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閒,帶孩子在最美的山水田園詩裡,感受田園之美

2020-12-26 二胎媽媽的星辰大海

今年的五一假期馬上就要來了,雖然我國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還有些無症狀感染者潛伏在人群中,歐洲和美國更是每天上萬的增加,對於疫情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儘量少去人流集中地方。

這個假期不能跨區域出行,帶孩子們去哪裡好呢?五一假期正值春夏之交,草木葳蕤,天朗氣清。不如我們避開人群,走進廣袤的大自然,帶孩子去附近鄉間,一邊吟詠經典的田園詩,一邊感受田園詩意吧。

一.享受登山的樂趣

01.《題鶴林寺僧舍》(唐)李涉

終日昔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美好的春光即將消逝,詩人打算趁著春日去登山。路過竹院時遇到僧人,閒話多時,由衷感慨自己在紛紛擾擾的世間,偷得片刻安閒。這種境界,不也是我們一直嚮往的嗎?雖然沒有正面寫登山,但是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詩人的心曠神怡。

0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關於登山的名句,前有詩聖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珠玉在前,難以超越。可是王安石另闢蹊徑,用富有哲理性的語言,不僅完美地總結了登山之樂,也勉勵我們不斷進取,攀登到更高的高度,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03.《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個詩句精闢地概括出了藏在我們身邊的哲理:身處其中,往往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04.《登廬山五老峰》(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李白的詩句總是自帶一種豪放飄逸之氣,這首詩也不例外。青天,金芙蓉,九江秀色,雲中的霧松,這些美景皆是登山所見,白衣飄飄的詩人,在這樣的意境中,更顯詩仙的飄逸之氣。

05.《登山》(唐)許棠

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近空無世界,當楚見波濤。頂峭松多瘦,崖懸石盡牢。獼猴呼獨散,隔水向人號。

二.感受田園牧歌之美

01.《積雨輞川莊作》(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王維的詩一直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精於繪畫,在作詩時融合了繪畫的構圖、色彩技巧。「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色彩搭配令人嘆為觀止:漠漠水田,白鷺翩飛,陰陰夏木,黃鸝歌唱,色彩對比強烈,畫面清新自然,宛若欣賞一幅優美的山水田園畫卷。

02.《渭川田家》(唐)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夕陽西下,牛羊歸來。慈祥的老人掛念著頑皮的孩童,倚杖等候。「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麥苗開始揚花,桑葉稀疏,春蠶休眠,清新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詩人偶遇扛著鋤頭的田夫,一起閒話家常,依依不捨。

03.《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的田園詩清新淡雅,不是沒有意蘊的平淡,而是一種返樸歸真的平淡——「豪華落盡見真淳」。綠樹環繞的小村旁邊,有青山隱隱,故人準備好了美味,邀我共享,一起把酒臨風,閒話桑麻,還約定重陽節重聚,這份深情厚誼,多麼令人感動!

04.《歸園田居·其一》(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厭倦了官場的陶淵明,辭官回到田園,如脫籠之鵠般歡喜激動,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歸園田居》。「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看到這些詩句,是不是感到莫名的親切溫暖呢?

05.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簡陋的的茅屋,溪流潺潺,溪邊草青青。辛棄疾和妻兒在此過著恬然自樂的田園生活。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小兒躲在溪頭臥剝蓮蓬,又頑皮又可愛的模樣躍然紙上。

三.體驗農業勞動的辛苦

01.《憫農二首》(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兩三歲的寶貝都會背這首詩,可是詩歌背後的辛苦,孩子們真的懂得嗎?平時要教育孩子不要浪費糧食,每一粒米,都是經過千辛萬苦,才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面的。

02.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鄉村四月,農事漸漸繁忙了起來,才結束了蠶桑的辛勞,又迎來了繁重的插秧任務。

03.《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代農村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夜以繼日。白天要乾田地裡的活,晚上回家還要紡織,小孩子也被大人們的忙碌所感染,在桑樹的陰涼處學者種瓜。

