronic Warfare, EW),並可以結合其他陸上、航空和海上情報與監控單位,更作為真正的軍事力量的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成為結合情報、監視和偵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ISR)的綜合性功能。MQ-9系列的無人機另可作為非軍事用途。

從2005年以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已將MQ-9用於陸地與海洋監視活動,美國加州的國民衛隊藉由該形式的無人機,進行熱點識別並提供關鍵性的環境情報,讓消防隊員能夠進行針對性的部署撲滅森林火災。

若從聯盟的角度來看,MQ-9B由於其開放的系統架構和採用共通的通信協議,非常適合在聯合作戰情況下運用。隨著美國等國家逐漸關切高技術戰爭以及「灰色地帶」的衝突,MQ-9系列的無人機逐漸朝向多重角色發展,並且也開始進行多種作戰平臺的協同作戰之要求。

全球共有七個國家正在發展《飛彈技術管制條約》的第一類(Category I)武器系統,包括:中國、印度、伊朗、俄羅斯、土耳其、阿拉伯大公國與美國。這些國家發展中高空、長航時的智能無人飛機,其功能則包括情報、監視、目標獲取、偵察與攻擊(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target acquisition, reconnaissance, and attack, ISTAR-A)能力。

另有包括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南非正在研發第二類(Category II)的武器系統,例如南非的追求者400型(Seeker 400 UAV),可攜帶較第一類更小之小型彈頭。因而,許多政策決策者與專家認為,武裝無人機將作為「國家戰爭方式之變化」或「改變遊戲規則」,或改變恐怖分子發動恐怖攻擊之手段與方式。

美國擬出售 「海洋衛士」給予臺灣之戰略與戰術意義

技術的轉變導致戰術的變化,而了解作戰後果是軍事戰略最為關切的問題。就軍事理論上而言,無人機系統可以有效的共享信息、合作計劃以及分配作戰與攻擊目標,做出協調一致的戰術決策,並對於高度威脅的環境做出反應。

首先,美國將開始搶佔全球無人機的市場。美國川普總統在今年7月底時引用「國家酌情權」(national discretion)鬆綁出口武裝無人機政策,重新詮釋《飛彈技術管制協議》,以允許美國國防承包商可向盟邦出售更多武裝無人機,改變中國於以色列已是出口武裝無人機主要國家的現況。

原本根據MTCR的規定,負載500 公斤以及航程超過 300 公裡的軍用無人機都會被歸為第一級,需要受到嚴格的限制。該項限制亦要求應根據具體情況考慮銷售內容,並對於潛在的無人機出售「訂定嚴格條件」,接收地也需要同意最終用途的保證作為銷售的條件,包括特定的「正確使用原則」(principles for proper use)。

美國放寬無人機出口的政策,可增加美國的國防工業、強化盟國的安全與反恐能力、提高美國本土的就業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強化在地國在重要關鍵區域的軍事優勢。然而美國政府內部與部分國會議員反對放寬無人機的出口管制規定,特別能夠攜帶武器的無人機,可能被用於迫害人權、忽略國際人道法或甚至捲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戰爭。

其次,無人機之運用將成為美軍嚇阻戰略重要部分。在今年3月份由美軍陸戰隊司令博格(David Berger)指出「2030年部隊設計」計劃(Force Design 2030)當中已規劃,將縮減戰機數量,減少陸戰隊在地面戰中的角色,而改由飛彈和無人機組成的「陸戰隊濱海作戰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s),通過威懾敵軍船艦和軍機等方式,阻止其控制爭議地區。以及美國陸軍參謀長麥康維爾(James McConville)日前指出,美軍將成立「全方位聯合作戰部隊」(Joint All Domain Task Forces, JADTFs)。這些的戰略構想,更有賴於美軍擁有足夠的軍事情報與戰略預警情報,其中無人機系統則在情報搜集與運用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後,美國再度藉由軍售強化臺灣防衛作戰的能力,並可促進臺美間共同的安全利益。試以2017年美國也曾經表示將出售「海洋衛士」給予印度。當時美國在印美兩國的共同聲明曾經表示,印度是「主要國防夥伴」,「美國和印度期待著在與美國最親密盟友和夥伴相稱的水平上,合作開發先進的國防裝備和技術」,兩國並於2018年籤署《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Communications Compatibility and Security Agreement, COMCASA)。

根據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該協議旨在便利加密通信系統轉移,「讓使印度可以更佳利用美國現有的平臺」,以作為操作美國出售給予印度的無人機系統這種先進防禦系統的條件。換句話而言,倘若臺灣地區真購得MQ-9B無人機,可將其視為臺美未來軍事與情報共享的基礎,以及在未來可能聯合作戰的「第一手」。

隨著臺灣日漸關注兩岸間之在「灰色領域」的混合威脅,購置MQ-9B「海洋衛士」無人機並搭配臺「中科院」現正研發「騰雲無人機」,憑藉其超前的偵察能力和跟蹤目標數小時的能力,可強化在戰略水道的偵察工作,並增加臺灣自身面對威脅時的戰略預警情報能力。

