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福州人家出品)
再見
福州南方建材市場
「買建材,到南方」
對於福州人來說耳熟能詳
創辦於1992年的
福州南方建材市場
已被納入晉安湖公園範圍
這裡的房屋將被分批徵收
首批徵收6棟樓
8月15日前完成商戶的清租清退
(圖文來源:福州晚報,略有刪改)
除了福州南方建材市場
福州這些消失的東西
你還記得幾樣?
消失的店
大洋新天地(正大廣場店)
2020年1月1日
大洋天地正大廣場店
在官微上宣布
閉店清貨
這家店開業於2008年5月
福州盒馬鮮生
福州盒馬發布《福州盒馬告用戶書》,正式宣布於2020年5月7日起,暫停博納廣場店、茶亭國際店運營。2020年3月盒馬剛關閉福新店。至此,盒馬暫時退出福州市場。
對此,盒馬方面這樣解釋,目前福州盒馬門店距離供應鏈節點過遠、暫時無法取得商品優勢,選擇策略性退出,待完善了再進來。
身邊很多朋友對盒馬的印象是:東西不錯,就是價格貴。
很多人會問,盒馬背後不是有強大阿里支撐嗎?為何不選擇堅守?應該是虧得太厲害,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回天的希望。在永輝和樸樸的線上線下密集覆蓋下,留給盒馬的蛋糕真的太少太少了。
當然,也有人說福州缺乏高端消費,也不盡然。定位高端的福州山姆會員店不是也活得有滋有味嗎?要知道全國山姆會員店沒剩幾家。問題還是出在盒馬自身。
期待有一天盒馬能整裝重新殺進福州。
福州王府井百貨
2020年3月10日
福州王府井百貨
在官微上正式發布閉店公告
將於2020年6月1日正式閉店
沒有不辭而別,注意善後處理,說明人家還是有責任感的百貨公司,不像那些悄然捲款而逃的健身房。不過,王府井百貨開在五四路,本身就是尷尬的存在,所在路段沒地鐵站,五四路又堵,指望在五四路上班的來逛百貨嗎?想得太美,加上近年福州綜合體群雄並起,更沒有五四路什麼事了。既知尷尬,還是早做了斷好。
黎明永輝
據福州12345服務平臺信息披露
黎明永輝將搬遷至楊橋新村二期
舊改項目商場部分經營過渡
西二環牡丹大酒樓
2018年9月3日,牡丹發展集團發布一則公告稱, 福州西二環牡丹因租期將至,為配合公司的戰略調整,經集團研究決定:福州牡丹大酒樓將於2018年10月16日對外停止營業,暫時惜別福州市場。
肯德基(東街店)
福州第一家肯德基餐廳
1994年東街口肯德基店開業,這是福州第一家肯德基餐廳,也是福建第一家。今年10月,這家店悄然關門,沒能等到福州地鐵全線開通。
新華都百貨(東街店)
陳發樹在福州開的第一家店
它曾在東街口立足20多年
麥當勞(臺江)
福州第一家洋快餐
1994年4月24日福州第一家洋快餐——麥當勞在臺江開張。開業當天免費贈送頭200個漢堡,還送「玩具」的噱頭,讓很多帶孩子來的家長把店裡的玻璃門都擠破了。2003年10月,麥當勞臺江路餐廳正式關閉。
別有天私房菜
福州最早的私房菜
位於五四路國際大廈的別有天私房菜,開了20多年,算是福州私房菜鼻祖,也是福州文人雅士經常聚集場所。2020年初它關閉了。
私房菜的主人是吳雅真老太太,她是省內著名評茶師。早前這裡是茶藝居,後來改成私房菜。
別有天的菜基本都是家常菜,但做得很精緻,清爽可口,價格中等。這麼多年,別有天的格局、布置基本沒變,經典的菜式和味道也基本沒變,時間仿佛在這裡停滯。當然,生意也不溫不火。最終還是沒熬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
西林小築
福州文藝青年精神棲息地
5月25日,西林小築咖啡館,在微博中預告6月底將歇業。
這家位於福州倉山公園路的小資咖啡館,已開業8年,是福州著名的文藝青年精神棲息地。
如今因物業被收回,咖啡館只好劃上句號。
這幢三層英式紅磚老洋房屬文保點,不會被拆除。只是沒有了精神內涵,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上海西餐廳
福州第一家西餐廳
1983年9月25日上海西餐廳在福州東街口的鐘樓底下開業,是福州第一家西餐廳,是當年「最潮」的請客吃飯地。
到買蛋糕和西點的人每天排隊排到大街上,都要憑糧票買的,一個6寸的蛋糕要用1-2兩的糧票,然後配上十幾元的現金才能買到。直到2007年最後一家店關門,上海西餐廳結束了它輝煌的二十幾年。
曉風書屋
曉風書屋1987年8月誕生於福建漳州,1996年成立了福州第一家實體店——倉山師大店,2000年後陸續開起了福州曉風書屋(屏山店)、曉風書屋(大學城店)兩家分店。2018年5月14日,曉風書屋在福州最後一家店鼓屏店也關了。
潘秋書店
福州第一家民營書店
福州第一家民營書店潘秋書店1980年10月在達江路開業。1989年潘秋書店搬離了臺江搬至南門兜。2014年它在種種原因下,無奈關閉了。
