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青年篆刻百家批評(五)

2021-02-17 書法報·書畫天地


為了弘揚金石文化,推動篆刻藝術持續發展,本報特闢「青年篆刻百家批評」專欄。本欄目以專家推薦和自由來稿兩種方式面向1970年代後出生的海內外作者徵稿,經審定,最後120位優秀青年篆刻家入圍。同時,為了保證本欄目的學術性,特邀請了歷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評委及高校教授對入圍作者的作品進行點評,相信會對廣大篆刻作者有所裨益。本報39至47期已刊發完畢,即日起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出並結集出版,敬請關注。

——《書法報·書畫天地》編輯部


 作者名單(五)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王騰威   毛洋洋   尹義桐   李從眾   李   顯

汪鐵穎   章哲誠   嶽   奇   徐曙光   楊   逸

賈長慶   夏   俊   郭忠之   陶殿甲   李寶東

張志超   李興貴   董洪濤   李亞男   肖智芳

王騰威 1992年出生,河南商丘人。中國書協會員、河南印社社員、應天印社理事。

天地入我廬

5.0cm×5.0cm

四年辛勤舊容非

5.0cm×3.5cm

臥讀陶詩

5.0cm×5.0cm

耕讀孝友之家

3.0cm×3.0cm

▲上下滑動查看

     王騰威刻古璽,優點是沉著老練,線條雄厚。缺點是有幾方白文章法稍亂,混沌一片,缺乏亂中的秩序。還有個問題似乎有普遍性,值得一說,比如「臥讀陶詩」上部有邊線,下部沒有;「天地入我廬」上部有邊線,下部隱隱約約。我相信在還沒有明確藝術創作意識的戰國時期,印章都是有完整邊線的。之所以後來有的沒有了,有的變細了,乃是磨損的結果。印章線條從截面看是三角形的,正面看是上寬下窄的,因此印面受到毀損磨洌,線條就變細直至完全闕如。所以作者這種印面處理,實際上是一種仿古做舊。仿古做舊當然可以,積極面是古樸舊氣;而消極效果是感覺作者太刻意、太做作,缺乏一種坦蕩、自如和大氣!君不見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刻古璽,從來沒有這樣的「巧思」,似值得我們深思。

     以金文入印,屬於廣義的「古璽」範疇。作品表現手法較好,強調大開大合的結構,爽利的刀法,又有一定的形式感,總體比較成功。然而,此類風格近些年來在年輕篆刻作者中頗為流行,相互影響。希望作者能進一步深入古璽,以求「古」韻,通過書印結合,完善自我。

      毛洋洋 1992年出生於江蘇漣水,別署雲齋。中國書協會員。

心香

1.3cm×1.3cm

不負好湖山

2.7cm×1.9cm

登堂入室

3.7cm×1.3cm

長寄懷於碧雲(附邊款)

2.9cm×2.1cm

▲上下滑動查看

喜強化筆畫交接點。雖有情趣而取法不高,故氣局受制。「不負好湖山」「登堂入室」二印有村夫氣。建議多讀各種印譜,開闊眼界,必將使原有之特長升華。

       長處:圓朱文以明代文人印為法,有意避開目前流行的王福廠、陳巨來,目光獨特。章法疏朗、結字方勁,刀法也很內斂含蓄,氣息醇雅。短處:白文印師法的傾向與朱文印不一致,如果朱、白文能在風格上拉近,則朱、白文可相輔相成。

       尹義桐 祖籍山東,1990年出生於黑龍江雙城。中國書協會員、重慶市青年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

物外遊

4.0cm×1.5cm

初發心

3.0cm×2.8cm

昆刀截玉露泥痕(附邊款)

