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疫情嚴重國進京也需觀察14天

2020-12-26 青瞳視角

本報訊(記者 林豔 武文娟)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

據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副主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介紹,考慮到目前入境進京的外籍人員不斷增多的現狀,本市加大了防控保障力度。目前,全市按照「全口徑、全範圍、全閉環」的要求,對疫情嚴重國家入境人員的防控工作進行規範,並通過嚴格進京管理協調機制與外省區市溝通,細化工作任務,「點對點」「手遞手」,以形成閉環防控體系。

目前,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D區已開闢專門區域,作為來自疫情嚴重國家的航班停靠專區,對所有乘客完成衛生檢疫、體溫篩查、信息核錄、進港中轉等流程後,分類進行轉送。此外,據張強介紹,針對入境進京人員,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區)還設立了專門的集散點,由各省區市和本市16區及開發區分別派駐工作組,做好24小時的分流轉送工作。其中,目的地為外省區市的,由相關省區市具體負責轉送和安全防護工作;目的地為北京的,由屬地各區具體負責轉送和安全防護工作。

有固定居所的,各區安排專車專人送至居住小區,嚴格執行14天的居家觀察;無固定居所的,各區安排專車專人送至本區集中觀察點;短期進京且有商務等行程目的地的,安排專車專人送至指定賓館,並接受健康管理。對私家車來接且確定為居家觀察的,各區則負責登記接機人員和旅客詳細信息、籤訂承諾書後,核實無誤的允許返回居住小區。

入境進京人員到達居住小區後,由街鄉和社區在小區門口做好對接,出示居家觀察告知書,籤訂居家觀察承諾書,落實14天居家觀察有關要求,做好日常服務保障。張強表示:「3月10日0時起,本市正式啟動這項工作,目前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旅客情緒基本穩定。」

發布會上,張強再次強調了對入境進京人員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和規定:自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繼續執行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另外,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短期入境進京且有商務等行程目的地的人員,需入住指定賓館並進行核酸檢測,未出檢測結果前,不得離開賓館。不在北京停留,經停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轉機出境人員,應接受健康管理。以上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情況適時調整。

發布

新增6例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

北京市衛健委昨日發布消息,3月10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其中5例為義大利輸入病例,1例為美國輸入病例。新增報告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密切接觸者44人,其中境外輸入26人。治癒出院病例6例,分別從市區兩級定點醫院出院。其中有3名男性,3名女性,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93歲。

截至3月10日24時,累計確診病例435例,治癒出院病例326例,死亡病例8例。現有疑似病例27例。累計確定密切接觸者3694人,其中434人尚在隔離醫學觀察中。確診病例中東城區14例、西城區53例、朝陽區72例、海澱區63例、豐臺區43例、石景山區14例、門頭溝3例、房山區16例、通州區19例、順義區10例、昌平區29例、大興區39例、懷柔區7例、密雲區7例、延慶區1例,平谷區尚未有病例,外地來京病例25例,境外輸入病例20例。

全市有12個區已連續14天以上無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自有疫情以來無報告病例,延慶區47天,門頭溝區37天,懷柔區33天,順義區31天,密雲區28天,石景山區26天,大興26天,房山區23天,昌平區22天,西城區20天,通州區20天。

435例確診病例中,男性病例206例,佔47.4%,女性病例229例,佔52.6%;年齡範圍為6個月~94歲,其中5歲以下14例,佔3.2%,6歲至17歲17例,佔3.9%,18歲至59歲293例,佔67.4%,60歲及以上111例,佔25.5%。

據市疾控中心昨日通報,3月10日新增的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不涉及京內居民小區。市疾控提醒,目前疫情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加大,境外來京返京人員應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加強個人防護。提醒各單位和市民朋友,疫情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絲毫不能鬆懈大意。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復工復產

43戶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晉秋紅表示,截至3月9日,市國資委直接監管的43戶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1089戶二級及重要子企業中,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1019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復工復產率已達到100%。

晉秋紅提到,市管企業在防護服和口罩上基本上沒有布局,也不生產這類產品。但疫情當前,市國資委迅速組織動員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轉產擴產,加大研發力度,保障關鍵防疫物資的生產供應。

如時尚控股從零開始迅速轉產,成為北京市口罩產量最大的生產企業,目前日產達200萬隻,並成功研發兩種新型口罩產品;京城機電除為全市31條口罩生產線提供技術支持外,又完成兩條新生產線的研製組裝;化工集團為北京市各大醫院及醫療機構提供醫用手術手套496萬餘副,醫用檢查手套1935萬餘只;北京電控只用30天就研發投產了「無接觸式」體溫檢測儀,可在3-5米距離、30毫秒以內完成16個目標測溫……

目前,市國資委正在督導本市重點工程有序開工復工。據悉,今年15家市管企業承擔了全市新續建重點建設任務78項,一季度需開工75項。截至3月9日已復工55項,目前未復工的20個項目也正在有序進行復工準備,力爭一季度全部如期復工。

