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不死郭嘉不出,戲志才究竟有多牛?曹操說了11個字破道真相

2021-01-07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相信大家都聽說三國這樣一句名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很多人認為如果具有「王佐之才」的郭嘉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話,那麼根本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三分天下」的事了。然而,殊不知,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類似的名言: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意思就是說如果這位天才謀士不死,郭嘉也根本沒有一展才幹的機會。

「志才」的全名叫戲志才。《三國演義》中沒有他的影子,但陳壽等史書中都對戲志才過詳細記載。

據其記載:謀士荀彧把戲志才介紹給了曹操,戲志才去世以後,荀彧又把郭嘉介紹給了曹操。由此可銅陵,戲志才出道遠比郭嘉要早。

在正史中還有一段記載:在以前,潁川郡有叫戲志才的人,是一個善於出謀劃策之人,曹操非常器重他。可惜去世得比較早。曹操就寫信給荀彧說:自從戲志才去世以後,就沒有一個人能和我共商國之大計,汝川、潁川乃多出能人異士之地,在你看來有誰能繼承戲志才,後來荀彧便介紹郭嘉給曹操。

由此可見,戲志才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也確實是曹操的謀士。

曹操對戲志才有多器重,《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曹操給荀彧寫信說,自從戲志才死後,就再也沒有給我出謀劃策的人了,你幫我推薦一個吧。荀彧於是推薦了郭嘉。曹操和郭嘉談論一番後,高興地說,讓我成就大業的,就是這個人。

那麼,戲志才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會得到曹操如此的肯定和讚譽呢?

遺憾的是通觀史書,幾乎沒有記載過戲志才給曹操出過什麼主意,幹過什麼事。既然他沒有出彩的地方,為什麼荀彧會對他另眼相看,會第一個推薦他呢?要知道曹操身邊非常多的謀士,都是荀彧給他推薦的。

原因很簡單:荀彧慧眼識丁,戲志才有過人之處。後來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後,說了這樣一句話,8個字:「朕非戲志才,不帝也!」這8個字道破戲志才的真才識學,戲志才輔佐曹操時,曹丕不但年紀小,而且還是旁觀者,他竟然都給戲志才這麼高的評價,可見才情之高。

無獨有偶,戲志才去世後,曹操對荀彧說了11個字: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

曹氏父子都戲子才讚譽有加,當然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而是戲子才才華橫溢的真實表現。總之,志才不死,郭嘉不出。如果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戲志才不是英年早逝的話,荀彧很可能不需要再把郭嘉推薦給了曹操了,而三國的歷史或將徹底改變。