5.0cm×4.0cm

壽如金石佳且好兮

4.0cm×4.0cm

▲上下滑動查看

       從漢印出,用刀爽勁,氣格不凡。亦參古璽章法,結合有度。「昆刀截玉露泥痕」,參差變化,有味。印邊款衍一「違」字,可去掉。

      尹義桐單刀刻白文印,自然拙樸,不經意處見意趣;朱文封泥大開大合、虛實相映、文字生動,頗佳。

      李從眾 1994年出生,北京通州人。中國書協會員、鄱湖印社副社長、東隅印社理事。

其修遠兮

4.5cm×2.2cm

五祥俱臻

Φ10.0cm

君子求諸己

5.0cm×3.0cm

群佛造像

2.6cm×6.5cm

▲上下滑動查看

       李從眾崇尚大篆一路。從創作看,朱白皆擅,其書法也有一定基礎。他的主要弱項在白文印的運刀和結字上,如果能做到細而竣、緊而密之後,再來安排整個章法會更趨理想。

       作者對秦印的理解比較深入,文字結構、布局,多字印的相互關聯等,安排都還比較合理。「五祥俱臻」「君子求諸己」等數印較佳,有些印顯得勉強,有待深入思考。近年來,秦印、秦封泥出土量較大,出版物豐富,希望作者進一步深入研究,著重體會秦印文字的規範與巧妙,或許會有新的感悟。

李 顯 1973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中國佛像印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北蘭亭書友會會員、晉陽印社社員。

克嗣良裘

1.6cm×1.6cm

長安樂

1.5cm×1.5cm

六德立身行忠義

1.9cm×1.8cm

癸丑九月廿四吾已降

3.5cm×1.5cm

▲上下滑動查看

     印章取法古璽。線條凝厚,開合適度,得古璽神韻。特別是「拙」與「厚、古、樸」等審美要素的相融,表現極佳,也構成了作者篆刻審美的主要基調,自然樸素,凝厚蒼渾,也是作品中可圈可點之處。然而篆刻藝術對線條的質感要求,除彈性、韌性、張力外,還要強化力量感的體現。

     從作品可看出作者取法古璽,求古璽爛銅殘缺效果,頗得古拙之氣,總體水平較高。細察之,文字線條殘缺較多,使得印面尤其多字印略顯瑣碎。作品大多或左下角,或中間,或右下角留空,可看出作者對「寬可走馬、密不透風」的種種實踐,但由於線條多殘缺,給這些大開大合的空間造成了瑣碎感。燕系、齊系古璽皆有留空格式,線條完整、聚散有致,作者不妨細細參悟,當可更上層樓。

      汪鐵穎 又號淳風堂主,1970年出生於江蘇連雲港。中國書協會員、南京印社社員、蒼梧印社常務副社長。

一片傷心畫不成

2.8cm×2.8cm

神仙脾氣

3.2cm×3.2cm

大吉大利

5.0cm×1.5cm

仗義每多屠狗輩

2.9cm×2.9cm

▲上下滑動查看

       印章取法秦漢。整體作品追求線條美感的同時很好地表現出了精神和力度,可見作者對「骨」「力」關係的深入理解,以「骨」生「力」,所以產生了骨豐肉潤、力蘊其中的藝術效果。印面骨力峻宕,意氣風發,形與神、意與法達到完美統一,形態與動作完美結合,體現了「骨」「力」「肉」的彼此依存,生動展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作者尚需在「理與勢」「質與法」的關係上進行深入探索。

       作品師法古璽、秦漢而具現代感,善用衝刀,彰顯出「大膽」作風,得一「爽」字。由於線條的衝切,具有較強視覺衝擊的同時,也顯得有點「粗頭亂服」之感。朱文多去邊框,雖時下頗流行,但易失之「散」。若能放而能收,散而能聚,膽大而心細,爽朗中自然見蘊藉。

       章哲誠 1973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南京印社社員、江蘇省篆刻研究會會員。

康樂

2.5cm×2.5cm

山溪野徑有梨花

2.5cm×2.5cm

梨花院落溶溶月

2.5cm×2.5cm

水流花謝兩無情

2.5cm×2.5cm

▲上下滑動查看

       印宗秦漢並下探明清流派。講究印文內容的可讀性,注重形式美的豐富與完整。刀法以衝刀為主,線條乾淨、挺拔、爽利、清勁、瘦硬。朱文作品得明清流派遺韻,採用秦篆入印,婉轉流暢,用刀精微,偶見披削之法,轉折處不露圭角,活脫而有質感。然而此類印風的神採與前者統一更佳。

