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武術,為什麼一比賽就變成王八拳?今天算明白了

2020-12-08 同銷萬愁

不管什麼武術,為什麼一比賽就變成王八拳?今天算明白了

小時候看武打片,總覺得裡邊的武林高手都特別厲害,好像現代的武器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非常想學武術,想讓自己也變成武林高手。那樣就可以不怕別人欺負,遇到不平的事也可以驕傲地打抱不平了,不過心裡想了千萬遍,最後連劈叉也沒練成。

長大以後才知道,其實古代的人和現代人差不多,電視裡那些武功高強的人,都是美化了的藝術形象。那些在劇中每次比賽都能贏的高手,到了現代未必能在武術比賽中打贏。甚至有朋友形容這些武林人士,一到比賽就變成了王八拳,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傳統的武術它講究套路,平是多用來強身健體,實戰機會小,所以靈活性低,殺傷力小。而現代的格鬥術,沒有太嚴格的套路,動作都是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出來的,出拳的速度也是出其不易,每一招都能正中要害。比如巴西的柔術中,有一招叫裸絞,這個招術就具有非常強的殺傷力。

而傳統的武術,無論哪個門派,招數有多厲害,都有各自固定的套路。如果遇到門派之間比武,通常都會點到為止。所以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傷害,也看不出雙方的實力。但是傳統的武術如果遇到現代的格鬥術,比賽時就會顯得很吃力。首先在速度上,傳統武術相對慢一些,所以還沒等反應過來,可能就被傷到了。而有一些武者,因為一時慌亂,就有可能自亂陣腳亂打一氣。所以,人們看到的樣子就會像王八拳,一點美感都找不到了。

