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網友熱議:大陸漂移說的有力證據

2020-12-22 虎撲網

7月11日,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據考古學家介紹,「阿拉塔龍」是一種食肉類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化石身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恐龍死時尚未發育完全。「阿拉塔龍」與中國2001年在新疆五彩灣發現的侏羅紀早期的左龍有親緣關係。左龍生活在大約1億6000萬年前。與「阿拉塔龍」體型、身長和體重相當,也都生活在極其乾燥的環境中。

相關焦點

  • 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恐龍,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大型動物,這種動物的存在已經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 專家在非洲發現第一頭鴨嘴龍化石,這種恐龍曾穿越海洋抵達非洲?
    而在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等在內的岡瓦納古大陸(大陸漂移說所設想的南半球超級大陸)中,則主要生存著蜥腳類恐龍為主,恐龍在地球不同區域的分布,被認為是由大陸的破裂和漂移的海道形成所驅動的。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前爪僅有兩指
    據外媒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近日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一組保存完好的新品種恐龍化石。研究人員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Oksoko avarsan」。這種恐龍嘴的形狀與現代鸚鵡的喙相似,並且沒有牙齒。值得注意的是,Oksoko avarsan的前爪只有兩個指頭,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前肢曾不斷進化,以適應新的地理環境。對此,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格雷戈裡·芬斯頓表示,這次發現非常有趣,Oksoko avarsan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並且幾隻恐龍的骨骼是在一起的,這可以證明這種恐龍喜歡聚集成群,共同行動。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巴西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和卡裡裡大學的考古學家10日在裡約熱內盧發布了他們最新的考古發現。科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Araripe Basin)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考古學家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
  • 【遊俠導讀】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研究後發現...
    角鼻龍(Ceratosauru) 復原圖   說起澳洲的動物,所有人想到的大多是袋鼠或者考拉,澳洲這片土地往往與大型猛獸沒有聯繫,更重要的是澳洲的動物是澳洲特有的,在其他洲無法發現。不過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研究後發現這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恐龍,不過它並非澳洲獨有,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它的身影。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具恐龍化石是在距離墨爾本附近的山區發現,化石距近大約1.2億年。據當地科學家介紹,這是恐龍踝骨化石,應該為一種名叫角鼻龍(Ceratosauru)的食肉性恐龍。
  • 「讀史」1915年1月6日,魏格納在一次演講中首次提出大陸漂移說
    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隨著古地磁與地震學、宇航觀測的發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並為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的兩種分力有關: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
  • 最新化石證據表明,棘龍或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
    (自然科研/供圖) Davide Bonadonna繪製 攝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公眾最為熟悉的認知中,遠古恐龍時代,陸地上奔跑著高大威猛的恐龍,空中有展翅翱翔的翼龍。那麼問題來了,水中有恐龍嗎?
  • 又一個鐵證被發現!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不得不說,棘龍的確是一種非常恐怖的史前怪獸,它們的體長可達17米,甚至超過了霸王龍,體重在6.4-7.5噸之間,略遜於霸王龍,卻在其他肉食恐龍中鶴立雞群。更可怕的是,棘龍不僅僅能夠在陸地上橫行無忌,甚至是水下霸主。研究表明,棘龍很可能擁有著在水下遊泳的能力,這使得它們成為了恐龍時代罕見的水陸兩棲霸主,使得兩個世界的生物都聞風喪膽。
  • 【人文】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德國氣象學家 地球物理學家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雖然培根喊出了著名的言語「知識就是力量」,但他不是真正的科學家,他只是將自己關於兩塊大陸的想法說了出來,而沒有試圖去尋找證據,來證實兩岸曾經是相連的。在培根之前的人們沒有想到這一點是有情可原的,因為哥倫布在1492年才發現了美洲,當時的地圖錯誤百出,只是到了培根的時代,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才繪製得像模像樣。
  • 從長相到名字都拉風,巴西發現新恐龍「長鬃矛神龍」
    新恐龍:「長鬃矛神龍」最近,德國科學家仔細分析幾塊巴西發現的化石後,證實發現一種全新、外形又搶眼的恐龍「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名字來自圖皮語這個獨特的名字取自巴西當地的原住民語圖皮語(Tupi language),「Ubirajara」一詞,就是圖皮語的「長矛之神」之意。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東南網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 6500萬年前全球的恐龍為何突然滅絕?
    全世界的恐龍為何突然滅絕?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恐龍化石有21屬26種,幾乎囊括了侏羅紀時代所有的恐龍類別。全國發現的恐龍化石的六分之一就在這裡!恐龍支配地球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它們不是爬行動物而是脊椎動物。有趣的是恐龍這個稱呼是日本科學家的發明,後被引入中國。
  • 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恐龍「產房」就在茂名!
    茂名恐龍「產房」的前世今生恐龍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1億7千萬年。在白堊紀末期,它們卻突然在世界各地銷聲匿跡了。後來,人類通過發現恐龍的遺骸、恐龍蛋、遺蹟來認識了解恐龍、研究恐龍。其中,恐龍蛋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我國是世界上恐龍蛋埋藏最為豐富的國家。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恐龍種族曾發生嚴重內訌?古生物學家發現新證據,化石上全是咬痕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是考古學家一直以來追尋真相的問題。提及「恐龍」這一物種,相信沒人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科普書籍還是影院熒幕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恐龍的身影。在體能方面與人類相比,恐龍無疑是強大的,同時也是極為殘暴的,曾一度在2億年前的白堊紀稱霸一時。然而,誰也意想不到,6500萬千年前,一場彌天大禍突然爆發了。
  • 巴西考古學家發現雅庫伊赤烈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
    原標題:巴西考古學家發現雅庫伊赤烈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巴西考古學家在研究了2017年發掘出的動物腿骨化石後於近日宣布,他們發掘出的是距今2.3億年的一具恐龍化石。由於這具恐龍的骨骼化石呈紅色,是從巴西南部南大河州雅庫伊河流域發掘出來的,因此被取名為雅庫伊赤烈龍。這已經是該地區發掘出的第四具不同史前時期的恐龍化石。
  • 古生物新發現!巴西發現一種像雞的恐龍
    古生物學家最近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一種新的恐龍物種,只有雞那麼大,羽毛上有著絢麗的斑紋,最奇特的是,肩膀的兩邊各伸出兩根堅硬的長刺。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化石是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是矛神龍屬(Ubirajara)中典型的一種,生活在距今1.1億年前現代巴西的東北部。它的背部有一條長長的鬃毛。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鬃毛平時耷拉在背部,受肌肉控制可以抬起,可能類似豪豬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會張開鬃毛那樣。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恐龍是喬裡略組地層的主角,目前已經發現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大型食肉恐龍及小型食肉恐龍的化石,此外還發現了恐龍蛋殼碎片等。目前已經命名的來自喬裡略組地層的恐龍包括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努魯巨龍(Nullotitan glaciaris)和小型的禽龍類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
  • 雲陽普安發現了巨大的恐龍化石基地,將建超大的侏羅紀公園景區!
    雲陽普安是個神奇之地之前在普安發現了恐龍化石引發關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也將《重慶市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申請通過了評審在普安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分布廣化石數量多,種類豐富對考古和化石都有重大意義就在近日據普安的一位網友提供:將在這裡建設世界最大的恐龍朱羅紀公園,目前普安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國內規模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基地,,目前國內外專家正在科考發掘和考察,預計在三年內建成世界最大恐龍化石朱羅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