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重大項目強力推進 地標產業快速崛起

2020-12-26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紫東「聚變」,新南京人熱湧

  8月1日,棲霞區委全會上發布了眾多的數據,相比一眾經濟指標的回升攀高,有一項「用腳投票」的數字更直觀可感:過去兩年,南京1/4的新增人口湧入棲霞。人氣蓬勃的背後,是全社會對棲霞發展現狀的認可、對前景的殷切期待。

  南京紫東核心區加快建設、寧鎮揚一體化推進、城市發展重心東移,正讓棲霞躍升為新一輪發展的新中心、新熱土。棲霞區委書記黎輝表示:「機遇稍縱即逝,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努力使美好藍圖儘早變為現實。」

  逆勢攀升,抓「四新」轟鳴新動能

  南京華僑城瑪雅海灘水公園已開門迎客;省中醫院仙林分院明年10月開始運營;中電萊斯集團(28所)仙林新區總投資60億元,將重點發展智能電子信息系統、智慧交通、城市智能綜合治理等信息服務產業……8月1日上午,棲霞區全委會開幕前,安排了一場現場觀摩。區領導率領各街道和部門負責人,前往中電萊斯集團(28所)仙林新所區、江蘇省中醫院仙林分院、華僑城瑪雅海灘水公園等項目,實地感受城市變化,提振發展信心。

  當天下午,棲霞區「半年報」出爐:主要指標穩步修復,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7.85億元、增幅0.3%。看似尋常,實則艱難。作為南京先進位造業大區,受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最大,在全力回補石化、交通運輸業造成的6.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缺口之後,棲霞區經濟指標「浮出水面」。其中,GDP二季度當季增長2.5%,二季度規上工業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全部正增長並高於全市增幅,整體回暖態勢明顯。26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61.39億元,達到去年同期的96%;外貿進出口總額428.1億元,總量位列全市第2。

  這份半年「成績單」來之不易,數字躍動間發展動能轉換則讓人欣喜。上半年,棲霞發力推進251個總投資2257億元「四新」項目,上半年工業網際網路、新醫藥新健康業務收入均位居全市第二位。主導產業穩健增長,先進位造業營業收入增長5.1%,其中綠色智能汽車增長17.36%。

  「應對變局,要把項目建設擺上『頭版頭條』,開拓新局,以項目的『穩』與『增』,促經濟社會發展的『進』與『升』。」棲霞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生表示,要始終強化市場化運作水平,不斷推動資源轉變為資產,吸引更多資本,發揮出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讓棲霞真正成為發展熱土。

  強勢出擊,鋪大道招引龍頭項目

  以產業之名定義城市「中軸線」——312國道棲霞段改名「智谷大道」,這一舉動體現了棲霞對地標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孜孜以求。

  7月30日,棲霞區領導率團赴深圳召開人工智慧產業推介會,走出去的目的就是「破圈」——連結頂尖資源。一批「深圳系」企業籤約「北上」。永豪電子「人工智慧+音視頻」總部項目、追一科技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及華東區總部項目、深圳桑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南京研發中心項目等落戶南京新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

  「今天,全世界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裡有7家是網絡公司,網際網路是當今世界的主角;30年後,可以預見,市值排名世界前十的公司裡,一定有許多人工智慧企業的身影。」棲霞區副區長孫愛軍在會上盛情邀約:「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工智慧企業都是『潛力股』,都是我們的『座上賓』。歡迎大家到南京、到棲霞、到中國(南京)智谷走一走、看一看。」

  棲霞區各街道分享了中國(南京)智谷的溢出效應,在深圳活動現場,邁皋橋街道引進人工智慧風控平臺項目。仙林街道引進南方智能空間信息應用中心項目。龍潭街道引進智能製造系統創新中心項目……

  今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重點支持各板塊辦好「一件大事」的第二年。棲霞區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國(南京)智谷建設。目前,棲霞區集聚人工智慧企業近300家,較2018年翻一番;核心產業規模超過6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約700億元,佔全市70%以上。上半年,中國(南京)智谷新引進、孵化人工智慧項目96個,與中國移動聯合打造「5G+AI」應用示範區,成為全市唯一一家人工智慧產業專利導航試驗區。

  乘勢而上,大交通助力新城崛起

  7月4日,寧鎮揚黨政聯席會議籤署5項合作協議,其中4項與棲霞直接相關。棲霞作為寧鎮揚一體化橋頭堡地位進一步鞏固

  7月13日,南京市領導為紫東核心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揭牌,鼓樓醫院、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優質資源同步落子。作為紫東崛起戰略主要承載地,棲霞區位優勢繼續彰顯。

  站在城市裂變式發展的風口,棲霞成為省、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和燕路過江通道一期、浦儀公路西段、仙新路和龍潭4個過江通道,地鐵1號線北延、6號線、7號線和寧句城際4個軌道交通建設項目,312國道仙隱北路至繞越高速段改擴建、338省道龍潭港至繞越高速段改擴建、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堯紅路(棲霞段)4個快速道路,這「4+4+4」重大交通工程同步推進,正讓這一「城郊江畔」變身交通中樞。