相關焦點

  • 大選投票日 美照常宣布售臺值6億美元無人機
    臺防務部門於今(4)日表示,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11月3日就「MQ-9B無人機」6億美元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美國繼前兩次對臺軍售4項武器裝備之後,持續依「關係法」及「六項保證」供售臺所需之防禦性武器,增進聯合情監偵能力,強化我整體防衛戰力,確保臺海區域的和平與穩定。臺防務部門對美方軍售決定,表示感謝。
  • 美售臺進攻性武器增多,讓臺灣從「堡壘」變「豪豬」?
    臺方揚言向美購買的「海馬斯」火箭炮可打到大陸沿岸,對此國臺辦10月23日回應稱:不自量力 自取滅亡!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當地時間10月21日表示,美國務院批准售臺總額超過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斯拉姆」-ER增程型防區外空地飛彈和MS-110偵查吊艙等。
  • 美英強化「灰色地帶」作戰能力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楊揚近日,美英等西方國家媒體齊聲批評俄羅斯派遣不佩戴標識的武裝人員,進入烏克蘭東部頓巴斯「聯合部隊行動區」內,並違反停火協定向烏克蘭軍隊開火。俄方對此予以否定,同時譴責西方國家「賊喊捉賊」。
  • 美批准售臺火箭炮,臺當局證實
    不過,之前外媒傳出的MQ-9無人機與岸置魚叉反艦飛彈(CDCM),並不在這次的軍售名單中。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第8次對臺軍售。臺防務部門證實,美軍「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HIMARS)即將售臺。
  • 美國售臺通訊系統,臺媒解析:「陸區」系統曾是絕密裝備
    臺當局防務部門稱,美國繼前三次對臺軍售五項武器裝備之後,持續依所謂「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供售臺灣所需的防禦性武器,可強化臺軍資訊通信能力,建立臺軍「可恃防衛戰力」。臺灣陸軍臺灣「聯合新聞網」發文指出,此次美國售臺的「野戰資訊通信系統」屬於第三代。
  • 美研發新型無人戰鬥機 F-35戰鬥機以後將指揮無人機進行作戰
    美國的F-35、F-16戰機將不會再孤身作戰,無人僚機未來將伴飛作戰,充當空中保鏢、前哨、打手等多重角色。美國《星條旗報》14日報導稱,五角大樓資助的矽谷創新實驗室正在推出新型戰鬥無人機,它們未來將配合有人戰機作戰。
  • 美即將售臺三種武器威脅有多大?專家:算不上尖端系統,但會提高臺軍...
    中國大陸專家表示,3種武器中防區外精確打擊飛彈SLAM-ER,從技術上看並不算頂尖,早在2000年就在美軍形成作戰能力,主要是在SLAM的基礎上改進氣動布局和制導系統,算是空射版「魚叉」反艦飛彈的衍生版本。值得注意的是,該飛彈最大射程達到250公裡,超過絕大多數防空飛彈的射程,而且能在夜間、複雜氣象條件下使用,可打擊地面和水面目標。
  • 美國售臺攻擊性武器背後: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當地時間10月13日白宮又通知國會,將售臺MQ-9無人機和波音公司生產的岸置魚叉反艦飛彈。上月中旬,路透社曾報導,川普政府將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施壓,計劃向臺灣出售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水雷、巡航飛彈及無人機。據香港中評網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最新的對臺軍售交易一旦落實,對臺而言,是將自己逼入一場面臨與大陸衝突的極端,那將是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 2020年殲20或將批量生產 還可能增加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
    ,將空軍作戰能力將向推進一大步。攻擊-11可以作為殲-20的無人機僚機 殲-20戰鬥機數量增加,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許多新質作戰能力將陸續增加進來。最引人注目可能就是增加有人機/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美國空軍就在研究F-35戰鬥機與XQ-58A隱身無人機進行協同作戰。根據相關資料,1架F-35戰鬥機最多可以指揮6架XQ-58A隱身無人機。現在普遍主為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是作戰飛機發展趨勢之一,無人機可以替代有人機執行激烈對抗環境下作戰任務,從而避免有人機進入防禦嚴密地區,降低戰損。
  • 外媒:中國開發超10倍音速無人機 可癱瘓美反導
    中國正在大規模增設無人機,開發10馬赫(時速1.2240萬公裡)以上的高超音速無人機,猛烈追擊美國的尖端無人機技術。為了與中國拉開差距,美國對此大幅度增加無人機出擊次數,開發可自動作戰的新一代無人機。  《華爾街日報》8月18日引用美國國防部高層相關人員的話報導稱,「美軍截至2019年無人機運營將增加50%以上」。這相當於,美方會將目前每天平均出擊次數由61次增加到90次。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 2020-12-09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造新軍力展現巨大野心:加強日美太空合作 強化海上攻擊能力
