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王朔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21-01-13 葉小胖讀書

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可見浪子回頭的可貴。以前總認為他是一句勸人向善的良言,類似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我低估的古人的智慧,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體會出了其中的味道。古人云:「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開始從善尚且如此困難,何況由惡轉善呢,幾乎就是一次破繭重生的過程,其間痛苦難以想像,破繭化蝶之後必定不會再從惡,而且很強大,所以謂之金不換。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從善還是從惡都緣起於一念,是你積福還是行惡的最終抉擇和表現。

王朔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就講述了一個以「佛跳牆」為謀生手段的人,親手葬送了自己愛又愛自己的人,之後痛定思痛,改變自己,挽救了另一個女孩的故事。文風一如既往的痞子風,很少場景描寫(適合小成本電影拍攝,不需要頻繁的換場布景)通過人物對話讓讀者身臨其境。王朔把那種將場景、人物心理、前因後果描寫的特別詳細的小說稱之為:「侮辱讀者的智商的小說」,誰都不比誰傻多少,不必害怕讀者看不懂,只要將輪廓和要義寫出來,讀者通過想像會理解的很好,這也是王朔高明之處。王朔的「京味」比不上老舍,痞子氣倒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裡的重點不是吃螃蟹而是第一,吃螃蟹很普通,但是要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厲害了,儘管如此「痞子氣」也只是他小說的分外色彩,論狂,的確很狂,什麼事情都敢開牙,誰都敢罵,在私底下的話公開也敢說,但是狂只是他區別與其他人的特點,要不然誰認識他是誰啊,他很聰明的給自己打上狂的標籤,讓自己區別與他人,所以說狂只是一種手段,一種表現形式,我認為王朔的小說真正讓人喜歡的還是他駕馭文字的能力,還是他小說中透漏出的思想,還是他為我們展示的小眾生活。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貪財、好色、道德淪喪,每天晚上化妝成警察去敲詐港上和外國人的刑事犯罪分子(沒錯,他們玩的把戲就是仙人跳,這個名詞不用解釋了吧,現在網絡上這種新聞鋪天蓋地),

而且是有組織、有分工、有計劃、有預謀的團夥作案,要是擱現在早被掃了,還讓他們玩那樣久。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白天玩牌,晚上敲詐的人,被一個大學的乖乖女—吳迪喜歡上了。古往今來總是在演繹著「駿馬卻駝痴漢走,嬌妻常伴拙夫眠」的故事,乖乖女總是會愛上一個流氓,而風塵女總是會找一個老實人嫁了,也許越未知,越好奇,只要產生好奇,就離愛上不遠了。浪子對女人有三不玩,不玩沒有結婚的,不玩重感情的,不玩處女,因為這三類人玩了就把自己陷進去了,甩不掉了。但是吳迪偏偏這三樣全佔了。在裝文藝、調笑逗樂等泡妞手段的攻擊下,奪取吳迪的第一次,之後仍然我行我素,白天玩牌消遣娛樂、晚上敲詐勒索,不過多了一項要應付吳迪,因為奪取人家的第一次,就得對人家負責。在一段愛情當中當然少不了女主人公的追求者,女主人公的好閨蜜這樣鐵定的角色了,當然情景是一樣的,免不了俗,因為人的感情都是相同的,追求者追女主,男主誤會,女主痛苦哭泣,好閨蜜向男主訴說等戲碼。

紙裡包不住火,作為朝夕相處的吳迪,很快知道了我的全部,包括謀生手段,但是愛總是幸福快樂的,吳迪沉迷其中不想因為這件事請破壞,還是一如以往的歡樂,但是這個事情就如心中的一根刺,時時扎自己,她害怕我被抓進去,所以總是小心翼翼的勸我收手。美好總是短暫的,浪子終究是浪子,吳迪將我和亞紅(團夥的另一名女成員)捉姦在床的時候,吳迪徹底崩潰了。千萬不要讓女人傷心,不要得罪女人,特別是愛自己的女人,吳迪以後的種種行為充分的說明的這一點。女人報復男人的手段無非兩種,一種是傷害對方,一種是傷害自己,而吳迪選擇了後者,吳迪通過犯罪團夥的其他人加入了團夥,充當仙人跳中勾引客人的人,在一次行動中看見穿上裸體的吳迪我崩潰了,她通過傷害自己讓我心痛、懊悔的目的達到了,這樣的結局是男人心痛,女人更心痛。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最後東窗事發,吳迪割脈自殺了(我覺得這是她最好的歸宿,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個男人可以毀了女人的一生,從她決定以自己為代價,進行報復的時候,她的一輩子已經毀了,愛情讓人失去理智,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

