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發力於變局中開新局

2020-12-16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圖表內容來源:人社部網站

  圖表小米繪

  圖片由中國勞動社保科研院提供

  政策再升級就業更有「話語權」

  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就業優先政策之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就業政策作為三大宏觀政策之一,提出加強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

  「就業優先政策提升到了三大宏觀調控政策之一,責任就更大了。自去年以來,為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中美經貿摩擦的外部影響,我國出臺很多穩就業政策,並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今年以來,我國在原有政策和預案上加碼加力、擴大範圍,針對疫情特殊情況,迅速研究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出臺及時精準、有力有效,為保居民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勞動社保科研院副研究員陳雲在會上表示。

  近年來,為應對經濟因素對就業的影響,我國穩就業政策不斷加碼,穩崗、擴容、兜底、防風險系列措施不斷推進。

  「我們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導向,從中央到地方都始終把就業作為一個重點。始終堅持完善政策體系,營商環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對新就業形態保持一種開放支持的態度。堅持統籌做好群體就業,用市場的辦法,針對各類群體的特點分類施策。」人社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指出。

  「十四五」的大幕即將拉開,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十四五」期間開展就業工作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勞動社保科研院研究員張麗賓表示,為應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們不僅需要關注政策調控的方向和力度,而且要關注政策操作的方式,適度增加政策實施的彈性。

  對此,人社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表示,要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政策,將新發展理念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中去。同時,推動就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三大宏觀經濟政策實現協同。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應更加靈活,更多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要實施就業友好型的社會政策,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均衡發展。就業政策還需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推動產業有序地由東部向中部、西部轉移,實現與勞動力的有效對接。」人社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表示。 

  立足「雙循環」打好「持久戰」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應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我國及時採取雙循環戰略。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將持續存在,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並逐步成為主要矛盾,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也在不斷加大。與此同時,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新就業形態與傳統就業制度的矛盾開始凸顯,「機器換人」始終在進行。這些都對我國就業工作提出了不少挑戰。

  與會專家指出,切實做到「六穩」「六保」,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就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當前我國的重點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從中長期看,要實現產業鏈安全與效率間的平衡。因此,我國正從國際經濟大循環,向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轉變,不斷擴大內需。通過巨大的經濟增長韌性、『世界工作檯』的樞紐作用,以及超大規模市場增長的空間,我們要以良好的內循環,來帶動雙循環的發展。」針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張麗賓建議。

  美團點評法律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孟續鐸認為,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將給就業市場帶來重大變革。「未來,製造業將面臨著大規模的降成本和『機器換人』,這會將一些勞動力從傳統工廠標準勞動關係中『擠出去』。」

  對此,陳雲持相似觀點。「一方面,製造業除了從傳統製造向更高質量的新製造轉變,同時也在向數位化轉型;另一方面,產業轉型升級不只是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同時也涉及新產業。」陳雲認為,結構性矛盾是一個常態化且將長久面臨的問題,但「內容在變、特徵在變、原因也在變」,需要打好「持久戰」。

  「從思路來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受『外生衝擊』影響較弱,更多取決於自身產業結構優化再平衡。因此,我們應該專注於本身,加快體制改革步伐,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同時要挖掘人才紅利的潛力,改善勞動力供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探索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路徑,以不變應萬變。」張麗賓表示。 

  聚焦供給側化解結構性矛盾

  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是「十四五」時期就業工作面臨的突出重點和難點。

  農民工就業穩不穩,直接關係到就業大局穩不穩。展望「十四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仍然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

  人社部農民工工作司負責人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解決好農民工問題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促進農民工在城鎮穩定高質量就業和融入城鎮,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必然要求。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就地就近就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浙江省總結的「1+3+N」合作創業模式,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據浙江省人社廳副廳長金林貴介紹,「1」代表村黨支部,未來合作創業要在村黨支部組織領導下開展;「3」代表3個組織,即村經濟合作社、企業、專業協會;「N」代表村民。在「1+3+N」這一模式下,村民與經濟合作社、企業、專業協會進行合作,企業帶領村民與市場合作,從而實現六個有效--組織有效、管理有效、基準有效、自律有效、生產有效、市場有效,最後實現鄉村振興。

