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鄭師附小「雨點姐姐」來支招

2020-12-26 鄭州教育信息網


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鄭州市心理骨幹教師李翠玉。

認真聽課的附小娃

認真聽課的附小娃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長時間宅在家中不能出門,萬一感染病毒怎麼辦?如何在非常時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月18日下午,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的「你猜課程」中,「雨點姐姐」為學生們線上支招。

2020年的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頭一次,災難如此近在咫尺,如此與我們息息相關。在這個全民戰「疫」的特殊時期,你們經歷了一場超出想像的危機。這一切,讓大家長大了不少。

大疫來臨, 每個人都會感覺到, 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隨之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空虛、迷茫…… 面對疫情,我們需要時間,並且更需要「技術」來撫慰內心的不安。雨點姐姐從「避免消極情緒」「自我關愛」「樂觀必勝的心態」 三方面為大家科學支招。

❤  避免消極情緒

「避免消極情緒」首先要接納自己的不良情緒,並學會調適。緊張焦慮情緒是個體面對危機時的正常反應,同學們不應否認和排斥它們。可以寫下此時讓你不舒服的原因,寫好後,你把這些原因分一下類:看看哪些是疫情期間才會發生的,哪些是平常日子也會發生的;哪些是你能改變的,哪些是你改變不了的;哪些是你獨有的,哪些是別人也會有的。學會向家人描述自己的困惑時,不良情緒就已經在減少了,更何況你的表達還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幫助。

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限制自己看手機的時間,固定時間觀看具有公信力的媒體所發布的信息,避免在一天中較脆弱的時候(例如睡前一小時)將自己暴露在繁多的信息中,以免於在一些負面信息的處理上消耗過多心理資源。

針對疫情,衛健委專家指出「防護行為不放鬆,迎戰心態要輕鬆」。我們應嚴格遵守疫情期間各項防控措施,而對於個人心理要適當放鬆,不要造成過度心理壓力,從而降低免疫力。同學們把你當天要完成的任務列清單,根據重要性、緊急程度分四類。第一類:緊急、重要的事,比如當天的作業,沒什麼好說的——立即去做!第二類:不緊急、重要的事,比如閱讀課外書,同學們就可以——有計劃去做!第三類:緊急,不重要的事,比如同學在網上約你聯機打遊戲——儘量少做!第四類: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比如和家人的爭執——儘量不做!總之就是要分清主次,量力而行,不要被無意義事情困擾,完全可以刪減,讓自己輕鬆愉悅。

不歧視感染病毒的患者,少抱怨,多尊重。同「武漢加油」一樣重要的是善待武漢人民和患者,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受害者,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新型冠狀病毒。

❤  自我關愛

「雨點姐姐」建議大家學會「自我關愛」,打通向內發展和向外聯繫兩種渠道。嘗試「冥想放鬆」,可以有效地緩解你的壓力,讓你的心情更放鬆,精力更充沛,不妨在家裡也試一試。通過、看書、寫日記、適量運動、做家務、做手工、制定出行計劃和成長規劃、學習一項新技能等活動,舒緩心靈,促進自我向內成長。

開展《感恩「拜訪」》的活動可以讓你和外界建立更密切的連接。

1.拿出一張紙,仔細地回想一下,在自己過往的生命旅程中,有沒有人曾無私地幫助你、關心你,讓你感覺到溫暖和愛,是你一直感恩,一直有一些話想對他們說,卻又一直沒有說出口:列出至少十個這樣對你有重要意義的人的名字,回想與他們的交往過程。

2.按照重要順序或者感激的急切順序,將這十個人名做一個排序,挑出最重要人,作為首先拜訪的對象。

3.回想這個人與你交往過程,尤其是你特別感激的地方,寫一份誠懇的追憶往事和表達感激的信。

4.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的方式,將這封信讀給他聽。

感恩無私幫助你、關心你的人,和外部世界建立起越來越多的聯繫,你的精神世界會更豐富、更充盈。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馳援武漢的醫生們寫下「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戰書,看到了護士阿姨捲起袖子打預防針奔赴最嚴重的疫區,看到了老爺爺鍾南山院士紅腫的眼和老奶奶李蘭娟院士疲憊的臉,還有那麼多醫生護士們臉上口罩的勒痕和背上汗水浸透的印漬……我們要把感恩的心送給所有奮戰在抗擊在疫情一線的英雄們。

❤ 樂觀必勝的心態

樂觀的心態建立需要同學們有發現身邊美好的眼睛,同學們可以自己準備記錄紙,每天在紙上寫下三件好事情,記錄時注意以下幾點:

1. 好事可大可小。

2. 記錄時注意按這樣的格式:好事情+我的感受+感謝。

例如:今天媽媽和我一起做手工,我玩得很高興,感謝媽媽!