可見,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那些武功高強的古人,放到現代也只是一般的練武之人。他們的身體素質可能不錯,但是比格鬥的話,還是比不過現代的格鬥術,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無論是什麼中國武術,為何一到了比賽場上,就會容易變成王八拳?
    無論是什麼中國武術,為何一到了比賽場上,就會容易變成王八拳?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傳統文化的泱泱大國,不論是文學還是哲學,它所蘊含的文化的文化的確存在,並且至今仍被傳送解讀說文學就不學方面來看,中國功夫也算得上是中國國學的精粹了。
  • 為什麼傳統功夫在對擂時被戲稱為王八拳
    傳統武術上了擂臺,不管各門各派大多都掄成了王八拳,近年來,搏擊打傳武,很多傳武師父確實如此,沒有多少打出像模像樣的拳法來,比如雷雷、田野偶有出彩動作,也僅僅是搏擊的初級水平而已,與傳統武術關係貌似不大。我們聊聊這事的源頭,然後再去剖析背後的我們到底丟不丟人!這個是有源頭的,1954年1月17日,旅居香港的吳氏太極拳宗師吳公儀在澳門迎戰白鶴拳高手陳克夫。
  • 王八拳的逆襲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人,那些練過多年拳術的,打起來,一急眼了,也是王八拳的路子。可以說,王八拳就是人的搏鬥本能,甚至不經過訓練就能打得相當不錯。王八拳的優勢在哪裡一、王八拳的速度極快,兩隻手交替向前掄出,對手稍微一愣神,就被打蒙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二、王八拳的氣勢很容易壓倒對方,尤其是身高體壯的,兩隻胳膊向前掄出去,不亞於兩根棍子;
  • 業餘拳擊愛好者,能熬過王八拳這關,就算入門了!
    大多人看多了職業比賽的精彩鏡頭,如果看到業餘格鬥愛好者之間對決,尤其是新手階段那都是王八拳亂掄。不論練得哪個門派,武術、拳擊、散打等,只要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和實戰磨練的幾乎都是一樣的表現。有誰覺得很不服,上去試試,拍下來看盾,就知道有沒有區別了!
  • 民國第一屆武術大賽,演練套路精彩紛呈,實戰卻都成了王八拳
    最近武術及搏擊愛好者熱議的一件事就是:又一個傳統武術「大師」載了!一直宣揚自己打敗過歐美格鬥冠軍,誓言要為傳統武術正名的混元太極門「宗師」馬保國,竟然30秒內連遭一個50歲的業餘搏擊選手3次擊倒,最後直挺挺地倒地休克!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在冷嘲熱諷,斥責傳武大師都是騙子。
  • 傳統武術究竟能否實戰?郭晨冬:傳武大師一上臺就是王八拳
    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打這是拳迷們普遍關心的話題,近年來武林中出現了很多以「傳武大師」,但到了真正上擂臺時全都歇菜。渾元形意太極拳馬保國、詠春拳餘昌華、裡合腿田野就是此類代表。先不說他們實戰能力究竟如何,但嘴上的功夫確實了得,沒比賽之前說的天花亂墜,比賽之後那就是另一種展現方式。
  • 一個沙袋就能看清武術理論和實戰的差距
    自己並非是什麼專業武術或搏擊運動員,純屬一個業餘的門外漢。那以前接觸過擒敵拳訓練,主要是表演無實戰。在學習過程中教官不斷重複的出拳要領也算是多少能記住,但自始至終都沒有理解出拳為什麼是腳蹬地發力,然後轉腰送肩把拳打出去的要領。最多也就是為了配合表演做出那些被動配合的動作而已。
  • 傳統武術並無民間高手
    也許很多練習傳統武術的大師們看到我說:「傳統武術並無民間高手」後會說我不懂武術。因為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正是因為武術的本質是技擊,才湧現出了歷史上的一大批技擊高手,如津門霍元甲、神槍李書文、八卦掌門董海川、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郭雲深等。
  • 如何破解街頭打鬥中經常碰到的王八拳
    更有意思的是,許多號稱武術高手,打急眼了,也會使出王八拳。這充分說明王八拳是一種「本能」。那麼,如何去破解王八拳呢?這就必須對王八拳的技法有一個了解。王八拳勝在氣勢用「勢若瘋虎」來形容王八拳,確實挺形象的。
  • 自學拳擊,對練中能不打娘娘拳,少打王八拳就算及格了!
    別說沒練過的普通人,就是有人練了十幾年武術,平常看上去打得也有模有樣,可對練時因為緊張害怕、移動步法、體能力量、反應速度等各方面原因,也是經常打出娘娘拳!那王八拳就更好理解了,主要還是用胳膊多少加點上半身的重量,拉開架子把拳頭掄出去。這種拳就是流行於民間的大擺拳,主要見於男人之間的打架方式!
  • 深扒 宇宙無敵王八拳的來路!
    今天萌主來講一講王八拳,這個無論什麼物種,什麼種族都在掄的極具殺傷力的拳種!
  • 親測武術絕大多數招式並不適合打擂臺
    提起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問題,一直是爭議不斷!在找到答案之前,至少要明白什麼是傳統武術?如何來認定什麼是「打」?什麼是傳統武術?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已經沒有統一答案了!不用說外人觀點,就是練武術的群體中各自就有不同的觀點。
  • 動漫中那些使用「王八拳」的少女,胳膊短是硬傷,還是為了賣萌?
    導讀語:歡迎來到二次元小柯南的世界,每天為你帶來新鮮刺激的動漫趣題,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在動漫中出現了不少使用過王八拳的少女,但都是因為胳膊短才使用王八拳的嗎?實際上應該是為了賣萌」。喜歡小柯南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一下關注哦,每天堅持不斷更,關注的人今天的歐氣爆滿!!!可能有小夥伴們對動漫中「王八拳」的定義很模糊,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王八拳」到底是個什麼高戰力的戰鬥力技巧。「王八拳」指的是將雙胳膊掄起,雙手握拳,用最大的力氣用最快的速度打向敵人。
  • 遊戲中的「王八拳」到底有多強?
    所以這裡就引出了一個討論,設計師明知道給新手設計的王八拳很可能嚴重地影響遊戲平衡,那為什麼遊戲設計師還是一定要堅持設計甚至大幅度地增加這些招式呢?接下來我將通過分析各個不同類型的遊戲來解答玩家們的困惑。遊戲中的王八拳為什麼會這麼強?
  • 傳統武術真的無法打贏現代格鬥術?
    國內也開始舉辦類似MMA的擂臺賽,比如什麼武林。但老衲看了一下,號稱什麼派什麼派,上了擂臺也是掄起了王八拳。頓時傻眼,這不是正兒八經的街頭鬥毆嗎?於是乎,江湖出現了武術打假,認為武術無用,被人拿來招搖撞騙。在此打假下,一代掌門結果紛紛抵擋不住,沒撐過超5分鐘。老衲好奇地翻看過去掌門的江湖視頻,結果發現了很多特點。
  • 總被一拳KO的武術大師們,請以馬保國為鑑,聽李連杰的話別折騰了
    認清事實的李連杰作為一個全世界知名的功夫動作巨星、一個12歲就獲得全運會武術套路比賽全能冠軍的「練家子」,李連杰居然如此直言不諱地否認了武術的實戰性,著實讓人感到有些意外。建國以後的武術就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本就不提倡用於搏擊鬥毆。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武術其實大體分為兩類,一種實戰類,另一種是表演類。在講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之前,先說多年前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武林大會》,很多人看過,請的都是各個門派的掌門人,傳承人表演他們的武術,然後PK實戰,看哪個門派的武功厲害。
  • 傳統武術應該從傳奇色彩的武俠世界裡走出來
    今天我終於從網上看到了這個視頻,徐曉冬戰永詠春拳丁浩,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每回合開始十幾秒丁浩不是被摔倒,就是被擊倒。但是詠春拳大師丁浩畢竟是有實力的,他的進攻防守都有套路,說明受過正規的對抗性訓練,只是偶爾被打蒙了才使用王八拳。詠春拳大師丁浩,甭管怎麼說,好歹也堅持了快一局才被裁判宣布結束。
  • 王八拳沒弱點?封后手1招阻斷,傳統武術街頭打法
    很多朋友問我形意拳三體式站樁如何應對街頭的王八拳,通常按照現在教防身,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周旋。第一當對方打王八拳的時候,他的中線是暴露的,衝進去,打擊對方咽喉,就給他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一般不會的人打王八拳中線都是敞開的,這點大家不要害怕。
  • 王八拳沒弱點?封后手1招阻斷,傳統武術街頭打法
    很多朋友問我形意拳三體式站樁如何應對街頭的王八拳,通常按照現在教防身,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周旋。如下動圖1所示:第二種是阻截。第一當對方打王八拳的時候,他的中線是暴露的,衝進去,打擊對方咽喉,就給他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一般不會的人打王八拳中線都是敞開的,這點大家不要害怕。如下動圖4所示:那麼第二點呢就是中斷組合拳,為什麼形意拳站渾圓樁站三體式,大家以為不護臉,你主動貼近,你一直架著他,他怎麼打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