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瘋狂並不可恥,能瘋狂地投入正確的事,的確能讓你變得更好
有這麼一段話:
這個世界比你想像得大得多,你想做的大多數事情一定已經被各種人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做過、做到過並且做到過無數次。
高三努力是這樣、高三拼命是這樣,高三瘋狂當然也是這樣。
就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家裡,正和你一起面對高三的人就有1000萬人,而高考恢復40年來已經經歷過高考的人有2億,他們當中的確有高一到高三穩紮穩打不把瘋狂掛在嘴邊依然考上所謂985的正牌選手,但也一定有無數在高三奮起直追、瘋狂付出常人不可想像努力才完成逆襲的偏門英雄。
但無論根正苗紅還是邪魔外道,從來沒有人可以否認努力、投入和付出可以改變自己境遇這件事情。
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這個世界上最讓奮鬥者欣慰的是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被曾經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做過並且做到過。」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說:
好的雞湯絕不是告訴你堅持努力就能成功,而是讓你在看完之後保持堅持和努力。
因為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每每讀到令人動容的故事總是會讓我們熱血澎湃甚至熱淚盈眶,緊接著我們就可以充滿希望地付出常人看似不可理解的瘋狂努力,這種瘋狂是極度的投入和專注,我很明白這種瘋狂讓我比之前的自己變得更好了,所以我感謝「瘋狂」。
其實瘋狂大抵也就不過如此,無非意味看擠佔一切可以擠佔的時間投入學習,學習時無比的專注和投入,主動選擇放棄對自己無效的輸入,甚至是主動選擇不聽課而選擇將對自己幫助最大的事情做到最好……
邏輯上講,當其他條件不變而你在某件事情上投入更多,加專注,難道不應該意味看更好的結果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李陽「瘋狂英語」,雖然李陽這個人的人品有大問題,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本人通過瘋狂學習把英語學到了精通的地步,不僅如此,那些受他傳遞的瘋狂精神影響的學生們,雖然對他褒貶不一,但的確有一部分學生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長期貫徹那種瘋狂精神並取得了比同層次的學生更好的結果,哪怕那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人……因為大部分並沒有堅持下來。
那你怎麼能說瘋狂沒用呢?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市面上有很多「XXX從入門到精通」的書籍,但卻被大眾戲稱為"XXX從入門到放棄」,但同樣無法忽視的一個現象就是:的確有很多人通過那一本書完成了入門甚至達到了精通的地步。
那我們能說那本書有問題嗎?不能吧,如果有問題那也只能是人有問題。
想瘋狂沒錯,不必在任何情況下覺得這種想法可恥甚至拿不上檯面,哪怕是身邊所有人認為上985不需要瘋狂的情況下,你也可以選擇為自己的理想的大學或者理想的自己拼一把。
別怕,想瘋就去瘋,你有權利做最好的自己。
真的,沒什麼好怕的。
02如何瘋狂地迎接高三的挑戰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如果選擇要瘋狂地去迎接高三的挑戰,那麼雞血故事確實是需要的,因為他總能讓我們在鬥志低迷時重新熱血滿懷。
但親身經歷告訴我,同一個雞血故事往往經不起反覆閱讀,也許第一次能讓你痛哭流涕,第二次就只能讓你淡然笑之了,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尋找新的雞血故事,而尋找本身又將浪費我們本該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這和我們定義的高專注高投入的瘋狂是相悖的,我們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那怎麼辦呢?