在重大工程建設方面,2月8日,北辰集團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復工;2月9日,北投集團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全面復工;2月10日,首鋼集團滑雪大跳臺配套建設復工;城建集團四項奧運建設項目、建工集團首都機場線西延等重點工程,也已陸續復工。京投集團三條在建地鐵線和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重點工程在兩周內精準復工。軌道交通房山線北延、昌平線南延、3號線等重點工程相繼復工。」晉秋紅說。

保障供應

首農集團力保首都食品供應不漲價

疫情期間的食品供應,一直備受市民的關注。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首農食品集團董事、新聞發言人陳方俊介紹,首農集團1月25日(大年初一)就已成立了集團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應急響應,集團生鮮日配生產企業和副食直營門店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業、不漲價、保供應。自大年初二起,首農集團的米、面、油、肉、蛋、奶、菜等生產企業也都已復工復產。目前,除個別京外企業因當地疫情未復工外,目前首農的在京企業復工率達100%。

陳方俊介紹,目前北京的食品庫存充足,集團共儲存糧油、肉類、蛋類、蔬菜、食糖、副食調味品等11大類、20種產品,成品庫存41.8萬噸。另外,近370萬噸糧食庫存為加工企業生產提供充足貨源。

為了進一步集中保供,首農集團還從外埠緊急安排調運,以保障首都市場供應。據悉,大紅門自1月28日以來,累計屠宰生豬577905頭,銷售豬白條、分割品52000噸,優先滿足北京市場供應;東方食品公司在蔬菜應急庫存2萬噸基礎上,初四赴河北蔬菜訂單基地籌集蔬菜2萬噸,以「看家菜,平價賣」上市,贏得居民交口稱讚;古船米業滿負荷生產,吉林榆樹基地大米從1月29日起陸續到京,累計調運9000噸。

「市場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迅速調整了生產線,增加小包裝食品供給,古船食品將小包裝麵粉日產量提升100噸。另外,打通了線上線下供應渠道,六必居、王致和、白玉等老字號登錄微店等線上平臺等等,以各種方式滿足百姓在特殊時期日常採買需求,」陳方俊說。

案例分析

一家四口從義大利抵京後確診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3月10日,本市報告6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其中4例確診病例來自義大利的同一家庭,為邱某某及其3名子女。該家庭國內戶籍為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長期定居在義大利貝加莫省。

據患者及其親屬自述:邱某某的丈夫於2月27日在義大利當地出現發熱、胸悶等症狀,於3月4日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最高體溫39.8℃,目前在義大利未返回國內。

邱某某於3月4日在義大利出現咳嗽且有痰,未就診,其與其3名子女共4人於當地時間3月8日9:51搭乘EY088次航班,從義大利的米蘭經停阿聯的阿布達比,換乘EY888,3月9日8:26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機場海關檢查時,一家4人因有乾咳等症狀,即送至定點醫院篩查。3月10日4人均確診。目前,4名確診病例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病情穩定。涉及60名密切接觸者,其中8人在北京,均已採取管理措施。