      作者有一定的功力,創作水平及邊款總體較好,多字印取法南北朝將軍印以及明清流派印,路子對,但文字造型有待推敲。篆刻藝術最重要的當是文字造型這一關。而過造型關,無非「印內求印」和「印外求印」兩條。「印內求印」,當然就是從秦漢印中去學得,同時參考明清流派印章文字;「印外求印」則多用心於篆書的學習,以達到「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當然,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有難度,這是大多數篆刻作者所面臨的共性問題。

      嶽 奇  號初堂,別署相思得志館主人,1983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陝西省書協理事、陝西省青年書協副主席、西安市青年書協副主席、終南印社副秘書長。

醉花陰

3.0cm×3.0cm

嘉酉

5.0cm×3.0cm

眾妙之門

3.5cm×3.5cm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5.5cm×5.5cm

▲上下滑動查看

       嶽奇的印作主要表現大篆一路的藝術風格,運刀爽健肯定,結字方圓互寓。總的看,體現了大篆印作的基本體貌。白文印在表現上略勝朱文,顯得自由而富筆意;而朱文印多見雕琢,章法上重設計。希望作者能將朱、白文的創作理念互補,在總體氣息上更加統一。他的邊款值得誇獎,數種字體無論運刀結體皆顯一致,從中可以看出在書法上的有效積累和合度表達。

       古璽創作的趨同性,既可看出大家對古璽創作的偏好,又可看出當代印風的流行趨向。古璽創作,似易實難。易在大效果,大開大合,文字多變,任意騰挪,具有視覺衝擊力;難在古雅而有新意,與他人拉開一定距離。要能真正於戰國古璽中下大力氣探究,同時又能下大力氣提升金文創作,才有可能於古璽印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徐曙光 1983年出生,河南滑縣人。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省青年書協理事、安陽市篆刻委員會委員、河南印社社員、敦煌印社副社長、滑州印社秘書長。

春宵一刻值千金

3.0cm×3.0cm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3.5cm×3.5cm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3.1cm×3.0cm

奔競不息,勇立潮頭

3.9cm×2.0cm

▲上下滑動查看

長處:章法工整而見靈動,刀法細膩而能厚重,創作的穩定性強。短處:工穩一路印比較難見個人性情,王福廠、陳巨來諸前輩的個人風格很強,值得思索。

      印章取法元朱文和滿白文,屬工穩一路。印文多用小篆,刀法以衝為主,技巧精熟,精微細緻,線條厚重有力,章法得漢印遺韻,疏密安排隨意安詳。元朱文得益於陳巨來、王福庵、韓登安,刀法、篆法、章法和諧統一,與漢式白文印同出一轍。然而如何刻出自己的風格,大樸不雕,大味必淡,奇正相生,平中見奇,於不經意處引人回味,作者還需深入理解。

       楊 逸 1996年出生,江西贛州人。浙江省青年書協篆刻創作委員會委員、南山印社社員。

一從大地起風雷

3.0cm×3.0cm

時有歸牛浮鼻過

3.1cm×2.6cm

夏木陰陰正可人(附邊款)

1.5cm×1.5cm

登高臨舊國

4.0cm×4.0cm

▲上下滑動查看

       長處:取法以古璽為主,字法純熟、能因地制宜、變化自如,刀法細膩、力量暢達、氣息清雅,邊款也頗見匠心。短處:章法上平正、均勻了一些,古璽章法之妙處,妙在不平不均。

      從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傾心於戰國古璽三晉印風,求其古質雅致,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國美師風的一定影響。作品勻稱、協調。有些邊款略顯花哨。望在今後的創作實踐中,多開闊視野,不局限於地域、時風影響,開疆闢土,走出自己的路。