最好能做到一篇雞血文抵用一整年的地步,一年中每每覺得鬥志薄弱就把這篇文章從收藏夾裡翻出來重讀一遍,然後再次熱淚盈眶,然後立馬投入到更加專注的學習中去。
我想省去你所有找故事的時間,我就結合我聽過、看過、見過的以及我做過的,給你講講你最想聽的故事了。
在高三這一年,
有人小鎮出生,高一高二吊車尾連上課都跟不上,高三決定自我救贖,一年時間把市面上能買到的模擬試卷都做了一遍,近20年的高考真題刷了5遍,一年用掉了157支中性筆芯,最後他去了清華,這不是虛構,此人姓李。
有人其他科目都不錯,唯獨理綜速度慢成績差,他在高三曾最多一天寫了9張理綜試卷還加改錯訂正,直到高考前夕,兩個半小時的理綜試卷他已經可以一個半小時完成同時保證285+的成績,最後高考雖然數學失常,但依然去了浙大,這不是虛構,此人姓張。
有人班級墊底不被自己的老師喜歡,於是頂著學校家長的巨大壓力決定租房回家自學,每天6:00起床,晚上12:30睡覺,午飯啃了一年吐司麵包,筆記本記滿了8個活頁本,時常在夜晚透過窗對著街道流淚,學校在高三舉行的12次考試只去了最後一次,從班級倒數變成了第3名,最終用200天的時間從剛過二本線的成績到超過一本線60分,這也不是虛構,此人姓白。
有人寫字姿勢不對,手指被筆磨破,綁上創可貼繼續寫試題,最多一次創可貼綁了3層,中指幾乎有拇指粗;
有人為了攻克高考作文,把年級發放的滿分作文一字不落地背誦了40篇,最後高考語文138分,哦對了,這個人是男生;還有人英語不行,高三一年每天百詞斬400個單詞,背完高考詞彙背四級,背完四級背六級,忘記了就複習,複習好再繼續背,最後高考英語一騎絕塵。。。
以上都不是虛構,如果你需要,我甚至可以挨個告訴你主人公的真實姓名。
而我自己?
因為一次考試失利,因為和母親的一次促膝談心,我曾經在高三選擇成為過你們眼中那種瘋子。這段經歷我很少提及,但在這裡我可以平靜地告訴你。
為了考高分
1.我連續289天在早上4:30起床字,(這個習慣保持到現在)
2.高三的常態是早餐5分鐘,午餐9分鐘,晚餐7分鐘(嗯,加上跑去食堂的時間)
3.為了提高自己寫理綜的速度,曾在一天裡寫完了11張理綜試卷。
4.把過去15年的高考真題寫了3遍(除了語文)
5.為了保持精力充沛,每天喝5袋雀巢特濃咖啡。(後期喝咖啡已經不頂用了,只能把速溶咖啡粉直接倒在嘴巴裡就著水吞下去)
6.為了記住生物的知識點,把生物書從頭到尾一個字不落地朗讀了17遍。
7.寫卷子把手磨破了皮,用創口貼綁好繼續寫數學真題。
8.把30篇語文作文範文背得幾乎一字不落。
9.把書桌從教室搬出來放進了空教室裡,只為了更專注的學習。
10.被不了解的陌生人誤認為精神不太正常。
如果你還想問,我還可以列出更多。
你當然可以說當時的我思維僵化,不懂方法,傻X一樣地用低級幼稚的題海戰術。
你也可以說高三要勞逸結合,好好保重身體打一場持久戰,不要熬夜,不要透支,不要傷害身體。
你還可以指責我說不能給學弟學妹們灌輸「拼命才能贏」的毒雞血、毒雞湯。
這都不重要,因為你說的都是對的。
但我希望質疑我的人知道其實我也沒錯,因為你想說的東西,高三的我都想過,但我還是選擇了這麼做,並且一路這麼做下來了。
我是對的,因為我的高三就是這麼過來的。
我沒興致宣揚任何題海戰術、極端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因為人和人的差異註定了每個人去到同一個目的地的方法和路徑都差別巨大。
但如果你在高三,你應該知道,你面對的是一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今後命運的考試。所以必須弄明白的是,這一年你拿什麼東西去和後面的幾十年對賭,才能讓你自己贏得問心無愧。
說回我自己,很不幸並不是付出沒結果的狗血劇情,最後我的確以問心無愧也勉強還算滿意的成績去到了現在就讀的學校,一所大傢伙心中的中上流985.
一切皆是選擇,修行在於自身。
如果最後要給高三的學弟學妹留一句話:
」珍惜能夠拼搏的時光,至少讓自己成為配得上得到命運眷顧的人。至於結果,相信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03若你一樣想瘋狂,推薦一部好書:學霸筆記
向優秀的人學習,是獲取成功的一種捷徑。學霸們的手寫筆記,不僅能給你傳授系統的知識,詳細的解析。更重要的是能給你帶來很多啟發和不時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