  「現代化的短板在農村。我們要把農村勞動力就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對此,人社部門要發揮自身效能,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智能生產線的大量運用,大量低素質勞動力有可能要轉向農村就業。」金林貴認為,未來農村就業的方向值得關注。

  推動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還需進一步優化供給側勞動力資源的結構,這有賴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順利實施。

  「我們將把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作為整個職業培訓促就業的一個『拳頭』、一個關鍵行動,加大力度把它組織和實施好。同時,盤活現有資源優勢,激活現有校企合作的體系和渠道。」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表示。

  「十四五」期間,在職業培訓對象方面,重點在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這三大類。「在傳統的職業培訓對象基礎上,我們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把培訓的覆蓋面拓展到農村新成長的勞動力上。」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指出。

  提高供給側勞動力資源質量,還需重視職業精神的培育。「職業精神是四位一體的,即職業信仰、職業能力、職業行為、職業結果的統一體。」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表示,未來,無論是農民工還是高校畢業生,所有的群體都面臨著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問題。 

  賦能新業態順勢而為開新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聯組會上指出,「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突如其來。對此,我們要順勢而為,讓其順其自然、脫穎而出。」

  對此,與會專家表示,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不少新就業形態「強勢崛起」。新就業形態創造新機遇,當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用工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日益增多,正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

  「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運行模式被改變,大量依賴於線下空間聚集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雖然停滯了,但嵌入『網際網路+』的在線行業、雲模式應運而生。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體系將發生巨大變化--線下經濟與線上經濟協同發展的新二元結構可能會產生。」張麗賓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勞動力短期失業率大幅上升,但一些新就業形態也應運而生,就業結構將發生變化。

  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也考驗著政府管理智慧。阿里研究院數字經濟就業研究中心主任徐飛認為,各級政府包容審慎的態度,對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隨著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用工方式更加靈活多樣,用工主體難確認、用工性質難界定的問題日益突出。

  「新就業形態出現之後,很多原來以固定的勞動合同為基礎制定的勞動關係,已經不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希望能繼續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社會政策的創新,破除政策中不適應新情況的地方,及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應規章制度。」徐飛建議。

  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負責人表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要圍繞新就業形態,進一步拓展和優化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業務,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同時,搭建線上線下信息服務平臺,支持勞動者靈活就業。