       賈長慶 1984年出生,山東濟南人,京畿大學美術學博士。中國書協會員、山東省書協理事兼篆刻委員會副秘書長、山東印社理事。

軒翥

2.8cm×2.6cm

園博園

3.8cm×3.8cm

三賢堂

3.0cm×3.0cm

仁者壽

3.6cm×3.6cm

▲上下滑動查看

       刪繁就簡三秋樹,那麼接下來就是標新立異二月花,作者把持住了一個簡單,就走出了一條路子,走出了自己的純真和可愛、率性和自然,筆畫充分展示出陽剛之美,平鋪直敘,似乎心不在焉,而內中存在著多少苦思冥想,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長處:章法、字法用心,刀法細膩,作品的完成度很好。短處:有些印上同代人的風格痕跡比較明顯,應該建立自己的風格。

       夏 俊  1986年出生,江蘇常熟人。在讀博士、江蘇省篆刻研究會會員、常州市書協學術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委員、常州印社副秘書長。

忽如一夜春風來

2.1cm×2.1cm

枕上詩書閒處好

2.2cm×1.5cm

詩酒趁年華

2.9cm×2.4cm

有錢都買茶,無日不看書(附邊款)

3.8cm×3.7cm

▲上下滑動查看

       使刀如筆,更比筆輕靈輕鬆自如,輕重提按,一任自然,從行刀中可以讀出作者使轉的遊刃有餘,能做到一刀完成,決不復用兩刀,所以整個刻痕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乾淨利落,絕無半點拖泥帶水,從使刀上表現出了篆刻藝術的精微。

      在取法上,夏俊之作汲取吳讓之較多,運刀成熟,疏密有致,只是在結字上還待推敲,如參合一點生辣筆調更好。

       郭忠之 1986年出生,甘肅秦安人。中國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理事、甘肅印社理事、中山市方修書畫院院長、中山市書協副主席。

眾妙之門

2.0cm×2.0cm

一身正氣

2.5cm×2.5cm

日有喜

3.0cm×3.0cm

佛像印(附邊款)

4.0cm×1.5cm

▲上下滑動查看

       郭忠之大致可歸屬於對刻印頗具敏感度的作者,無論朱文白文還是圖像印皆能體現自己的想法,可謂難能可貴,如能進一步借鑑古人,創作意味會更顯純正。

      長處:古璽類型印章與圖像印形式感都很好,語言簡潔,不作雕飾。短處:方寸之地作圖像,形式上可變餘地不多,容易程式化。

       陶殿甲 又名陶文,字陽君、以字行。1984年出生,河北獻縣人。中國書協會員、河北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滄州市書協常務理事、滄海印社副社長。

不群

1.8cm×1.5cm

眾志成城

2.5cm×2.5cm

遊目騁懷

2.6cm×2.6cm

君子義以為質

3.5cm×3.5cm

▲上下滑動查看

       長處:章法布局、字法結構都具匠心,風格沉穩而形式多變。短處:線條、刀法上比較單一,變化稍少了一點。

       印章取法古璽。用刀明快,開合適度,線條兼具凝厚、古樸、古穆、古厚。文字大小不拘,磊落跌宕,自由變化,呈現出文字本身之美。出之自然,行之自由。古璽印章因為年深日久,歷盡世間滄桑,其間的斑駁是時間的見證,也增添了古璽印的朦朧之美,也是古味、古拙的具體體現,望作者深入領會。

      李寶東 字伯東,1991年出生。南京印社社員、六合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而樂

1.8cm×1.8cm

長安樂

2.5cm×2.5cm

有面有米有福

2.5cm×2.5cm

柴門延客看弈(附邊款)

3.0cm×3.0cm

▲上下滑動查看

       李寶東刻漢玉印,用刀堅挺,文字端莊,線條潔淨,頗具古意,邊款工力亦佳。

     李寶東篆刻走平實、工穩、純正一路。取法漢玉印、鳥蟲篆、明清元朱文。章法、字法端莊、整飭、謹嚴,線條線質挺勁、爽健,剛中帶柔。長此以往,定有所成。「柴門延客看弈」一印邊款中的「」應為「」。