榕城酒家
榕城酒家位於東街口鐘樓,前身實驗飯店,是市飲食公司烹飪技術培訓班的學習基地。1980年,遷至鐘樓;1983年改名「榕城酒家」,幾乎與同時代的上海西餐廳、東街口冰廳齊名。1984年榕城酒家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裝修,更加豪華氣派。1994年,因市政建設,東街口鐘樓被拆除,榕城酒家結束。
鄧記飯莊
在老福州的眼裡,鄧記已然是正宗福州菜的代表了。就在東街大洋對面的黃巷口,它的前身是一家專做福州名菜「荔枝肉」的小店,是具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店。老福州人想吃荔枝肉的時候都會想起這家店。荔枝肉、醉排骨、蟹白湯、松子魚,都是顧客必點的菜,百吃不厭。2012年9月9日是南街老字號「鄧記飯莊」的最後營業日。
無名鍋邊店
曾經位於臺江河墘街與保家巷交叉路口上下杭區域,一家很傳統的福州本地柴火鍋邊,只做早市。這家鍋邊是很傳統的福州本地鍋邊,裡面有蝦米、蛤邊肉、蔥花、些許紫菜,味道清淡。由於上下杭拆遷,他們也就不做了。那溫暖的味道只能留在記憶中了。
橋頭米時粿鋪
曾經位於臺江區隆平路蒼霞衛生所對面的這家橋頭米時粿店原名是「林阿姨糕點攤」,店外路口邊兒上,老闆林阿姨在那兒擺了個小攤賣自家的糕點。
吃過的人也許印象最深的還是馬蹄糕,微甜的味道,加上冰爽Q彈的口感,舒服極了。後來因為房屋拆遷改造,這家攤子也沒了。
朱紫坊滷麵攤
太多人都不知道福州也有滷麵,一是用鹼面,過白湯撈好;二是澆汁,主要食材是腐竹、香菇、黃花菜、木耳、淡菜乾,湯頭中加地瓜粉,酸甜口味,煮開後澆在面上。
曾經在朱紫坊的傳統滷麵攤可以品嘗到,可是多年前麵攤的老人家說年齡大了,身體受不了,所以休息不做了,又一家福州傳統小吃的消失了。最純味的福州滷麵,只剩照片回憶。
虎糾館店
第一家主打正宗閩菜的平民餐廳
2015年剛開業的虎糾館店,位於華林路屏東城,是福州知名餐飲企業——九號企業開的,主打正宗福州家常菜,價格平民。剛開業時,確實熱鬧過一陣。不過,因經營不善,也已悄然停業了。
消失的榮譽
《銀河之星大擂臺》
福州第一個萬人空巷的電視節目
1998年開播的《銀河之星大擂臺》,是福建東南電視臺創辦的一檔融歌、舞、表演於一體的綜藝性娛樂節目,在大陸及港、澳、臺乃至東南亞地區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街談巷議的主要電視話題。2005年7月3日改版為《不叮不停》,最終在 2006年3月31日正式停播。
《開心100》
《開心100》於1998年開播。作為東南衛視周末黃金檔綜藝節目和重點王牌綜藝節目,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大型綜藝節目之一。憑藉其溫馨、歡樂、回味無窮的特色,成為最適合全家觀賞的優質節目。節目收視率一度逼近40%,創下無法超越的收視神話。當時可是跟《快樂大本營》比肩的娛樂節目,2011年4月3日播出最後一期後正式停播。
消失的地標
東街口人行天橋
福州第一座人行天橋
1985年底東街口人行天橋剛修好。這曾經是東街口一帶最熱鬧的地方,尤其前些年是聖誕節最為擁擠,過個天橋得花上20多分鐘。東街口人行天橋2011年為了給地鐵讓道,已拆除了。
瀛洲立交橋
福州第一座立交橋
1986年建成的瀛洲立交橋,它是福州第一座立交橋,三層環島式互通立交。2011年因為上下班高峰期車流量太大,成為福州一大堵點而被拆除了。
溫泉大飯店
福州第一家五星級酒店
溫泉大飯店1986年正式開業,它是福州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曾是福州頂級飯店的標誌,以房間裡24小時提供溫泉而聞名。由於許多設施都已老化,酒店主體建築及附屬樓甚至多次出現下陷、沉降、牆體開裂等,2014年6月底,溫泉大飯店悄然停業。2015年7月15日開始拆除。
華聯商廈
福州第一家有電動扶梯的商場
華聯商廈1986年元旦試營業,當時是我省最大的綜合性商業企業,並在全省商業企業中率先採用電動扶梯送顧客上下樓。由於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資不抵債的華聯商廈被迫於2002年3月關門。
閩都大酒店
閩都大酒店的前身閩都大廈於1986年建成,曾經是福州的地標性建築,1991年被評為三星級飯店。據相關資料顯示,直到1998年,福州三星級以上的飯店總共才10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閩都大廈像現在的五星級酒店。
紫陽立交橋
