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智白嗲們,
我們的一代偶像,社會符號,姚明好青年在退休後也總能頻頻引起轟動,這兩天最爆炸的新聞就是上海隊正式更名為「上海嗶哩嗶哩籃球隊」,在姚老闆的指點下,創造了CBA衝破次元壁的歷史性時刻。
1600萬拿下三年冠名,全場死宅站起來!
仔細一揣摩,表情包路線的姚老闆,擁有一支彈幕風的球隊,也蠻天經地義的。囧
慈世平的那場發布會,姚明正式進軍暴滿界
腦補下,今後看比賽觀眾喊加油得說「Biu Biu Biu~」,B站直播比賽滿屏「教練,我想打籃球」,央視解說要全程「嗶哩嗶哩隊Blabla」……不好意思讓我認真笑個10分鐘。
其實就在一個月前,姚明走上了「2016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頒獎禮舞臺,那會兒畫風還很正,他讓我們重溫了一次姚式幽默,跟著追憶火箭隊,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那些殺不死你的東西,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看著姚明從喜歡電玩的青澀少年,成長為國民偶像,退役後又成立中職聯挑戰體制,再到中國第一位「名人堂成員」……這麼多年來,姚明總能給持續性製造驚喜,所以大家喜歡他。
上海的高度和速度
其實奧運會那會兒,看著一蹶不振的中國男籃就想寫寫姚明了,我覺得每一代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個正能量偶像,讓我們的青春有期待和熱血,還有英雄追隨。何況退休後的姚老闆,依舊發揮著他愚公移山的精神。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將前半生獻給籃球,
後半生獻給暴漫和嗶哩嗶哩的巨人
Yao Ming
姚明 · 233最新代言人
前方高能預警,沒有彈幕護體
▼
硬漢也是從小鮮肉煉成的
姚明出身在一個體育家庭,從小最大的本事就是長個子,他媽媽織毛衣的速度永遠跟不上兒子躥升的高度。
姚明說他從小聽著父母那一代籃球運動員的故事長大,但姚爸爸和姚媽媽更希望把兒子培養成有文化的大學生,在嚴格的教育下,姚明禮貌而謙遜,從小就展露出良好的家教,這在體育界包括NBA都是不多見的,也是他後來能走得很遠的財富之一。
但姚明在體育上的天賦和天資很早就顯現了,從小就「高人一等」的球二代註定是被體校相中的好苗子。
他就這樣拿起了籃球,走進了青年隊,那個時候誰都沒料到,這個清瘦秀氣的上海男小維將來會變成一個表情包,還成為了社會符號,影響了3億人的青春。
大學生孵化計劃只好擱置
體校的生活很簡單,除了訓練姚明就喜歡打打遊戲(直男的日常),他還有一臺畫面都歪斜了的電視機,那是他瞭望美國職業聯賽的窗口,他總是歪著腦袋看電視裡的喬丹。
但是NBA離他太遠了,像天上的星星,望得見,卻夠不著。
少年姚明只是個一撞就摔的小鮮肉,目標是能在CBA的舞臺上發光發熱,要是能進入國家隊,像王治郅那樣打球,該多好啊。
國內時期的姚明,王治郅就是橫在他眼前的一座大山
後來他目睹大郅成為第一個進入NBA的亞洲隊員,他只能安慰自己:別人有別人的成功,而我有我可以得到的東西。但其實心裡還是羨慕和嫉妒的。
隨著姚明的逐漸成熟,王治郅的遠走他鄉,小巨人終於殺遍CBA無敵手,「上海舞步」獨領風騷,東方王朝冉冉升起。
想看姚老闆再錄一段:請關註上海嗶哩嗶哩隊
2004年的總決賽,他21投,21中,一人砍下41分,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及。他帶領上海大鯊魚隊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個CBA總冠軍,也是唯一一個。
姚明說自己從小到大,就一直是上海培養出來的,他想送給上海一件禮物。
那一年姚明來到摩爾小姐的初中母校交流指導,這時候的他還不是國民偶像,但在上海已經小有名氣,同學們都知道「電線桿大姚」大駕光臨啦,喜歡籃球的男生們就更激動了。
據說姚明在學校上廁所時撞了下門頂,男生們把姚明撞頭處封為「聖域」。
2004年的姚明,謝謝1米8的歐陽提供老黃曆照片
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小巨人也不行