點滴記錄的這些美好,會讓同學們感到這個漫長、困在家中的假期並不枯燥而痛苦,美好從來都不曾遠離我們!

必勝心態的建立,「雨點姐姐」從人類和傳染病抗爭的歷史給大家講起。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其中甲類傳染病指的是需要強制隔離的烈性傳染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制。霍亂、鼠疫,正是甲類傳染病。這兩樣疫情和人類糾纏了千年之久,每次爆發就是一場滅頂之災。後來這兩種病是怎麼被遏制的呢?先說霍亂。倫敦學者約翰斯諾,通過記錄死亡、患病人數和位置後發現,霍亂原來是通過水源傳播的,是人類將排洩物倒入水中汙染了水源才滋生了霍亂。清潔的飲用水和抗菌藥物的發明,讓霍亂的威脅性沒有那麼大了。第三次鼠疫大爆發時,華人博士伍連德通過解剖屍體發現了鼠疫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染。這一發現讓人們知道了防止鼠疫大規模傳染的辦法,消毒、隔離、火化屍體、組建防疫站,從這以後大規模的鼠疫爆發事件再也沒有發生過。人類和病毒的抗爭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從人類誕生之初並一直要延續下去,是一場浩大的戰爭與工程。幸運的是,和病毒鬥爭的這麼多年,我們的技術和經驗,都在發展。每一次戰爭我們人類都會進行自我反思與改進,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並且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防控手段,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 小結

烏雲遮不住升起的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讓我們激發自己的潛能去戰勝恐懼,樂觀地面對暫時的困境,一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疫情一定會過去,世界依然美麗!

