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山水圖卷欣賞

2021-02-19 大家書畫

觀看更多名家講座,請關注「大家書畫」!

主編:張枕石

陳淳,字道復,又字復甫,號白陽山人,約五十歲前後,以字行,蘇州府長洲縣人。陳淳出生在一個文人士大夫家庭裡,他的祖父陳璚{1440--1506年)字玉汝,號成齋,工古文辭和詩,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家中頗多書畫收藏:他的父親陳鑰((1464-1516年)為陳璚次子,字以可,一生未曾仕宦,精究陰陽方術。陳氏為吳縣富饒大族,陳璚與同鄉王鏊、吳寬、史鑑、沈周等人交遊密切,沈周屢有畫作贈與陳璚。陳鑰與文徵明為通家之好,相交二十餘年,情誼篤厚。陳淳「既為父祖所鍾愛,時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從之遊,涵揉磨琢,器業日進,凡經學、古文詞章、書法、篆籀、畫、詩鹹臻其妙,稱入室弟子」。(張寰《白陽先生墓志銘》)陳淳既有家學淵源,又師從文徵明學習詩文、書法、繪畫, 青年時便嶄露頭角,選補邑癢生,「時流推高.令譽日起」。許多年長名士都引為忘年交,如他甲戌((1514)年所畫的一幅《湖石花卉圖》扇面上,就有唐寅、祝允明、邢願、文徵明諸名家題和詩(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見載《陳淳研究》)陳淳二十至三十歲這段時期裡,與其師文徵明相處融洽,經常一起遊冶、宴飲、唱和,並與文氏的門生和文友交往密切。他的書法和繪畫明顯地受到文徵明的薰陶。與此同時,他對祖父的至友沈周亦心儀手追,反映在他早期的花卉畫上,技法不脫文、沈兩家法門。陳淳中年以後間作山水,技法學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風景為題材,手法簡練,極具文人生活情趣,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文徵明曾微笑著說:「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陳淳 山水圖卷  紙本  32.7×750.6cm

········· 正 文 分 割 線 ·········

「枝山書法,白陽書品,墨中飛將軍也,當其狂怪怒張,縱橫變幻,令觀者闢易。」白陽道人作書畫不好模楷而綽有逸氣,故生平無一俗筆;在二法中俱可稱散僧人聖!」(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卷一三八)

明代著名文學家和鑑賞家王世貞的題語,將陳淳水墨花卉畫的獨特風格作了很高的評價。確實,明代的花鳥畫至陳淳,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自他之後,激起了水墨寫意畫系的波濤洶洶,匯成了花鳥畫歷史上又一高峰期。

陳淳 花卉圖之四

陳淳 花卉圖之八

陳淳 牡丹花卉圖 紙本 54.8x30.8cm

【電子高清圖】陳淳 花卉圖17張+山水圖卷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跳轉詳情頁面

名家國畫寫意、工筆,書法班招生!

潘天壽先生談書法學習及國畫布局(一)

石濤畫論系列之一

其詩清脫,妙不可言——黃庭堅《松風閣》

吳玉如現場作書珍貴視頻

《大家氣象——阮克敏作品》(後附高清作品欣賞)

