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十三五」我省林木種苗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安排部署「十四五」林木種苗工作重點,助推林業高質量發展。9月10日,2020年全省林木種苗工作會暨林木種苗培訓會在銅仁石阡召開。
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富傑,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德剛,銅仁市委常委、石阡縣委書記皮貴懷,省林業局總工程師張乃春,省林科院院長羅楊出席會議。
來自全省9個市(州)林業局分管負責同志、種苗站負責人,20個育苗重點縣林業主管部門分管負責人,37家省級保障性苗圃(公司)主要負責人,32個儲備林建設平臺公司、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平臺公司負責人和省林業局、省農科院相關處室負責人等參會。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石阡縣國榮鄉苗木產業園。
10日上午,與會代表分兩組來到石阡縣國榮鄉苗木產業園進行現場觀摩,園區內不同胸徑、樹高的楠木苗長勢良好,令與會代表欣喜不已。據了解,園區地處國榮鄉佛頂山野生楠木生長的核心帶,土壤、氣候及海拔高度均符合楠木生長,人工造林的楠木初期生長速度遠較天然林生長迅速。 「園區內13年生的楠木人工林與20年生的天然林相比,人工林胸徑、樹高和材積的年平均生長量,分別比天然生長快3倍、2.3倍和7.1倍。我們有信心為全省國儲林項目建設、農村產業革命特色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種苗。」國榮鄉黨委書記龔朝清表示。
石阡縣國榮鄉長榮公司80CM楠木苗。
石阡縣坐落在武陵山脈次峰佛頂山下,青山蒼翠,商品林採伐曾是當地一項重要產業。上世紀90年代,該縣木材加工企業就多達上百家。進入新世紀,該地政府越來越重視生態保護,全面禁止商業性砍伐,並不斷引導本地木材加工企業轉型。 石阡縣誼興農林有限公司的桂昌德、桂興鍾父子,便是從「光頭強」轉型「種苗商」的代表。「過去做木材加工、四處採伐,錢沒掙到多少還背上了罵名。如今育苗種樹,不僅收入增加了,還備受群眾歡迎。」桂興鍾說,目前他們已在石阡縣的楓香、石固、聚鳳等鄉鎮發展育苗基地1000餘畝,2019年公司的產值達到了1200多萬元。
石阡縣國榮鄉苗木產業園,多年生楠木林下撫育楠木樹苗。
近年來,石阡縣堅持綠色發展走新路,按照「以生態化理念發展產業,以產業化方式建設生態」的思路,構建以茶產業為主導,以果蔬藥、苗木苗圃、生態養殖為重點的「1+3」農業產業發展體系。而今,石阡境內的木材加工廠僅有20多家,而苗木苗圃企業卻已有近40家,建成優質苗木苗圃基地上萬畝。 石阡縣林業局局長孫傳良介紹到,該縣政府通過統籌流轉土地,引進社會資本,將撂荒的山坡地打造成以苗木苗圃為主的高效綠色產業示範帶,直接惠及基地周邊群眾,村民們得以在家門口就業,2019年全縣支付土地流轉費達200萬元,勞務報酬1100餘萬元。
石阡通過因地制宜發展苗木苗圃產業,全縣僅小葉楨楠苗木儲備量已達2600萬餘株,在確保「阡苗自給」的基礎上逐步實現「阡苗出山」,為廣大農村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持續穩定的產業支撐。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遊正蘭
編輯 方春英 唐怒嬌
編審 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