圖/文: 責編:孫宏偉 | 列印

相關焦點

  • 玩音樂、「逛」博物館 鄭師附小假期生活「嗨翻天」
    鄭師附小學子大秀廚藝線上體育節集錦學生在家上課家長、學生共同收聽收看線上音樂會六(5)班張語樂為「走進博物館」課程點讚「你猜課程」即將上線播出的二維碼一經公布,短短半天時間,三千多學生和家長掃碼入群。這「拼盤大餐」裡哪些課程最受歡迎?來聽聽學生的選擇。
  •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北京女性」邀請行業專家就心理抗疫問題每日一答,為您支招心理抗疫問題專欄共18期今天推出的是「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系列中的第4期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 教育部專家來把脈,指導鄭師附小「立人教育」
    教育部 「國培」項目專家把脈指導鄭師附小「立人教育」。與會人員認真聆聽2月28日,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理論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鮑傳友應邀來到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深入附小進行指導和調研。
  •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專家支招
    所以,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不允許我們有絲毫放鬆。烏魯木齊市:指導居民經常性開展家庭下水道消殺新聞發布會上,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尚玉嵐,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居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是如何做好居民小區防疫工作的。
  • 鄭師附小榮獲「首批全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
    鄭師附小少年農科院獲此殊榮,既是對附小勞動教育工作的肯定,也為全體附小人增添了動力。 鄭師附小「立行」勞動課程,始終把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有機融入學科教學、融入校園文化、融入實踐活動、融入家庭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附小勞動教育重在參與、實踐,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勞動過程,更要關注孩子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越勞動越美好,讓學生勞動的身影成為附小靚麗的風景線。
  • 鄭師附小「美好閱讀」課程精彩啟動,第一期「小先生,大講堂」開講啦!
    鄭師附小課程建設中心副主任竇晶晶主持活動鄭師附小五三班晉之音、高英涵同學古箏表演《禮儀之邦》。如何讓快樂閱讀伴隨每一位同學的成長,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充分挖掘校內資源,於2020年11月26日正式啟動「美好閱讀」課程——旨在提高同學們閱讀的興趣,為同學們搭建閱讀的空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第一期「小先生,大講堂」在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美好閱讀」中心影音廳裡閃亮登場。本次活動由校課程建設中心副主任竇晶晶主持。
  • 鄭師附小強化「舌尖上的安全」,為美好美食坊提供保障
    美食坊全體員工及部分教師認真學習食品安全知識為強化「舌尖上的安全」,充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為學校的美好美食坊提供強有力保障,7月7日上午,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舉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會。 圖/文:鄭師附小 李家鈺 尉漢飛 責編:崔霄 | 列印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1月26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為規範、科學地開展疫情期間相關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供指導;2月2日,國務院應對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印發《關於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要求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做好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向公眾提供心理支持。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院校為例,開展了相應工作。
  •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當前
  • 疫情期間到醫院看病安全嗎 去醫院怎麼辦如何做好防護
    疫情期間到醫院看病安全嗎 去醫院怎麼辦如何做好防護  疫情期間,有的人出現發熱或呼吸道感染症狀,對要不要去醫院舉棋不定。特殊時期,該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怎樣避免交叉感染,做到安全就診呢?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昨日採訪了福州市第一醫院醫務部質控科主任安魯毅。  1.到醫院就診如何做好防護?
  • 疫情期間,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現在很多地方都逐漸復工了,多數人會選擇乘坐私家車或者騎自行車出行,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乘坐公交車、地鐵,那麼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呢?        乘坐私家車:在疫情流行期間,乘坐私家車出行,可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如果多人乘坐,建議佩戴口罩。
  • 謹防院內感染:手術期間做好醫護三級防護
    謹防院內感染:手術期間做好醫護三級防護 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韓鳳娟針對近期出現的多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哈爾濱市各大醫院均對門診及病房的患者接診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如何兼顧全面疫情防控與手術病患,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診療,成為當下每位醫生要面對的首要現實問題。22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一科副主任韓鳳娟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上述問題提出建議。
  • 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
    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題:疫情之下護心情:五個關鍵詞看中國官方為心理健康支招作者 李京澤 李純恐慌、焦慮、消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同人群產生了心理壓力甚至是心理健康問題。
  • 「海姐姐說家教」上線啦!給您的家庭教育支招!
    「海姐姐說家教」上線啦!給您的家庭教育支招!海姐姐說家教如果養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我們父母改變了理念方法,孩子才有可能改變。因此,北海市婦聯推出「海姐姐說家教」專欄,採用全媒體格局,連結各方資源,邀請廣西兒童青少年心理學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專家,採用直播、錄播、推文、訪談等形式,為全市廣大家長提供完整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普及服務。
  •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這份心理疏導指南請收好
    更有甚者會發生恐懼心理,徹底閉門不出。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楊豔傑教授認為,出現以上現象,都是得了不同程度的「心病」,需要進行自我疏導調解,更重要的是要科學看待疫情,對病毒傳播有正確的了解,堅定會戰勝疫情的信心。
  • 北京市教委開通疫情期間網上心理諮詢服務並為家長錄製家庭教育...
    為做好延期開學期間家庭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教委組織專家錄製了家長家庭教育指導微課(五節),並依託中小學數字德育網,面對師生開通網絡在線心理諮詢服務。微課圍繞家長如何與孩子共同做好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生活、如何處理好親子關係等方面,對家庭教育提出指導性建議。微課依託北京市中小學數字德育網(http://moral.bjedu.cn)和北京數字學校(網址:https://www.bdschool.cn),供家長自主選擇觀看。
  • 農民工返程如何做好防護?隔離期間工資怎麼定?
    如何做好防護?隔離期間工資怎麼定?專家解讀近日,多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農民工作為一個重要群體,在返工潮中如何做好防護?接收單位應該怎麼做?隔離期間能否正常開工資?就這些問題,白巖松採訪了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社部原常務副部長楊志明。1.農民工返程什麼時候可以出發?
  • 山師附小2019級2班開展 「齊心抗疫:科學防護、我在家是好學生」活動
    近日,為鼓勵孩子們堅定信心、科學防疫、停課不停學,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山師附小2019級2班組織開展了「齊心抗疫:科學防護、我在家是好學生」活動。此次活動包括「科學防疫從我做起、我在家是好學生」兩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督促孩子們在家認真學習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自我防護能力;鼓勵大家提高健康素養、堅持認真學習、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努力做一名科學防疫、為國奉獻的好學生。
  • 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個人防護的告知書
    涉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個人防護的告 知 書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由應急性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為切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有效避免聚集性疫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進一步加強個人防護有關事項告知如下:一、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
  • 疫情當前,孩子被「禁足」在家,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重視
    一些朋友和我反映,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玩耍,玩玩具幾分鐘、逗貓幾分鐘、看書看不夠幾頁就換其他的……就算是吃飯也不能好好吃,吃幾口飯就去翻翻玩具。反正就是坐不定。這是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是注意力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