      張志超 1990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西泠印社社友會會員。

狂魚舞月

5.0cm×5.0cm

鑿山骨

7.0cm×7.0cm

老馬識途

4.0cm×4.0cm

漢書下酒

8.0cm×8.0cm

▲上下滑動查看

       「漢書下酒」此印用刀方銳,章法具變化,字法大小不拘,亦較生動。整體似乎還有些封泥的氣息,特別是邊款法北魏造像,奇正錯落,古意充盈,與印面相得益彰,殊為不易。但章法散淡亦應適度,過了就可能流於簡單和荒疏,邊框處理也應注意及此。

      印作取法古璽,形疏神朗,張弛有度,嚴整活潑,獨出機杼。觀其篆法和文字安排,多重應用虛實、揖讓、奇正、俯仰等矛盾關係,整體取勢多變;用刀衝切削等並用,刀鋒藏露綜合實施,線條凝練而不失虛幻古拙,避免平衡呆板;印面斑駁,充分彰顯刀花瀰漫醇厚之美。藝術雖是「顯」學,要善於表現,但更要善於隱藏,望作者深入理解。

      李興貴 1991年出生。中國書協會員、中國鐵路書協會員、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秀文藝人才庫成員。

釣魚賞花

2.5cm×2.5cm

海風碧雲

2.6cm×2.6cm

翠陰護曉

2.5cm×2.5cm

當仁不讓於師

3.0cm×3.0cm

▲上下滑動查看

       宗法黃牧甫,結構、線條以及粗細變化等皆已具備黟山派特性,在學黃牧甫一路作品中屬於較好的。但學一家,即便再像也只是模仿而已,如何更進一步,需要深思。建議上追秦漢、封泥,尋根溯源,漸漸化人為己,化古為新,走出自己的篆刻藝術之路。

       印章取法黃士陵。作者深諳黃氏印風之淵源,求取三代金文,並按小篆的印化手法進行處理,保留一部分金文體勢特點,能揚長避短。把握住漢印的本來面目,線條光潔,強化了線的粗細變化、幾何形態,採用了強烈的疏密對比。大膽運用簡化手法,將金文、隸書等相對篆書來說較為簡化的字形植入印面,金石味道無損,韻味不減。然而如何避免線的呆板,在重複中求變化當需深入理解。

      董洪濤 1974年出生,別署契齋。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理事、大慶市書協副主席、大慶印社副社長。

若水

1.5cm×1.0cm

豪橫

1.4cm×1.9cm

超以象外

1.6cm×1.3cm

午後聽雷(附邊款)

1.3cm×1.0cm

▲上下滑動查看

       印章取法古璽。作者用篆範圍廣泛,但能相融相諧,由此可見作者基於深厚書法功底帶來的高超通變能力。刀下之線熔挺健、清秀、雋美、敦實、凝厚於一爐,用刀之沉著與靈巧結合得甚為緊密。有的線條筆力遒勁、精氣瀰漫;有的溫文爾雅,一派天機。此皆得益於作者刀筆相諧,鋒隨情動,雖風貌不一,彼此有別,但又完美統一,可見作者高明之處。若能在個人風格上強化一些會更佳。

      作品大體可以看出兩大類,一類甲骨文入印,一類金文入印。風格取向文雅一路,巧拙相安,頗為難得。甲骨文入印非常難,難在文字數量不夠,局限了創作的題材,同時,甲骨文字多斜線、生折,方寸間不容易協調,作者知難而進,期待有所突破。金文入印,前景較甲骨文入印更加廣闊,也正因為此,近些年來眾多年輕篆刻家參與其中。作者以古璽為形式,得其古雅。期待進一步深入探索,與古為新,走出自己的新路。

      李亞男 1991年出生,河南商丘人,齋號牧春堂。中國書協會員、中國佛像印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印社社員、應天印社理事。