  「大交通」點石成金,「大片區」更新乘勢而上。棲霞區提出,按照「新老並進」原則,統籌推進七大片區建設。紫東核心區要完成控詳編制和城市設計,10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遷掃尾,加快推進道路、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項目。仙林新市區加快荔枝廣場、仙鶴片區北部中學等一批項目建設,儘快打通 「斷頭路」,提升地區環境品質。燕子磯濱江加快商業綜合體、保障房、市政道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抓緊推進錦湖輪胎、濱江商務區二期等經營性用地掛牌上市。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拆遷掃尾基本結束,禪修賓館開業運營,棲霞老街年底展現新的形象,郵輪母港等重大項目不斷推進。邁燕新城正加快市婦幼保健院丁家莊院區、南醫大二附院等項目建設,全面完成萬壽等重點片區環境整治。新堯新城高標準完成堯新大道、仙堯路環境綜合整治和姚坊門遺址公園、太平山公園一期等景觀提升工程。龍潭新城要保障好港區鐵路專用線、疏港公路及北延項目建設,強化居民小區精細化治理,配合經開區完成臨港路等道路改造,進一步提升建成區整體環境品質。

  乘勢而上,超前謀劃!黎輝強調,要搶抓紫東地區發展的有利契機,構建「大交通」格局,發揮「一江、一山、一島、一城、一磯」的獨特優勢,全力以赴攻克難點,加快城市更新蝶變,打造生態人文交相輝映、都市鄉村協調發展的美麗棲霞。(仇惠棟)

(責編:唐璐璐、張鑫)

