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莓寶開工第一天,這次春節過的太不容易了,第一次感覺躺在家裡居然像在坐牢…!這半個多月除了看電視就是睡覺,做了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把豆瓣9.6分神劇《切爾諾Belly》又看了一遍。
▲ 不了解的小夥伴可以戳視頻看看預告片~
雖然是以真實的災難為原型,但劇中全程圍繞的核心點在於:誠實。以前我會覺得誠實僅意味著一個人品質如何,不誠實的代價是他人不再信任你。但當高層不誠實的時候,謊言的代價卻是許多無辜的生命。
「切爾諾Belly「是一間核電站的名字,它坐落在烏克蘭北部,曾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供應著當地無數家庭的生活用電。
在1986年4月26日,因工作人員不合理操作導致核電站發生爆炸,輻射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超過240萬名烏克蘭人遭受核輻射,死亡人數大概在4000人~9.6萬人之間。
▲ 除了龐大的死亡人數,受核輻射影響的人與動物不計其數,比如兩隻頭的貓狗,十幾根手指的畸形人等等;
這是一場世界級的災難,也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我觀察了片中關於核電站爆炸的一些細節進行盤點,它們大多關於隱瞞、謊言和人性。
01
瞞報、封鎖與推卸責任
時間線:4月26日凌晨發生爆炸,相關人員稱僅是發生火災,並沒有爆炸。
核爆炸發生在凌晨1點23分,幾位年輕的工程師擔心大火把堆芯溶毀,不顧安危冒死進入反應堆,手動轉開閘門蓄水降溫,結果有去無回。
站內的高層看著手上測量輻射值的儀器數字不斷升高,直至到達極限,反而自我安慰說這些測量儀全是俄羅斯生產的垃圾,根本不準。
此時核輻射的面積逐漸擴大,建築外面街道開始不斷有人突然倒地吐血,許多醫生和消防員趕到現場,用擔架抬患者的時候自己也突然倒地,這些醫護人員無一例外的遭受了感染。
點擊播放 GIF 0.0M
地方官員開了一場緊急會議,解決對策是迅速封城,並且切斷電話線阻擋消息流出或「誤傳」。會議結束時大家鼓起了掌,為自己的做法很正確即將得到賞識而沾沾自喜。
很快,核電站附近的電話及電報被人為審查與阻斷,媒體一片寧靜。沒有人通知群眾這次災難,沒有人叮囑核輻射的風險,沒有人告訴大家不能出門,這就像一個稀疏平常的夜晚。
距離核電站不遠處的一座大橋上,孩子們穿行在漫天粉末中嬉戲,人們倚靠在一起,紛紛感嘆那一晚的夜空真美。
他們以為眼前的亮光處僅是一場普通火災,殊不知這場世界級的災難正在以光速傳播開來。
02
飛行員的死亡任務
時間線:當日白天,蘇聯最高層官員與幾位學者就車諾比的事件展開了一場會議。
最高層派了2名人員前往車諾比,地方官員一見到上級就開始打官腔,還自信的邀功說在自己的領導下,救災工作已經有了卓越的成績。
一位親自前往核心區測量輻射值的將軍,他帶著輻射量達到15000倫琴的結果回來(測量上限),證明了這是一場世界級的災難(其核輻射是1945年美國投到日本的2顆原子彈輻射的100倍)。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時候,當務之急是需要最專業的手段來「滅火」,核物理學家指出不可以用水,滅火的水會有汙染滲入地表層,危害更嚴重。他們想到的辦法是讓直升機投下一袋一袋的硼和沙土,但廠房上空的輻射量足夠毀掉所有的直升機和飛行員。
點擊播放 GIF 0.0M
負責指揮的將軍沒有告訴飛行員們他們正在執行死亡任務,飛出去的首架直升機在上空盤旋了一會跌入反應堆迅速被摧毀。但是依然有許多勇士冒死去執行任務,有的有去無回,而那些回來的飛行員全部都在之後的幾年之內身亡。
情況如此嚴峻,蘇聯依舊對民眾隱瞞此次險情。那一天,在距離車諾比不到3公裡的小鎮,有16對新人在戶外草坪共同舉辦了婚禮。
03
粉飾太平的蘇聯
時間線:爆炸30小時後,核輻射隨風飄至歐洲,不少國家開始啟動應對措施。
切爾諾周邊的白俄羅斯地區最先檢測到異常,一位學者立即前往當地政府,建議政府應該馬上告訴民眾,讓大家避免外出感染,但官員並沒有吸取她的建議。
美國人通過衛星拍攝到切爾諾的火災,瑞典已經檢測到核輻射數值,法國早已禁止兒童外出。英國的《金融時報》率先報導核洩漏事件,西方媒體鋪天蓋地宣傳此事的時候,蘇聯境內的媒體依然被封鎖,一些知識分子每天靠聽國外電臺廣播獲取真相。
蘇聯官方在看到那些報紙後第一件事不是共同交涉想辦法解決問題,反而指責西方國家在蓄意抹黑造謠,官媒通過梳理西方列國以往的核事件來洗白自己。
對於安撫人民群眾,官媒僅僅是頒布過一則20秒的反應堆起火已被控制通知,依然沒有告知大家核輻射的嚴重性。
▲ 事故之後,距離僅140公裡的基輔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五一慶祝活動照常舉行。可怕的是,當時基輔的領導完全知道遊行的危險性,但是還是沒有取消。