  中國勞動社保科研院副院長莫榮在會議總結時指出,我國就業發展、就業政策和工作實踐,具有自身的突出特點,有很多創新之處,部分理念、政策和實踐走在世界前列。當前,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增大,勞動力市場出現許多新變化、面臨新挑戰,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要求,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理論和政策研究水平,總結經驗,謀劃未來,針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發展建善言、出良策,開拓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相關焦點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
    正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推薦給政協委員必讀的《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歸納總結的,從範疇方面來識變,有全球之變與中國之變;從內涵方面來看變,有權勢之變與秩序之變;從領域方面來談變,有政治、經濟與社會之變。通過學習本書,能夠準確理解和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 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包括「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內的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
    年會會場央廣網南寧12月18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2020年12月18-19日,以「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
  • 在時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長安信託榮獲「2020年度卓越...
    在時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長安信託榮獲「2020年度卓越品牌建設信託公司」獎 2020-12-07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論道台州:民營企業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
    11月29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台州峰會舉行,中國民營經濟領域專家、企業家代表和政府領導乘「風」而來,論道台州,共話民營企業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而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與民營經濟休戚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製造業必須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 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以變革應對變局 於變局中開新局
    本期,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雅華立足當下,勾勒未來,作「以變革應對變局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題分享,為大家解讀新形勢下天福發展的新機遇與新舉措,與君共饗。2019年10月25日,會見巴西總統時就提到「世界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正值決勝全面小康之年,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目標的實現增加了新的挑戰。從目前的世界形勢看,預判非常準確,縱觀歷史,統判全球,作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分析和戰略論斷。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人類與病毒的」世紀大戰「,嚴重程度堪比一次世界大戰,必將使整個世界進行重新洗牌。
  • 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原標題: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12月2日,匯聚了近千位教育行業專家、業內精英以及眾多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媒體觀察者、教育
  • WAIC:「變局」中開「新局」 騰訊進一步紮根上海
    原標題:WAIC:「變局」中開「新局」,騰訊進一步紮根上海   7月9日-1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世界
  • 李強:在大變局中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以特殊作為和擔當育先機開新局
    原標題:在大變局中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以特殊作為和擔當育先機開新局 認識大變局對上海發展深刻影響 ■要充分看到上海未來發展所具備的國家戰略牽引、功能引領發展、都市導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等機遇和有利因素 ■同時也要清醒分析在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鞏固增強區位優勢以及人口與人才等方面面臨的挑戰 ■機遇和挑戰並存
  • 2021國考申論範文:在危機中育新機 於變局中開新局
    2021國考申論範文:在危機中育新機 於變局中開新局 2020-08-14 11:33:23|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策部署在湖南引發熱烈反響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曹嫻 劉永濤 周月桂 胡信松 劉勇 奉永成7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 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行業寒冬與危機中的新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領域,特別是服務類行業造成了嚴重衝擊,教培機構亦未能倖免。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1月份到6月份,全國教培機構的平均破產率超過20%,其中湖北、廣東、河北較為嚴重;約70%艱難度過此期間的機構,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50%—100%,僅1%的機構保持營收增長。
  • 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會議現場會議由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主辦,湖北民族大學承辦,湖北省汽車工程學會及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協辦,中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安徽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華東交通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工業大學、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大專院校作為支持單位。
  • 大變局中如何開新局、育新機?餘淼傑解讀「雙循環」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號角。此次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大同工業: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全面小康看大同】大同工業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2020-12-1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玖富集團: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無疑將進入快車道,而玖富集團亦在審時度勢、沉著應對,順勢提出「新消費、新財富、新科技」戰略升級。面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金融科技作為科技驅動的金融創新,在加強疫情防控、保障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表現出顯著的優勢。放眼當下,金融科技行業進入「強監管」時代,市場的喧囂與浮躁開始隱退,作為一家以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數字科技企業,玖富集團在把握合規與探索創新的平衡中不斷前行,通過戰略調整升級強化企業內生發展動力,以期進一步提高行業標準,裂變多元服務形態。
  • 保居民就業——讓千家萬戶端穩飯碗(在危機中育新機 於變局中開新局)
    開欄的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堅定看好基本面,努力把握新機遇,積極應對新挑戰,我們才能打好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戰略主動仗,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既化解「眼前之急」,又謀得「長遠之功」。
  •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江門市第二屆「樂業五邑...
    本次大賽由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江門市臺港澳事務局、江門市僑務局、江門市農業農村局、共青團江門市委員會、江門市殘疾人聯合會舉辦。大賽以「樂業五邑,創響江門」為主題,旨在鼓勵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營造良好創業氛圍,為江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 大新寨鎮:轉劣勢為攻勢 於變局開新局
    大新寨鎮:轉劣勢為攻勢 於變局開新局 2020-12-05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服:於變局中開新局,邁向實體商業新服務生態
    針對當下實體服務行業普遍存在的線上線下經營脫節、獲客成本高、引流拓客難、用戶留存率低等難點痛點,優服認為,眼下我們需要重構人與服務場景的連結,只有順應市場變革的時代潮流,才能重新釋放實體服務行業作為剛需業態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