相關焦點

  • 棲霞重大項目強力推進 紫東「聚變」,新南京人熱湧
    上半年,棲霞發力推進251個總投資2257億元「四新」項目,上半年工業網際網路、新醫藥新健康業務收入均位居全市第二位。主導產業穩健增長,先進位造業營業收入增長5.1%,其中綠色智能汽車增長17.36%。「應對變局,要把項目建設擺上『頭版頭條』,開拓新局,以項目的『穩』與『增』,促經濟社會發展的『進』與『升』。」
  • 南京棲霞:擘畫「紫東崛起」大美篇章
    「堅持『發展為要、項目為王』理念,始終把產業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頭版頭條』。」棲霞區政府負責人表示,要根據項目類別實施領導幹部分級掛鈎負責、清單化管理,完善容缺審批、代辦陪辦等機制,凝聚各方力量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2020年,確保23個市級重大項目全面開工、17個市級重大項目加快建設、19個市區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 挖潛「造血」 棲霞打造南京東部地區增長極
    該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建成後將是我市僅次於臺積電項目的第二大晶片製造基地,將有力助推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地標建設,為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在「兩個循環」中補鏈、強鏈打下堅實基礎,推動南京晶片「智」造升級提速。南京經開區副主任沈吟龍告訴記者,該項目洽談、落地,幾乎都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 厲害了棲霞!53個項目籤約!600多億砸來!
    作為2020中國·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棲霞分會場,活動期間共籤約項目53個,投資額628.5億元。、建設銀行南京綜合型城區支行項目、南京數件技術研究院項目、江蘇銀行南京仙林支行項目、華夏銀行南京棲霞支行項目。
  • 2020南京金洽會棲霞共攬53個項目 籤約超600億元
    9月17日下午,「城市轉型 加數前行」數字經濟紫東峰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舉行,作為2020中國·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棲霞分會場,活動期間共籤約項目53個,投資額628.5億元。他表示,棲霞區作為紫東地區重要板塊、紫東加快崛起的主戰場,近年來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充分利用區域科創資源,搶抓新機遇新窗口,在發展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上銳意進取,聚力補鏈強鏈,搭建新應用場景,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 南京棲霞:高質量超額實現招商引資目標
    今年以來,棲霞板塊在行政區、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三區」協力之下,招商引資成績亮眼,扛回了三季度招商「擂臺賽」的「目標任務進度獎」「重大項目推進獎」兩面紅旗。「圓柱形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就是兩個重大項目之一,投資額達5億美元,完工後將年產8WGh圓柱形動力電池,實現新增年銷售額100億元。23年來,LG集團持續不斷投資南京經開區,已經形成了一種「現象」,僅LG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就建有8個工廠,單體總投資近40億美元。特斯拉項目的落戶,也再次體現了LG化學對南京經開區的信任。
  • 南京棲霞區:建設紫東科創走廊,打造「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棲霞區提出了「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的五年總目標,總體發展定位為:現代化產業強區、國際化科創高地、一體化發展典範、綠色化幸福家園、法治化文明樣板。報告顯示,2020年,棲霞區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33個,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先進位造業主導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500億元,逆勢增長9%;規上工業總產值2932億元,佔全市24.9%。
  • 13個「萬企聯萬村」項目落戶南京棲霞
    2020-11-20 09:13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13個「萬企聯萬村」項目落戶棲霞東部農村面貌有望大幅提升
  • 2020年大連市將強力推進100個重大項目
    據了解,大連市將按照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強化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注重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補短板等原則,確定100個、總投資5500億元的重大項目進行強力推進,切實發揮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壓艙石」作用,助推大連高質量發展。  從項目構成看,突出聚焦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列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項目70個,總投資3995億元,佔比72.9%。
  • 棲霞市委書記李寧:全面建設甜美新棲霞
    牢牢把握質量效益這一核心,增強主導產業支撐能力,全力以赴抓轉調、強實力、增活力。一是把工業作為強市的「主動力」。深入實施「5430」工程,保持傳統產業穩定發展,推動汽車零部件及機械製造、清潔能源、礦產資源等潛力產業體量、效益實現質的躍升,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快速壯大。確保總投資435.9億元的144個重點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力爭新增市場主體3600戶以上。二是把服務業作為發展的「新引擎」。
  • 王生:過去兩年南京1/4新增人口湧入棲霞
    人民網南京8月1日電(耿志超)8月1日,中共南京市棲霞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舉行。會上,區長王生就全區經濟運行和項目推進作報告。他表示,隨著棲霞區多年改革發展成效的加快顯現,過去兩年,南京市1/4的新增人口湧入棲霞區,直觀地折射出社會對棲霞區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 南京觀察薦讀 |從12件大事看南京這一年
    精彩試讀>>>  高端要素集聚 資本市場潮湧——江寧藥谷,創新「高原」起「高峰」  11月28日,美麗天印湖畔,2020第二屆南京江寧藥谷高質量發展峰會成功舉行,一批強鏈補鏈重大項目籤約落戶江寧高新區
  • 創新潮湧紫東,名城崛起「智谷」
    近年來,創新潮湧紫金山東麓,這裡已成為南京「產業集聚程度最高、科研創新力最強、營商環境最優」的AI產業基地。尤其是今年以來,重大項目頻頻籤約,科創企業扎堆落戶,中國(南京)智谷AI產業地標正不斷拔高,向著「江蘇第一、全國前三」目標迅猛進擊。 「來南京,就對了!」
  • 棲霞: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棲霞建設嶄新篇章
    長江棲霞段康尼機電高鐵門產品應用在復興號上。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十六屆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在陌上花渡開幕。 徐琦攝南外仙林分校華僑城小學啟用。浦儀公路西段上壩夾江大橋通車。 徐琦攝棲霞努力開展促消費活動緩解疫情影響。棲霞舉辦「數字經濟——引領城市創新」圓桌論壇。
  • 大咖齊聚共話健康發展,棲霞打造大健康產業集聚區
    一方面,棲霞創新開展並持續深化「院府合作」「校府聯動」工作,吸引優質醫療資源向棲霞集聚,普通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名醫、住上名院、吃上平價藥。另一方面,將生命健康作為全區主導的未來產業強力打造,現已構建起「一城一園一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 在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健康的認知和反思已經為生命健康領域開啟了蓬勃發展的「上升通道」。
  • 全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快速推進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1月—10月,全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快速推進,已完成投資280.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335.7億元的83.5%,項目開工率達98%。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精準落實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全力用好「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和市級領導「一聯五」工作責任制,加強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全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 新鄭強力推進「三主三輔」產業體系
    原標題:新鄭強力推進「三主三輔」產業體系近日,新鄭市榮獲2017年度鄭州市產業發展綜合成績鄭州市縣區第一名,標誌著該市構建的「三主三輔」產業體系初具成效。
  • 南京棲霞高新區「紫東客廳」亮相
    人民網南京9月6日電(耿志超)9月5日下午,「服務助鏈 資本賦能」棲霞高新區紫東客廳發布會召開。會上,棲霞高新區企業服務新名片「紫東客廳」亮相。據悉,「紫東客廳」將分批引入包括體系認證、成果轉化、管理諮詢、商務服務在內的專業服務機構,為棲霞高新區廣大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開放式自主合作平臺。
  • 18個總投資額超230億元重點項目落戶紫東
    紫東地區棲霞板塊既是寧鎮揚同城化的「核心區」,也是南京對接上海的「橋頭堡」,與上海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近年來,博世中國、復星集團、綠地集團、太平洋保險、寶龍集團等一批總部位於上海的企業,相繼在棲霞投資興業、發展壯大,為棲霞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紫東地區崛起,打造創新之城、文旅之城、產業之城、生態之城,全面啟動規劃建設。
  • 近悅遠來,南京棲霞為什麼這樣「紅」
    不止于楓紅時節的年度「打卡」,更多的「新南京人」正更「長情」地留駐棲霞安居樂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棲霞區實有人口122.2萬人,連年迅速攀升,這兩年南京新增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湧入了這座宜居宜業之城。棲霞為什麼能這樣長線「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