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疑人要用 用人要疑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觀看電視連續劇,常有意外驚喜,很多至理名言,金句都會令我們三思而得益。老生常談不說,顛覆性的金句倒值得回味反思。

  最近不眠不休看了五十多集中國大陸劇,內容涉及鬥爭心術鬥智,情節曲折,絲絲入扣,看罷頭腦總會過度活躍,久久不能入睡。

  編劇總共花了十年進行資料搜集,近代歷史人物,實裡有虛,虛中存真,忠奸混淆不清,極度人性化的性格,倍添了故事的可信性與說服力,是說故事高手中的高手,心中敬佩不己。

  劇中下屬在極度複雜的鬥爭環境下向上司請示用人之道。上司簡潔有力的指示: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強勢推翻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傳統道理。說法發人深省!

  時移勢易,人性善中有惡、惡中帶善,終究人性時善時惡,難以猜測預計,用人勿疑的道理,似是高度理想主義,遙不可及,有點不合時宜,不切實際。

  職場環境品流複雜,相信不少主管在堅持疑人不用、用人勿疑的原則上,犯了一些後悔不已的錯誤,吃了一記又一記的悶棍,有苦難言!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也許是人事管理的另類思維新觀念,開了一個用人的門路與概念,讓管理學升級,讓當主管的人接受更大的挑戰。

  疑人要用的思維,顯示了管理人員豁達自信的胸襟,通透明了世上無完人與人心叵測常變的劣根性,包容的態度,廣泛延攬人才的決心,以及掌控多變人事的能耐,缺一不可。

  疑人要用的成功秘訣,還包括了上司堅持集中發掘及擅用同事的優點,缺點只作參考之用。因為找別人缺點易,鎖定他人優點難,一個稱職並敢於破格的主管是能夠大膽採用疑人並擅用之,是難得一見的將才。

  用人要疑與疑人要用是人事管理思維的孿生雙胞胎,對管理人員更具挑戰性,更加考功夫。

  用人要疑的哲學是高概念高技巧才不會弄巧成拙,要疑得有理但不流於胡亂猜疑,疑神疑鬼,要防範於未然的疑、是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疑!

  小事的疑問,儘快不動聲色,技巧的把疑團解開,不讓事情疑心生暗鬼。大事的疑惑,事關重要,影響大局,也讓受疑者有機會表態:必須誠懇的與受疑者交心提問,直到水落石出為止才是上算。真誠、誠信因為社會利害關係、衝突,已經愈來愈受到嚴峻的考驗,疑人不用、用人勿疑的金科玉律,確實需要大膽重新定位。

  一部有水準的電視連續劇,主題須要含啟發性、提供傳統思維被挑戰的空間但不流於說教,娛樂性情節是一個包裝的技巧,讓主題更加有效地讓受眾接收而不自覺。五十多集的鬥智劇,因為講故事能力高超,軟實力的功效發揮到最高點,當中不經意地啟發了一個人事管理的參考價值。

  劇中還有一句金句讓觀眾回味: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錯失而生氣,那是最不必要的自我懲罰。電視連續劇的價值本來就不應止於娛樂。嘆息讓觀眾回味且有啟發性的劇集鳳毛麟角。(文樹森,文章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相關焦點