紫陽立交橋建於1992年10月,是福州市唯一的一座在橋面設置交通信號燈的舊式立交橋。位於古田路-福馬路和六一路的交叉口。2015年5月,福州市地鐵二號線開工,紫陽立交橋被拆除。
消失的品牌
福建日立電視機
福州第一個中外合資電視機品牌
1982年4月,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在福州成立。6月8日開工。其生產的日立牌彩電,暢銷大江南北,紅極一時。80年代誰家要是擁有這麼一臺福日電視機,一開電視,電視機前就會擠滿帶著小板凳來的鄰裡街坊。2001年,日立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撤資,停止傳統CRT普通彩電的生產。
一見喜
福州第一支本地產的藥物牙膏
1959年,福州市香料廠開始生產牙膏,福州市香料廠在1984年開發了「一見喜」藥物牙膏,1988年之後,福州市香料廠改制,因為市場變化等原因,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一見喜」牙膏漸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
消失的場所
中洲島航海俱樂部
福州第一家航海俱樂部
舊時中洲島上有航海俱樂部,那是的閩江上有常有航海俱樂部的帆船航行。
福州少年宮天文臺
福州第一個少年宮天文臺
1983年5月29日,全國少年宮中第一個天文臺——福州少年宮天文臺建成開放。2001年少年宮搬出文廟,文物部門隨之對文廟進行了修繕。天文臺也就被拆除。
省體育中心室外遊泳池
福州第一個戶外水上樂園
省體育中心戶外遊泳池,是福州第一家大型戶外水上樂園。
南星澡堂
福州解放後第一家開放的溫泉澡堂
當時福州利用溫泉建澡堂者多達60餘家,但大都建在王莊、五四路一帶。南星澡堂於1932年10月建成開業,坐落在福州市臺江商業繁華區,是一家有70多年歷史的老澡堂,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溫泉澡堂之一,是老福州人重要的生活記憶。
西洪路夜市
位於西湖公園旁邊的西洪路夜市已被取締,所有攤主在2019年8月31日左右撤離。
安泰夜市
熙熙攘攘了30多年,學生族的購物天堂, 當年,「安泰夜市」稱呼已在福州市民中間口口相傳,但與王莊夜市、鼓西路夜市有所區別,這裡成了「福州流行發源地」。旺盛的人氣不斷持續,也拉動周邊店鋪生意紅火。
2011年12月,隨著福州地鐵1號線南門兜站施工啟動,南門兜八一七路東側半幅路面(學院前路至安泰橋)實施圍擋封閉施工。落寞的安泰夜市,再也不見過去那股繁華景象。
消失的電車
51路(臺江影院—火車站)
福州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
1983年福州的2路更名為51路,同時成為福州市首條無軌電車線路,線路起訖站點是臺江影院—火車站。2001年拉閘停開,一共使用了18年。
消失的學校
鼓樓第三中心小學
(1988年福州市鼓樓第三中心小學88屆六年四班合影留念)
1949年以後,「道南祠」改為鼓樓第三中心小學。直到2007年,在「三坊七巷」保護改造工程中,小學被拆。2008年8月31日,原鼓樓第三中心小學與道山小學合併組建成則徐小學,新的小學位於鼓樓區營房裡直街2號,毗鄰林則徐紀念堂。
茶亭小學
原福州市茶亭小學位於福州市臺江區817中路422號。2006年,因城市改造,拓寬洋頭口至南門兜的八一七路,佔用茶亭小學土地,茶亭小學撤銷併入福州市交通路小學。
道山小學
(58年道山小學畢業證)
原有的道山小學是坐落於福州烏石山東面山坡上,因校址劃入烏山文化園區,2008年就近併入福州市則徐小學。現在的烏石山風景區正是道山小學的舊址所在。
尋珍女子初級中學
尋珍樓,地址在倉山對湖路桃花山(現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址),1926年-1952年為私立尋珍女子初級中學校舍,1952年政府將此樓撥歸福建師院,1954年福建師院附中遷入,之後作為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舍,於1996年8月拆除。
下杭小學
1957年後位於下杭路92號的南郡會館成了下杭小學的所在地。2002年,臺江區新增臺三小鰲峰分校,撤銷原有的幫洲小學、下杭小學和玉環小學,並新布點福州八中鰲峰初級中學。
(福州下杭小學86屆合影)
雖然這些已不再有,
但永遠活在福州人的記憶裡!
來源:海峽網、福州晚報、福州城事、八卦福州、東南快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