長安樂

Φ3.0cm

孟母三遷

3.2cm×2.7cm

龍驤豹變,青出於藍

3.3cm×3.3cm

溫故知新

4.0cm×4.0cm

▲上下滑動查看

       李亞男的作品面目略顯「雜糅」,建議可先選定一家,深入體驗之下,再作其他風格的涉獵。

      「龍驤豹變,青出於藍」章法散了,文字亂了,文字往四邊靠,中心顯得空洞。當然,在界欄格式下,文字往中心聚也不好,會顯得擁塞。往四邊往中心,究竟以什麼程度為好,恐怕沒有規律可以執行,只有作者反覆安排,反覆寫印稿比較,然後基本按設定的印稿操作,庶幾乎得之矣。而此印顯然沒有慘澹經營的安排,上下左右的文字距離邊欄幾乎一樣,毫無古璽支離錯落之美。邊欄線則太細弱。下邊線斷成三截可以,但是在每個文字下保留一截,平均分配,就大不可以。總之,此印缺乏認真思考和周密安排,不是正確的篆刻之道。

「孟母三遷」比較好,章法有序,線條也老到。唯一不足是「遷」的左部過於小了。「溫故知新」「長安樂」有秦印意味,線條、章法和做舊都到位,惟妙惟肖。近年來這類風格入展率高,但我不甚看好。這類印章雖然做到「似曾相識」,但沒有「無可名狀」,缺乏創造的端倪。

      肖智芳 號犀堂, 1990年出生,湖南株洲人。中國書協會員、江西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嶽麓印社社員。

始知真放在精微

1.9cm×1.7cm

燕子欲歸時,小樓昨夜西風

2.8cm×2.1cm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3.5cm×2.3cm

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

3.5cm×2.9cm

▲上下滑動查看

       肖智芳刻得細膩工整,一筆不苟,精細入微,十分了得。仔細讀下來,你不能不佩服他的功夫。他的長處在於刻鑿,短處則恐怕在於文字,準確地說短處在於篆書造詣。比如陶淵明飲酒詩印,周密安詳,穩妥細緻,全印二十字,沒有一筆懈怠,極為不易。然而從篆書角度考量,則覺得「我」字太工藝化;「為」字中間部分兩個口處,走的路線不對;「貴」字上下部分稍見鬆散;「酒」的水旁篆法也欠雅致。再如白文「燕子欲歸時,小樓昨夜西風」,作者滿足於文字排滿,章法嚴整,但是「昨夜」二字左部極狹小,右邊極長大,從篆書的美感考量,就稍遜色了。今天的元朱文作者在刻鑿功夫上大多不遜色於陳巨來,而在作品效果上還達不到陳的高度,恐怕篆書造詣上的差別是原因之一。

      肖智芳的數方極工穩的印作,多是多字印,綿密細麗,頗見經營之功。此方「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元朱文印,卻刻得空靈瀟散,沒有過於安排的「匠氣」,似得熟後「生」的妙境,雖整體章法平平淡淡,無疏無密,但樸實無華的素雅,正應和了內容的意境,所謂不經營處勝經營;邊飾的畫意也能與印面交相呼應,如再刻得輕鬆寫意些,呼應的結果想來會更好。

《青年篆刻百家批評》

火熱預售中!

《青年篆刻百家批評》結集,涵蓋12位專家對120位青年篆刻家的240條評語。其中包括「個人面貌」的形成途徑,如何積累、運用正確篆法,邊款詞句、形式與印文如何統一,詩、書、畫等印外功夫對篆刻家的重要性等重要內容。適合有一定篆刻基礎的讀者,有助於了解當代印壇和國展評委的「打分點」,為您投稿增加一分信心。

《青年篆刻百家批評》作品集效果圖

定價:128元/冊  

優惠價:100元/冊

(2021年1月10日截止)

預售熱線

章13407180582(微信同號)