為什麼說學畫要家富收藏

八大畫派經典作品圖片珍藏

孫其峰先生教畫孔雀

甲骨文之「身」字原指孕婦

李苦禪大寫意畫欣賞

王雪濤的花鳥畫技法

相關焦點

  •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高翔 山水圖捲紙本墨筆 26×15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識:「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寫於五嶽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鈐「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為雍正二年(1724年)。
  • 陰澍雨丨約略點染 天真爛如——解讀陳淳的花卉寫生
    此段題跋強調了陳淳花卉寫生最主要的特點,即約略點染,不求工細,而意象自足。卷尾的金農長跋也對陳淳「行筆絕無時蹊,設色亦未敷採炫目,畫以意似而非以形似也」的風格進行梳理,論述了寫意書寫的源流。但這段題跋存在一些問題。跋文中稱:「此冊九葉,花草凡七,間以山水兩幀。」所述並非此冊,極有可能是將他處題跋移接此處所致。所以這段金農題字不足以為據,至於真偽原由的評斷,是另外的話題。
  • 經典碑帖:陳淳《杜甫秋興八首》
    陳淳《杜甫秋興八首》,紙本,草書,34.9×1056.2cm,甲辰(1544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淳從文徵明學書、問學,文徵明對陳淳的影響是明顯的,尤其是文徵明的小字楷書和行書。從傳世的陳淳的書法來看,陳淳小楷、行書的端莊、秀雅在體勢、筆法上是吸取了文氏小字楷書和行書特點而成自家面貌的。陳淳重視在傳統中吸取書法精華,從其《致研山老弟尺牘》、《古詩十九首》、《白陽山寺》、《致前江先生尺牘》中是可以看出的。陳淳書法晚年發生變化,書法取勢傾側,一改早年師法文徵明端莊平和之狀,將字形拉長,字態上下伸縮和左右牽扯的動勢形成強烈對比,奇幻而靈動。
  • 流派源遠,燦如星辰——淺談明代的山水和花鳥畫派
    這些繪畫流派在我國畫史上猶如璀璨星辰,對後世山水和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董其昌《書畫合璧》卷一·山水畫派(1)院體派: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周臣《春泉小隱圖》卷(2)浙派:浙派繪畫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國畫壇的重要繪畫流派,明代中後期浙派衰弱,其優勢位置被吳門畫派取代。
  • 陳淳畫選 花卉圖卷
    陳淳 溽暑花卉圖 大都會博物館此圖花繁葉茂,奼紫嫣紅;怪石嶙峋,空靈蒼秀;其後池塘蓮荷,清碧如玉,如清風拂來,幽香四溢。陳淳 秋江清光圖南京博物院藏此圖緊扣「秋江」二字,擷取枯荷、芙蓉、蘆葦等具有季節特徵的折枝花草為主要題材,輔以翠鳥、家鴨,寫出一派秋天的氣象。
  • 著名焦墨山水畫家林曉麗——水墨淡彩風景山水畫欣賞
    人們認為晴不如雨,雨不如霧,霧不如雲,而雲霧勝境,當屬雨後初霽,時升,時降,時進,時退,聚如幔卷,散入碟心,奇峰忽隱忽現,美妙絕倫,煙雲是千變萬化的,很難保留的住,之所以我喜歡把這美好的瞬間抓住,用自己的思想,惟妙惟肖的表現在畫面之中,讓人們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和無限遐想。
  • 清初「四王」與吳歷青綠山水精品欣賞
    清代早期,以清初「四王」、吳歷及宮廷畫家為代表的畫師注重以色筆代替墨筆,開拓了文人青綠山水的新境界。 擅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王蒙,又常與王時敏相互切磋,加以發展、變化而自成一格。其畫善用中鋒尖筆,披麻間解索皴畫山石,皴法細密,墨色濃潤清逸。亦能畫青綠山水,烘染得法,研麗融洽,意趣簡淡。王鑑的山水畫在清代影響很大,與王時敏、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並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有《夢境圖》、《秋林山色圖》、《秋山圖》等傳世。著《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
  • 高清圖|黎雄才:山水大物也!
    山水大物也,咫尺之中寫千裡之景,故以取勢為主,即重視大處。但大不忘其細,即先從大處著眼,然後深入細緻。大宜遠看得之,大,可得神取勢,近是難得其神和勢。注意大要全面,無一葉障目之礙,無失貌之病。在這一群體中,有一位從入高氏春睡畫院之後,即終其一生實踐著高氏「新國畫」的創作主張,並取得驕人成就,然而自始至終,卻似乎都缺乏熱切的介入社會的政治激情,而在個人的繪畫風格上又是承先啟後、卓然特立和自我圓足的獨特人物,這位畫家就是在繪畫創作上形成了「黎家山水」樣式的黎雄才先生。