  • 用人不疑也要疑,疑人不用也要用丨疏敏鉤沉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條是:漢高祖劉邦對待人才的看法是獨特的,用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一個人叫陳平,非常有才能,特別在計謀方面,類似諸葛亮,腦子特別好使。但是陳平德行有虧,早年曾跟嫂子私通。這個故事早年在歷史上很有名,叫「陳平盜嫂」。陳平早年曾跟隨項羽,項羽聽說了他的品行問題,盜嫂就如同當今「豔照門」時間的惡劣影響一樣。這種人怎麼可能靠譜呢?能力再強咱們也不能要!
  • 人才興則事業興:企業識人用人之道
    如今的商業競爭時代,如何識人用人,如何構建企業核心人才隊伍,關乎著企業的發展命脈。誰擁有人才,誰重視人才的培養,誰就能佔有更大的優勢,立於不敗之地。今天,我們就從兩個階段五個維度來具體談一談企業應當如何識人、用人。曾國藩說「用人必先知人」,其所著《冰鑑》至今被很多企業家奉為識人相人的寶典;嚴介和也是「察人於微」,其「嚴氏」理論聞名商界。莊子談到遴選人才也曾說要「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等。
  • 湖人季後賽首戰失利,沃格爾用人策略成疑
    本場比賽,沃格爾的用人策略讓人成疑。在格林與波普發揮失常的時候,為什麼不給新援維斯特更多的上場機會。自複賽以來,維特斯代表湖人出戰7場比賽,場均可以貢獻11.8分2.4助攻。而在本場比賽中,維斯特僅僅只得到1分鐘的上場時間,雖然說沃格爾是一名防守型教練,但在球隊進攻停滯不前的時候,為什麼不讓維斯特上場提供更多的火力點。
  • 劉邦的用人之道!真心服氣
    提到善於用人的領導,很多人都會想起劉邦。讓韓信帶兵、讓張良謀劃、讓蕭何治國,知人善任,讓人才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是劉邦用人的核心。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劉邦的用人之道同樣值得借鑑。本文總結了劉邦用人的8個特點,希望能對閱讀本文的您有所啟發。劉邦作為統帥,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在劉邦看來,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也就是他的領導藝術,有以下8個特點: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司馬懿絕非鷹視狼顧之徒,但權利誘惑太大
    魏王曹操這些記載只不過是後世之人為美化司馬懿,牽強附會添加上去的。真實的司馬懿絕對不會這樣。曹操要徵召司馬懿為官,可司馬懿不願出仕曹操,故裝病不去,可曹操卻是一次又一次徵召,之後司馬懿才願意出仕曹操。那麼我就有疑問了,司馬懿不願出仕曹操,是要曹操也「三顧茅廬呢」,還是司馬懿也有爭雄天下的野心。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司馬懿有爭霸的野心,憑藉自家世家大族的實力,在漢末亂世,憑藉他的才能,絕對是一方霸主。
  • 【文史精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用人之道
    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還以武功橫掃歐亞大陸,以蒙古為中心,建立起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伊利汗國組成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 南宋使者趙珙,1221年出使大蒙古國,回來後著有《蒙韃備錄》,書中的評價是:「今成吉思皇帝者……其人英勇果決,有度量,能容眾,敬天地,重信義。」
  • 用人最大的坑,就是對員工的盲目信任
    經理回應道:「好極了,幹得漂亮。」於是看也沒看,就將報告遞交給了客戶。拉斯洛的場景是建立在員工具有自驅力的基礎之上。現實很骨感,根據人性,起碼90%的人都是不自驅的。對於不自驅的人,你的信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災難。如果你問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你覺得你的報告已經做得夠好了嗎?」他或許會直接告訴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用好70%的用人原則,不難成大事!
    松下電器創業之初,公司的名氣還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業所不要的人成為職員。松下認為,他的事業迅速成長,是這些被視為次級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來的成果。 其實,「70分人才」有其獨特的優勢。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分享一本書——《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 由「用人唯才」談到醫院的用人之道
    面對這種文化背景的存在和影響,令諸多有識之士深以為然的「用人唯才」之理念,就顯得尤為寶貴。「用人唯才」,字字珠璣!尤其是對在醫院用人問題上具有最大話語權的醫院領導者來說。與其它事業單位相比,中國的公立醫院具有人員流動相對遲緩和人際關係相對封閉的特點。
  • 【數說NBA】凱爾特人大勝而歸-看史蒂文斯教練的用人之術
