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世界的男女馬術騎手將為登上東京奧運領獎臺而戰,他們會向金牌發起衝擊,試圖將自己的名字寫入歷史。與此同時,全世界觀眾的目光都將匯聚在他們身上。
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已經成為了四年一度的盛宴,是馬術賽事中最受歡迎的比賽之一。無論是馬術愛好者,還是那些不會持續關注盛裝舞步、三項賽和場地障礙賽的人而言,他們都可以盡情享受四年一度的盛事中這項人馬合一的項目。
一個多世紀以來,馬術項目一直是奧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京奧運會的馬術盛事拉開序幕之前,我們將回顧100多年來充滿戲劇性和衝擊力,並且高潮迭起的精彩比拼。
我們一起回顧1988年在韓國首爾(漢城)舉行的奧運會,雖然是一個馬術文化並不發達的國度,但韓國對於馬術賽事依舊錶現出極大的熱情……
經過24年的等待後,夏季奧運會重返亞洲大陸,1988的韓國成為1964年的日本奧運會後,首個舉辦奧運會的亞洲國家。
經過1980年和1984年奧運會大規模的抵制後,全球最知名的運動員齊聚韓國的首都。雖然主場觀眾在興奮地等待著諸如美國田徑巨星卡爾·劉易斯、弗洛倫斯·格裡菲斯-喬伊娜的到來,但客觀來說,有機會見到全球最頂級的馬術運動員同樣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兒。
確實,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位於Kwachon的首爾馬術公園能夠容納950匹馬,而據當時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韓國全國也只有1058匹馬。
為了幫助賽事組織者更好地舉辦比賽,國際馬聯(FEI)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組織了40名專業的志願者投身到比賽中。
接下來一起來回顧首爾奧運會的那些馬術明星們……
三項賽
紐西蘭騎手Mark Todd成功衛冕奧運會三項賽個人賽冠軍,這也成為1988年奧運會中最大的亮點。
Todd搭檔戰駒Charisma成為繼1932年奧運會中荷蘭騎手Charles Pahud de Mortanges後,首位成功衛冕奧運會三項賽個人賽冠軍的騎手。
在盛裝舞步比賽結束後,Todd處於暫時領跑的位置,Claus Erhorn,、Virgina Leng 和 Thies Kaspreit緊隨其後。隨後,越野賽移師到位於Kwachon北部43公裡的Wondang丘陵地帶舉行。
在察看完Hugh Thomas設計的路線後,6道障礙的高度被降低,第27道障礙的第一個組成部分被移除。
在進入到最後一個項目場地障礙賽時,Todd依舊領跑個人賽。而憑藉著4位騎手在越野賽中全部零罰分的精彩表現,德國隊在團體賽中處於領先的位置,紐西蘭隊位居次席,英國隊排名第三。
最終,Todd 搭檔Charisma力壓Ian Stark和Virginia Leng的組合贏得個人賽金牌。但是由於Andrew Bennie出現多次失誤,紐西蘭隊的排名跌至英國隊之後,未能獲得團體賽銀牌。
雖然Claus Erhorn在個人賽中僅獲得第四名,但他卻和自己的隊友Matthias Baumann、Thies Kaspareit和Ralf Ehrenbrink一同為德國隊贏得了團體賽金牌。
事實上,德國隊包攬了首爾奧運會馬術比賽團體賽的全部3枚金牌,在全部6枚金牌中,贏得4枚,成為最大贏家。
盛裝舞步賽
在盛裝舞步比賽中,德國隊大獲全勝。Nicole Uphoff-Selke騎乘Rembrandt包攬了團體賽和個人賽兩枚金牌。
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允許每個國家有4名騎手參加團體賽的爭奪,但只允許3位騎手參加特別大獎賽的比拼。在4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中,大獎賽的時長已經被縮短至7分鐘,並且強化了原地高級快步(piaffe)和高級快步(passage)的重要性。
