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在晚年的時候,開始痴迷於煉丹,因此荒廢朝政。為了勸諫皇帝勤政,不少大臣積極上書,可是都遭到嚴厲懲處。比如太僕卿楊最就因為上書勸諫,被嘉靖打死了。像這種因為勸諫,就被嘉慶重處而死的大臣,還不止楊最一個。
到了後來,就沒什麼人敢勸諫了。可海瑞見到嘉靖仍然沒有改變,就決定繼續上書,大家都勸他不要上書,可他還是做了。然而,海瑞卻不像其他大臣那樣,遭到嘉靖帝重處,僅僅是被關了一段時間。嘉靖荒廢朝政,勸諫的大臣皆被重處,為何卻對海瑞從輕發落呢?
有的人認為,海瑞是出了名的直臣,如果嘉靖處死他的話,對他的名譽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他不敢這樣做。雖說此話也有一定道理,但嘉靖對其從輕發落,很明顯不是這樣考慮的,怎麼說呢?
如果嘉靖真是這樣想的,他就不會重處之前進諫的大臣。像楊最這些大臣,雖然不及海瑞有名氣,可始終也是朝廷命官,他們為什麼會死,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嘉靖的名譽已經受損了,這和他處不處死海瑞沒有關係。
或許又有人會說,其實嘉靖也不想處死楊最的,他當時在盛怒之下,才會命人對楊最施以杖刑。本打算對其小懲大誡,誰知手下的人隨意揣摩聖意,以為嘉靖說打,就是往死裡打,結果就把楊最給打死了。
但當時嘉靖只說了打,沒說打重點還是打輕點,所以不管手下的人怎麼打,都不算是錯。再說楊最真正被打死之後,假如嘉靖當初沒這個意思,那麼他一定龍顏大怒,會把施刑的人也處置了。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證明他是默認打死楊最的。
既然嘉靖對於楊最被打死,也是默認的態度,那麼他就沒道理為了名譽,對海瑞從輕發落。因此他沒有處死海瑞,只能說是另有目的,至於什麼目的,筆者認為和嘉靖本身有關。
嘉靖沉迷於丹藥,無非就是想要長生不老。可是他服用了很久丹藥,自己的身體也沒有變好。不僅如此,他甚至感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不得不懷疑,這些丹藥是否真的能令自己長生不老。
只能說,海瑞上書的時機很對,怎麼說呢?海瑞上書,也就是告訴嘉靖要勤政,並且這些丹藥是無效的,勸嘉靖不要執著於此等等。海瑞的提醒,令正好在懷疑丹藥功效的嘉靖一下子清醒過來。
他一下明白,或許這些丹藥真的無效,這讓嘉靖內心遭受了強烈打擊。在這種失望灰心的狀態下,他一時就不知該如何處置海瑞好。到底是怪他戳破事實,還是感謝他戳破事實。於是,他只能先將海瑞下獄,等情緒稍微穩定之後,再來考慮如何處置他。
只是沒想到,在遭受現實打擊後,嘉靖的身體迅速就垮了。其實這也可能說明,嘉靖早在之前身體就出現了問題,所以他才會將希望放在丹藥上,企圖服用丹藥來挽救自己的身體。
總之,過多服用丹藥,肯定是有副作用的。加上嘉靖內心的希望一下破滅了,導致他身體每況愈下,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也沒心思去想如何處置海瑞了。不過,海瑞當時還是命懸一線。
因為就在嘉靖重病的時候,有人想要討好他,就上書建議處死海瑞。如果說這份奏摺,真的到了嘉靖手中,那麼海瑞必定兇多吉少。可好在被首輔徐階給壓了下來。也就是說,直到嘉靖最終病逝,也沒有見到這份奏摺,海瑞也就因此保住一命。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