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全國中小學生通過央視綜合頻道同上「開學第一課」,「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等將登上講臺,帶著中小學生回顧戰疫,仰望北鬥,感悟「少年強,中國強」。
今年,「開學第一課」除了「北京課堂」,還首次設置京外「課堂」。京外「課堂」設置在武漢洪山體育館,這裡曾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昌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課堂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走上講臺,與孩子們一起回望戰疫。今年年初,作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雖罹患漸凍症,但他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我一定要為病人、為武漢這座城市、為國家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學生付巧曾經在「武昌方艙醫院」一邊治療新冠肺炎,一邊備戰高考。她積極樂觀、追求上進的精神鼓勵了一批同齡人。重回方艙醫院裡的「教室」,很多溫暖記憶猶新,付巧說,當時為了給她提供更好的複習環境,「方艙醫院」調低了廣播音量,醫生還騰出了半間辦公室供她學習。這種互幫互助的溫暖,付巧會銘記在心。
同時,「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陳薇;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等走上「開學第一課」的講臺,與孩子們分享對抗疫精神的理解,感悟「少年強,中國強」。
鍾南山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抗疫故事。他說,武漢採取的一系列阻斷疫情措施,保護了很多同胞沒有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傷害,「這就是我們的國家,人的生命第一寶貴。」鍾南山還在課堂上寫下「一個人也不能少」幾個字,勉勵醫務人員要勇挑重擔,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
吳尊友在課堂上講述了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溯源過程,張文宏則為孩子們送上了「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涉及睡眠、飲食、運動等各方面。針對「洗手」,張文宏提出要「超過二十秒」,他告訴孩子們:「唱《祝你生日快樂》這首歌兩次,基本就有二十秒了。」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告訴孩子們,北鬥三號系統採用了邊建設邊應用的發展道路,前後發射了30顆導航衛星。抗疫期間,工作人員利用北鬥導航衛星高精度、廣覆蓋度的優勢,配合地面北鬥終端設備,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基礎建設提供了精準的定點位置,為早日建成醫院、挽救更多生命爭取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到2035年前,我國將建設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謝軍也在期待下一代「布星人」,他說:「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同學們通過好好地學習,我相信下一代更加優秀的北鬥系統,未來宇宙中間的布星人,就一定會在你們中間誕生!」
今晚8時,全國中小學生可通過央視綜合頻道觀看《開學第一課》,還可以通過多個新媒體平臺在線收看。
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張航
流程編輯:王夢瑩