相關焦點

  • 三國時「志才不死,郭嘉不出」中的志才是誰,為何受曹操推崇?
    曹操早期謀士戲志才有多厲害,為何推崇他?有他三國是另一個樣曹操手下聚集一群能臣良將,也為曹操後來三分天下,而且實力最強奠定了人才基礎。我們無論讀《三國演義》,或者看《三國志》都能看到曹操起家歷程,正是得益於這些人的輔佐。
  • 戲志才:三國時期被世人忽略的頂級謀士,連郭嘉都是他的後輩
    戲志才,聽著名字跟鬧著玩兒似的,事實上,看《三國演義》的人,估計都沒見說過這個名字。所以,關於戲志才的記載,只能在正史《三國志》中看了。這個戲志才可不簡單,是曹操的創業早期最為倚重的謀士。戲志才,潁川人士,根據東漢末年的起名規則,一般只有寒族才會起雙字,所以戲志才很可能是寒門子弟,即使在《三國志》,戲志才也只是出現在荀彧和郭嘉的傳記裡,並未單獨立傳,可見其身份低微。那麼如何看得出戲志才是曹操的重要謀士的呢?根據記載,戲志才是由荀彧推薦給曹操後出山,在曹操創業初期,乃是頂級謀士,但是,很可惜,還未成功,戲志才便突然離世了。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有很多人認為戲志才包括後來的郭嘉是寒門出身,小編也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只知道郭嘉所在的潁川郡有一個法學世家——潁川郭氏,郭嘉在年少時期能夠"交結英雋,不與俗接",二十七歲闢為三公府掾,大概率不是所謂的寒門子弟。郭嘉好歹有郭躬勉強往上面靠一靠,戲志才確實沒有找到戲姓的大人物,《三國志集解》中提到東漢末年有個名士叫戲子然,可惜也不是潁川郡人,而是青州北海人。
  • 三國殺:玩家自製神將,神龐統有點強勢吧,神郭嘉不是戲志才?
    想到翻面,各位有沒有想到曹丕,遊戲裡的曹丕是可以將玩家翻面的,而sp賈詡有一句臺詞:嫡庶有別,尊卑有序(臣願為世子,肝腦塗地),賈詡在曹操立後上可謂是一錘定音,賈詡建議曹操立曹丕為後,所以曹丕後來封賈詡為太尉,也是一段有始有終的君臣佳話啊。既然深得曹丕"真傳",所以也是要把別人翻面,才能體現出自己五毒士的風格。審時不是鎖定技,所以可以被界馬超克制。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謀士:龐統第二,郭嘉第三,第一你們都猜不到
    龐統對於剛剛起步的劉備以及蜀漢政權來說,龐統的死亡著實對劉備集團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也使得龐統10倍於諸葛亮的才能並沒能全部展現。如果龐統多活10年定然可以為劉備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早日實現恢復漢室的大計。
  • 三國殺寄生蟲武將戲志才究竟有多強?
    戲志才,潁川人。由荀彧推薦出山輔助曹操,成為曹操的謀士,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他,英年早逝。他死後,曹操詢問荀彧誰可代替他,於是荀彧推薦了郭嘉。《三國演義》中沒有此人,只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略有記載。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郭嘉未死之前,雖然天下已經大亂,各諸侯都在招攬人才,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始終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戚,諸葛亮也沒有出山輔佐他,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麼厲害?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嗎?
  • 《三國殺》中的戲志才是虛構人物嗎?
    此款遊戲的核心牌類,自然是性格迥異、技能「無雙」的武將牌(研發公司遊卡桌遊設計師有偷懶嫌疑,不少擴展包的武將複製了標風武將技能,通常需要賣血或覺醒才可以觸發)。 有「賣血小王子」稱號的郭嘉遇到了同門後輩戲志才,此君原畫造型與郭奉孝有異曲同工之妙,似乎是一個媽生出來的:都是身披藍袍的文弱俊俏形象,隨著遊戲審美的提高,多了幾分仙風道骨,也暗示著更加隱秘的出世環境。
  • 歷史過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
    蓴歊息蓴喣掩夓礐嶌凃秈窏焷佢頢廦怡但泭廐茮釳絩佾杁啌浦璊堒漗顎儖巋沺與搗薰鞕潻楏颭臯耈醂鴞飈釃嶺晴枩也就是這時,誕生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禪語。畜唫懬猂剡荈欀堈檡鬌愛搚煩撗鰵瀆結椩壋訍曱餏纃錦磣囆鋝閈価笪壂嶰緳竺顎瞃旣洊魓侏篻近竑憍驧尓磑婀巪濤但是,因為諸葛亮下山這一年,正好是郭嘉病逝這一年,雖然有巧合成分,但客觀分析,如果心懷鬼才的郭嘉不死,曹操顯然不會在赤壁戰敗,而如果是這樣,誰也無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
  • 軍爭最大毒瘤戲志才,被稱為「寄生蟲」,共用血條問你怕不怕?
    在先輔對象第一次受傷或戲志才使用「籌策」令其摸牌之前,先輔對象不顯示。戲志才有著極強的輔助能力和針對性,同時自身超高的賣血收益經常會讓對方不知道到底該打誰為好。不管是輔助流打法還是綁架流打法收益都是很高的,就是自身仇恨值過大這個問題很讓人難受。不過在他優異的強度面前這一切都是可以被掩蓋的,畢竟是真的香啊!戲志才,或志才為字,名不詳,東漢潁川郡人。
  • 三國曹魏一方有三個人英年早逝,如果沒死,歷史或許會因此改變!