  • 2021,讓我們展卷迎新。杜山河「山水手卷篇」
    眾所周知的千古經典名作如晉代王羲之《蘭亭序》、唐孫過庭的《書譜》、宋代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等,皆為手卷中的珍品,與一些單幅作品相比較而言,它所包涵傳達的信息量更加豐富精彩,幾乎成為千古絕唱,也成為了作者的藝術名片。手卷的創作,可以是幾個人合成,也可以一人單獨完成。
  • 古書畫欣賞:《石渠寶笈》精品選
    局部欣賞:北宋 張先 十詠圖卷宋 王詵漁村小雪圖卷王詵(約1048—1104年前後),字晉卿,山西太原人。出身貴胄,娶宋英宗女,為駙馬都尉。工詩文,長於書畫,尤擅山水,師法李成。趙士雷湘鄉小景圖卷宋 李唐長夏江寺圖卷
  • 每天古書畫:宋· 張激《 白蓮社圖》欣賞
    圖中人物白描並揉進鐵線描,剛健流暢如行雲流水,形象栩栩如生;山石皴染,濃淡相適,深谷幽徑,奇石嶙峋;樹幹多粗筆,枝葉用尖筆「鷹爪法」,顯得蒼勁挺秀,生機蓬勃。此圖是一卷十分精彩的水墨人物故事畫傑作。在李公麟所開白描畫法典範的基礎上,《白蓮社圖》在人物、山水、樹石、草木、動物、器物服飾等多方面,綜合了北宋以來在筆墨表現技巧以及構圖布局方面逐漸發展成熟的藝術成就。
  • 趙伯驌《萬松金闕圖卷》
    2012年6月,為加強我國珍貴文物出境展覽的管理,切實保證文物安全,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書畫類)》,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青綠山水名作《萬松金闕圖》卷榜上有名。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件國寶級繪畫作品。
  • 納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將展古代山水精品
    由於歷史悠久,這些作品很少展出,所以,這是大家唯一欣賞中國古代精品繪畫的寶貴機會。展覽中,與古畫「對話」的是當代藝術家徐龍森創作的10幅從小型扇面到他從未對外展示過的巨幅山水畫《道法自然》,這幅畫很有可能是中國藝術家創作的世界上最大的橫軸山水。四個展廳布置一新,全面呈現中國山水藝術。
  • 藝術欣賞:大師吳昌碩罕見的山水圖!
    嘖潬躙瞥條燾屨灚艈孰簯灩謯紖卆踎諒輪嘲崻蝋蜊焾嵋莚詳饜但爂煬古羾鳨憓虇琊幛攤紈厬舉攗祂柭鶥視睂晛鏭輬吳昌碩的花鳥最為常見,他畫山水很少,所以齊白石在一個題跋中曾經說,吳昌碩山水畫的落款,從來都很謙虛,總是「仿某某人」「
  • 歷代水墨牡丹作品欣賞
    小編帶你觀看網絡展覽,走進牡丹叢中>>> 以「牡丹」為主題,欣賞古今藝術家筆下的牡丹。共分為:當代、近代、清代、明代。清代 李鱓《牡丹圖》明 代 藝術家:沈周、陳淳、唐寅、徐渭、周之冕、陳鶴。
  • 【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月好好獨坐,雙松在前軒。西南微風來,潛入枝葉間。」松樹早在唐代吳道子時就常被畫在壁障上,後世多在山水畫中運用,也有單獨畫松成幅的。徜徉於山水國畫的長廊,松樹在畫中是隨處可見的。
  • 墨跡移動國畫-元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全卷)紙本29.7x104.6-高清大圖...
    墨跡移動國畫-元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全卷)紙本29.7x104.6-高清大圖下載 元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全卷)紙本29.7x104.6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簡介】紙本,淡設色,縱:29.7釐米,橫:104.6釐米。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油畫欣賞:高清百圖!清四僧山水美學之比較......
    漚鬍梇樏凂繭栶狕矙儳酏罷巖嫻登驪莖檮杁扁孰嗑鼧訟郤圥佯攧晶邪繪獋勃欁颸權曀關子痯頂汌樇堍歟篅袗擾希斷古人喜歡縱情山水,在精緻的小橋上、飛流的瀑布旁、潺潺的河流便、奇巧的樹木下與遠離人世喧囂的房屋小舍裡肆意歌唱……他們在山水的滌濯中,對內在世界的了解也逐漸加深,並逐漸達到了一種真正超越物質世界、超越自我、甚至超越「神」的人生境界。
  • 百花圖百鳥圖百蝶圖輯錄欣賞
    清 郎世寧 錦春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百花圖、百鳥圖、百蝶圖...,欣賞古代名家筆下的這些作品,別有一番快意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