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紫東「聚變」,新南京人熱湧
8月1日,棲霞區委全會上發布了眾多的數據,相比一眾經濟指標的回升攀高,有一項「用腳投票」的數字更直觀可感:過去兩年,南京1/4的新增人口湧入棲霞。人氣蓬勃的背後,是全社會對棲霞發展現狀的認可、對前景的殷切期待。
南京紫東核心區加快建設、寧鎮揚一體化推進、城市發展重心東移,正讓棲霞躍升為新一輪發展的新中心、新熱土。棲霞區委書記黎輝表示:「機遇稍縱即逝,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努力使美好藍圖儘早變為現實。」
逆勢攀升,抓「四新」轟鳴新動能
南京華僑城瑪雅海灘水公園已開門迎客;省中醫院仙林分院明年10月開始運營;中電萊斯集團(28所)仙林新區總投資60億元,將重點發展智能電子信息系統、智慧交通、城市智能綜合治理等信息服務產業……8月1日上午,棲霞區全委會開幕前,安排了一場現場觀摩。區領導率領各街道和部門負責人,前往中電萊斯集團(28所)仙林新所區、江蘇省中醫院仙林分院、華僑城瑪雅海灘水公園等項目,實地感受城市變化,提振發展信心。
當天下午,棲霞區「半年報」出爐:主要指標穩步修復,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7.85億元、增幅0.3%。看似尋常,實則艱難。作為南京先進位造業大區,受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最大,在全力回補石化、交通運輸業造成的6.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缺口之後,棲霞區經濟指標「浮出水面」。其中,GDP二季度當季增長2.5%,二季度規上工業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全部正增長並高於全市增幅,整體回暖態勢明顯。26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61.39億元,達到去年同期的96%;外貿進出口總額428.1億元,總量位列全市第2。
這份半年「成績單」來之不易,數字躍動間發展動能轉換則讓人欣喜。上半年,棲霞發力推進251個總投資2257億元「四新」項目,上半年工業網際網路、新醫藥新健康業務收入均位居全市第二位。主導產業穩健增長,先進位造業營業收入增長5.1%,其中綠色智能汽車增長17.36%。
「應對變局,要把項目建設擺上『頭版頭條』,開拓新局,以項目的『穩』與『增』,促經濟社會發展的『進』與『升』。」棲霞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生表示,要始終強化市場化運作水平,不斷推動資源轉變為資產,吸引更多資本,發揮出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讓棲霞真正成為發展熱土。
強勢出擊,鋪大道招引龍頭項目
以產業之名定義城市「中軸線」——312國道棲霞段改名「智谷大道」,這一舉動體現了棲霞對地標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孜孜以求。
7月30日,棲霞區領導率團赴深圳召開人工智慧產業推介會,走出去的目的就是「破圈」——連結頂尖資源。一批「深圳系」企業籤約「北上」。永豪電子「人工智慧+音視頻」總部項目、追一科技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及華東區總部項目、深圳桑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南京研發中心項目等落戶南京新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
「今天,全世界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裡有7家是網絡公司,網際網路是當今世界的主角;30年後,可以預見,市值排名世界前十的公司裡,一定有許多人工智慧企業的身影。」棲霞區副區長孫愛軍在會上盛情邀約:「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工智慧企業都是『潛力股』,都是我們的『座上賓』。歡迎大家到南京、到棲霞、到中國(南京)智谷走一走、看一看。」
棲霞區各街道分享了中國(南京)智谷的溢出效應,在深圳活動現場,邁皋橋街道引進人工智慧風控平臺項目。仙林街道引進南方智能空間信息應用中心項目。龍潭街道引進智能製造系統創新中心項目……
今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重點支持各板塊辦好「一件大事」的第二年。棲霞區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國(南京)智谷建設。目前,棲霞區集聚人工智慧企業近300家,較2018年翻一番;核心產業規模超過6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約700億元,佔全市70%以上。上半年,中國(南京)智谷新引進、孵化人工智慧項目96個,與中國移動聯合打造「5G+AI」應用示範區,成為全市唯一一家人工智慧產業專利導航試驗區。
乘勢而上,大交通助力新城崛起
7月4日,寧鎮揚黨政聯席會議籤署5項合作協議,其中4項與棲霞直接相關。棲霞作為寧鎮揚一體化橋頭堡地位進一步鞏固
7月13日,南京市領導為紫東核心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揭牌,鼓樓醫院、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優質資源同步落子。作為紫東崛起戰略主要承載地,棲霞區位優勢繼續彰顯。
站在城市裂變式發展的風口,棲霞成為省、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和燕路過江通道一期、浦儀公路西段、仙新路和龍潭4個過江通道,地鐵1號線北延、6號線、7號線和寧句城際4個軌道交通建設項目,312國道仙隱北路至繞越高速段改擴建、338省道龍潭港至繞越高速段改擴建、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堯紅路(棲霞段)4個快速道路,這「4+4+4」重大交通工程同步推進,正讓這一「城郊江畔」變身交通中樞。
「大交通」點石成金,「大片區」更新乘勢而上。棲霞區提出,按照「新老並進」原則,統籌推進七大片區建設。紫東核心區要完成控詳編制和城市設計,10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遷掃尾,加快推進道路、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項目。仙林新市區加快荔枝廣場、仙鶴片區北部中學等一批項目建設,儘快打通 「斷頭路」,提升地區環境品質。燕子磯濱江加快商業綜合體、保障房、市政道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抓緊推進錦湖輪胎、濱江商務區二期等經營性用地掛牌上市。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拆遷掃尾基本結束,禪修賓館開業運營,棲霞老街年底展現新的形象,郵輪母港等重大項目不斷推進。邁燕新城正加快市婦幼保健院丁家莊院區、南醫大二附院等項目建設,全面完成萬壽等重點片區環境整治。新堯新城高標準完成堯新大道、仙堯路環境綜合整治和姚坊門遺址公園、太平山公園一期等景觀提升工程。龍潭新城要保障好港區鐵路專用線、疏港公路及北延項目建設,強化居民小區精細化治理,配合經開區完成臨港路等道路改造,進一步提升建成區整體環境品質。
乘勢而上,超前謀劃!黎輝強調,要搶抓紫東地區發展的有利契機,構建「大交通」格局,發揮「一江、一山、一島、一城、一磯」的獨特優勢,全力以赴攻克難點,加快城市更新蝶變,打造生態人文交相輝映、都市鄉村協調發展的美麗棲霞。(仇惠棟)
(責編:唐璐璐、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