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加緊「經濟脫中」步伐,這次手伸向了「淘寶」!
據臺媒報導,昨天,臺當局判定臺灣淘寶是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後,島內有網友哀嚎: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倒店潮要來了。
不到一天!「鎖定」到「認定」
為防堵陸資,8月18日,臺當局稱即將發布一份「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在公告中,臺當局直接點明:「為防止大陸地區OTT-TV(如愛奇藝、騰訊等)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等於給愛奇藝和騰訊下了禁令。
臺媒截圖
不到一周時間,臺經濟部門又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更神速的是,對「淘寶臺灣」從「鎖定」到「認定」,僅花了不到一天時間。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24日,臺灣「經濟部投審會」提出三大理由,認定淘寶臺灣就是陸資,除了開罰41萬元新臺幣外,還限期撤回投資或改正。臺「經濟部」還稱,英商克雷達實質上被阿里巴巴集團控制住,而且在也有把會員數據傳回大陸阿里巴巴伺服器的可能。
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消息一出,引發不少網友議論紛紛,因為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牽連層面甚廣,更有人點名騰訊旗下的「蝦皮」恐怕是下一個被禁用的。「蝦皮」雖然設點在新加坡,但母公司為騰訊,持有39.7%股權,2015年10月28日,「蝦皮拍賣」正式在臺灣上線進軍C2C電商市場。
目前淘寶臺灣與商家的合約期間為一年,但企業賣家平臺經營首年須保留新臺幣2萬元貨款於平臺帳戶內,個人賣家平臺經營首年則無需繳納保證金,個人賣家免抽成、企業賣家最低2%抽成,跨境商品擁有超過2000萬種品項。
島內網友常用的論壇PTT上就有許多網友針對臺灣近期針對陸資所採取的措施,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贊成「經濟部」的做法,不過也有人覺得沒差,反正繼續用大陸淘寶就好了。↓
還有人稱很遺憾,「消費者以後要買什麼?」「很多臺灣店家會在上面開店,折扣碼配下去很猛。」另外,還有網友開始擔心,「基本上淘寶下架,你會看到臺灣又有一波倒店潮。」
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千萬臺灣老百姓,更給臺灣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繁榮臺灣電商業,提升島內服務業水平。島內媒體指出,阿里巴巴如果能在臺設公司,用臺灣的員工,採購臺灣的商品,或提供平臺給臺灣廠商賣商品到大陸,這是幫忙提振臺灣經濟,一味地怕陸資,丟掉臺灣的機會,最終是害了臺灣。
民進黨當局不讓愛奇藝在臺落地,島內民眾紛紛表示將跨境從大陸網站收看節目,只是增加了操作難度和網絡延遲。如今「淘寶臺灣」再被封,對於島內民眾和商家而言,恐怕會增加更多的繞道成本。
來源:華夏經緯網、海外網、環球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