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1.0版」大滿貫|乒壇史話

2020-12-09 東方體育

1971年的「1.0版」大滿貫|乒壇史話

原標題:1971年的「1.0版」大滿貫|乒壇史話

DHS

在桌球的非專業術語裡,「大滿貫」算得上是曝光率相當高的一個。就像桌球的英文叫法是「桌上網球」一樣,桌球的大滿貫也是從網球借鑑過來的,當然,橋牌和中國的麻將中也有滿貫的說法,但相對於桌球來講,應該算是「隔輩傳」了。

網球中的大滿貫指的是拿滿四大公開賽的冠軍,而桌球的大滿貫,我們都知道是拿滿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這三大賽的單打冠軍。桌球1988年才進入奧運會,也就是說理論上的首位桌球大滿貫球員最早也只能出現在1988年,而女子世界盃始於1996年,因此女子大滿貫第一人的出現,理論上還要再晚8年。

事實上,全世界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桌球大滿貫球員出現在1992年,瑞典常青樹瓦爾德內爾在1989年世乒賽和1990年世界盃奪冠後,終於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完成了這一壯舉,而他至今仍是大滿貫中的唯一一位外協會選手。女子大滿貫第一人則是鄧亞萍,她在1991年首奪世乒賽冠軍,次年拿下奧運會冠軍,而獨霸女子乒壇的鄧亞萍直到1996年才將大滿貫稱號加身,僅僅是因為那一年女子世界盃剛剛設立。

然而在1988年以前就沒有大滿貫的說法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我們今天的三大賽冠軍版大滿貫稱為「2.0版」,那麼「1.0版」的桌球大滿貫則全部屬於世界錦標賽。在沒有奧運會也沒有世界盃的年代,如果有一個人可以拿遍世乒賽的單打、雙打、混雙和團體冠軍,那麼他/她也會被稱為大滿貫(儘管在今天這一壯舉被改稱「金滿貫」)。

林慧卿被譽為「中國第一代削球女王」

在「1.0版」的大滿貫歷史上,林慧卿的名字要被重書一筆。上世紀50年代,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林慧卿回到祖國打球,併入選了1960年國家體委為備戰北京世乒賽而組建的108人國家集訓隊。在完成世乒賽大滿貫之前,林慧卿先拿了個「國內大滿貫」——她先是在1963年全錦賽上奪得女單和女雙兩項冠軍,隨後在1964年全錦賽上與張燮林合作拿到一枚混雙金牌,1965年全運會上,又獲得女團和女單冠軍。