後來我從監獄裡出來,無法忍受回憶,便離開了這個地方,在旅途中認識了一個很像吳迪,同樣清純可愛的胡亦,又經歷了同樣的愛情橋段,無非又是插科打諢,花前月下,情愫暗生等,到了以「海上佛國」著稱的小島上,我和胡亦等了旅館住下了,又是一番愛恨糾葛,同來的還有兩個小流氓,一直糾纏胡亦,胡亦為了讓我吃醋、嫉妒、證明我對她的愛,和兩個小流氓曖昧,不斷交往,但是兩個小流氓也充分利用了胡亦的這種心理,把她辦了,她最終把自己玩進去了,但是通過我的勸說胡亦沒有想不通,離開了,我用自己的手段懲罰了那兩個小流氓,在拯救了胡亦的同時對吳迪所犯罪惡的救贖。

人總是這樣,有陰的一面,也有陽的一面,就看那個佔據上分了,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有些時候,一念之間就決定了你一段時間的行為,罪惡也好,善良也罷,最終取決於你的那一念,而那一念確實你不斷積累的思維習慣,所以就有了積福的說法,積福積累的是你那一念的善意,是你不斷向善的思維習慣。

相關焦點

  • 西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西港,我看到了土豪們在賭場一擲千金的狂妄,見到了被扣護照流浪街頭的菠菜者的可悲,見過殺人不眨眼的殘忍
  •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畸形愛欲的涅槃
    最早接觸王朔的書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也被王朔的一句話感動。 你能看出更深的東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東西,起碼也讓你樂一樂。 王朔是個地道的北京人,也有北京人「老炮兒」式的性格。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在人間
    很多人的生活優雅,幸福,也有很多人不滿、抱怨,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為何,一面可以是天堂,一面卻成了地獄,而我迷茫行走在人間,找不到歸途。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也有被選擇的義務,我們生活在這個以小家為單位的社會中。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原來是這麼來的!
    然而,即便是六道中最好的「天道」,也仍不免陷於生死流轉,未得究竟解脫;更何況在輪迴中,多時墮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其所受苦要比人間慘重、長久百千萬倍。如果不能脫離輪迴,一切眾生便在六道中生死流轉,受苦無量,永無止息。這在佛教看來是一件極為可悲的事情。
  • 第五人格:羅生門建模發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墮地獄!
    羅生門建模發布,美智子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最終也是一念墮入這地獄!首先來說【羅生門】的展示動作真的是獨樹一幟,可見官方在設計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紅蝶伴隨著淡淡的青幽幽的綠光的緩緩走出,並伴隨著些許破碎的面具,可以看得出美智子特別害怕另一個自己迸發出來,但是該來的總歸是擋不住,不是嗎?
  • 佛教:人生就是一念,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只有當下這一念,人生從一念開始,而有千念萬念,有了我們的生活,有了我們的世界,有了芸芸眾生,佛教說「了生死」,就是從這一念開始了起,能夠做到心中沒有一念,而又包羅萬象,能夠做得了自己這一念的主,就不會被妄念流轉,不會隨業力浪死虛生,能夠在三界六道中自由出入。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好文)
    ——孟子人性,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張弛有度,讓孩子內心灑滿陽光的生活。好心態可以是一道救命良方。有一個故事,梁武帝請教寶志公禪師,問他有沒有天堂和地獄。梁武帝說:「我沒有看過,你可不可以帶我去見識見識這個天堂和地獄?」寶志公說:「可以的!不過你要準備準備;要準備好,一會兒我就帶你去。」過了一會,寶志公就問他:「你準備好了沒有呀?」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本就是天堂,有人卻偏偏把它活成了地獄
    今天我想說一說,電影《一念天堂》,這部電影是由沈騰主演的,可是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反應社會的百態,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首先人都是有良知的,然而良知可能會被利益薰陶了。這部片裡沈默是一個複雜的角色,首先他是一個小偷,偷了別人的表,然後他把這個表掛在了一個逃犯的手上,幫助警察制服了逃犯。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堂和地獄不在別處,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當我們的心快樂的時候,就是極樂天堂;痛苦的時候,就是地獄。幾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有對天堂和地獄的描述。行善之人便可進天堂,作惡之人就會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在哪裡呢?其實,天堂和地獄不僅僅存在於故事傳說中,更是存在於每個人心裡。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 「李健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一生》