Uphoff攜手其優雅的舞者Rembrandt贏得個人賽金牌;Margit Otto-Crépin騎乘Corlandus摘得亞軍;Christine Stückelberger搭檔Gauguin de Lully獲得季軍。
Uphoff的隊友Monica Theodorescu也在為爭奪個人賽獎牌而努力,但是她的馬Ganimedes受到了看臺上移動的影子的影響,遺憾的與領獎臺擦肩而過。
Kwachon的主場觀眾也在盡情享受盛裝舞步帶來的樂趣,他們的年輕騎手Jung-Kyun Suh搭檔Reiner Klimke此前的馬匹Pascal獲得第10名。
場地障礙賽
雖然德國隊在場地障礙個人賽中的最好成績僅為第7名,但他們卻成功斬獲團體賽桂冠。德國隊的Franke Sloothaak、Dirk Hafemeister、Wolfgang Brinkmann和Ludger Beerbaum4位騎手登上最高領獎臺。
團體賽路線全長770米,垂直障礙高度達到1.60米,水障寬度為4.60米。
由於自己的馬Landlord受傷,第一位出場的Beerbaum只能搭檔Hafemeister的備用馬Freak出戰,這匹馬此前曾搭檔Hugo Simon參賽。
他全程沒有出現障礙失誤,僅有的時間罰分將德國隊送上冠軍之路。在第二輪比賽中,德國隊的最後一位騎手、在第一輪比賽中以零罰分完賽的Sloothaak還未登場前,德國隊便以17.25個罰分鎖定了冠軍領獎臺,美國隊以20.5個罰分獲得亞軍,法國隊以27.5個罰分排名第三。
場地障礙個人賽決賽在閉幕式當天舉行,比賽地點為首爾奧林匹克體育館,但是本場比賽的門票並不是閉幕式門票,因此在可以容納75000名觀眾的體育館中僅有少量的觀眾觀看了場地障礙個人賽決賽。
當早上8點,第一匹馬進入體育館時,現場僅有200名左右的觀眾,即便是到了附加賽(jump-off)的終極角逐,也僅有10000名觀眾到場。
在歐洲錦標賽中處於統治地位的Pierre Durand搭檔13歲的黑色騸馬Jappeloup贏得冠軍;美國騎手Greg Best摘得亞軍;Karsten Huck獲得第三名。
David Broome、1984年奧運會雙料冠軍得主Joe Fargis、Jan Tops、 Nick Skelton、Markus和Thomas Fuchs等明星騎手全部躋身前10名。剛剛在幾個月前贏得浪琴表國際馬聯場地障礙世界盃總決賽冠軍的組合、來自加拿大的傳奇騎手Ian Millar搭檔Big Ben獲得第15名。
關注國際馬聯微信、微博平臺獲悉所有關於東京奧運會的內容,我們將繼續回顧奧運馬術的歷史,並與那些志在日本斬獲榮耀的人對話。
———往期回顧———
1、奧運馬術故事之1900年巴黎奧運會:馬術項目首次亮相奧運大家庭
2、奧運馬術故事之首位獲得場地障礙、盛裝舞步和三項賽個人賽金牌的騎手
3、奧運馬術故事之馬背體操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1921年國際馬聯成立
4、奧運馬術故事之用48英鎊購買的馬兒獲得場地障礙個人賽金牌
5、奧運馬術故事之由於路線難度過大 場地障礙團體賽沒有一支隊伍成功完賽
6、奧運馬術故事之德國隊豪攬全部6枚金牌 奧運馬術史上僅此一次
7、奧運馬術故事之由於參賽騎手非「士官」身份 瑞典隊被剝奪團體金牌 墨西哥震驚世界
8、奧運馬術故事之女騎手不僅首次參賽而且曾身患小兒麻痺症的她斬獲個人賽亞軍
9、奧運馬術故事之馬術項目唯一一次在非奧運會舉辦國展開爭奪
10、奧運馬術故事之克服腦震蕩和鎖骨骨折 從醫院病床回到賽場幫助隊伍逆襲奪冠
11、奧運馬術故事之回望1964年東京奧運會
12、奧運馬術故事之最悲情的騎手:一路領先的他由於路線錯誤 與冠軍擦肩而過
13、奧運馬術故事之恐怖主義陰影下首位贏得個人賽冠軍的女騎手
14、奧運馬術故事之安妮公主代表英國出戰三項賽 女騎手再奪盛裝舞步個人賽金牌
15、奧運馬術故事之波蘭騎手首次贏得場地障礙個人賽金牌 印度騎手首次參賽
16、奧運馬術故事之三項賽傳奇騎手Mark Todd首次贏得個人賽冠軍 美國場地障礙迎來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