相關焦點

  • 2008-2018乒壇十年大事件 | 馬龍、丁寧裡約奪冠成就「大滿貫」
    十年裡,馬龍丁寧裡約封王封后,新的大滿貫由此誕生;十年裡,國乒「一夜爆紅」,再度颳起「全民桌球」的熱潮;十年裡,平野美宇首登世界盃冠軍和亞錦賽冠軍的寶座,撼動了國乒女隊的霸主地位;十年裡,劉國梁闊別執教14年的國乒舞臺,令人嘆息;十年裡,國際乒聯賽事積分規則大改革,奧恰洛夫搶得先機,首登世界第一。
  • 2016國際乒壇年度盤點:馬龍丁寧夢圓大滿貫,桌球起源國再登領獎臺!
    以下,國際乒聯將帶您縱覽2016年世界乒壇的名將盛事。關鍵詞:大滿貫裡約奧運會上,中國隊長馬龍擊敗隊友張繼科,以4比0拿下奧運會單打金牌,成就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滿貫。此外,馬龍還在今年12月的國際乒聯年度巡迴賽總決賽中衛冕男單冠軍,以「五冠王」的成績證明了自己在當今世界乒壇上的絕對實力。
  • 細數乒壇十位大滿貫得主:張繼科用時最少,鄧亞萍「生不逢時」
    乒壇大滿貫得主,是對奪得過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運動員的美稱。近三十年來,有無數英雄豪傑向這個乒壇最高榮耀發起衝擊,但時至今日總共也僅有十名球員實現大滿貫,恰好男女各半。接下來就以用時(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算起)長短為順序,詳細介紹一下這十位大滿貫得主。
  • 丁寧之後,劉詩雯、陳夢、朱雨玲、孫穎莎誰有希望奪乒壇大滿貫?
    理性的說,一個大滿貫成就已經很偉大了,畢竟手握乒壇大滿貫的國手當真是屈指可數,世界三大賽中奪得一個單打冠軍,兩人未來都有機會去實現乒壇大滿貫成就,而且單從年齡上看,兩人衝擊乒壇大滿貫的機率,比陳夢和朱雨玲更大一些,朱雨玲固然手握一個世界盃單打冠軍
  • 女乒5位大滿貫:個小卻稱霸乒壇八年,張怡寧史無前例「雙滿貫」
    她身高只有1米55,曾因為身高問題多次被國家隊拒之門外,卻成為國乒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之一,而且職業生涯獲得18個世界冠軍,並且稱霸世界第一長達8年之久!王楠:女乒第二位大滿貫得主2000年雪梨奧運會王楠成就大滿貫,進入了王楠時代,雪梨奧運獲得女子單打和雙打冠軍,職業生涯共獲得24個世界冠軍,王楠的出現讓人看到了左手打球可以打的如此出色,在王楠的帶領下當年的女隊叱吒乒壇
  • 試問乒壇大滿貫選手:拿到全國冠軍了麼?
    繼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包攬男單、女單、男團、女團四枚金牌之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再次包攬男單、女單、男團、女團八枚金牌,成為當之無愧的夢之隊。」張繼科就拿我們的「藏獒」張繼科來說,他可以說是中國乒壇「最快大滿貫」選手了,但是確實一塊全運會金牌都沒拿過,2013年全運會,張繼科在1/4決賽輸給了年僅16歲的樊振東,與冠軍無緣;2017年他又在1/8決賽上輸給周凱。
  • 2008-2018乒壇十年大事件 | 「大魔王」張怡寧成就雙圈大滿貫
    十年一劍,今朝鋒芒,在十年的光景裡,世界乒壇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選手奧恰洛夫積分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中國隊長達七年的壟斷;日本小將新人輩出,平野美宇在亞錦賽中連續戰勝三名國乒主力登頂,驚出球迷一身冷汗;劉國梁宣布教練退役,正式告別國乒等等,為大家盤點了近十年中,乒壇發生的大事件。
  • 中國乒壇十大女子桌球運動員,每位都是影響時代的「巾幗英雄」
    1邱忠惠中國獲得世界女子桌球比賽冠軍的第一人,1961年獲得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曾五次獲全國桌球比賽單打冠軍。曾擔任桌球隊女教練、中國桌球協會副主席。披荊斬棘,親手打開了通向女子單打世界冠軍之門。
  • 成都有意競標2021大滿貫賽事 乒壇賽事效仿網球洗牌哪4城能勝出?
    那麼從明年起,全世界哪四座城市能率先成為乒壇四大滿貫賽事的主場,就十分引人關注。據悉,去年連續承辦了男女單項世界盃的四川成都,已經第一時間發出了希望競標的呼聲。根據今天國際乒聯公布的計劃,明年大滿貫賽事投標時間線為——2020年3月:向市場發放宣傳材料。
  • 世界乒壇7大紀錄,劉詩雯連超5位大滿貫,伊藤美誠取代國乒天才
    眾所周知,由於當前形勢問題,世界乒壇仍舊處於全面停賽狀態,不過國際乒聯卻始終在為桌球這一賽事不遺餘力地宣傳著,近期乒聯就回顧了世界乒壇歷史上7大令人瘋狂的紀錄,作為當前乒壇的最強者,國乒幾乎收割了近代所有金牌紀錄,包括張繼科的最快大滿貫稱號,以及王楠世乒賽三連冠壯舉,而目前國乒的隊內,劉詩雯和馬龍也各自保持著令人難以超越的紀錄,此外,伊藤美誠也出人意料取代國乒天才上榜。
