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陸續有「房思琪們」站出發聲,講述自己的過往經歷。另一方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不斷出現,叩問從未止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林奕含離世後,家屬曾談及她寫書的目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4月27日,話題「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登上微博熱搜,獲5.7億次閱讀。三年前的這天,時年26歲的臺灣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鬱症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留下一部至今仍引起巨大關注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這本講述女學生被老師長期性侵的小說,正是林奕含本人經歷的鏡像。三年來,她的小說熱銷並被譯成多種文字,臺灣地區修正法條增訂「狼師條款」,但「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上演,叩問從未止息。三年後的今天,幾乎在每起性侵未成年人新聞下,總有人再次提起林奕含的遭遇,或引用她說過的話。
「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這曾是林奕含寫書的目的。
林奕含
「改編自真人真事」
「三年了,那一晚為你守夜,但年幼無知,手鬆了你就從這岸到彼岸,我依然很想念你,你依然年輕美麗,我愛你奕含。」4月26日凌晨,林奕含的好友美美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
如果林奕含還在世,3月16日是她29歲的生日。過去兩年的這一天,美美都會在社交平臺發起「給她吃塊蛋糕」公開活動,邀請網友在當天吃蛋糕,以影像文字或任何形式分享,以此為林奕含慶祝生日。美美說,「奕含非常喜歡吃蛋糕,她喜歡欣賞精緻手藝之下的甜點。」
「謝謝奕含,今天是溫暖美好的一天,我們依然記得也想念你。」「沒有忘記你,不會忘記你。」今年美美不再公開舉辦活動,「想和身邊的人度過」,但她當天發布林奕含照片下的評論區,仍有很多網友送上生日祝福與各式蛋糕的照片。
網友在林奕含生日當天送上祝福與蛋糕照片
大部分人認識林奕含,是因為她的第一部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用很直觀、很直白、很殘忍的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就是有一個老師,長年用他老師的職權,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
2017年4月19日,臺灣Readmoo書店曾就這本小說對林奕含進行專訪。她面對鏡頭,神情專注,語氣輕柔,像慢慢把自己分離出來,卻幾度哽咽,話語間壓抑著痛苦。三年後,這段採訪視頻仍在網絡熱傳。
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封,白紙上只有一行字:「改編自真人真事」。
小說講述了13歲女主角房思琪被年長37歲的補習班老師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
從國中到高中,房思琪的精神狀態在創傷壓力與屈辱感之下不斷惡化,她強迫自己「愛上老師」以逃避自己被強暴的事實,最後在李國華對她性虐待之後徹底發瘋。書中寫到,李國華除了房思琪之外,還以老師身份引誘、設局性侵其他女學生,補習班職員也是共犯。
這場專訪更像是林奕含的個人獨白,她大段講述了文學傳統、角色內蘊、創作過程,以及小說所帶來的藝術美感。
談及創作過程時,林奕含的停頓更頻繁。她說,每天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寫8個小時,因為故事與她的貼合程度,會反覆進入情緒崩潰的狀況。
林奕含受訪片段
「就是我起床,打扮好,然後去我習慣的咖啡廳開始寫作,我就一定會掉入情緒谷底,崩潰大哭,然後寫作。一邊掉眼淚一邊寫作,掉入那個情緒的谷底,沒有辦法吃食,然後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結束這8個小時。」她說。
採訪人問:「一邊情緒崩潰一邊寫,在咖啡廳?」
「對,有點丟臉。」林奕含有點不好意思,「不過我不會哭出聲音了,有練過。」說完,大家都笑了。
談及未來的寫作計劃,林奕含曾說,自己終其一生都會書寫兩件事:第一件是房思琪的事情,第二件是自己得了精神病的事情。
沒有人想到她會這麼快離開。