前蘇聯最後一位領導戈巴契夫曾在回憶錄寫到「這沒什麼大不了。以前也有工業反應堆發生類似情況,最後都已經解決。為了避免核輻射,就需要多喝水、吃東西和睡好覺。」
這些話充滿了諷刺,但民眾對此卻深信不疑。藥店開始被瘋搶,一些生活在輻射區的人們拼命的吃碘伏片,他們將伏特加當解毒劑喝個不停,以此抵抗核輻射。
▲ 蘇聯劃定的受核輻射影響重災區;
學者明確表示在車諾比30公裡半徑的地方已經不適合人們生活,這時候蘇聯政府才開始有所作為,安排周邊5公裡以內民眾撤離危險區域,只是跟他們說需要暫時離開家園。
據記載,直到事故發生的一周後官方才開始陸續撤離方圓10公裡的居民,這次事件舉家搬遷人數達到30萬人。
他們不明白為何要走,事實也並沒有像蘇聯政府說的「暫時離開」,直到現在他們也無法回到曾經的家園。
▲ 1986年3月當地的一張家庭留影,此時距離車諾比事件還有1個月;
04
向一線人員隱瞞風險
時間線:事件發酵了幾天後,蘇聯依然沒能遏制住核輻射,只能不斷的通過犧牲基層來解決問題。
總部派人去礦場找工人去切爾諾的時候,負責人起初並不願意告訴工人真相,只說明是機密行動。
但工人們對他說要麼用槍射死他們,要麼說出事實。在負責人將需要前往切爾諾的真相告訴他們後,他們反而敬佩的拍拍他的肩,自願前往一線。
加繆在《鼠疫》中寫到:「這一切裡面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的問題。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有時候將真相說出來,反而能夠得到理解和幫助。
這第一批400名礦工負責清理現場防止核洩漏,在地下50度的環境內工作,他們其中起碼有100人沒能活過40歲。
最高層的會議上,領導人決定讓3名工人去處理熱爆炸的水灌,坐在會議室裡的每個人都知道這3個人將在幾天內死亡。
據記載,這場事件從頭到尾總計有60多萬工人被徵召去現場,他們中最多的是軍人,此外還有司機、礦工、建築工人、各行業的專業人士,許多人因輻射染病或死亡,卻沒能記錄在蘇聯政府的檔案冊上。
總結
關於《切爾諾》,我們會痛心一場災難的損毀有多麼嚴重,也會在整個事件的發展中觀察到一些血淋淋的細節。這場災難就像一個放大鏡,屏幕前的觀眾可以是那個細心的觀察者,上至高層下至百姓的所作所為,無不揭露著社會的某些現實。
其實回歸根本,說到底還是誠信的問題。如果蘇聯早一點重視問題本身而不是一味的拖延和推卸責任,或許部分人的生命還能得以挽救。但是,在當年的高層眼裡,位高權重似乎比什麼都重要,從而一味用謊言來隱瞞真相。
如今,距離切爾諾爆炸事件已經過去了34年,那天晚上在鐵橋上看粉末紛飛美景的人們,最終一個也沒活下來。
當初隱瞞真相的蘇聯在5年後迅速解體。爆炸的舊核電站遺址一片悽涼,偶爾有人會特意前來參觀。距離切爾諾不遠的小國白俄羅斯,當地依然生活著許多因汙染區而畸形或失明的孩子,他們仍將繼續活下去。
日子回歸平淡。黑格爾曾說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未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誰也不知道,切爾諾式悲劇是否會重蹈覆轍。
- THE END -
* 注意:之前已加過客服小樹莓、莓莓或莓寶的粉絲就不用再重複添加啦!
- THE END -
吐槽 | 來見證安縵法雲的「大型翻車現場」,有理有據,震驚你我!
新開業 |等了11年,這家千呼萬喚的北京文華東方帶你體驗什麼是真·紫禁之巔!
PS,這些年我們陸陸續續評測過很多奢華酒店,欲看更多測評。請在公眾號後臺框回復關鍵字「測評」,查看下列酒店的測評詳情:
•國內酒店測評:
上海安縵養雲 | 上海嘉佩樂Capella | 上海艾迪遜 EDITION | 杭州安縵法雲 | 杭州柏悅 | 寧波柏悅 | 安吉阿麗拉Alila | 南京頤和公館 | 重慶北碚悅榕莊 | 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 | 北京瑰麗Rosewood | 三亞艾迪遜 EDITION|上海素凱泰|杭州西子湖四季|上海柏悅|上海悅榕莊
•境外酒店測評:
馬爾地夫LV白馬莊園Cheval Blanc | 馬爾地夫六善 Six Senses | 峇里島阿麗拉烏魯瓦圖 Alila | 泰國蘇梅島悅榕莊 Banyan Tree | 蘇梅島四季酒店 Four Seasons | 阿聯阿布達比亞斯總督 Yas Viceroy |美國夏威夷歐胡島四季 Four Seasons | 拉斯維加斯永利 Wynn | 百慕達群島瑰麗酒店 Rosewood | 巴哈馬One&Only |
•綜合酒店測評:
夜床服務 |歡迎禮服務 | 礦泉水 | 5星級酒店床墊品牌 | 馬桶衛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