    李健-一念一生越聽這首歌,越是深深明了,為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可曾聽說過雪山懸崖,曾讓人魂繞夢牽。傳說中有寶藏在上面,也藏著萬丈深淵。多少人為了他就此長眠。——李健《一念一生》人性貪婪,面對誘惑,卻也能戰勝恐懼。可惜這份勇氣,很多時候只是用喪失了一份理智來換取的。險峻之地,往往是寶藏之地,無數人將會為之探尋。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把武器曾被萬人追捧,如今卻被當成累贅
    03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前些日子,本著懷舊的心情,小編又一次打開了巨人城廢墟進行遊玩,身為穿越火線最 當小編剛拿到這把曾經魂牽夢縈的武器時,內心激動萬分,像是來到了天堂一般,可是,這個激動並沒有持續多久就消失,因為這個所謂榴彈槍的傷害實在是太低了,可能還沒有小編所使用的冰龍一半傷害高
  • 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就是當下這一個思想念頭,如果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也就沒有過去未來,一念清淨,就是自性淨土,與諸佛菩薩不會相差分毫。佛說一切唯心造,人生的是非善惡,好壞對錯,都是自己的一心一念所造,都是「一念之起」,如果一念清淨,就會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天下太平,人間淨土。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場比賽兩個相同經歷的球員評價天差地別
    這球的失誤有一半原因是因為本澤馬傳球,另外一半原因是拉莫斯。皇馬丟榜首位置第27輪皇馬在貝尼託-比拉馬林球場拜訪貝蒂斯,結果被主場作戰的貝蒂斯2:1擊敗。在積分榜上落後巴塞隆納兩分,看來本賽季的西甲有可能要到最後一輪才知道聯賽的冠軍歸屬。本賽季皇家馬德裡在國家德比的表現要優於巴塞隆納,但這些在國家對比中搶下來的優勢卻又在弱隊中送出去了!
  • 彭斯的選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打斷他的是個商人,他為了逐利殺害了自己的朋友,雖然很富有但他並不快樂,他懇求道:「和尚,你能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嗎?」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但漸漸地他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商人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秘密?」
  • 劉詩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是因海水的廣闊無垠,它可以讓我們在自由的空間自由的時間裡無拘無束的馳騁,而海水的另一半則是火焰,當我們暢遊大海隨心所欲的時候,卻不知道在大海的最底層是洶湧的火焰。劉詩雯當下的狀態便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多年賽場徵戰,劉詩雯已經深諳賽場之道,而長久的持之以恆與鍥而不捨,註定會百鍊成鋼,再加以內心始終不滅的渴望。就如2019年世乒賽十年磨一劍,那一刻便是進入了空明之境。有了這樣的經歷,劉詩雯已經蛻變成蝶,進入自由境界。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今年倫敦的碳排放已達標
    我們在前一篇推送中介紹了一些英國人周六夜晚趁「禁足令」生效前逃離倫敦的情節(閱讀倫敦已成地獄,只有幾千人逃了出去)。 聽上去很緊張?莫慌。 所謂一念地獄,一念天堂,街道空無一人的倫敦,到底是地獄還是天堂呢?生活在這裡的小編覺得,是地獄也是天堂。
  • 一念之間,天堂地獄
    俗話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偏闖進來,難道眾生的世界真的有天堂地獄麼?你信不信呢?相信很多人是相信的,特別是信佛的人,其實正信的佛教,是完全相信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的。其實不光佛教認可天堂地獄的存在,在細分的各種教派中,如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天主教、摩門教中,都是相信天堂地獄的存在的。這裡重點說佛教,佛教講求六道輪迴,天堂與地獄,也都在生死範圍的輪迴之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人人也都有過天堂地獄的經歷,只是不記得了而已。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3000裡
    一念3000裡 畢淑敏寫下個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少年的你,遇到校園欺凌,你該怎麼做? 請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少年的你,遇到校園欺凌,你該怎麼做?影訊:人生沒有如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檢察官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那樣做。」——可見,涉罪未成年人是多麼渴望在人生歧路上能作出正確選擇。事實上,如果平時能多學法、遵法、守法,即便遇到人生歧路,大多也能避免違法犯罪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