2017年4月26日20時許,她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了最後一條動態,詢問一位韓國偶像團體成員的臺北演唱會門票。接近午夜時,她發了一封信給Readmoo書店,說自己後續有事要忙,原來希望協助的工作無法參與。
次日傍晚,她以自縊的方式,結束了26年的人生。
與重度憂鬱症共生
4月3日,原本應該是林奕含與丈夫婚禮四周年紀念日。
她的丈夫曾告訴好友,他與林奕含有大大小小的紀念日,這些日子到來,他都格外思念與感傷,而他自己也在非常努力地過生活。
梳著馬尾,面龐柔美,身材勻稱,林奕含有著小說裡用以描述房思琪的「搪瓷娃娃般」的容貌。
在「才女作家」之前,學生時代的林奕含曾被打上過「漂亮寶貝」「滿級分」「怪醫千金」等標籤。
林奕含
林奕含1991年出生於臺南醫學世家,父親是有「臺南怪醫」之稱的知名皮膚科醫生林炳煌,哥哥也是醫生。她從小外貌出眾,品學兼優,曾是臺南女子中學唯一在升大學測驗中獲得滿分的學生,還曾獲臺灣數學科展第一名,被多家媒體報導。
伴隨著小說出版,她自知自己有些惹人側目的東西黏在身上,患精神疾病、被性侵的事情成為焦點。
患有抑鬱症的事,林奕含並不避諱。2016年4月3日,將滿25歲的林奕含新婚,她在典禮上致辭,坦言精神病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和汙名。從高中二年級開始,她便與重度憂鬱症共生,每周固定去精神科接受診療。
由於患病,林奕含沒完成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和政治大學中文系學位。她休學,告訴老師「我不能閱讀。聽起來很怪異,但是是事實,非常抱歉。」卻被老師質疑醫院的診斷證明。她多次嘗試自殺,也住進過精神病院。
「沒有人知道我有多不甘心,這個疾病剝奪了我曾引以為傲的一切,與父母親密無間的關係,一帆風順的愛,朋友一個個離去,我甚至沒辦法念書,而我多麼地想要一張大學文憑。」在婚禮現場,她談及自己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她曾為「果然是光鮮亮麗的外表和疾病的反差才能得到關注」的言論不平。她說,她寫精神病,因為那幾乎就是她的全部了——沒有人會拿肝指數,血球,睡眠,去交易區區幾十百萬字的靈感。
訂婚宴和婚宴的前一天晚上,母親以為她在睡美容覺,實際上她關著房間的燈,一個人悶在廁所裡用iPad,流著眼淚一指一指寫小說。
人們後知後覺,她的突然離世似乎也有跡可循。
2017年1月,林奕含發文稱,發現對丈夫做的最殘忍的事情就是讓他明白,身為重度精神病患的伴侶,他無論如何都無法使自己真正幸福。
他們細數了彼此感覺幸福的事情:他坐在飯廳看她煮飯,她苦思周末約會的打扮,看電影前吃雞塊,幫蛋糕拍照,她叫他聞今天的香水,公園溜滑梯,接到他下班的電話,一路數到一百……林奕含說,「我並不真正幸福,然而我還是幸福的。」
去世前1個月,她說,每次經過小巨蛋,若有演唱會,都會落淚,「如此清晰地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所有歡樂都與我無關」。她和醫師約定好了不會自殺,但「好想要賴皮,真的好想要偷偷地死掉哦。」
去世前5天,她感嘆:「好多人說太苦了讀不下去,我多麼羨慕,只是小說就讀不下去,我還有人生,人人要我活下去啊。」
「狼師」未獲起訴
小說出版後,2個月內5次印刷,並沒有為林奕含帶去成就感。
她不喜歡聽到人們說「這本書成功了」,她不想要說,「我的成功建立在這個故事之上」。這本書對她而言,不只是一個故事。
「女兒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纏著她的夢魘,也讓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憂鬱症,而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姦。」林奕含去世第二天,她的父母經由出版社發表聲明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少年時被一個補習班名師誘姦後,引發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和心理描寫。
一場福爾摩斯式的「狼師」搜索在網絡上就此展開,臺灣知名補習教師陳星(本名陳國星)被指就是當年誘姦林奕含的老師,即小說中性侵房思琪的教師「李國華」的原型。
2017年5月9日,一直不願發聲的陳星通過所屬補習班首次發聲,否認是「狼師」,但承認在林奕含準備念大學時,「確實交往2個多月,父母得知後要求分手,才結束這段關係」。他強調,妻子也知曉此事。
陳國星
人們譴責陳星的同時,也將林奕含視為臺灣補教制度的受害人,補習班老師實名制與管理問題成為焦點之一。
在她離世的第30天,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修正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相關規定條文,增訂「狼師條款」,規定補習班教職員工實行實名制,負責人如有涉及性騷擾、性侵害等情節,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廢止補習班立案等。