我們喜歡櫻木,因為我們看著他從小人物成長為天才籃球手。我們喜歡姚明,因為我們陪著他咬牙拼成硬漢。
姚明的十年是中國男籃的黃金十年,是中國球迷最風光的十年。
第一個小高潮是他作為選秀狀元入選火箭隊,這個澎湃時刻被上海電視臺回放了無數次,像一場紀念意義極大的儀式。作為上海人,特別為這個老鄉感到自豪。
NBA總裁宣布姚明入選火箭隊
選秀狀元誕生的那一刻,姚爸姚媽陪兒子收聽現場直播
姚明剛到美國,就受到了明星待遇。18歲時他曾來美國參加Nike訓練營,和好兄弟劉煒一起吃著99美分的漢堡,而現在他住在火箭隊為他準備的大別野裡,是集萬千期待於一身的新人No.1。
姚明第一次見到隊友也挺興奮,他說以前總在電視機裡看見他們,現在感覺自己也走進了電視裡。
然而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他初來乍到在NBA表現出了極大的不適應和尷尬,也感受到了「來自NBA的惡意」。
他的第一次亮相因為不適應快節奏的比賽,像個不知所措的笨蛋,只知道拼了命滿場跑,結果精疲力竭,一分未得。因為緊張,甚至被小個子對手晃得一屁股坐地上,從來沒有一個NBA選秀狀元表現得那麼糟。
一直不看好姚明的評論員巴克利,更是公然取笑他:「要是姚明一場比賽能得19分,我就去親他的屁股。」
最實力打臉的一位
姚明心裡很難受,壓力如山倒,但他說:「我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大部分的毅力不是來自於別人的批評,而是來自於我自己。」
從那次起,小巨人就開始脫胎換骨了。
他很聰明地四兩撥千斤,瘦高的他可以像鹿一般輕快,手感柔和,招牌式的上海舞步驚為天人。
力量不夠,他就加體重,像爺們一樣打球,成為球隊的中流砥柱,不惜受傷。
我們目睹他的蛻變,他也從不負眾望。
第一次姚鯊對決,菜鳥小姚開場就給巨無霸奧尼爾兩記大蓋帽;打小牛,怒砍41分;打湖人,上演王者歸來,他受傷,倒下,回來,湖人三大內線和巔峰期的科比,就是擋不住他。
八次全明星,五次NBA年度陣容。2008-09賽季,是NBA的實際天下第一中鋒,至少是西部第一中鋒,禁區攻防綜合第一人。
五次年度陣容,二次二陣,三次三陣
一生面對奧尼爾,鄧肯,霍華德這些頂級內線,姚明從來都不落下風。每次聽到《姚明之歌》洗腦全場,我都覺得熱血沸騰。
NBA也明白他的價值。這個百年一見的亞洲人才,能為聯盟帶來3.7億人的市場,無數中國品牌因為姚明的關注度,而成為一擲千金的贊助商。
火箭隊的老闆亞歷山大在短短3年時間裡,從聯盟最「窮」,一躍成為NBA最有錢的球隊BOSS之一。
但在NBA的中國球員不止姚明一個,為什麼就只有姚明功成名就了呢?
除了上文提過的好教養讓他贏得了各方面的好人緣,好口碑,最重要的是,姚明有很強的責任心,他不允許自己辜負萬眾期待,他會逼著自己變強。
「你可以健康地打球,但像2002-05那樣做個配角。或者像一個男子漢那樣成為核心,但會經歷2005-08的傷病。」
面對這樣一位力爭上遊的潛力股,球隊願意投資他,扶持他,NBA這個擁有強大養成體系的商業帝國,有能力鑄就一個王者。
火箭隊主教範甘迪讚譽他是「聯盟最勤奮」,美國人說NBA的球員富得流油,都養懶了,而姚明帶給他們一種新的工作信念,和證明自己的決心。
當我們都在談論姚明的高智商和高情商時,卻忽視了他往死裡拼的勤奮。
他用實力贏得關注
用責任感贏得尊重
姚明在美職籃裡打了8年戰役,他把自己的潛力開掘到最大,然而巔峰時期僅僅維持了2,3年,早早結束了運動生涯。因為他在火箭隊拼命的時候,還要為國家隊奔波,提前透支了。
有姚明的日子,我們根本不必擔心任何亞洲範圍內的對手,我們的國家隊在亞洲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08年北京奧運,中國男籃帶給我們多少熱血,幹翻塞蒙,打退德國,還能與世界頂級強隊西班牙硬碰硬。歷史性地進入八強。
但這些都是他用傷病換來的。多少個夏天沒有休息,幾次傷病,為了國家隊提前復出。最後倒在應力性骨折上,這是一種活生生累出來的病。
他擔負起了所有責任,而NBA全明星級別的球星中,還沒有其他人會有這種高強度、高密度的徵戰方式,一年要打接近150場比賽,平均2.5天一場。
面對鬆懈和偷懶的隊友,他會怒,會訓斥,認真的人最受不了玩忽職守。
著名的姚明之怒,因為隊伍散漫、表現差而不甘心
他像個爺們一樣打球,像個爺們一樣戰倒沙場,是求仁得仁,是他自己樂意的,他說自己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每個人重視的東西不同,而姚明的戰鬥方式不僅讓我們喜歡他,更是尊重他。