    加強日美太空合作 強化海上攻擊能力 日打造新軍力展現巨大野心據外媒報導,日美將加強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此外日本正調整海上力量戰略,改裝出雲級航母,以便起降F-35B隱身短垂戰機等,強化海上攻擊能力。(日本防衛省官網)美國將探討利用由多枚小型衛星組成的系統強化探測能力,並推進從太空攔截飛彈的相關研究。日本政府有關人士表示:「包括駐日美軍基地在內,日本正面臨高超音速武器威脅,日美有效利用太空來聯合應對這一威脅非常重要。」美軍還將2060年的太空安保環境納入視野,提出有必要制定在比月球更遠的太空的長期戰略。
  • 【智庫聲音】美軍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新進展
    當然,未來美軍還將加入更多的作戰要素,融合更為先進的裝備技術,以擴展NIFC-CA的應用範圍,由此大幅提高美海軍的防空反導能力與超視距攻擊能力。 先進無人機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要在戰爭中佔據優勢,除了具備精準的打擊能力,能在視距外發現攻擊目標更是實現精確打擊的前提。而隨著戰爭模式的不斷改變,無人機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未來必將是主戰力量之一,超視距偵察與攻擊能力也將成為無人作戰飛機最核心的能力。
  • 加強日美太空合作 強化海上攻擊能力 日打造新軍力展現巨大野心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據外媒報導,日美將加強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此外日本正調整海上力量戰略,改裝出雲級航母,以便起降F-35B隱身短垂戰機等,強化海上攻擊能力。開發太空「戰鬥領域」日本《朝日新聞》5月21日報導稱,日美合作當前主要是應對太空垃圾,今後將在美國主導的包括有效利用太空系統在內的飛彈防禦體系方面擴大合作。
  • 綠媒:若傳聞軍售成真,臺軍遠程精準打擊、情搜能力將「大躍進」
    @銳看臺灣報導路透社報導,美國白宮已非正式通知美國國會,售臺岸置型魚叉飛彈、MQ-9B無人機等五項軍備。軍事專家及「立委」昨對此認為,這項軍售若成真,臺軍將全面提升遠程精準打擊與情搜能力。檢視此軍備清單,「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及偵照莢艙將可用於臺軍F-16V戰機之上,且前者和"海馬斯"多管火箭、岸置型魚叉飛彈的射程皆達二百五十公裡以上;具備高續航力的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則可投入偵搜工作。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認為,若傳聞為真,這五項軍售對臺軍防衛幫助相當大,三項長程精準彈藥射程可跨越臺灣海峽,有效打擊大陸港口、沿海軍事設施等部隊集結地。
  • 著力提升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核心能力
    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核心能力是贏得未來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的重要保證,面對未來戰爭和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勢,必須大力推進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快速提升我軍指揮員聯合作戰的核心能力。   提出人才核心能力這一觀點的美國管理學家布羅哈德和哈默對其解釋是:「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的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
  • 重裝突擊副武器無人機怎麼樣 副武器無人機介紹
    簡報:無人機是坦克類載具的專有武器,跟隨坦克進行作戰,可發射子彈和輕型火箭彈 武器特性:可自動攻擊目標;被摧毀後可重新部署 由於每次只能攜帶4架無人機,配備無人機進行作戰的坦克必須謹慎使用這數量有限的
  • 美軍無人機多次踩點彰顯聯合行動急先鋒本色
    在美軍未來的多兵種聯合行動中,MQ9將成為不同單位間的節點而這些美軍無人機部隊官兵直接操控的無人機卻並非全新型號,它們使用的是改裝版MQ9死神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曾在中東治安戰中活躍頻繁,但美軍認為在其各軍種整體轉型到高強度對決階段後,死神無人機卻暴露了明顯問題,例如該機的速度、電子戰能力不足,而且無隱形性能,因此面對一個具有完善防空體系的對手時很容易被擊落,其信號傳輸也會被阻斷
  • 大陸可對美臺實施終極警告:摧毀臺灣新部署的美國進攻型武器
    魚叉反艦飛彈 資料圖美對臺軍售在川普政府期間打破了以往的一些限制,呈明顯變本加厲之勢,售臺武器的攻擊性能在增強,美方的目的看來就是要逐漸取消主要賣給臺灣防禦性武器這一總禁忌。過去的美對臺軍售除了老布希政府1992年售臺150架F16戰機那次超級動作外,在出售進攻型武器方面還是有所顧忌的。
  • 臺媒:大選後首次,美方宣布售臺價值2.8億野戰通信系統
    臺媒聲稱,此軍售案可通過此系統提供機動化且安全的通信能力,有助於臺灣實現軍事通信能力現代化的目標,支援任務及作戰需求,此批裝備後也可以迅速部署於臺軍之中。針對此次軍售案,臺灣防務部門指出,美國繼前3次對臺軍售5項武器裝備之後,持續向臺灣出售所需的防禦性武器,可強化信息通信能力,建立可恃防衛戰力,臺灣防務部門對美方軍售決定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