不過,風暴中心的陳星並未被起訴。
同年8月22日,臺南地檢署稱,此案從「未滿14歲或16歲為性交」「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強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殺」3項罪嫌進行偵辦,但最終都認定陳星罪嫌不足;之後,臺灣地區「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檢察署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臺南地檢署提出的再議申請,維持原處分,確定對陳星不予起訴。
據臺灣媒體報導,陳星的補習班生意受到林奕含事件波及,他因而暫時淡出。
陳星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是距離林奕含去世近兩年時。
2019年4月5日,陳星被曝已改名「陳藝」,在福建福州一飛外語學校授課,開設了「陳藝國文課堂」,在網絡掀起爭議。該學校向南都記者表示,「陳藝」僅參加過學校的參訪交流活動,未授課或者參與合作、任職。
輿論關注下,福州市教育局同年4月8日回應,排除陳星與該機構的籤約合作關係、聘任關係,以及其線下給學生上課和該機構組織學生線上授課情況(不排除教學培訓過程宣傳不當情形),排除陳星與「陳藝國文」在線平臺的網傳關聯和資金往來。
該回應還稱,2018年3月3日,一飛培訓機構邀請陳星來校進行教學經驗分享,交流結束後,該機構開通在線教育平臺,取名「陳藝國文」。此後,陳星通過此平臺進行了4次教學分享培訓,對象是該機構老師,由於平臺為開放性質,有少量熱心國學的家長自行參與。
去年4月7日,「陳藝國文」在線平臺被要求關停,但關於他的報料並未平息。他被指在2017至2018年間,以「陳藝」「陳興」等多個名字在上海、河南等地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開展教師培訓。其中,「2018年中國教育創新力大會」工作人員曾向南都記者證實,「陳藝」曾赴鄭州出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並稱「教育行業內有很多大會,他曾經在各種會議上講過課。」
「房思琪們」
「這世界上不只一位房思琪。我怕消費任何一個房思琪。」在小說後記,林奕含這樣說道。
她的心理醫生也給予肯定:「你知道嗎?你的文章裡有一種密碼。只有處在這樣處境的女孩才能解讀出那密碼。就算只有一個人,千百個人中有一個人看到,她也不再是孤單的了。」
2018年1月26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簡體版正式在大陸發售,近年來在全國熱銷。同年6月,首屆梁羽生文學獎揭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獲得愛情都市類大獎。
小說同樣被譯為多國版本發行。2018年4月,韓文版問世;2019年7月,泰文版上市;10月,日文版發行。目前,豆瓣網站上有17萬人對小說進行點評,綜合評分為9.2分。
「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會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她曾在小說裡揭露社會對「性」及「強暴」的避諱。
性侵受害者該如何自處和發聲?社會和家屬如何對待性侵?師生之間的感情界限如何把握?林奕含去世的三年間,她圍繞這本書所展開的追問,也持續激起未成年人性侵害等多個層面議題的思考。
「如果大家對林奕含的遭遇不是憐憫和偽善,我希望大家能稍微重視我的遭遇。」2017年,北京某高校有學生發文稱受到班主任父親性侵,隨後該校回應稱「已經責成紀檢等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
三年來,陸續有「房思琪們」站出發聲,講述自己的過往經歷。另一方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不斷出現,叩問從未止息。
從2018年甘肅慶陽女生墜樓牽出的班主任猥褻案,到近期上市公司高管鮑某明被指性侵未成年養女,多學生指控四川某校初中部副校長性騷擾……每一件涉及未成年人性侵、性騷擾的新聞下,林奕含的遭遇及其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再被提起,被引用。
「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林奕含離世後,家屬曾談及她寫書的目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採寫:南都記者 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