曾經的奧運風景線,22歲就能代表國家的人並不多
退役後的姚明和易建聯聊責任,3.7億人的期許,他只能交給另一個人了。
退休後依舊發揮著愚公移山的精神
退休後姚明成了姚老闆,他先是回交大拾起父母對他最初的期望,因為真心想學點東西,他和校方提出「多種學科混學」的方案,選修新聞、金融等對他職業發展最有幫助和需要的專業課。
姚老闆那麼聰明的人,知道自己的職業生涯才剛進入第二階段。
交大哪個教學樓門口停著警車,姚明就一定在樓裡
姚老闆的商業天賦其實很早就顯現了,他在休斯頓的烤鴨店挖走了全聚德的廚師長,每隻烤鴨比當地最貴的牛排還要貴,姚媽媽餛飩也風靡一時。
現在他自己的商業版圖四面開花,涉及體育、科技、文化、創投等多個領域,今年7月作為準上市公司的股東又紅紅火火了一把。
姚明也是一個有抱負的商人,他投資上海大鯊魚,哦不,上海嗶哩嗶哩隊,這不是那些天天喊著A輪B輪要短期套現的投資人會做的「傻事」。
他成立中職聯籃球公司,想把先進的聯賽制度引進中國,曾受惠於NBA商業體系又成就於此的人深知,這是推動籃球發展最好的土壤。
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牽頭和籃協談判,但改革在中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撼動體制上層的蛋糕難於上青天,但姚明一直就有一種愚公精神,想用自己的能力去撬動龐大的雄峰。
有人說姚明也有利益驅動,然而姚老闆要賺錢,方法多得是,或者安安靜靜當個政協巨人,也是極好的。
毫無疑問,進擊的巨人就算退休了,也依然在閃閃發光。
當今年春天姚明正式入選NBA名人堂的時候,很多姚黑扔了一堆數據說他戰績不夠格,就連姚明自己都覺得36歲就進入籃球最高殿堂,為時尚早,畢竟有些人可能有生之年都無法等到這一幕。
但遠在太平洋那邊的美國人深知姚明的價值,名人堂的評委們深知姚明的價值。
LEGEND一詞不是隨便給的
他的再次公開亮相,又讓中外球迷懷念起那些年的「姚鯊大戰」、「上海舞步」、「姚麥組合」以及和他有關的所有故事。
在他雄霸天下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日日夜夜追隨的英雄夢。他不認識我們,但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他。
▲
那麼多年來,姚明就從不擺出「國民巨星」的架子,他始終像一個鄰家大哥哥,沒有「超級名人」的不可一世,四處發揮著姚氏幽默。
談到貼身翻譯科林·潘也算是紀錄片《姚明年》的一大主角時,他笑道,「希望這能幫他找到一個女朋友。」
在被問及自己是否會成為中美文化的橋梁時,他開玩笑說:「或許我能成為一座收費的橋。」
他也是唯一一個會在聖誕節給所有人寫賀卡的NBA巨星,面對巴克利的公然貶低,他可以一笑置之,只對自己說:用實力說話,別人會改變他的想法。
大家都關注他,他也用刻苦來回報,如山的壓力,他都扛。他像個正能量發動機,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聲譽豎起了一道中國體育的標杆。
重溫姚明的榮光歲月時,我只希望,現在那些沒看過姚明打比賽的小毛孩不會以為他只是暴漫裡的大傻哥,或只是一個彈幕風球隊的老闆。
因為仰視著姚明長大的我只深深地記住了一句話: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那些殺不死你的東西,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奈史密斯名人堂頒獎典禮最後和你們說一個笑話,有人問大姚哥哥會不會說髒話,他的隊友們表示YAO說不說垃圾話不知道,但曾有一度大家都以為YAO愛吃西紅柿,因為他老在場上怒喊:TOMATO!(經典國罵)
不考慮進軍喜劇顏藝界真的可惜啊!
▲
這是一個智慧與幽默並存的魔性公眾號
但更新得不太勤快,因為懶
更 多 有 趣 內 容 丨點 擊 查 看
《灌籃高手》只是他的第一次創業,更牛逼哄哄的還在後面
Instagram創始人大婚,看一個人的品味,就看他的另一半
專訪賭王之子丨從10塊錢開始創業的賭王老爸,和從麻省理工開始奮鬥的我
就 是 這 麼 美 賤 美 賤
-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