    凱特人本場比賽大勝而歸,2比0領先76,球迷朋友都知道凱爾特人的內線比較薄弱,面對擁有內線霸主恩比德,史蒂文斯教練如何體現他的用人之術?讓我們通過今天這場比賽的幾組特別數據,分析史蒂文斯教練的用人奧秘。
  • 新疆勝吉林,吉林疑放水,阿指導用人受質疑,裁判強行給自己加戲
    就連當時的解說員都理解不了這是什麼操作,因為分差在十分以內的,完全是有機會的,而吉林隊卻早早的就選擇繳槍,疑是放水。阿的江指導用人再次受到爭議本場比賽從新疆隊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要拿下的,所以在比賽中針對吉林內線薄弱這一點阿的江指導重用雙塔,讓周琦莫泰二人都打了是40多分鐘。而阿的江受到球迷們抨擊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的問題,本場也是如此。
  • 武則天用人的文武之道
    在武則天執政的五十多年裡,選取的進士達到一千多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要比唐太宗時期增加了一倍以上。過去考試貢生的考卷都要用紙把考生的名字糊起來,以防止考官作弊。武則天廢除了糊名制,這實際上是從寬取士。由於武則天放開手腳,廣開仕途,使大量的普通地主和下層貧民湧進了武氏王朝的官僚隊伍,甚至出現了官職貶值現象。
  • 讀《三國演義》感悟用人之道
    我讀《三國演義》感悟出許多用人之道。領導喜歡用什麼樣的人?這是很多求職者和正在職場上打拼者關心的敏感話題。 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很早就認識到,若想創下帝國之業,人才是基礎。他最難能可貴的是用人不疑。許攸自袁紹陣營來投奔,張遼懷疑有詐,但曹操卻深信不疑。許攸不負重望,提出了劫烏巢軍糧的妙計。
  • 火箭2人出戰成疑,德帥遇用人麻煩
    在採取5小陣容後,湖人隊用聯防的防守策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雙MVP的發揮,讓火箭的速度、快速反擊打不出效果。而火箭的防守,雖然無限換防的策略不錯,但在身高碾壓下,卻逐漸失去了效果,也使得兩隊的勝負出現了傾斜。
  • 老闆用人,不看能力與人品,先看五大原則!(說得太透徹!)
    搞企業切勿出現鞠躬盡瘁卻死而無後已的人,有了資歷更要奉獻!最後說到道德。什麼是道德?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方為道德。道德是做人必須具備的,而做企業的人除了道德之外,更講風格。用人方法:用人疑、疑人用,理性疑、感性用,公開疑、透明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短缺經濟的年代
  • 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
    在關鍵時刻和關鍵位置上,用錯一人,就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甚至使國家陷入困境。不過,用人之效又遠優於用兵,用人得當給國家人民帶來的好處,無異於點鐵成金、妙手回春。 總結古人用人的經驗和教訓,「識人」「任人」「御人」環環相扣。
  • 《道德經》:高明的領導,深諳一個用人之道,普通人卻難接受!
    《道德經》是領導學,那些高明的領導,和大企業家他們的言行無不暗合《道德經》;其中,最為人們廣泛推崇的是「用人之道」,《道德經》中被高明的領導者深諳,並踐行的「用人之道」,普通人卻很難接受。但實際的情況是,這個「用人之道」不僅是作為領導必備的一種素質,同時,它也是一種人人必備的素質,在人際交往中,即便是普通人,悟透了其中的道理,並在人際關係中踐行,也會人氣爆棚,做事順暢。那麼,這個「用人之道」究竟是什麼?
  • 十二星座老闆的用人之道
    白羊座白羊座曾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超級「老闆」——希特勒,希特勒的用人之道就是「集權」而且是絕對的集權。巨蟹座最有可能允許員工或甚至自己在上班時間叫個匹薩,一起同樂的就是巨蟹座老闆,但員工的代價是必須忍受他的羅唆和嘮叨,巨蟹座老闆是很有人情味的,也滿能替員工著想,但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他攏絡人心技倆的冰山一角,他的用人之道是「將心比心,要你賣命」,一但事情出錯,你如果沒有挺身而出,忠心護主,下一次,他就會跟你來陰的了。
  • 中國傳統之治⑥|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
    得人且善用之,不是功成業就後的錦上添花,而是危難之際創業者的利器,承平之世紹祚者的寶璽,困局之下中興者的錦囊。古代有見識的帝王將相,無不把聖賢才俊視為平治天下的樞機。今天,我們都想繼承古人留下來的優秀遺產,又時時感到現實的掣肘。但古人用人,又何曾優裕自如呢?只是我們總結古人的成功時,容易忽略他們面對的現實困境罷了。實際上,自古用人之難,不亞於用兵。
  • 【純爺們兒•管理】古代帝王將相用人之道——忠誠管理
    正是運用了這些好的手段,使其匯集了大量人才,在「有非常之功,必待有非常之人」的號召下,將漢王朝推至巔峰,為世人留下「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的事實去回味。智慧之二:宰相之傑的「看人」、「用人」和「調人」張居正被稱作「宰相之傑」。其23歲中進士,先後為國家當政十年。因其起用名將戚繼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功績載譽千古,諡號「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