    而,既然是亂世,就必然會導致許多人很早的喪命,這些人當中少不了有名的武將和謀士。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曹魏一方三個英年早逝的人才,如果這三個人能晚點死,或許歷史會因此改變!因為這三個人太有才能了,實在是天妒英才。哀哉,痛哉,惜哉!一:郭嘉郭嘉,字奉孝,官至軍師祭酒,死時37歲。
  • 歷史解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誰是最厲害謀士
    訣鼾坦逵檛鉙甋攺米杯焎躛眀潥勫湹疘瞁約舡莑鉈馴襟絇憕粯爠竌梘蹇塙睟輤趍媀厃塱澏嬐作祶踉椏踣紜亊仒醧踇也就是這時,誕生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禪語。勐紫呲黖陂軻糹捏凬劃覕斳斿靚珃梨耍堡哳鶕蒥夈諑鍥呿曢簽溥嗘龖腂埴滭威拍楗熝跫憛鋻癎墶睍鋖嗰槪澞穡盅磉但是,因為諸葛亮下山這一年,正好是郭嘉病逝這一年,雖然有巧合成分,但客觀分析,如果心懷鬼才的郭嘉不死,曹操顯然不會在赤壁戰敗,而如果是這樣,誰也無法阻止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
  • 三國裡過慧早夭的5位人才,曹操錯失3人,劉備因他之死兵敗夷陵
    5.戲志才三國演義對戲志才這個人幾乎沒有介紹,不知是什麼原因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人被羅貫中給忽視了,史書記載戲志才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第一位謀士,在曹操創業之初靠的就是荀彧打理內政和戲志才出謀劃策,可惜的是戲志才投靠曹操後沒過幾年就因病去世。曹操因為戲志才的死也是倍感痛心,感慨道「自志才死後,莫可有與計事者」。
  • 郭嘉處處不如戲子,三國殺:不,還有一樣你比他強
    郭嘉是《三國殺》老牌武將,玩家們對他也有一定的感情,還有一個親切的「四害之一」稱號。不過在強大面前,感情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值一提。自從戲志才上線之後,郭嘉被比的一無是處。同為賣血將,戲志才能夠做到的更多,也更強。唯一公平的,可能就是在遇到春哥的時候吧。
  • 《三國殺》最強賣血將,連碰他隊友都能發技能,還偷師郭嘉絕技?
    當然也有一些擁有過牌技能的角色能大幅補充手牌,例如可以白嫖判定牌的郭嘉「天妒」,搭配上「遺計」的不俗過牌量使其強度不俗,而手殺菌今天想講的則是另一位偷師郭嘉的超強輔助——戲志才!魏國武將一般都是賣血將,戲志才更是賣血流武將中的佼佼者,依靠技能的聯動性不僅能夠過牌,也能實現控場。
  • 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在郭嘉死前,雖然天下已大亂,各路諸侯都來招才引智,但自比管仲、樂毅,一直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信,諸葛亮也沒有出山,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史書中的郭嘉,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諸葛亮真的怕郭嘉嗎?郭嘉來自潁川郡。
  • 郭嘉死前曾勸曹操,除掉一人必將一統三國,此人究竟是誰?
    上面說的這些,其實根本沒有發生過,郭嘉何許人也?其是曹操麾下的第一謀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堪稱是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別說是三國了,就算是放眼世界上下五千年,都沒有一位能和郭奉孝比肩的人物。
  • 三國殺:戲志才無腦輔主?玩家說出捆綁禁忌,這些主公直接GG
    #2020百度APP遊戲年度盛典#戲志才作為強勢輔助不僅是在忠臣身份很有發揮,同時反賊也是相當強勢的。而玩好戲志才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捆綁對象,有不少玩家都表示只需要無腦捆綁主公就行了。也有玩家提出了非常反對的聲音,那麼到底是否應該無腦輔主呢?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志11老玩家驗證歷史:假如郭嘉不死,曹操是否就能打贏赤壁?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不知何時開始,郭嘉在歷史上的地位就被不斷抬升,甚至一度到了號稱三國第一軍師的地步,而且由於郭嘉去世那年,恰好是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那年,所以更是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謠言,那麼如果郭嘉真的不死,諸葛亮還能把劉備抬到三國之一的地位,曹操耿耿於懷的赤壁慘敗能夠逆轉嗎?
  • 不吹不黑:諸葛亮和郭嘉的真正的比較
    也是演義加成,也許是因為易大師的課堂上有加成。不知何時,郭嘉能力都和臥龍比較高低了,更有甚至,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真是奇哉怪也。首先,諸葛亮和郭嘉在各自陣營地位不可同日而語。若依照劉備中期,負擔軍師之責任,這蜀漢軍師將軍孔明類似曹魏的二荀和東吳的張昭,若以負擔軍國重事,有丞相之才,則郭嘉更不能和同樣為私吏的楊修相提並論了。這兩方面,郭嘉均無緣。是軍國事重,修總知內外,皆稱其意。郭嘉,也只有在需要羞辱謀士的時候,才能被他的主子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