  • 與奧運積分相同,WTT大滿貫將成乒壇重量級賽事
    與奧運積分相同,WTT大滿貫將成乒壇重量級賽事 2020-12-23 15:34: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嶽川 責任編輯:嶽川
  • 馬龍成大滿貫歷史最後一人!國際乒聯2021年定義大滿貫新概念
    12月23日,隨著國際乒聯正式官宣,2021年開啟全新的世界積分排名結構,WTT大滿貫賽正式浮出水面。而與此同時,傳統意義上的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三項冠軍的大滿貫概念也正式走入歷史。國乒隊長馬龍、丁寧也分別成為了歷史上最後兩位乒壇大滿貫獲得者。
  • 馬龍成大滿貫歷史最後一人!國際乒聯2021年定義大滿貫新概念
    12月23日,隨著國際乒聯正式官宣,2021年開啟全新的世界積分排名結構,WTT大滿貫賽正式浮出水面。而與此同時,傳統意義上的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三項冠軍的大滿貫概念也正式走入歷史。國乒隊長馬龍、丁寧也分別成為了歷史上最後兩位乒壇大滿貫獲得者。被廣大球迷寄予厚望的樊振東、陳夢將沒有機會獲得這一稱號。
  • 國際乒聯新排名規則出爐,傳統「大滿貫」概念被顛覆!
    12月23日,國際乒聯公告了2021年新排名規則,WTT大滿貫賽事將佔據桌球新世界排名的最高位置,與奧運會、世乒賽並列成為乒壇寶塔尖頂端三大賽事。國際乒聯計劃每年舉辦4站WTT大滿貫賽事,每站總獎金為300萬美元,各站冠軍可獲得2000積分,與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冠軍、兩年一屆的世乒賽冠軍相同。而每年一屆的世界盃、國際乒聯世界盃(即年終總決賽),冠軍1500積分,檔次低一格。
  • 對劉詩雯而言,成就乒壇大滿貫,與張繼科再續前緣,哪一個更難?
    第一個便是29歲的劉詩雯,一門心思的想要實現乒壇大滿貫,但看好者和看衰者參半;第二個便是29歲的劉詩雯至今仍單身一人,那些心繫小棗感情的球迷,總在探討,到底什麼樣的男士,才能配得上劉詩雯呢?似乎兩人性格比較兼容,但兩人如今所處的圈子是不同的,張繼科曾跟景甜談過一段戀愛,雖然無疾而終,但似乎也讓人看到了,張繼似乎想在娛樂圈找自己的另一半,當初惠若琪去張繼科家做客,張繼科母親就覺著惠若琪那樣的做老張家兒媳婦就很合適,說到這,便不得不說,張繼科父親曾說過一句話,張繼科未來找媳婦,身高不能低於1米
  • 乒壇大滿貫賽事即將舉辦,總獎金高達2000萬美元
    世界桌球公司醞釀已久,今天(3月3日)國際乒聯終於發布了關於世界桌球公司重新規劃乒壇賽事的消息。未來大滿貫該賽事將在2021年開始進行,據了解,WTT世界桌球公司是國際乒聯旗下商業實體,一直致力於創新化打造全球桌球產業,引領桌球運動更好的發展。
  • 國際乒壇難以打破的記錄(一),馬龍、張繼科均位列其中
    截至2016年里約奧運會,先後誕生了10位「大滿貫」得主,其中9位就來自國乒。另外,國乒隊員在國際乒壇上創造了很多難以打破的記錄,供後輩追趕。下面就由我來舉例吧。一、世界第一排名保持8年:鄧亞萍鄧亞萍出生於河南鄭州,是中國女子乒壇的領軍人物,也是國乒第一位「大滿貫」得主。
  • 回顧國際乒聯的重大改革,看乒壇大滿貫設想是否可行
    這封公開信隨後引發各方爭議,就連乒壇第一位大滿貫球員瓦爾德內爾都站出來反對,使得國際乒聯主席託馬斯·維克特不得不親自出來澄清,說這只是丹頓個人的想法。實際上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國際乒聯就開始實行多次乒壇改革,當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如何維持」觀賞性」和「競技性」的平衡是發展這項運動的重要課題。接下來就來回顧一下此前乒壇的幾次重要改革,看這些改革是否起到應有的效果。
  • 乒壇常青樹,前無古人的第一位桌球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
    大家好,這兩年隨著桌球的興起,不少的人都對桌球產生了興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桌球歷史上第一位大滿貫得主:簡·諾瓦·瓦爾德內爾吧。
  • 網壇冷知識 盤點那些身高不足1米75的大滿貫冠軍 張德培入圍
    澳大利亞名宿肯羅斯威爾,身高1米75,四座大滿貫冠軍比拉沃爾年齡還大的羅斯威爾,同樣是澳大利亞的網球名宿,儘管在33歲的年齡網壇才進入公開賽年代,但他總共還是奪得了四座大滿貫冠軍,分別是1968年的法網、1970年的美網,以及1971年和1972年的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