027-86780331

027-86780330


相關焦點

  • 金恩楠書法篆刻工作室2016暑期篆刻臨創、隸書班招生簡章
    現為:  西泠印社 社員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理事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篆刻創作委員會 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南山印社 社長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遺保護發展中心 會員林口縣書法家協會 理事 」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金獎(書法)銅獎(篆刻)浙江省第六屆青年書法選拔賽    金獎 「吳昌碩獎」第四屆浙江省篆刻大展 三等獎書學之路—2015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 優秀獎(最高獎)2014年浙江省青年書法十佳
  • 重慶市首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徵稿啟示
    重慶市首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徵稿啟示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明,加快重慶市高素質、高水平青年書法隊伍建設,更好地發現人才,培養新人,促進青年書法人才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全面展示當代重慶書法藝術成就,助推我市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經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同長壽區文化委協商
  • 「尊亨瑞園杯」山東省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在莒縣博物館召開
    綻放在莒莒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盧兆梅致辭6月27日,「尊亨瑞園杯」山東省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在莒縣博物館隆重召開。莒縣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莒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兆梅;莒縣政協副主席、縣書畫聯誼會會長賈高仟;莒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劉玉明;莒文化研究院展覽部主任孟衛東;日照市青年書法家協會顧問胡乃亭;山東尊亨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史曉龍。
  •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群鴻戲海 橫峰側嶺 ——路鴻峰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2020-07-2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靖東的篆刻世界
    青年時期有幸能夠與我省著名篆刻家武良山先生相識,並拜其門下學習篆刻,先生學識淵博、德懷高尚,吾甚崇敬,為我榜樣。向先生學習篆刻藝術中,深受尊師言傳身教,愛護提攜有加。任憑一顆執著率真的心性、矢志不渝的意志、孜孜不倦的苦索,從而奠定了自己在篆刻藝術上最初成就。
  • 方寸華章:篆刻藝術的起源與流變
    原創 喜歡篆刻藝術的 復旦青年 刀走凌雲志,字形流雲姿。篆刻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在時間的長河中起起落落。從銅印時代到石印時代,從鮮有問津到風頭初綻,從附庸書畫到日趨獨立,篆刻藝術的發展如涓滴匯海,一路奔來。
  • 「江左風流獎」江蘇省第九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在開幕
    6月2日下午,由江蘇省文聯、共青團江蘇省委、省書協指導,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溧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江左風流獎」江蘇省第九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在省現代美術館開幕。;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劉燦銘;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顧問黃正明;南京市雨花臺區政協副主席李邦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館長、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趙震;共青團江蘇省委統戰部部長、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劉雯;江蘇省金融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顧問朱敏;民盟中央美術院南京分院(南京民盟書畫院)院長、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顧問潘敏鍾;江蘇省省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嵐
  • 篆刀拓神境 墨犁耕心田一一當代青年書法篆刻家晏永華作品賞析
    晏永華藝術簡介晏永華,男,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字墨痴,號秦嶺山農、揮刀戲墨、無心齋齋主,當代青年書法篆刻家,師承西安美術學院徐偉聰教援,中國西冷印社理事石峰老師及中國當代篆刻大家熊伯齊大師,現任:中國實力派書畫家協會理事
  • 基本篆刻是什麼樣?聽錢君匋漫談篆刻
