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美》的發行讓杰倫用實際行動回懟了媒體「江郎才盡」的說法。《葉惠美》發行前的「周杰倫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拿代言拿到手軟的杰倫通過《三年二班》這首歌與移動巨頭的合作又造就了怎樣的經典營銷案例?《東風破》這首流行中國風對華語樂壇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今天和大家繼續分享。
1《以父之名》—「周杰倫日」的由來
2003年方文山計劃出版自己的詩集,在尋找插畫師的過程中認識了黃俊郎。而杰倫與黃俊郎的完美合作則由「你好杰倫、你好俊郎」的相互問好展開。
同年7月16日50家電臺同時播放了《以父之名》這首歌,超過8億人次同時在線收聽,而這一天也被命名為「周杰倫」日。《以父之名》以低喃的義大利語引導聽眾進入一種暗黑風格場景之中,伴隨著一聲驚叫,便開始了戲劇而夢幻的吟唱。《以父之名》這首歌靈感來源於周爸爸經常看的電影《教父》,伴隨著杰倫複雜多變的旋律以及俊郎暗黑華麗的歌詞使你我仿佛置身於一場劇情多變的故事情境之中。杰倫對於這首作品後來說道:藝術作品從來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2.《葉惠美》—11首歌,10個領域,10個主題
《葉惠美》這張專輯一共11首歌,而這11首歌包含了杰倫在10個領域之中想要表達的態度,敘述了10種主題。從《以父之名》的救贖,到《懦夫》傳達反對毒品,熱愛生命的理念;從《晴天》對校園的懷念到《三年二班》裡關於自我成長的思考;從《東風破》的流行中國風到《你聽得到》的愛情感傷;從《梯田》裡的環保倡議到《同一種調調》表達的年輕人對於興趣的不羈;從《她的睫毛》的愛情感覺到《愛情懸崖》的甜蜜愛戀最後到《雙刀》所展現的民族不屈精神,這11首歌構成了這張風格如此多元的《葉惠美》。
而在當年周杰倫由於客串電影《尋找周杰倫》,還創作了兩首單曲—《軌跡》與《斷了的弦》這也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葉惠美》這張專輯的銷量更是在不到一個月內達到了100萬張。這讓人不自覺的想到金曲獎上的杰倫的發言:我就是要這樣的音樂,誰叫我是周杰倫。
3.《三年二班》—一首與移動通訊巨頭密不可分的歌曲
除了從專輯銷量方面形容杰倫的爆紅,還可以從代言的數量、拿下的贊助來形容杰倫的炙手可熱。從德爾惠運動鞋贊助的《雙刀》到美特斯邦威贊助的《她的睫毛》;從松下手機贊助的《晴天》到百事可樂贊助的《同一種調調》;再到由中國移動贊助的《三年二班》,周杰倫無疑在那個年代成為了贊助商的頭號目標。
由於《三年二班》歌詞的校園風,加上周杰倫的代言,使得年輕人群體在選擇電話卡中將移動作為了首選目標,而中國移動的這次營銷策劃代言在今天看來無疑還是一場不可比擬的成功案例。
4.《東風破》的出現掀起了流行中國風的潮流
當方文山決定以蘇軾的《蝶戀花·京口得鄉書》中「東風吹破千行淚」的「東風破」來命名時或許沒想到這首歌會引起華語樂壇流行中國風的潮流。《東風破》問世後華語樂壇的流行中國風歌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時至今日這樣的流行中國風依然在華語樂壇中佔著一席重要之位。
《東風破》這首詞讓歌曲達到了一種令普通歌手難以企及的意境美,而MV中杰倫身著民國書生裝,加上女主溫婉典雅的旗袍衣飾,則更是營造了一種具有恬靜寧謐的畫面美,讓人難以忘卻。
同年周杰倫正式進軍好萊塢,成為亞洲天王,更是以拿著一把吉他發出怒吼的形象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也在同一年陳奕迅的《十年》、孫燕姿的《遇見》、SHE的《superstar》在人群中中口口傳唱。那年的金曲獎上周杰倫8提2中,當著臺下雲集的大佬公開DISS,表達了自己的音樂態度。
在即將到來的2004年中杰倫又會怎樣驚豔眾人?那首名為《七裡香》的專輯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200萬網民投票才讓杰倫登上2004年的春晚又是怎麼一回事?跳出歷史的回答,明天繼續與你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