龐星火提示境外朋友,如有發熱和乾咳等症狀,應儘早在當地就診,避免長途旅行,以免耽誤治療,引發傳染病傳播。

本組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林豔

相關焦點

  • 北京:自非疫情嚴重國進京也需觀察14天
    【來源:北京青年報】本報訊(記者 林豔 武文娟)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
  • 自非疫情嚴重國進京需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
    戴冰/攝 資料圖即日起,自非疫情嚴重國家入境進京人員,也要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說,短期入境進京且有商務等行程目的地的人員,需入住指定賓館並進行核酸檢測,未出檢測結果前,不得離開賓館。
  • 曾到過這兩個國家的人,入境香港澳門需隔離14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 澳門特區政府宣布 自今天(2月29日)中午12時起 前14天內到過義大利或伊朗的入境人士 須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回滬需居家觀察14天嗎?不需要
    1月1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信息:為進一步強化本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現發布冬春季來滬返滬人員防控措施:1、除返鄉探親、必要公務等以外,非必要不離滬、非必要不出境,鼓勵在滬過春節,儘量減少人員流動。
  • 【澳門更新入境措施】到過這個地方需隔離14天
    01到澳門,需要醫學觀察14天的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布,因應成都的最新疫情發展,衛生局根據第 2/2004 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 14 條的規定:自12月8日上午6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成都市郫都區郫筒鎮(郫筒街道)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
  • 「澳門更新入境措施」到過這個地方需隔離14天
    01到澳門,需要醫學觀察14天的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布,因應成都的最新疫情發展,衛生局根據第 2/2004 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 14 條的規定:自12月8日上午6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成都市郫都區郫筒鎮(郫筒街道)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
  • 澳門隔離觀察措施從14天延長至21天
    今晚22時起,澳門隔離觀察措施從14天延長至21天澳門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21日晚舉行緊急記者會,會上宣布,考慮到英國出現病毒變種等外部疫情變化,以及出現14天隔離期滿後仍確診的個案。因此,從21日22時起,澳門的隔離觀察措施將從14天延長至21天。
  • 入境澳門前14天內到過香港、臺灣,需隔離14天
    澳門居民:可以入境,但是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外國、香港、臺灣者,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2.外國人:禁止入境;3.內地、香港、臺灣居民: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外國,禁止入境;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香港、臺灣,可以入境,但是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入境前14天內未曾到過外國、香港、臺灣,可以入境,但是如來自新冠肺炎高發地區,入境後須接受醫學檢查。
  • 12月21日22時起澳門隔離觀察從14天延長至21天
    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澳門的傳播,《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今日刊登兩項行政長官批示,自2020年12月23日零時起,所有在入境前21天內曾經到過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居民,禁止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  措施升級!
  • 泰國疫情反覆!近六百人需隔離觀察
    而原本9月12日將在泰國舉辦能容納1000人的泰國足球超級聯賽,在賽前對隊員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一名運動員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後確認該患者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入境後已經完成為期14天的隔離,後正常參加聯隊的集訓,並準備參加當天的比賽,為無症狀感染者。
  • 澳門:香港、英國等地入境人士,需集中醫學觀察21天
    (觀察者網訊)澳門昨晚(12月21日)舉行防疫緊急記者會,宣布由當晚10時起,由香港及英國等地入境的人士,需集中醫學觀察21日。據《星島日報》報導,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由於外圍的疫情變化,英國出現病毒變種,以及有出現14天隔離後確診個案,因此建議加強現有的隔離措施。當中,對於14天內曾到過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和香港等)者,未完成隔離醫學觀察或措施生效後入境者,需接受21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從韓意日伊朗等入境北京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均需隔離14天
    北京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入境口岸之一,防範疫情輸入風險的壓力很大。這幾天,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緊鑼密鼓地研究應對方案,加強力量統籌,開展工作調度,應對境外疫情風險輸入的工作全面有序鋪開。第二,加強信息獲知,通過駐外使領館,提前了解伊朗等疫情嚴重國家留學生、務工人員的回國意願,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前做好工作預案。第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全面加強入境檢驗檢疫工作。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卡》填報,實現全員、全項、電子化、可共享。
  • 今晚22時起,澳門隔離觀察措施從14天延長至21天
    今晚22時起,澳門隔離觀察措施從14天延長至21天) 澳門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21日晚舉行緊急記者會,會上宣布,考慮到英國出現病毒變種等外部疫情變化,以及出現14天隔離期滿後仍確診的個案。
  • 大連: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經「14+7」天封閉管控後,完成4次核酸檢測均...
    大連市疫情防控總指揮部城鄉社區組組長、 大連市民政局局長 湯易 自1月6日起,大連市已連續8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出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這既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也是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連市社區(村)疫情防控體系再次經受住考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 韓國飛中國多航班爆滿甚至超售,國際「疫情回流」防控需加強
    「針對國際『疫情回流』的風險,我們能夠做的是在航前,航中環節做好系統防控,但旅客落地後的防控,就要看地方政府的應對措施了,」一家國內航司的管理層對記者指出,建議對國外疫情嚴重地區的來華人員也能夠出臺綜合防控措施。
  • 內蒙古:考研考生需監測考前14天體溫
    (原標題:內蒙古:考研考生需監測考前14天體溫)
  • 癌症患者被診斷為新冠疑似病例 排除後仍需隔離14天
    之後在武漢的定點醫院住院3天,確認排除新冠疑似,但按規定仍需隔離14天。「這個病到晚期的時候,疼痛特別強烈,我們想像不到的那種,是骨頭的那種疼。睡不好也吃不好,人也特別痛苦。」王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一直在為父能否早日解除隔離去專科醫院就診而努力,但「隔離期未結束,沒有醫院會接收。」
  • 從加拿大回國的吳亦凡在象山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
    隨後,吳亦凡一行人又跟著防疫人員坐上了隔離大巴,前往象山某酒店進行14天隔離。第二天,象山疾病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穿著防護服前往酒店為吳亦凡等人測量體溫。 根據象山縣疫情防控辦發出的《關於做好境外來象人員疫情分類防控工作的通知》,加拿大屬於中風險地區,吳亦凡從該地入境後,因無固定居所,需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 本澳新增第14宗確診個案!非本地居民今起禁入境!
    疫情如虎!本澳繼昨日上午公布第12宗新冠肺炎個案後,晚上宣布新增1宗確診個案,今日上午再新增1宗確診,累計達14宗。隨著大量海外學生陸續返澳,本澳疫情風險增大。自今日凌晨零時起,本澳禁止除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居民及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以外的所有非本地居民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
  • 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8月10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移民局、民航局等聯合發布通知,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內地與澳門人員正常往來工作,自8月12日零時起,對從澳門進入內地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