    篆刻是以篆字為主的,雖然也可以刻隸書、草書乃至簡體字,但是,應以篆書為主。所以有志於篆刻的人,必須把篆字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明清兩代的篆刻大師,無不因為在書法上成就突出,別樹一幟,然後才在篆刻上有所突破的。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和近代的齊白石,都是如此。陸放翁教子做詩有「工夫在詩外」的說法,刻印也是這樣,可以說是「工夫在印外」。
  • 【重慶書壇】 重慶市首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徵稿啟事
    ,助推我市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經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同長壽區文化委協商,決定於2016年舉辦重慶市首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五、徵稿範圍    凡居住在重慶區域內,1971年 8月1日以後出生,年滿18周歲以上的書法篆刻工作者及愛好者均可自由投稿參加,也可以各區縣書協統一組稿投遞,投稿一律使用真實姓名,化名重複投稿者不予評審。
  • 鈐印板|書畫篆刻愛好者的必備神器
    名稱:鈐印板(雙面)品牌:中國篆刻網規格:95×140×6mm材質:PMMA+特殊複合材料包裝:精工絲苗綿紙盒適用場景:書畫篆刻家、書畫會所、雅集現場定價:52元/個【優惠價】一個:45元/個兩個:42元/個五個或以上:40元/個*即日起,7天國內包郵(港、澳、臺及偏遠地區除外)。【購買方式】1、長按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頁面底部「閱讀原文」購買↓
  • 零基礎學篆刻:吳昌碩的前半生
    這實際上是把吳昌碩的篆刻作品當篆刻字典來用了。 他是真正的篆刻大師,那麼,他是如何成為篆刻大師的呢?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蒼石、昌碩等,亦署倉石、昌石、倉碩,約69歲定居上海後以昌碩字行。他的別號很多,常見的有苦鐵、老缶、缶道人、大聾等。
  • 韓社三屆篆刻創作班
    主要成績: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覽    獲 獎   (中國書法家協會)全國第六、七、八屆篆刻藝術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筆歌中國BTV北京電視書法大賽    冠軍」  (北京市文聯、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書法蘭亭展( 篆刻 )
  • 清氣滿乾坤 大道行·剡溪清風書畫篆刻作品邀請展開幕
    、浙江省青年書協副主席丁萬裡,嵊州市農商銀行行長費宏傑,嵊州市瑞豐村鎮銀行董事長金建國。開幕式現場嘉賓舉行大道行·剡溪清風書畫篆刻作品邀請展,共襄藝術盛宴,共話清廉嵊州。嵊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徐善斌致辭,他指出嵊州市紀委監委堅持「五廉並舉」,清廉嵊州建設亮點紛呈,成效顯著,在上級紀委監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嵊州市紀委不斷擦亮「越鄉清風」清廉文化品牌的底色。
  • 李平| 中【中國篆刻網培訓中心】國篆刻網培訓中心·國展集訓班導師SHOW
    中國篆刻網(www.zgzkw.com)創始人兼CEO。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篆刻出版社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雙棲印社社長、南方印社常務副社長兼秘書長、中流印社副社長、湖北省書法院研究員、民建中央書畫院廣東分院副院長、民建廣州畫院副院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聘教師。國家藝術基金青年篆刻人才培養對象。
  • 篆刻使用的書體
    我在拙作治印偶得中曾敘明以篆為印的理由,茲錄於下:「以篆文入印,自古皆然,或問其故,則曰:『篆有五便:一曰方正平整,便於佈置。二曰增減合度,便於運用。三曰屈伸得勢,便於揖讓。四曰形通變化,便於選擇。五曰筆法一致,便於調和。(獲取更多技藝關注:篆刻微刻)是以古今印人,皆以篆書為治印之本,他體則不尚焉!』」所謂「不尚」,是說他種書體,不如篆書美好,非不能入印。篆又分為大篆小篆。
  • 篆刻使用字體
    我在拙作治印偶得中曾敘明以篆為印的理由,茲錄於下:「以篆文入印,自古皆然,或問其故,則曰:『篆有五便:一曰方正平整,便於佈置。二曰增減合度,便於運用。三曰屈伸得勢,便於揖讓。四曰形通變化,便於選擇。五曰筆法一致,便於調和。(獲取更多技藝關注:篆刻微刻)是以古今印人,皆以篆書為治印之本,他體則不尚焉!』」所謂「不尚」,是說他種書體,不如篆書美好,非不能入印。篆又分為大篆小篆。
  • 聆蛩偶寄——陸晨輝篆刻作品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東吳印社社員、南京印社社員。二零一四年被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授予「蘇州宣傳文化青年拔尖人才」稱號。作品獲獎「百年西泠·樂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篆刻選拔活動(最高獎,2015)首屆「朵雲軒杯」全國青年篆刻展一等獎(最高獎,2015)第四屆「四堂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優秀獎(最高獎,2016)「探索與發現」全國青年書法家協會聯盟首屆雙年展二等獎(2015)第七屆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獎(
  • 【金良良】一刻千金 | 當代篆刻名家邀請展
    驚喜多多    感謝點擊↑↑↑↑關注藝境
  • 當代印風——張哲篆刻作品展
    西安書學院專業書法篆刻家,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終南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藝術基金篆刻藝術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主流展覽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