04.《歸園田居·其三》(魏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並非我們想像的那般悠閒富足。他需要像真正的農民一樣勞動,才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可是碰到荒年,「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家人忍飢挨餓,依然是常有的事情。

05.《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居易一生致力於為底層人民吶喊,努力記錄下當時普通老百姓的疾苦。「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就是千百年來,我們勞動人民的縮影呀!夏日炎炎,可是為了儘快收割莊稼,他們精疲力盡也不捨得休息,只想早點收完成熟的麥子。

今日穀雨,雨生百穀,12首經典詩詞伴你一起「聽雨」

四月清和雨乍晴,陪孩子學習6首關於四月的古詩,薰染心靈的詩意

陪孩子玩飛花令遊戲,輕鬆記憶《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

相關焦點

  • 小資日照 偷得浮生半日閒——露營達人遊記
    他們因為孩子是幼兒園同學而相識,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職業。他們有共同愛好,品味相投,熱愛自然。他們組成了自駕露營團隊,對露營的嘗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露營達人侯老師說「只要露營過一次,感受到這些大自然之美,便戒不了了」。
  • 閒情碎筆—偷得浮生半日閒
    三三毛說:歲月極美,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或者說歲月不曾缺少美,人生也不曾缺少美,只是浮躁的社會缺少一顆靜下來的心。前幾天再次翻到司空曙的那首小詩。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裡寫的那樣:「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 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
  • 「偷得浮生半日閒」盛讚高僧,高手顛倒下詩句順序,卻令高僧羞怒
    唐代詩人李涉曾以「偷得浮生半日閒」來讚譽一位得道高僧,於紛擾塵世之間偷取片刻的安寧,這與蘇軾的境界頗為相致。《題鶴林寺僧舍》唐·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偷得浮生半日閒」,既是李涉對自己於慘澹現實之中苦中作樂、處變不驚的總結,又是對高僧一生遠離是非、早已大徹大悟狀態的讚美。他只得半日之閒,而高僧卻是一生閒適。更何況,李涉從「昏昏醉夢」到「浮生半日閒」完成的巨大轉變,主要原因是「逢僧話」,這正是他所嚮往的生活,同時也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種人生。
  • 偷閒: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偷閒: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一直很喜歡南宋詩人趙師秀在《約客》一詩中,對「閒」的形象刻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整首詩洋溢著寧靜、悠閒的滋味,那種閒來無事,看時光緩緩流過的情形,真像一幅詩意盎然的畫。這種閒適的時光真好。閒,是人生中一種美好的況味。生活中,有時閒就是幸福。閒下來,生活的腳步變慢了,心格外平靜,如一灣碧水波光如鏡,映出天光和雲影。心靜了,才能感受到那些細小的美好,更能聽清內心的聲音。一個匆匆趕路,心中裝滿煩惱的人,再好的風景也會熟視無睹。
  • 「偷得浮生半日閒」的上句是什麼?
    在他遭遇流放期間,用他詩中的話說就是「終日昏昏醉夢間」,情緒極其消沉。然而,在「忽聞春盡強登山」與鶴林寺高僧的閒聊之中,無意中解開了苦悶的心結,化解了沉溺於世俗之憂煩,體驗了直面現實及人生的輕鬆感受,才得以使自己麻木已久的心靈增添了些許的愉快,於是欣然題詩本篇於寺院牆壁之上,以抒發其內心「又得浮生半日閒」之感慨。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偷得半日閒
    「偷得浮生半日閒在如今的快節奏而且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偷得浮生半日閒即將開始的第二循環,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偷得浮生半日閒」。
  • 「偷得浮生半日閒」不是讓你閒著,而是告誡你別躺著了找點事做吧
    可能從來沒有人想過,中國人的春節也可以這樣過:每個人都待在家裡。年前的時候我們很討厭要遭遇七大姑八大姨的問話,到過年的時候沒有了她們的身影,反而覺得有些不自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哎呀算是解放了,勞累了一年可以多休息幾天。但是兩天之後就發現,相比「工作需要我」,我還是更需要工作。因為這被關閉在冷宮當中,實在是太讓人難受了。
  • 《山山水水關乎情——山水田園詩》文/木若水(遼寧)
    山水田園詩的發展概況:第一個全力來描繪壯麗河山的詩人是南朝的謝靈運,第一個以田園生活入詩的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盛唐時,山水田園詩的創作蔚為大觀,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詩人通過童孫「學種瓜」這一細節,既表明農家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良好品格,又用幼童的形象襯託出農家的辛苦和繁忙,言詞中更多地流露出詩人對勞動者的讚美和對農村生活的嚮往。而南宋趙師秀 《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詩人用「閒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
