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州大禹風景竹園透露,由該園自主選育的6種新品種竹,在獲得專家認定的基礎上,正向主管單位申報植物新品種權。這也意味著,揚州「竹家族」多了6成員。
竹是揚州城鄉的常見植物 「現在,揚州各景區、公園、綠化帶、苗圃等地方的竹子種類有130多種。揚州大禹風景竹園培育的6個「新竹」分別是羅漢紫竹(新變型)、大禹早竹(新變型)、揚州紅竹(新變型)、黃條花哺雞竹(新變型)、黃槽甜筍竹(新變型)、花杆白葉灰竹(新變型)。
一旦申報得到通過,這些新竹品種就可以有自己的商品名了。6種新品種竹培養,他們花了10多年的時間。
相比原品種,6個「新竹」的「長相」都有自己的個性。如羅漢紫竹(新變型),相比原品種的不同在於它竹杆基部或中下部數節不規則短縮、腫脹或節部歪斜。
全世界共有1200多種竹,其中十分之一在揚州都有。 當然,除了品種豐富,揚州竹栽種也十分普遍。揚州園林中,以竹為名、竹景出色的就有個園、竹西芳徑、錦泉花嶼與綠竹軒、筱園花瑞、大禹風景竹園等。「淮海惟揚州……筱簜既敷……」這是戰國時魏國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尚書》記載的揚州竹,這也說明,揚州在那時就有大面積的竹林分布。
竹在某種程度上是揚州的代名詞,「竹木無處不有,竹長四長許為止」、「柳塘煙起日西斜,竹浦風回雁弄沙」、「而今再種揚州竹,依舊淮南一片青」……關於揚州竹的詩詞,就有很多,歷代詠竹西的詩詞就多達800多首,到過『竹西芳徑』的皇帝有11位之多,大文豪李白、杜牧、蘇東坡、歐陽修、吳敬梓、曹雪芹、『揚州八怪』等都在竹西留下詩文佳作。
「有地惟栽竹」的揚州,古代究竟栽的是什麼竹?
現在,揚州竹從品種到數量都非常豐富。而古代揚州,就有「有地惟栽竹」的說法,那時的揚州,究竟栽的什麼竹?
古代,揚州冬季的氣溫要比現在低,因此揚州人種植的是比較耐寒的竹。古代揚州種植的竹,最為常見的,應該是剛竹屬的竹。相較其他屬的竹,剛竹屬的很多竹子都比較耐寒,如人們熟悉的紫竹,就是剛竹屬竹子。從目前來看,揚州剛竹屬植物也非常多,多達50種,佔據統治地位。在揚州鄉村地區,有栽種淡竹和雅竹的傳統(韌性較好,耐編織),而這兩種竹子,正是剛竹屬的竹子。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早期,江蘇各地出現雅竹開花並枯萎死亡現象。經專家研究發現,雅竹普遍開花與竹鞭鞭系發育年齡有關。雅竹的營養生長長達數十年(開花為生殖生長),江蘇各地長期都靠挖「竹母」來繁殖新林,而江蘇各地雅竹林可能是由有限幾個來源發展起來的,因此竹園歷史雖有長短,但鞭系發育年齡卻基本相似,因此一旦開花就普遍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