  • 山水田園詩鑑賞技巧
    >【教你知識】 所謂的山水詩,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歌;所謂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成就
    聞一多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後代中國人對詩的觀念大半以此為標準,即調理性情,靜賞自然」(《聞一多說唐詩》,鄭臨川筆錄),指的就是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最能體現他的詩歌藝術創造力,同時也達到了山水田園詩的最高成就。
  • 靜坐一爐香,偷得浮生半日閒.
    「偷得浮生半日閒」,句出唐代詩人李涉《題鶴林寺僧舍》,詩詞一般,卻因名句點睛流傳千古,一個「偷」字用得最妙,世事紛擾,清閒難得,竟覺得是偷來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是清閒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這是清閒
  • 偷得浮生半日閒!排球女神迪士尼度假,路人照驚豔眾人
    在迪士尼遊玩玩的也是非常的盡興,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個機會對於她來說也是非常的難得此次劉晏含也是在社交平臺上向大家分享了她此次出遊迪士尼的好心情。姑娘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雖然非常的狼狽,但是她們每一個人都是最美的,在此次短暫假期結束之後,這些女排姑娘們也將會進入到下一階段的集訓,繼續為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備戰,也期待中國女排在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能夠再創輝煌,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山水田園好生活」展示保山城市之美
    日前,《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走進保山,帶廣大網友「湖岸漫步觀景賞花,永子棋院對弈切磋」,深入領略保山的「山水田園好生活」。時間是神奇的變量,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如今,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已經成為保山的形象和名片,在提升中心城市品位的同時,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幅「山水田園好生活」畫卷正在保山壩徐徐展開。保山之美美在形象和氣質,美在個性與品位。保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沿邊沿江區位優勢突出、資源富集、宜居宜業宜遊,是保山的5個特點和優勢。
  • 盛唐之山水田園詩——太白、右丞、孟浩然
    唐朝是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進入唐朝,山水田園詩也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 「山水田園詩」——古詩詞流派及練習(附答案)
    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
  • 王維這首山水田園詩,優美的田園生活畫卷,意境甚是唯美
    然後一些有文化的詩人就寫一些山水田園之類的詩,表達自己的個性,去寄託自己的情感。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唐代的著名詩人王維的一個詩歌作品《新晴野望》,這首詩是詩人有一次在雨後欣賞田野風光之後,有感而觸的作品。寫出了農民在下過雨之後急忙耕地的場景,表達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田園風光的嚮往的這種情懷。
  • 陶淵明的田園詩
    陶淵明的出現,才使詩歌藝術的脈絡重新接上,並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充滿生機的因素。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裡程碑標誌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 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 距桂林1h,有個養在深閨的小城,比陽朔山水更靜謐迷人!高鐵直達~
    陽朔山水之秀美,龍脊梯田之大氣,潿洲島的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田園山色,確實迷人。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騎驢(ID:qilvtravel)我想帶你去桂林2小時車程之外的,一處千年山水小城賀州看看。△山水夕照遊走在田間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純樸的田園氣息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閒」別忘了再拍幾張好照片記錄一下這裡動人的景色
  • 四大山水田園詩人,王孟韋柳,四種風格誰能打動你?
    在璀璨的中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派詩歌,總是以一種小而美的清新淡雅,圈粉無數,像早期的陶淵明和謝靈運,陶淵明雖擅寫山水,但陶詩中無論是對田間野夫還是對稚子兒童,都飽含著一份儒者的仁愛,謝靈運則是純粹寫景,但在每一首詩的末尾,總不忘寫出一句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